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物种战争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道德教育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毕海燕//李湘涛//徐景先//李竹//黄满荣等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赶尽杀绝”与“废物利用”

空心莲子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对它的防除就成了当务之急。

针对空心莲子草的人工防治主要有两种:人工拔除和人工捕捞。人工拔除主要针对陆生空心莲子草,徒手拔除;人工捕捞主要针对河道内的空心莲子草,捕捞后将其根、茎、叶等营养部位进行集中焚烧销毁等,以防它更进一步扩散。这两种方法是杂草管理中比较常用的杂草防除办法,方便、安全,不过效率较低,并且有时并不能根除,只是将地上部分除去,但能在较短时间内起到明显效果。应用铲除机、打捞船等机械设备遏制空心莲子草蔓延效率更高,整个收集、打捞、粉碎、减容、存储、卸载等过程可以全部实现自动化,也节省了大量人力。

化学防治目前仍然是防控空心莲子草的重要手段。当前用来对空心莲子草进行化学防治的药剂主要有:草甘膦(农达)、氯氟吡氧乙酸(阔封、氟草烟、使它隆)、二甲四氯钠盐(使用有限)等,也可以混合使用水花生导弹、水花生净(甲磺·氯氟吡)等。但是,化学防控可能对其他植物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另外,空心莲子草地下根系发达,靠化学手段仅能杀灭地表的茎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危害。

生物防治主要是依据有害生物与其天敌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护或恢复生态平衡的状态。生物防治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原产地目标物种与其天敌的考察、采集天敌、天敌的安全性评价、天敌的检疫与引进、天敌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天敌的效果评价。其中,天敌的安全性评价不可或缺,因为引进天敌来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也面临着一定的生态风险性,引入的天敌有可能成为新的外来入侵物种。

目前,我国已发现取食空心莲子草的天敌昆虫至少有几十种之多,仅在海南就有稻棘缘蝽象、中华稻蝗、短额负蝗、白条细蝗、条纹褐蝗、短角外斑腿蝗、褐背细蜇、莲草直胸跳甲、虾钳菜披龟甲、甜菜螟、豆卷叶螟、斜纹夜蛾、豆蚜等10多种。在空心莲子草众多天敌中,以原产于阿根廷的莲草直胸跳甲,也叫空心莲子草叶甲、曲纹叶甲,防治效果最为明显。它是1986年引入我国的,目前已在我国定居。成虫和幼虫均专门取食空心莲子草,而且食量大。它的连续取食,致使地上部分不能生长,地下部分没有营养积累,从而使草害得以控制。

成虫终日取食,多集中取食空心莲子草的嫩叶,有时取食幼茎,常将空心莲子草吃得千疮百孔,严重时枯萎死亡。成虫会跳跃和飞行,飞行距离可达1米。它具有喜湿避光性,中午太阳强光照射时,它就转栖于叶子的背面。它是空心莲子草的专食性昆虫,虽能栖息于寄主周围的杂草和作物中,但不造成危害。

成虫白天黑夜均能交配产卵,一般一天产卵1块,每块有2~40粒。它的卵多产于叶子的背面,少量产于叶面。卵块呈正条形,卵呈八字形排列,单层,偶尔呈堆积凌乱的不规则状。卵期平均为5天,多在凌晨孵化。它的幼虫孵出后在卵块所在的叶片上取食一天或半天,然后向周围散去。幼虫有趋嫩性,主要取食心叶和第3~5片嫩叶,可控制它的上部幼嫩部分。取食量随幼虫的龄期而增加。老熟幼虫喜在较粗壮的茎内化蛹,蛹为淡黄色离蛹。它在草茎上咬破一个洞,进入茎内下部化蛹,阻止节间生长,摧毁植株,并能分泌有毒物质抑制植株生长,对寄主植物有致命的伤害。

莲草直胸跳甲引种后可自然繁殖,向周围迁移扩散,起到控制空心莲子草的作用。对空心莲子草为害比较严重,急需防治的地方,人们可通过室内大量繁殖莲草直胸跳甲,然后直接释放,进行重点防治。

应用莲草直胸跳甲防治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每亩的释放量为250~300头;防治水生型每亩的释放量为50~200头。释放时间如果是4月,当空心莲子草展叶后,日均气温为12℃左右时,应尽量选午间气温较高时段释放;如果在7~8月份,日均气温高于32℃时,应选择傍晚或早晨气温较低时段释放。在其他时期可以全天释放。

释放莲草直胸跳甲后30~45天内,每7~10天需要观察一次。若发现释放点莲草直胸跳甲数量增多,附近又没有足够的空心莲子草供其取食时,需要进行人工助迁,否则会造成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和幼虫的大量死亡。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莲草直胸跳甲释放之前7~30天内,在田间必须禁用各种杀虫剂。

不过,如果只靠莲草直胸跳甲的取食,只能起到局部的抑制作用,不能根除空心莲子草的危害,因此还需要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利用微生物防除空心莲子草的研究也在大力开展,目前已发现的病原菌有假隔链格孢菌、镰刀菌、毛盘孢菌、立枯丝核菌及链格孢等。1997年在巴西发现一类链格孢属真菌,对空心莲子草有抑制活性作用,其分生孢子液比菌丝悬浮液的除杀效果好。经过与其他菌种的比较发现,假隔链格孢对空心莲子草的除草活性最强,是一种高效的真菌除草剂,应用的潜力最大。

除了“赶尽杀绝”的方法外,也有人认为,空心莲子草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可以广泛利用。

P91-93

目录

飞机草

美国白蛾

豚草

假高粱

空心莲子草

日本松千蚧

黄顶菊

西花蓟马

马缨丹

清道夫

序言

没有硝烟的战场

——《物种战争》序

谈起物种战争,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当你出国通过海关时,倍受关注的就是带没带生物和未曾加工的食品,如水果、鲜肉……。因为许多细菌、病毒、害虫……说不定就是通过生物和食品的带出带人而传播的,一旦传播,将酿成大祸,所以,在国际旅行中是不能随便带生物和食品的。

除了人为的传播,在自然界也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战争的参与者或许是一株平凡得让人视而不见的草木,或许是轻而易举随风飘浮的昆虫,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它们一旦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在异地他乡集结起来,就会向当地的土著生物、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发动进攻,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枪声,却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争,同样能造成损伤和死亡,给生物界和人类以致命的打击。正因如此,北京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创作的这套丛书之名便由此而就《物种战争》,既有“地道战”“化学武器”“时空战”“潜伏”“反客为主”“围追堵截”“逐鹿中原”,又有“双刃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见,物种战争的诸多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不是学生物的,但从事地质工作,几乎让我走遍世界,没少和生物打交道,没少受到这无影无形物种战争的侵袭:在长白山森林里被“草爬子”咬一次,几年还有后遗症;在大兴安岭,不知被什么虫子叮一下,手臂上红肿长个包,又痛又痒,流水化脓,上什么药也不管用,后来,多亏上海军医大一位搞微生物病理的教授献医,用一种给动物治病的药把我这块脓包治好了。有了这些经历,我深深感到生物侵袭的厉害,更不用说“非典”“埃博拉”……是多么让人恐怖了!越是来自远方的物种,侵袭越强。

我虽深知物种侵袭的厉害,但对物种战争却知之甚少。起初,作者让我作序,我是不敢接受的。后经朋友鼎力推荐,我想,何不先睹为快呢,既要科普别人,先科普一下自己。不过,我担心自己能不能读懂?能不能感兴趣?打开书稿之后,这种忧虑荡然无存,很快被书的内容和写作形式所吸引。这套丛书不同于一般图书的说教,创作人员并没有把科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读者,而是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每个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丛书的可读性更强。

为了保证丛书的科学性,创作者们没有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所查阅的科学文献,而是深入实际,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向从事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学习、请教,深入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状况,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采取的防控措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我国更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非常严重的国家,由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传人的种类和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这就要求人们从自身做起,将个人行为与全社会的公众生态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公共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警觉性,将入侵物种堵截在国门之外。

如今,物种战争已经打响,《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愿广大民众掌握《物种战争》所赋予的科学武器,赢得抵御外来物种侵袭战争的胜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

2014年10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物种战争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由毕海燕、李湘涛、徐景先、李竹、黄满荣等编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讲的是螳螂正要捕捉蝉,却不知道它也处在黄雀猎取的范围内。

有些外来物种,仰仗着“三板斧”——强大的繁殖能力、适应能力和分泌化感物质的能力,在异邦的土地上肆意横行,把本地物种驱赶得无处容身,颇有所向披靡之势。但得意忘形,难免会乐极生悲。它们好像忘记了,还有一些生物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们,伺机而动——这就是躲在它们背后的“黄雀”,它可能是动物、植物,也可能是微生物。所以,一时得势的外来入侵物种,不要得意得太早,有句俗话叫作“一物降一物”,“猎手”成为“猎物”也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情。

编辑推荐

毕海燕、李湘涛、徐景先、李竹、黄满荣等编著的《物种战争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飞机草、美国白蛾、豚草、假高粱、空心莲子草、日本松千蚧、黄顶菊、西花蓟马、马缨丹、清道夫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