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扎伊尔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库库·恩瓜杜·瓦扎邦加于1973年1月10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到北京首都机场迎接蒙博托总统率领的扎伊尔共和国政府高级代表团,并在机场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欢迎仪式。
1973年1月,隆冬季节,一个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的早晨,村中央挂在一棵老槐树上的破旧的土灰色高音喇叭里正在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内容的一段新闻报道。那时,我只有十七岁,已中学毕业,却无学可上,也无业可就。每天唯一的劳作习惯就是在天刚蒙蒙亮时一肩背筐、一手拿锹,伫立在村街心老槐树下,等待上工的钟声敲响后由生产大队队长出来安排一天的活计和生产。而在队长安排活之前,则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听上那么一段新闻广播。众所周知,那个年代在农村家庭一般是没有半导体收音机之类用品的,电视机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国家大事、世界要闻等消息来源渠道,一是靠村大队部每天早晚各一次的高音喇叭播放,而在断电时还播不成,当时在农村限电断电那是常事,那就什么也听不到了;二是隔三差五才送到的数量少得可怜的报刊,日报早已成了周报,新闻也早变旧闻,一般都化为迟到的消息。
今天还不错,蒙博托总统访华这条重要新闻倒是播出得很及时,全因村里这几天有电。
新闻广播也好,报纸杂志也罢,对于当时我们这些与父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轻新一代农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可有可无的。更何况那个年代是靠挣工分生活,人们最要紧的是挣工分,多出工,早出工,得到队长安排的好活儿,轻闲活儿,耗上一天,挣个满分为目的。所以,不管老槐树上大喇叭里广播的是哪个国家的总统、主席或元首来访,或中国领导人出访,与乡下草民都无关,只是听个热闹而已。 在这个清冷的早晨,高音喇叭发出的刺耳声响给街头村巷闹了些动静,不再让人感到显得朦胧的早晨那样肃杀阴冷了。
此刻,在老槐树下因寒冷正围着大树转圈跺脚搓手的我对上面那个新闻报道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来访总统蒙博托的名字也刺激了我的感官听觉(几天后看到报纸还刻意数了数总统的名字一共是十六个字,六个音节,当时觉得读来既好听又好玩儿),这位到中国访问的非洲总统的名字怎么这么长呢?以往可没听到过外国来访元首这么长的名字。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天都没心思干活了。下午16点前收工,收工后我把劳动工具让别人帮忙捎回家,一路小跑着赶到离村三四里地外的县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简装的世界地图。其目的就是为了蒙博托这个稀奇而有趣的总统名字,查看一下他所在的国家扎伊尔共和国在非洲的地理位置,距中国有多远。当我气喘嘘嘘地赶到新华书店时,距书店17点半关门下班的时间不远了,售货员已经开始上窗户板了。我进店后直奔存放地图手册的柜台前,赶紧向售货员说明来意,售货员望着屋外寒风呼啸,眼前的我却满头大汗,满面通红,起了怜悯之心,转身到库房里摸索了好大一会儿才拿着一本布满灰尘的《世界地图手册》走了出来。我如获至宝。命运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把我与非洲的扎伊尔连到了一起。要知道,那时县城的新华书店书架上除了一部分的“红宝书”外就是为数不多的几本描写工农兵高大全形象的小说,如《金光大道》、《艳阳天》、《沸腾的群山》和几个样板戏连环画小书。几乎没有其他读物,而找到一本《世界地图手册》,真是碰到了好运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一本《世界地图手册》售价1角5分人民币,而我干满一天的工分为八分。一天工值2角钱,少则不足1角。这也是我人生中的首次智力投资,孰料是为多年后远赴扎伊尔所作的“投资”,为将来去支援非洲人民所作的第一份贡献。
劳累了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饿得头上直出虚汗,身上穿的棉袄是“空心的”(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村人棉袄里面无衬衣秋衣可穿,只有一件真正的贴身小棉袄,为了防风寒,有条件的在棉袄外面再系上一条人造革宽腰带,无条件的则系一条麻绳或草绳,我当时就是系着这样一条草绳进城买地图册的)。忍着饥饿,冒着寒风,一路小跑回到家后天已完全黑了下来,顾不上洗手洗脸就直奔破旧的灶膛。锅里有母亲给我温的几块红薯和玉米渣粥,就着咸菜,三下五除二就进了肚。这顿晚饭我至今记忆犹新——十六年后,1989年,我被中国政府派到蒙博托总统身边做总统保健医生,陪总统游遍世界,吃美味佳肴,住超豪华五星级酒店国宾馆总统套间时,还时常想起那天为了最早了解扎伊尔、了解蒙博托,穿着空心棉袄,腰缠草绳,饥肠辘辘地买书回来后,在草屋吞食红薯就咸菜疙瘩喝玉米渣稀粥的窘相。
当时我和父母同居一室,劳累一天的父母早早睡下了。那晚临时停电,屋里黑灯瞎火,我摸到火柴盒,点亮了桌上的煤油灯,趴在桌前翻开《世界地图手册》,找到印有扎伊尔地图和国家概况介绍的章页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并把与扎伊尔接壤的邻近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概况也都大致阅览了一遍。以致由此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听到有哪个国家元首、总统到中国访问的消息,我就取出《世界地图手册》,把将要来访的这个国家的基本概况了解一番。起初也没有什么目的和想法,只是想多增加一点儿有关的世界地理知识,真没想到这一爱好却在相隔十几年后还真的帮了我不少忙。
从《世界地图手册》上了解到扎伊尔距中国很遥远,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是非洲当时第三大国,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约234.5万平方公里,在非洲仅次于苏丹和阿尔及利亚,当时的人口约2500万(今7000余万)。地跨赤道,气候呈典型的热带型,年平均气温为26度,气候有明显不同的雨季和旱季之分:4-10月份为旱季,lO月至次年3月份为雨季。通常雨季天气比较湿热,但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200毫米之间,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旱季天气比较凉爽,以首都金沙萨为例,每年2—4月份气温最高,在22℃~32℃之间,6、7月份气温最低,在16℃~26℃之间。
扎伊尔有九个省,首都金沙萨为自治市,即下扎伊尔、上扎伊尔、班顿杜、赤道、东开赛、西开赛、基伍、沙巴、加丹加和金沙萨自治市。其境内有一条著名的大河称扎伊尔河,其支流几乎覆盖了扎伊尔全境。扎伊尔河全长4640公里,自东向西流人大西洋,为非洲第二大河。其流量为4万立方米/秒,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扎伊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矿产资源更以品种多、储量大而闻名于世,素有“中非宝石”和“世界原料仓库”之美称。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铜、钴、锌、锰、锡、钽、铀等金属矿和工业用钻石的储量最为可观。
由于扎伊尔的气候和环境十分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故其国土有一半以上被森林所覆盖,且原始森林较多,80%可供开采,木材品种有150多种,其中非洲乌木、红木、花梨木、黑檀木等多种名贵木材非常驰名。它拥有各种植物万余种。
在广漠的森林、草原地带和东部山区,有400多种哺乳类动物和700多种鸟类出没其间,其中猩猩、大象、狮子、长颈鹿、斑马、犀牛、羚羊、河马、鳄鱼等都是世界保护动物。
扎伊尔是世界上唯一生存有矮猩猩的国度,它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
P3-6
没有谁能够像李计留医生那样先后三次远赴非洲,为三任总统担任保健医生,不但展示了中华传统医术的独特魅力,而且创造了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独特的传奇故事。
——杜金卿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
计留少年友,西邻为东床。志在悬壶济,谦谦且堂堂。天道酬勤勉,男儿当自强。慨然持节去,海外展岐黄。中非虽多异,救死同扶伤。御医责任重,更需强中强。劳劳天地阔,三赴两任当。勋膺大骑士,为国争荣光。老友三十载,相逢累举觞。屡屡谈奇遇,秉烛笔耕忙。大作先得月,念念热中肠。诚望君子顾,励志一栋梁。
——石玉新 《文史精华》杂志主编,人文学者
作者是曾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当之无愧的中非友谊使者。他在非洲的经历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更是那个特殊历史时代不可复制的缩影。
——胡克夫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这本书将带领你走进古老而陌生的非洲世界,去领略全新的风土民情,去追随作者不凡的经历,体验何谓“吾生也不涯,而知也无涯”,何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梁勇 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人文学者
2008年,我曾出版过一本纪实回忆录《我与总统那些事》,是为了纪念河北省援外医疗队派遣三十五周年而作。该书的问世填补了河北省乃至中国援外医疗队纪实作品的空白。
多年来,有很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过我在非洲的经历。其中包括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知音》、《燕赵乡音》、《广州晚报》、《燕赵晚报》等。
在我的第二部纪实作品《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付梓出版之际,回想往事,感慨万千!
首先无比缅怀已故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刚果(金)总统洛朗·卡比拉,感谢这两位总统执政时对中国人民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我这位来自古老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中医保健医生的信任和关怀。
感谢刚果(金)总统约瑟夫·卡比拉,他任刚果(金)陆军司令时成为我的诊所首批最重要的患者之一,后来把我举荐给了他的父亲——洛朗·卡比拉总统。
感谢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杜金卿,最初是他建议并鼓励我写了首部纪实作品,反映中国援非医疗队真实的历史和生活环境,并为我的第一部书做了题记,帮助我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充满乐趣和激隋。
感谢河北省卫生厅原副厅长赵银海、厅外事负责人胡春堂、厅人事处王清厚、河北省人民医院原副院长鲁守和,是他们慧眼识人,决定了我的人生命运,使我能有机会把学到的中医医术带到非洲大陆,任总统保健医生并善始善终完成了援非医疗的历史使命,创造了中国援外医疗队史上的“四个第一”,谱写了人生的辉煌篇章。
感谢我在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身边工作时的好搭档靳寅卯、王东海、王稼祥三位高水平法语翻译,他们在不同阶段与我配合工作,非常圆满,非常默契,非常融洽,合作非常愉快。由此受到当时中国驻扎伊尔大使和参赞的多次赞赏及表扬。我们一起共同完成了总统保健医疗工作,也结下了近乎亲情的深厚友谊,终生难忘。
感谢我的队友、援非医疗队员刘焕荣大夫,在我刚到蒙博托总统身边任保健医生,他还不太适应我的按摩技艺和手法,处于困难时期,是她这位针炙名医伸出无私援助之手,真诚相助,帮我研究和制定了一套快速适应蒙博托总统身体状况的按摩手法。总统对此非常满意。我获得的荣誉和功勋奖励有她一半的技术上的支持。
感谢河北省卫生厅外事处处长张学良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并为本书作《序》。对《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一书能在河北省援外医疗队派遣四十周年的2013年举办纪念活动之前出版,做了大量指导且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我们河北援外医疗队奔向海外大舞台尽情发挥才干的一位领舞者。
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学问、业务、品德均出色的编辑,通过他们的编审加工、创意设计和一丝不苟的辛勤工作,才使本书打造成河北援外医疗队史上的一部精品力作,成为河北省援外医疗队派遣四十周年、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献礼图书。
对于那些未能在此一一述及的尊敬的师长、挚友、同事、亲朋以及默默支持、关心我的人,希望能得到你们的谅解,并表示崇高的谢意。
最后,衷心感谢我的父母、爱妻李红。二十年前我担任蒙博托总统的保健医生时,我们可爱的儿子才刚五周岁,我的爱妻和慈爱的岳母大人一起带着他快乐成长。今天,我们的儿子已为人夫为人父,为我们家生养了一位可爱的小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幸福。
写完这最后一行字,我的心又飞回非洲大陆,和那些曾朝夕相处或偶尔为我们中国医疗队员提供各种帮助的黑人朋友,祝福你们生活幸福,平安吉祥……
李计留 2015年2月于石家庄市
中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和友谊源远流长,在全面建立和发展当代中非平等互惠、和谐友爱、互助互敬的美好友谊历程中,中国援非医疗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五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疗队员不远万里前往非洲,以中华民族远大的仁爱和博爱之心为当地人民救死扶伤,医治疾病,强健体魄,促进及发展了非洲的基本医疗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成为非洲人民最值得信赖的白衣友好使者。
这期间,中国先后有两万多名医务工作者陆续参加了援外医疗工作,也创造了当代世界援外医疗史的奇迹。在非洲人民眼里,中国医疗队的援助是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的,充满爱心的。中国医疗队员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拯救了无数非洲兄弟姐妹的生命,被当地民众奉为可以驱邪降魔的“神医”。这种超越民族和国界地域的医患之间建立起来的深情厚意,成为中非友谊发展史上的永恒美谈。鉴于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杰出表现和巨大贡献,一些非洲国家总统和元首曾向中国医疗队员颁发了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以此表彰中国医疗队,也是向世界人民表明对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无比崇敬和爱戴。
河北援外医疗队自1973年起,肩负医疗援助扎伊尔共和国(今刚果(金))的重任。四十年来,数以百计的燕赵儿女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奔赴非洲大陆,战胜了赤道炎热气候的种种不适,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始终不渝地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非洲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著名中医按摩医师李计留先生曾作为河北省援外医疗队员赴扎伊尔共和国,并有幸担任蒙博托总统的保健医生。在纪念河北省援外医疗队派遣四十周年之际,李计留先生的新著《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付梓出版,这无疑是对当代中国援外医疗活动最好的纪念。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李计留先生在扎伊尔总统身边工作的亲身经历,以及后来在刚果(金)总统身边工作的传奇经历。但本书的意义和价值绝不限于此,通过作者真实、生动、传奇的文字,流畅、朴实的笔法,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深入了解和理解当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发展过程,以及中非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包括对世界风云人物蒙博托总统、老卡比拉总统、小卡比拉总统的传奇经历,对古老神奇非洲的风土人情,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的真实生活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这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
李计留先生是我的好友,为人敦厚,多思好学,医术精湛,而且文笔上也颇见功力。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这位年轻时即到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做中国人民的白衣使者,以一个中国医疗队员爱祖国,爱人民,讲大局,重情谊,等等值得无比赞扬的品德,热诚为非洲人民和国家元首服务,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博大情怀。
2008年,李计留先生曾出版《我与总统那些事》一书,如今又有新作《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问世。这两部纪实作品无疑为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了解非洲及其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窗口,也为今后中国援外医疗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此,无比真诚地感谢四十年来全体河北援外医疗队员为中国人民对外援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谨致崇高敬意!
祝愿中非友谊世代友好,万古长青!
河北省卫生厅外事处处长 张学良
2015年5月11日
《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由李计留著,作者是曾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当之无愧的中非友谊使者。他在非洲的经历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更是那个特殊历史时代不可复制的缩影。
这本《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将带领你走进古老而陌生的非洲世界,去领略全新的风土民情,去追随作者不凡的经历,体验何谓“吾生也不涯,而知也无涯”,何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2008年,李计留先生曾出版《我与总统那些事》一书,如今又有新作《我给总统当御医——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亲历传奇》问世。这两部纪实作品无疑为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了解非洲及其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窗口,也为今后中国援外医疗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