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非平衡态相变热力学的专著。本书构建了非平衡态相变热力学的理论体系,系统阐述了非平衡态相变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单元系和多元系的蒸发、冷凝、升华、凝结、溶解、析出、熔化、凝固、固态相变,以及各种相变形核等。本书给出了单元系和多元系非平衡态相变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焓变、熵变的公式和相变速率的公式;给出了各种相变形核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焓变、熵变的公式和形核速率的公式;给出了多元系相变过程的耦合等。本书是非平衡态相变热力学的下册,内容是固态物质降温相变、液相降温形核、固体降温形核、固相升温形核等。 本书可供冶金、材料、化工、地质、物理、化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0章 固态物质降温相变 1039 10.1 固态纯物质降温相变 1039 10.1.1 相变过程热力学 1039 10.1.2 相变速率 1040 10.2 二元系降温相变 1041 10.2.1 具有大力度优惠共晶点的二元系降温相变 1041 10.2.2 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系降温相变 1051 10.2.3 具有异分转化点的化合物的二元系降温相变 1060 10.2.4 具有固相分层的二元系降温相变(一) 1070 10.2.5 具有固相分层的二元系降温凝固(二) 1082 10.2.6 具有连续固溶体的二元系降温冷却 1093 10.2.7 具有大力度优惠共晶点的部分互溶二元系降温冷却 1104 10.3 三元系降温相变 1119 10.3.1 具有大力度优惠共晶点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119 10.3.2 具有同组成转化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140 10.3.3 具有异组成转化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159 10.3.4 具有高温稳定、低温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180 10.3.5 具有低温稳定、高温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202 10.3.6 具有同组成转化的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225 10.3.7 具有异组成转化的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一) 1244 10.3.8 具有异组成转化的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系降温相变(二) 1264 10.3.9 具有固态晶型转变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283 10.3.10 具有固相分层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310 10.3.11 具有连续固溶体的三元系降温相变 1334 10.4 具有大力度优惠共晶点的 n(>3)元系析出纯物质晶体 1343 10.5 具有大力度优惠共晶点的n(>3)元系析出固溶体晶体 1362 10.5.1 相变过程的热力学 1362 10.5.2 相变速率 1386 第11章 液相降温形核 1392 11.1 纯液体形成一种晶核 1392 11.1.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392 11.1.2 形核速率 1394 11.2 二元系形成晶核 1395 11.2.1 二元系形成一种单质晶核 1395 11.2.2 二元系形成一种化合物晶核 1400 11.2.3 二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403 11.2.4 二元系形成两种纯物质晶核 1410 11.2.5 二元系形成两种固溶体晶核 1419 11.3 三元系形成晶核 1435 11.3.1 三元系形成一种纯物质晶核 1435 11.3.2 形成三元化合物晶核 1438 11.3.3 三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441 11.3.4 三元系同时形成两种纯物质晶核 1448 11.3.5 三元系形成两种固溶体晶核 1457 11.3.6 三元系同时形成三种纯物质晶核 1474 11.3.7 三元系同时形成三种固溶体晶核 1492 11.4 n(>3)元系形成晶核 1537 11.4.1 n(>3)元系形成一种纯物质晶核 1537 11.4.2 n(>3)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539 11.4.3 n(>3)元系形成两种纯物质晶核 1544 11.4.4 n(>3)元系同时形成两种固溶体晶核 1550 11.4.5 n(>3)元系同时形成三种纯物质晶核 1563 11.4.6 n(>3)元系同时形成三种固溶体晶核 1580 11.4.7 n(>3)元系同时形成r(≤n)种纯物质晶核 1612 11.4.8 n(>3)元系同时形成r(≤n)种固溶体晶核 1621 第12章 固相降温形核 1637 12.1 纯固体形成一种晶核 1637 12.1.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637 12.1.2 形核速率 1639 12.2 二元系形成晶核 1639 12.2.1 二元系形成一种纯物质晶核 1639 12.2.2 二元系形成一种化合物晶核 1643 12.2.3 二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646 12.2.4 二元系形成两种纯物质晶核 1654 12.2.5 二元系形成两种固溶体晶核 1662 12.3 三元系形成晶核 1681 12.3.1 三元系形成一种纯物质晶核 1681 12.3.2 三元系形成一种三元化合物晶核 1684 12.3.3 三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686 12.3.4 三元系形成两种纯物质晶核 1692 12.3.5 三元系形成两种固溶体晶核 1699 12.3.6 三元系形成三种纯物质晶核 1718 12.3.7 三元系形成三种固溶体晶核 1735 12.4 n(>3)元系形成晶核 1779 12.4.1 n(>3)元系形成一种纯物质晶核 1779 12.4.2 n(>3)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781 12.4.3 n(>3)元系形成两种纯物质晶核 1785 12.4.4 n(>3)元系形成两种固溶体晶核 1791 12.4.5 n(>3)元系形成三种纯物质晶核 1806 12.4.6 n(>3)元系形成三种固溶体晶核 1822 12.5 n(>3)元系同时形成r(≤n)种晶核 1855 12.5.1 形成r种纯物质晶核 1855 12.5.2 n(>3)元系形成(r≤n)种固溶体晶核 1863 第13章 固相升温形核 1875 13.1 单元系形成一种纯物质晶核 1875 13.1.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875 13.1.2 形核速率 1877 13.2 由纯物质二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878 13.2.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878 13.2.2 形核速率 1884 13.3 两个固溶体二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887 13.3.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887 13.3.2 形核速率 1893 13.4 由一种固溶体析出另一种固溶体晶核 1897 13.4.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897 13.4.2 形核速率 1902 13.5 三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904 13.5.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04 13.5.2 形核速率 1910 13.6 由三个固溶体构成的三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912 13.6.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12 13.6.2 形核速率 1921 13.7 具有连续固溶体的三元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924 13.7.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24 13.7.2 形核速率 1930 13.8 多元系纯物质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933 13.8.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33 13.8.2 形核速率 1937 13.9 多元固溶体体系形成一种固溶体晶核 1938 13.9.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38 13.9.2 形核速率 1942 13.10 多元纯物质体系形成多种晶核 1943 13.10.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43 13.10.2 形核速率 1944 13.11 多元系同时形成多种固溶体晶核 1945 13.11.1 形核过程的热力学 1945 13.11.2 形核速率 1948 参考文献 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