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维和行动(附光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尚昌仪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尚昌仪编著的《中国维和行动》内容介绍:“一走进交枪点,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进了枪林一样,四周道路,各个路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背着枪、扛着弹,纷纷向交枪点走来。”事隔数年,时任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副队长的洪大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不能平静。他说:“我们的战士,包括我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大家都非常紧张,生怕发生意外……”

内容推荐

尚昌仪编著的《中国维和行动》内容提要:1990年4月至2012年4月,中国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2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20000多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其中,有3名军事观察员和6名维和士兵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

尚昌仪总导演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先后9次深入6个国家7个维和任务区一线,跟拍8年行程30多万公里,奉献出这部真实生动的佳作。

《中国维和行动》全景展现了中国军人在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南苏丹、苏丹达尔富尔、西撒哈拉的维和故事,这些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填补了重大历史文献记录的空白。

目录

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卫士  1

利比里亚 零一 为了丛林深处的和平  3

 走进雨林,修筑和平与安宁  4

 12岁孩子来交枪,和平可待  ll

黎巴嫩 零二 前所未有的战火历练  19

 不眠之夜:枪声中睡,炮声中醒  20

 黎以交战,我军断粮  23

 战火中的炊事班  25

黎巴嫩 零三 三度救援,一场折磨  30

 首援:道路受阻,“安全窗口”关闭  30

 再援:在炮火面前无功而返  33

 三援:废墟中,挖出六具遗体  34

黎巴嫩 零四 危难中国营  40

 “我们现在连鼹鼠都不如了”  41

 20厘米,命悬一线  43

 遭遇不明武装分子的疯狂扫射  46

黎巴嫩 零五 拆弹险情,潜伏杀手  51

 惊心动魄:2000磅航弹一触即发  52

 逢凶化吉:挖掘之战历时四天  56

黎巴嫩 零六 田野上对抗集束炸弹  64

 香蕉林排弹:碰到一片叶子都很紧张  64

 上树摘炸弹,保卫橘子林  69

南苏丹 零七 不为人知的生死守望  74

 热带丛林中的长途巡逻  76

 中外军事观察员共饮二锅头  78

 空中巡逻PS除夕饺子  8l

苏丹瓦乌 零八 越雷池,虎山行  86

 一旦触雷,车毁人亡  88

 向危险莫测的丛林挺进  9l

南苏丹 零九 沙漠之中为水而战  99

 “世界火炉”睡觉难,“中国速度”声名远  101

 “能吃上一根黄瓜,就感觉像过年”  104

 考验:无端遭挑衅和突袭  108

苏丹瓦乌 零十 中国医生来了  112

 新生的平民医院  113

 生平第一次不戴口罩看传染病  116

苏丹达尔富尔 十一 沙漠边找水,枪声中打井  123

 凶险:枪声突起,武装拦截  123

 遗憾:钻到40米都不出水  128

 幸运:终于打出第一口井  132

苏丹达尔富尔 十二 中国工兵最惊险的一天  137

 步步惊心:伏击、陷车、冲突  138

 机场施工: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水  142

 沙尘暴里一场虚惊  143

黎巴嫩 十三 生死排雷  149

 一步一步穿越雷场  150

 鲜花与地雷同归于尽  153

 成功排除最大威胁  157

西撒哈拉 十四 驰骋沙漠,夜宿戈壁  163

 维和部队的首位中国司令  163

 日复一日的惊险巡逻  165

 烤肉中的沙子,沙漠里的乡情  168

 中国司令对同胞更严格  17l

利比里亚 十五 雨林鏖战  176

 原始森林里修路  177

 大战非洲群蚁  178

 丛林深处的喜悦和哀思  180

 冒雨鏖战  183

利比里亚十六 没有硝烟的战斗  187

 如履薄冰:救治非洲艾滋病患者  188

 疟疾村迎来最健康的日子  190

利比里亚 十七 生命线上的维和车队  198

 行路难:险路断桥,流动炸弹  199

 “We want China!”  204

黎巴嫩十八 天使救援,紧急出发  210

 在行驶的救护车内做手术  211

 直升机上一次次急救  214

刚果(全) 十九 非洲儿童的中国妈妈  224

 母爱行动,缘分留守  225

 中国饺子,中国筷子,中国妈妈  228

刚果(金)二十 半岛之歌,力量之源  235

 ‘钢铁战友”,不光一个  237

 “同举一杆旗,同吃一锅饭”  238

 “中国工兵是我们的好朋友”  242

导演手记 名副其实的“拆弹部队”  247

 黎巴嫩之行,穿越生死场  259

 走近中国维和女兵  275

 那山 那哨 那村 那情  285

附 中国维和官兵介绍  298

试读章节

四周一片寂静,没有爆炸声,也没有飞机的轰鸣声。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早晨。

中国军人迎来的,会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日子吗?

这当然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自从头一天黎巴嫩真主党、以色列军队之间开始武装冲突以来,战事就在迅速发展。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面,罗富强召开营连干部紧急会议,向各级指挥员通报了目前的情况,共商对策,防备局势进一步恶化。

在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后,罗富强对干部们说:“归纳起来,我的判断结论如下:第一,冲突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扩大;第二,冲突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第三,以军可能出动兵力局部占领黎巴嫩领土;第四,对我营带来多重威胁。根据以上判断,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话音刚落,哨兵报告:“西北方向海面发现一艘军舰。”

很快,联黎司令部通报的情况证实,这是一艘以色列军舰,正从联黎司令部所在的那古纳方向,驶向中国工兵营方向。

毋庸置疑,冲突的升级和持续已在所难免。

唐骏向各级指挥员通报:“海面上已经有以军的军舰进行封锁,下一阶段的冲突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所有人都要做好准备。”

从黎以双方交战那一刻起,除了各类警戒值班人员外,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的官兵们都住进了阴暗狭小的防空洞,将在有限的空间里度过一段非常时期。何时能走出防空洞,没人说得清。

唐骏给大家鼓劲:“想办法多找点娱乐,保持心情愉快。骨干要负起责任来,有情况及时报告。”

军需官张明云汇报了营里的食品储存情况:掩体内还存有3天的战备干粮和水,现在仓库内已经没有新鲜蔬菜,只有从国内带来的脱水蔬菜;饮用水除了掩体内3天的储存量,仓库内没有储存;主食是从国内带来的一些大米和面粉,预计可以吃3到5天,副食还有一些联黎司令部供应的罐装食品,节约点预计可以吃3到5天。

由于这场冲突的突发性,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大都没有物资准备。现在,联黎部队已很难保证正常的食品供应。

吃饭问题,成了亟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中国工兵营决定将原来的每日三餐改为每日两餐,每餐每人限量供应,最大可能地延续食品保障时间。可即便如此,现有的食品储备也只能够供应5天,再往后,就只有动用战备粮了。

7月14日,联黎司令部向营里通报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营区周边的道路受损严重。

据唐骏回忆,从司令部至中国工兵营的一条海滨路被炸毁,从代号OPl的联合国驻防点向提尔市方向的一条海滨路被炸毁,从中国工兵营前往瑞普肯的道路,一直是主要补给线,中间也被炸毁。根据联黎司令部的通报,中国营通往各个方向的后勤补给线都被炸毁,而此时黎以双方激战正酣,要修复这些道路在短期内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中国营的后勤补给中断了。

战火中的炊事班

官兵们正暗暗叫苦,对于到底要在防空洞里驻守多少天心中没底,联黎司令部又通知禁止所属部队使用战备干粮。

“这个规定我们必须要执行,这是有它的道理的。”副营长陈勇说,“很庆幸的是,我们从国内带来了部分大米和干菜。”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营里的厨房操作问位于营区的东南侧,而营区东南侧直线距离不过500米的位置,是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一个重要的训练基地,这个基地一直是以色列军队轰炸的重点。

军需官张明云记得,开战当天,炊事班饭堂的玻璃和天花板,还有操作间里一些放在桌子上的物品,都被爆炸冲击波震落到地上。

此时,要去厨房做饭,和提着脑袋上战场差不多。

尽管如此,饭,还是要做。陈勇回忆:“我组织炊事班同志开了个会,决定从第二天开始做热食了,因为不知道这个仗要打多长时间。营区东南侧这个地方轰炸特别猛烈,那么饭怎么做?我提出,还是以安全为主,要考虑怎样尽量减少在外面的逗留时间。”P23-25

序言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中国军队是热爱和平的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2万多人次,履行监督停火、隔离冲突、恢复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等职能,圆满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项维和任务,为缓和紧张局势、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联合国、驻在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崇高荣誉。

2007年,胡锦涛主席视察慰问我驻外维和部队,欣然题词:“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勉励全体官兵努力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卫士,促进中外友谊的使者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标兵。

广大维和官兵始终牢记使命,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先后修建维护道路9000多公里,架设桥梁280余座,排除地雷和爆炸物近万枚,运输物资90多万吨,接诊病人10多万人次,用实际行动维护战乱地区发展,用爱心传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充分展现了我军和平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由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总政治部宣传部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的2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影片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我军维和部队面对战火时的英勇无畏,记录了我军维和官兵传播文明友谊的感人事迹。我和大家一样,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也很受教育。

2010年和201 1年,我曾两次前往联合国维和任务区,看望了在刚果(金)和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深切感受到他们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他们卫和平、敢于牺牲的精神,感受到他们担道义、不辱使命的精神,感受到他们树形象、传递友谊的精神。这些事迹和精神,需要我们来记录、讴歌和传承。

《中国维和行动》作为全景式展现军队维和工作的大型纪录片,向广大观众呈现了维和部队可歌可敬的故事,填补了我军遂行维和行动重大历史文献纪录片摄制的空白。

可以说,影片的拍摄上映,既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举措,也是维和官兵喜迎党的十八大的献礼。对弘扬主旋律,宣扬我和谐世界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片的创作拍摄,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亲自担任影片的总顾问,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杜金才和我担任总指导,总参二部、总政宣传部给予了非常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八一电影制片厂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摄制组同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先后9次赴7个维和任务区一线,用真情和汗水精心拍摄,高质量地完成了影片制作,为我们奉献了这部题材新颖、生动感人、艺术精湛的佳作。我们相信,影片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和部队官兵的喜爱和好评,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借此机会,我向新闻媒体和文艺界的朋友对我军维和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军维和工作的发展,期待朋友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能够展示我军维和官兵良好形象、弘扬维和部队精神的文化精品。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中国军队是热爱和平的军队。《中国维和行动》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我军维和部队面对战火时的英勇无畏,和他们传播文明友谊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

作为一名军事纪录片导演,是职责和使命让我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走进战乱未息的异国他乡、走进突如其来的战乱冲突、走进炮火硝烟的冲突战场、走进遍布地雷的死亡地带,把中国军人对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展现荧屏、告诉世界。——《中国维和行动》总导演尚昌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