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醒世恒言(古典名著名家点评)》是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笔记集 “三言”中最后刊行的一种,在艺术上更加成熟,成功攀上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创作的高峰,是“三言”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本书中收录的40篇故事,有的来自史传,有的来自历代笔记小说,有的来自民间传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作者以一个说书人的身份,把一帧帧画卷缓缓铺陈,美不胜收,奇异广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每篇故事都以诗开篇,中途多用古诗词来说明总结道理。每一个伏笔都用得恰到好处,让整个故事天衣无缝。
零零星星散落在各篇中的眉批和夹批更是《三言醒世恒言(古典名著名家点评)》的亮点。这些点评纯属有感而发。
此次出版名家点评本的冯梦龙的《三言醒世恒言(古典名著名家点评)》,编著们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日本内阁文库藏叶敬池原本为底本,内容文字未做任何删节。文字经过张明高先生精心点校。原书的错字、漏字等,属于误刻、漏刻者,据其他版本和选本进行校补。凡明显错漏,径行补正。无法改正的脱漏和漫漶暂付阙如。凡属早期白话中的通用的假借字和俗写字,如“原”作“元”、“翻”作“番”等,一般不予改动。
本书中的眉批和夹批来自叶敬池原本。眉批和夹批是明清文学批评中最流行的“点评”形式,本书这些点评的撰写者可一居士到底是谁现已不得而知,也有学者认为就是冯梦龙本人。这些点评零零星星散落在各篇中,分布并不均匀,纯属有感而发。从内容上看,有的是对人物、事件进行评论,说破世态人情,准确精警,发人深省;有的是对小说情节的安排艺术加以评论,令人浮想联翩,给读者提供更大的审美空间。总而言之,这些评语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各篇的思想内容和旨趣。
第一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风水人间不可无,也须阴骘两相扶。
时人不解苍天意,枉使身心着意图。
话说近代浙江衢州府,有一人,姓王名奉,哥哥姓王,名春。弟兄各生一女,王春的女儿名唤琼英,王奉的叫做琼真。琼英许配本郡一个富家潘百万之子潘华,琼真许配本郡萧别驾之子萧雅,都是自小聘定的。琼英年方十岁,母亲先丧,父亲继殁。那王春临终之时,将女儿琼英托与其弟,嘱咐道:“我并无子嗣,只有此女,你把做嫡女看成。待其长成,好好嫁去潘家。你嫂嫂所遗房奁衣饰之类,尽数与之。有潘家原聘财礼置下庄田,就把与他做脂粉之费。莫负吾言!”嘱罢,气绝。殡葬事毕,王奉将侄女琼英接回家中,与女儿琼真作伴。
忽一年元旦,潘华和萧雅不约而同到王奉家来拜年。那潘华生得粉脸朱唇,如美女一般,人都称玉孩童。萧雅一脸麻子,眼眍齿{;巴,好似飞天夜叉模样。一美一丑,相形起来,那标致的越觉美玉增辉,那丑陋的越觉泥涂无色。况且潘华衣服炫丽,有心卖富,脱一通换一通。那萧雅是老实人家,不以穿着为事。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王奉自己也看不过,心上好不快活。不一日,萧别驾卒于任所。萧雅奔丧,扶柩而回。他虽是个世家,累代清官,家无馀积,自别驾死后,日渐消索。潘百万是个暴富,家事日盛一日。王奉忽起一个不良之心,想道:“萧家甚穷,女婿又丑;潘家又富,女婿又标致。何不把琼英、琼真暗地兑转,谁人知道?也不教亲生女儿在穷汉家受苦。”主意已定,到l临嫁之时,将琼真充做侄女,嫁与潘家,哥哥所遗衣饰庄田之类,都把他去。却将琼英反为己女,嫁与那飞天夜叉为配,自己薄薄备些妆奁嫁送。琼英但凭叔叔做主,敢怒而不敢言。谁知嫁后,那潘华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嫖赌为事。父亲累训不从,气愤而亡。潘华益无顾忌,日逐与无赖小人酒食游戏。不上十年,把百万家资败得罄尽,寸土俱无。丈人屡次周给他,如炭中沃雪,全然不济。结末迫于冻馁,瞒着丈人,要引浑家去投靠人家为奴。王奉闻知此信,将女儿琼真接回家中养老,不许女婿上门。潘华流落他乡,不知下落。那萧雅勤苦攻书,后来一举成名,直做到尚书地位;琼英封一品夫人。有诗为证:
目前贫富非为准,久后穷通未可知。
颠倒任君瞒昧做,鬼神昭鉴定无私。
看官,你道为何说这王奉嫁女这一事?只为世人但顾眼前,不思日后,只要损人利己。岂知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条路,天未必随你走哩,还是平日行善为高。今日说一段话本,正与王奉相反,唤做《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这桩故事,出在梁、唐、晋、汉、周五代之季。其时周太祖郭威在位,改元广顺。虽居正统之尊,未就混一之势。四方割据称雄者,还有几处,共是五国三镇。那五国?
周郭威,南汉刘晟,北汉刘曼,南唐李□,蜀孟知祥;
那三镇?
吴越钱镠,湖南周行逢,荆南高季昌。
单说南唐李氏有国,辖下江州地方。内中单表江州德化县一个知县,姓石名璧,原是抚州临川县人氏,流寓建康。四旬之外,丧了夫人,又无儿子,止有八岁亲女月香,和一个养娘随任。那官人为官清正,单吃德化县中一口水。又且听讼明决,雪冤理滞,果然政简刑清,民安盗息。退堂之暇,就抱月香坐于膝上,教他识字,又或叫养娘和他下棋、蹴鞠,百般顽耍,他从旁教导。只为无娘之女,十分爱惜。一日,养娘和月香在庭中蹴那小小球儿为戏。养娘一脚踢起,去得势重了些,那球击地而起,连跳几跳的溜溜滚去,滚入一个地穴里。那地穴约有二三尺深,原是埋缸贮水的所在。养娘手短,揽他不着,正待跳下穴中去拾取球儿,石璧道:“且住!”问女儿月香道:“你有甚计较,使球儿自走出来么?”月香想了一想,便道:“有计了!”即教养娘去提过一桶水来,倾在穴内。那球便浮在水面。再倾一桶,穴中水满,其球随水而出。【眉批】司马童慧,原来有本。石璧本是要试女孩儿的聪明,见其取水出□,智意过人,不胜之喜。
闲话休叙。那官人在任不上三年,谁知命里官星不现,飞祸相侵。忽一夜,仓中失火,急救时,已烧损官粮千馀石。那时米贵,一石值一贯五百。乱离之际,军粮最重。南唐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只为石璧是个清官,又且火灾天数,非关本官私弊,上官都替他分解保奏。唐主怒犹未息,将本官削职,要他赔偿。估价共该一千五百馀两。把家私变卖,未尽其半。石璧被本府软监,追逼不过,郁成一病,数日而死。遗下女儿和养娘二口,少不得着落牙婆官卖,取价偿官。这等苦楚,分明是: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却说本县有个百姓,叫做贾昌,昔年被人诬陷,坐假人命事,问成死罪在狱,亏石知县到任,审出冤情,将他释放。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一向在外为商,近日方回。正值石知县身死,即往抚尸恸哭,备办衣裳棺木,与他殡殓。合家挂孝,买地营葬。又闻得所欠官粮尚多,欲待替他赔补几分,怕钱粮干系,不敢开端惹祸。见说小姐和养娘都着落牙婆官卖,慌忙带了银子,到李牙婆家,问要多少身价。李牙婆取出朱批的官票来看:养娘十六岁,只判得三十两;月香十岁,到判了五十两。却是为何?月香虽然年小,容貌秀美可爱;养娘不过粗使之婢,故此判价不等。贾昌并无吝色,身边取出银包,兑足了八十两纹银,交付牙婆,又谢他五两银子,即时领取二人回家。李牙婆把两个身价,交纳官库。地方呈明石知县家财人口变卖都尽。上官只得在别项那移赔补,不在话下。
……
P1-2
大约在天启七年(1627),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旷世名著“三言”中的最后一本《醒世恒言》,由苏州书坊主叶敬池刊行出版。至此,“三言”合璧,而冯氏成功地将小说由书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攀上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虽然晚出,但《醒世恒言》却后出转精,有愈陈愈香之致。三部书相比较,《醒世恒言》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更加成熟。
《醒世恒言》所收的四十篇话本中,利用宋元旧本改编的,已经很少了,可确证的不足七篇,其他都是明代的作品,可能大部分是冯梦龙自己的原创。因此,直接反映明代社会生活及其思想道德观念的作品,就占了大部分,其认识价值自然相应地提高了。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表现了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的繁荣给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及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同时塑造了一批商人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施润泽滩阙遇友》就是最著名的一篇,它描写了吴江盛泽镇家有织机,丝织业发达繁荣的盛况,是当时江南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小说写主人公施润泽由一个通宵劳作的手工业者,一步步发展成为昼夜运营、家有数千金的工场主的历程,表现了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中,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那种渴望发家致富的心理状态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得传统社会固有的思想观念和人伦道德受到金钱关系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人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有的是求利而不忘义,像《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的阿寄吃尽辛苦,勤劳致富;《刘小官雌雄兄弟》中的酒店主刘德富而好义,收养孤儿,济人缓急。也有的则是见利忘义,甚至丧尽天良,如《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写一文钱引出了十三条人命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婚姻爱情题材方面,《醒世恒言》一如既往地予以重视,但更多作品洋溢着喜剧气氛而非悲剧情调,有一种新兴市民阶层乐观开放的激情。其中最精彩的当推《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秦重是一个小本经营、挑担走街的小商贩,他爱上了名妓莘瑶琴,懂得用平等的态度来尊重她、关怀她、爱护她,终于赢得了幸福的爱情。而作为妓女的莘瑶琴则把爱情寄托在市井小民而非“王孙公子、贵客豪门”身上,得到了杜十娘付出生命也未得到的幸福。小说表现出对自由个性、自主婚姻的追求超越了封建等级门第的观念,其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自然超出凡类。其他的作品,如《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写富商高赞择婿不讲门第,不论富贵,只要找才貌兼全的读书君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的“风流太守”,竟然成全了所谓“奸夫淫妇”,正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嘲讽;《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苏小妹三难新郎》都表现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新的婚姻观。这些作品塑造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道德的新人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三言”中,《醒世恒言》所表现出的艺术水平是最成熟的。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全书整体而言,更加丰满生动。冯梦龙已经不满足于讲故事,而是力求写出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性格发展,如上文提到的施润泽、秦重等人物。尤其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作者用大段的具有层次的心理描写,来刻画秦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其次,故事的情节设计更加细密紧凑和巧妙,处处表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第三,是口语化、生活化的文学语言运用得更加纯熟自然,并表现出多方面的风格,或含蓄,或风趣,或激越,或悲戚,真是多姿多彩。
此次出版名家点评本《醒世恒言》,我们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日本内阁文库藏叶敬池原本为底本,内容文字未做任何删节。文字经过张明高先生精心点校。原书的错字、漏字等,属于误刻、漏刻者,据其他版本和选本进行校补。凡明显错漏,径行补正。无法改正的脱漏和漫漶暂付阙如。凡属早期白话中的通用的假借字和俗写字,如“原”作“元”、“翻”作“番”等,一般不予改动。
本书中的眉批和夹批来自叶敬池原本。眉批和夹批是明清文学批评中最流行的“点评”形式,本书这些点评的撰写者可一居士到底是谁现已不得而知,也有学者认为就是冯梦龙本人。这些点评零零星星散落在各篇中,分布并不均匀,纯属有感而发。从内容上看,有的是对人物、事件进行评论,说破世态人情,准确精警,发人深省;有的是对小说情节的安排艺术加以评论,令人浮想联翩,给读者提供更大的审美空间。总而言之,这些评语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各篇的思想内容和旨趣。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