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水浒传》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本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浒传(上下初中部分修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施耐庵//罗贯中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属于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水浒传》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本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内容推荐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目录 导读 知识链接 前言 引 首 第 一 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 二 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 三 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 四 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 五 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 六 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 七 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 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 九 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 十 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 第九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且说这王进却无妻子,止有一个老母,年已六旬之上。牌头与教头王进说道:“如今高殿帅新来上任,点你不着。军正司禀说染患在家,见有病患状在官。高殿帅焦躁,那里肯信,定要拿你,只道是教头诈病在家,教头只得去走一遭。若还不去,定连累众人,小人也有罪犯。”王进听罢,只得捱着病来,进得殿帅府前,参见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个喏①,起来立在一边。高俅道:“你那厮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禀道:“小人便是。”高俅喝道:“这厮!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前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如何敢小觑我,不伏俺点视!你托谁的势要,推病在家安闲快乐!”王进告道:“小人怎敢!其实患病未痊。”高太尉骂道:“贼配军!你既害病,如何来得?”王进又告道:“太尉呼唤,安敢不来。”高殿帅大怒,喝令左右,教拿下王进,“加力与我打这厮!”众多牙将都是和王进好的,只得与军正司同告道:“今日是太尉上任好日头,权免此人这一次。”高太尉喝道:“你这贼_配军,且看众将之面,饶恕你今日之犯,明日却和你理会②!” 王进谢罪罢,起来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出得衙门,叹口气道:“俺的性命今番难保了!俺道是甚么高殿帅,却原来正是东京帮闲的圆社③高二。比先时曾学使棒,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他今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怎生奈何①是好?”回到家中,闷闷不已。对娘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王进道:“母亲说得是。儿子寻思,也是这般计较。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②,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娘儿两个商议定了。其母又道:“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须走不脱。”王进道:“不妨。母亲放心,儿子自有道理措置他。” 当下日晚未昏,王进先叫张牌人来,分付道:“你先吃了些晚饭,我使你一处去干事。”张牌道:“教头使小人那里去?”王进道:“我因前日病患,许下酸枣门外岳庙里香愿,明日早要去烧炷头香。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庙祝,教他来日早开些庙门,等我来烧炷头香,就要三牲献刘李王。你就庙里歇了等我。”张牌答应,先吃了晚饭,叫了安置③,望庙中去了。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④,拴在马上。等到五更天色未明,王进叫起李牌,分付道:“你与我将这些银两去岳庙里,和张牌买个三牲煮熟,在那里等候。我买些纸烛,随后便来。”李牌将银子望庙中去了。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挑了担儿,跟在马后,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 且说两个牌军买了福物①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见锁了门,两头无路,寻了半日,并无有人曾见。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看看黑了,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了他老娘。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高太尉见告了,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二人首告,免其罪责,不在话下。 且说王教头母子二人,自离了东京,在路免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在路上一月有馀。忽二日,天色将晚,王进挑着担儿跟在娘的马后,口里与母亲说道:“天可怜见,惭愧了我子母两个,脱了这天罗地网之厄。此去延安府不远了,高太尉便要差人拿我也拿不着了。”子母两个欢喜,在路上不觉错过了宿头。走了这一晚,不遇着一处村坊,那里去投宿是好。正没理会处,只见远远地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王进看了道:“好了+!遮莫②去那里陪个小心,借宿一宵,明日早行。”当时转入林子里来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周遭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P22-24 序言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不过史书上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它的规模也远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大。梁山好汉们的故事主要是在民间流传的,到了宋末元初,已经成为民间艺人讲唱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后,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水浒戏。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一些文人和民间艺人一次次地加工、整理,故事情节越来越曲折,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涉及的人物也逐渐多了起来。到了元末明初,施耐庵以这些传说、话本、戏曲为基础,经过自己的再创作,才写成了这部脍炙人口的《水浒传》。随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又对这部书进行了加工。罗贯中与施耐庵大约是同一时代的人,不过由于历艾上缺乏记载,这两个人的生平事迹和他们进行创作的具体情况,都已经很难考证。 《水浒传》有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叙事简略,文字比较粗糙;繁本叙事详细,文学性较强。近五十年来,世上流行的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百回本属于繁本,是水浒故事成型最早的本子,我们现在提供给大家的就是这个本子。百二十回本是以百回本为基础,又插入描写征田虎、王庆故事的二十回(即第九十一回至一百一十回)而成。明朝末年,有一个叫金圣叹的人又对百回本做了一次大手术。他拦腰一刀,把第七十一回后面的几十回全部删掉,另编了一个卢俊义惊噩梦、梁山好汉被一网打尽的情节作为结尾,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并对文字进行了删改润饰,于是便成了一个七十回本。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七十回本为基础,把“楔子”恢复为第一回,去掉金圣叹所加的尾巴,仍以梁山英雄排座次作为结束,并对文字做了校订,又成了一个七十一回本。这个本子曾风行了二三十年。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与蔡京、童贯等人相勾结,加上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封建关系网。他们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横征暴敛,无恶不作,把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白胜口中唱出的这几句歌谣,正是这种尖锐的阶级矛盾的真实写照。就因为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身为太尉的高俅便设下毒计,对林冲百般陷害,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了给老丈人蔡京祝寿,竟然搜刮了十万金珠宝贝作为寿礼。登州的毛太公父子,为了侵吞解珍、解宝兄弟好容易才猎到的两只老虎,便勾结官府,把解氏兄弟以“混赖大虫”、“抢掳财物”的罪名打入了死囚牢。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社会条件下,不仅像李逵、阮氏三雄、解氏兄弟这样的下层百姓要揭竿而起,连林冲、杨志、柴进这些处于社会中上层的正义之士也要被逼上梁山,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所以他一直安分守己,不敢反抗。高衙内在大庭广众之中调戏他的妻子,他忍了;中了高俅的圈套,被发配沧州,他忍了;野猪林差一点儿丧命,他又忍了;到了沧州,他还是准备继续忍下去。但是,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然派人到沧州火烧了大军草料场,要把他活活烧死。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手刃了仇人,毅然上了梁山。 在封建社会里,造反是一种大逆不道、诛灭九族的罪过,造反者一向被称为盗贼草寇,无论哪朝哪代都是一样。但《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把造反者写成了英雄好汉。在众多的梁山好汉中,李逵是造反精神最为彻底的一个。他上梁山,没有丝毫的勉强。上了梁山之后,他的要求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所以一听说要招安,他便踢翻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甚至把朝廷的圣旨扯个粉碎。武松是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书中用了整整十回的篇幅来集中讲述武松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的英雄形象。鲁智深是一个嫉恶如仇、专好打抱不平的人物。“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不仅写出了他的勇,而且写出了他的智。正是这些顶天立地的好汉,构成了这支起义队伍的中坚。 书中不仅写了个人的抗争,也写了集体的联合行动。晁盖、吴用等人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这种联合的开始;此后,又有了较大规模的白龙庙英雄小聚义;最后,才有了梁山泊的大聚义。这些好汉们就是这样一个个、一路路,像百川归海一样,从四面八方奔向梁山水泊,梁山义军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尤其是宋江上山之后,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攻州掠府,破庄拔寨,所向披靡。到了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梁山事业发展到了顶点,“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似乎就要实现了。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层浓重的阴影却已经笼罩了整个山寨,这就是招安。 那么,在梁山义军已经发展到了那么大的规模,尤其是在取得了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重大胜利之后,他们为什么会接受招安、去向朝廷主动投降呢?这个问题还要从贯穿全书的忠义思想和宋江这个人物说起。 《水浒传》又叫《忠义水浒传》,由此可见“忠”、“义”二字在全书中的地位。这个“忠”,既有忠于梁山事业的一面,又有忠于大宋皇帝的一面;这个“义”,既有反抗封建压迫的一面,也有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讲究哥们儿义气的一面。在宋江、卢俊义、柴进及那些官军降将心中,“忠”是第一位的,“义”是第二位的;而他们的那个“忠”,忠于皇帝的一面又占了很大比重。有些人之所以上梁山,不过是迫不得已,其目的只是暂时栖身水泊,等候日后招安。不仅如此,在第十九回中,连阮小五所唱的歌谣中也说:“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当然,这中间不包括李逵、武松、鲁智深及林冲等人,他们并不想再忠于“赵官家”。但是,一来他们在梁山的作用有限,二来又特别看重这个“义”字,为了这个“义”字,他们便也只好跟着宋江等人去接受招安了。这是一个悲剧。 宋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曾攻读经史,胸怀大志,却只能做一个刀笔小吏,难免有一肚子壮志难酬的闷气;但他长期身在公门,又使他深知朝廷吏治的腐败,了解百姓的疾苦,这就激发了他的正义感;而他的精明练达、深通谋略,专好仗义疏财、结纳江湖好汉,则使他具备了成为一个领袖的条件。但是,他那根深蒂固的忠孝思想和人生在世一定要博得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传统观念,又使他始终对统治阶级存有幻想。所以,他上梁山非常勉强,上山后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旦时机成熟,便决定接受招安,去朝廷中求得个一官半职,最终导致了整个梁山义军的败亡。 在《水浒传》中,同样是造反,宋江等人被称为“义士”,得到肯定,而方腊等人则被视为“贼寇”,受到谴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并接受了招安,而方腊则改年建号,自霸称尊,至死也不投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水浒传》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它通过一个个起伏跌宕、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书描绘的人物有几百个,具有鲜明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几十个。其中不仅有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吴用、杨志、燕青、石秀等主要人物,也有何九叔、乔郓哥、王婆、牛二、黄文炳等次要人物。有的人物,作者并没有用多少笔墨,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牛二在全书中只出现了一次,但就是这寥寥几笔,一个滚刀肉的形象便鲜明地立在我们面前了。有些人物,虽然属于同一类型,但却各有特点。比如鲁智深、武松,李逵都是粗人,但性格却并不雷同。 《水浒传》的结构也很有特点。全书的结构是完整的,有开端,有高潮,有结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其中的一些故事,如林冲、武松,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却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书中的语言生动、准确、明快、洗炼,富于生活气息。不少人物对话,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人说的。 《水浒传》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多方面的影响。不少小说、戏曲、说唱文学都曾从中取材或获得借鉴。明、清两代的农民起义军不仅从中受到鼓舞,有的甚至把它作为军事教科书。但封建统治阶级却对它非常痛恨,明、清两代都曾严加禁毁,有人甚至诅咒它的作者三代皆哑。不过,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忠义思想外,书中不少地方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些杀人场面写得血淋淋的,有自然主义倾向;作者的妇女观也是不可取的,顾大嫂绰号“母大虫”,孙二娘绰号“母夜叉”,扈三娘的绰号倒没什么贬义,可宋江一句话就把她嫁给了本领不济而又好色的矮脚虎王英。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读这本书时需要注意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000年三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