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叶永烈等编著的分册《命运的决战(上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民国4)》,讲述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命运的决战(上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民国4)/话说中国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叶永烈 |
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叶永烈等编著的分册《命运的决战(上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民国4)》,讲述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叶永烈等编著的分册《命运的决战(上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民国4)》,讲述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之间,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生死大搏斗。双方都在为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命运走向,以行动和实践创造自己的新历史。针锋相对,剑拔弩张。这是两个命运的决战。 目录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经典解析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知名学者纵论现代史三十八年 专家导言 民国史专家谈其对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1945年至公元1949年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时期 ○○一 毛泽东到重庆 中国向何处去?且看国共谈判大博弈 ○○二 “毛诗”引起《沁园春》热 蒋介石弄巧成拙,毛泽东声名大噪 ○○三 上党战役 刘邓神算军威壮,尽收七城凯歌扬 ○○四 高树勋起义 将军一怒举义旗,青史留名顺民意 ○○五 严拒美军登陆 斗争有理有节,美舰尴尬而去 ○○六 从俘虏到英雄 壮志未成身先去,忠魂长伴战旗升 ○○七 《王贲与李香香》 真人真事动人心,—首长诗天下传 ○○八 马歇尔八上庐山 艰苦斡旋,个人魅力不敌战争野心 ○○九 叶剑英在军调部 军人使命,岂止在战场 ○—○ 李兆麟被刺 松花江畔埋忠骨,碧血催开自由花 ○一一 老舍译作在美国 翻译得人,保留原汁原味 ○—二 侦察英雄杨子荣 血洒林海,白山黑水颂忠魂 ○一三 红色雏鹰 红色雏鹰,艰难飞天,战俘当教官 ○一四 撞机迷雾 黑茶山下殒群英,撞机迷雾史难清 ○一五 耿飚打赌 老乡打赌,获胜的是人民 ○一六 刘善本驾机起义 略施小计,弃暗投明 ○一七 中原突圈 中原惊风卷巨雷,将军巧计破重围 ○一八 下关惨案 和平民主的呼吁,换来的是拳头和木棍 ○一九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潜伏敌后,与狼共舞 ○二○ 虎将皮定均 中原虎将,华东立功 ○二一 七战七捷 以退为进,巧妙诱敌 ○二二 李闻血案 民主斗士,血溅昆明 ○二三 名士张伯驹 为了留住国宝,不惜倾家荡产 ○二四 毛泽东笑谈“纸老虎” 轻描淡写,折射的是统帅的自信 ○二五 华罗庚赴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六 陈云在南满 定策保临江,鼎力扶危局 ○二七 莱芜战役 避南击北,出奇制胜 ○二八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怕死不当共产党,英雄美名千古扬 ○二九 “三毛”来了 千万流浪儿的化身,旧社会辛酸的见证 ○三○ 熊向晖与延安保卫战 暗传军情龙潭中,秘密战线显峥嵘 ○三一 人民币诞生记 解放号角中,诞生人民币 ○三二 洛阳营 英勇善战,纪律模范 ○三三 钱三强回国 海外赤子,辗转归国,终偿夙愿 ○三四 盂良崮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三五 挺进大别山 千里跃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 ○三六 越剧《山河恋》 十姐妹联袂登台 ○三七 沙家店战斗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三八 《虾球传》誉满香港 20世纪40年代的香港写真 ○三九 习仲勋和陕甘土改 深知民间疾苦,纠正土改偏差 ○四○ 上海舞潮案 和平请愿,暴力收场 ○四一 《一江春水向东流》 情节曲折,动人心魄 ○四二 反饥饿斗争 要为人师表,也要养家糊口 ○四三 董浩云远洋航行 郑和壮举五百年,航迹再现画海天 ○四四 竞选“黑马” “黑马”杀出,原来是桂系领袖 ○四五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他以身体做支架,点燃了胜利的曙光 聚焦: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 试读章节 革命靠互助 王克勤深谙团结协作对保障战斗胜利的重要性。他受当时解放区普遍组织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启发,创立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建在班上的互助组。王克勤对班里同志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这句话可以改成‘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 王克勤创造性地在班里成立了思想、技术、体力三大互助组,组长由大伙推选,自由结合编组。王克勤创立的这一“三大互助”带兵方法,当时收到了很大成效。 在龙凤集战斗中,王克勤顶着国民党军的飞机大炮,带领全班开展战斗互助运动,在一天之中打退了敌人几十次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全班毙伤敌人123名,而自己无一伤亡。 战后,王克勤被评为纵队“一等杀敌英雄”和“带兵模范”。他带领的班,被评为模范班,荣立集体一等功,全班在一次战斗中出现四个战斗英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党委,对王克勤领导全班团结友爱、互助互学的模范事迹和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号召全纵队学习王克勤及该班的经验,掀起了“王克勤运动”。 一个旅换不来一个王克勤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这是挺进大别山的前奏曲。7月lO日晚,王克勤所在的第6纵队对定陶国民党守军发起了总攻。已经担任排长的王克勤率领18旅52团1营1连1排充当突击排。重病在身、高烧不退的王克勤坚持不下火线,率领全排奋勇登城,不幸被敌人的枪榴弹击中,身负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守候在身边的随军记者胡征留下的遗言是:“请你告诉党中央,毛主席,我对不起党,没有完成党的任务。请再转告全排同志,要团结,要互助,好好打老蒋,为民立新功……”当定陶战役取得胜利的时候,王克勤永远闭上了眼睛。 王克勤一挺机枪先后歼敌232人,累计荣立战功九次,并荣获“一等杀敌英雄”等称号,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英雄战士。王克勤英勇牺牲的消息上报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司令员十分悲痛,他捶着桌子喊道:“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我军在定陶之战消灭了敌人一个旅,却倒下了我军的一个“旗手”。刘伯承亲自撰写了一份唁电,以他和邓小平两人的名义发给六纵司令部。 1947年7月18日,刘、邓签署命令:授予王克勤所在的部队1连1班为“王克勤班”、1排为“王克勤排”荣誉称号。定陶人民和第18旅全体指战员当天在定陶北门举行了王克勤烈士追悼大会。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亲自致电刘邓,痛悼英雄王克勤。中共定陶县委决定把定陶北门改为“克勤门”,以永久纪念烈士。 王克勤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延安军民也相继组织了一系列悼念王克勤烈士的活动。《解放日报》刊登了李直作词、铁民作曲的悼念歌曲《展开王克勤运动》。 从王克勤牺牲直到现在,他生前所在连每次集合点名,第一个总是叫王克勤的名字,全连齐声答“到”,表示王克勤永远活在他们的行列中。P42-43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