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由50个州、1个联邦直辖特区及20个美属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制共和国。主要领土位于北美洲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陆海面积总和约962.9万平方千米。
截止到15世纪末,欧洲开始殖民美洲,曾经居住在美洲的居民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1.5万多年。维吉尼亚州于1607年成功建立了第一个英格兰人殖民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陆续建立了一些位于今纽约市和新泽西州的荷兰殖民区。自17世纪到18世纪,为了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区,英国不仅开始逐渐占领原由荷兰人和其他欧洲殖民者统治的地区,而且还广泛开垦美国东岸的殖民,在北美洲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由于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13个美洲殖民地于1760年和1770年发生革命战争。在1775年至1783年期间,殖民地代表不仅签下了《美国独立宣言》,而且爆发了独立战争。在1776年独立战争期间,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由13个殖民地组成了对抗英军的大陆军团,但该军团并未获得征收税赋和制定联邦法律的权利。已经独立的殖民地于1777年正式采纳邦联条例,建立联邦主权国家、联邦政府和批准美国宪法。大陆军团在独立战争中终于击败英军,并于1783年,英国签下了《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人民通过革命,开始以立法的形式表达政治观念。联邦会议于1787年在费城举行,华盛顿被推选为主席。
位于南方的11个州于1860年初脱离了联邦,另行组建政府。北方则对此表示:为了统一,它们也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爆发于1861年的内战打了近四年,南方经济被严重破坏,而且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北方于1865年的胜利标志着美国恢复了统一,全国各地的奴隶制度被推翻。
罗斯福于1932年当选总统,他提议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结束经济大恐慌。虽然新政府客服了许多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在二次大战后才苏醒过来的。美苏两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的关系开始日趋恶化,逐渐进入了“冷战”时期。
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对政府对外政策表示不满。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生态环境的污染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70年代初期的经济萧条是大恐慌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这是由能源危机导致的。
虽然经济于70年代中期得到了复苏,但在70年代末期再次出现了通货膨胀。截止1976年,美国建国已有200周年,为此全国举行了各项庆祝活动。美国于1981年4月12日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标志着人类再一次开创了太空新纪元。
美国的工业门类齐全,生产能力巨大,以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劳动生产率高而称著于世。按美国产业标准分类,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水、电、煤气等部门的公用事业。采矿业以石油、天然气、煤气等燃料矿开采为主。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其中重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也很发达。钢铁工业、汽车工业与建筑业一起,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计算机、石油化工、原子能、宇航等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主要的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和水泥等。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仍是工业的主体、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
在饮食方面,美国人的喜好可用三个字来形容,即“生”、“冷”、“淡”。“生”是爱吃生菜,不习惯烹饪过久而影响菜肴的鲜、嫩;“冷”是乐于吃凉菜,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淡”是喜欢少盐的口味,以稍偏甜为好。而且,美国人不习惯厨师在烹调中用太多的调料,喜欢在餐桌上自行调味。
一般来说,他们一日三餐都习惯用西餐。早餐和午餐乐于从简,晚餐为一天的主餐,内容相对丰富,往往是一两道菜,加上点心和水果。主食惯以米饭为主食,也爱吃烧麦、饺子、春卷、鸡汤馄饨等;副食爱吃鸡、鸭、鱼、牛肉、猪肉、禽蛋、海味和野味等;蔬菜喜欢吃土豆、黄瓜、生菜、西红柿、青豆、蘑菇、卷心菜等;调味品爱用酱油、醋、盐、味精、胡椒面、辣椒糊等。此外,美国人也比较喜欢中餐,喜爱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