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故事》是中国澳门作家许均铨近年来微型小说的精品选集。许均铨对生活深怀一颗敬畏的心,怀着对文学的火热心肠,观察不止,构思不断,挥笔不辍。他的小小说文风平实,文笔简练,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内涵丰富。他关注的大都是底层社会一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于悲悲喜喜之中,用一支笔转述着自己的善良及对人世间事物寄予的那种完美渴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蒙的故事/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许均铨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蒙的故事》是中国澳门作家许均铨近年来微型小说的精品选集。许均铨对生活深怀一颗敬畏的心,怀着对文学的火热心肠,观察不止,构思不断,挥笔不辍。他的小小说文风平实,文笔简练,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内涵丰富。他关注的大都是底层社会一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于悲悲喜喜之中,用一支笔转述着自己的善良及对人世间事物寄予的那种完美渴求。 内容推荐 许均铨先生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那些有价值的闪光点,经过他的妙手点化,便成了一篇篇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篇篇富有理趣,洋溢着人间难能可贵得的真性情。透过这些至情至性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至情至性的为人。 《西蒙的故事》一书收录的就是她的微型小说67篇,包括《一个招牌掉下来》、《袖珍图书馆》、《无名氏的赞助》等。 这本《西蒙的故事》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之一。 目录 一个招牌掉下来 袖珍图书馆 无名氏的赞助 马夫阿强 老板的那杯咖啡 债 手镯盒 那双眼睛 如果小萍是男孩 表 独树 四十岁的迷茫 菩提树下 摘不掉的戒指 貌貌的故事 诱 钻石婚 荣叔 邻埠王老五 一份公证书 迟到的团聚 报警 沉沦 助 重新工作 美容师的过错 李助教的彩虹 多巴湖的一个梦 又到颁奖时 秘密 老兵 龚伯 高佬福 送礼 买葡萄干 胡可的无奈 文友敬鲁 秦老师 恋念塔 混血儿阿林 乐极生悲 空 末代书法世家 康宁逸事 较量 又见喷漆 坐轮椅者 公私分明 甄嫂 有佛心的人 假钞 安仔的妈妈 鹦鹉 握手 担保人 窗口 一张船票 银龙 旺熙伯 无名氏 假魂灵 桃痴 西蒙的故事 触角 一只名贵的手袋 贫薪综合征 立春前后 附录 试读章节 一个招牌掉下来 早晨,某医院病房,三张病床,三位男病人,姓赵、姓钱、姓孙。三个人岁数加起来,近两百岁,三个人都包着绷带。 他们都是昨晚出席一个社团庆祝活动后在回家的路上受的伤。 赵一头白发,受伤的部位是耳朵和右肩膀。他从病床上下来,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名片夹,口中说着“多多指教”,向同室的病友钱和孙递上名片。 钱和孙没下床,接过名片后,马上回复:“久仰!久仰!” 赵可是大有来头,名片上是三个联谊会的会长,五个同乡会的名誉会长,十一个社团的顾问、理事或监事。 赵看着钱和孙在吃力阅读自己头衔时,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十九个头衔印在一张名片上,字数是多了一点儿,连他自己都背不出有多少头衔。每逢收到宴会请柬,他都要拿出眼镜或放大镜对照名片,看看自己是不是这个会的会员。 钱头发稀少,全是黑发,如果仔细看,发根部分有白色。钱坐在床上,不能下床,他的右脚包着绷带,他也从口袋中取出名片夹,名片是双折,先递一张给赵。赵接过之后说:“久仰!久仰!”“我下不了床,请您帮我递给他。”钱说着举起左手,指一指躺在病床上的孙。 赵将钱的名片交给孙,孙马上说:“久仰!久仰!” 钱是三个体育会的会长,五个体育会的名誉会长,六个同乡会、联谊会的名誉顾问、顾问,八个会的监事长或理事等,一共二十二个头衔。 钱看着赵在吃力地读着自己名片上的头衔,再望一望孙后,脸上浮现出一种优越感、胜利感的表情。他的名片让两位病友知道自己也不是泛泛之辈。 躺在床上的孙伤势较重,他头部包着绷带,看不到他头发的颜色。他接过赵和钱的名片后,也从口袋中取出名片夹,赵和钱都睁大眼睛。赵看到孙招手,他走过去,接过孙递过来的三折名片,赵看了一眼后,感到自己矮了两截。赵把孙的名片递给钱时,钱也感到自己矮了一截。 孙的来头更大,是五个研究会、研究社的会长、社长,九个世界级别的名誉会长、顾问,还是十七个海外联谊会的常委、委员、副理事长、副监事长等,共有三十一个头衔。 正当三位社团领导、社会贤达在互相了解对方时,一位护士带着一名青年警员走进病房。 “昨晚我已将三位受伤的经过都全记录下来了,今天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数据。你们三位是在街上走路,听到有人叫‘会长’,你们同时停下脚步,以为是叫你们。后来发现不是叫您三位。此时,一个招牌掉下来,先是砸到赵先生的肩,伤到耳朵,接着砸到孙先生的头,最后砸到钱先生的脚……” 警员将记录读了一遍。 最后一页纸上有一道算术加法:19+22+31=72。 一个招牌掉下来,伤着72个社团的会长、社长、名誉会长、顾问……这只是警员的算术题,没有念出来。 “非常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一个长得肥头大耳的男士走进病房。他姓李,西装笔挺,头发光亮。病房里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被李的声音所吸引,都看向他,还有他身后那两位妆扮时尚的女子,手中各提着一大包礼物。 “世伯!早上好!”警员李姓男士问候,原来是熟人。 “昌仔!原来是你跟这件案子。等我先同几位认识一下。”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掏出一个金属盒子,取出四折的名片与三位受伤的社团领袖交换名片,然后抱拳说:“我饮食店的招牌掉下来,砸伤了三位,我很内疚。昨晚三点钟,我才从邻埠回来,医院规定夜间不能探病,要不我昨晚就过来了。今早,我带着秘书马上赶到医院探望三位,备有薄礼,不成敬意,请三位笑纳。”他挥一挥手,两位时髦的秘书小姐给三位病人各送上了一大包礼物。 “让你破费!”三位社团会长异口同声地说。 “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我们是‘不掉不相识’啊。如果不是招牌掉下来,我还没机会认识三位……”李姓男子风趣地说。 “昌仔!我已同二三位会长谈妥,此案我们之间私了。”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对警员说。 “世伯!你有办法。我知道你忙,你有五问饮食店,又是三十六个社团的大哥,人脉广,案子私了最好,你不烦,我也不烦。请各位到警局办理消案手续。”警员在李姓世伯与二三位受伤的会长聊天时,快速数了一下头衔。他怕数错,又确认了一次,三十六,没错。 私了,好!警员昌仔十分开心地离开了病房。 “三位会长!我下星期日要成立一个新社团,邀请三位会长出任名誉会长,给兄弟我一个薄面,不知三位会长意下如何?” 病房里的三位会长欣然答应,十二分的开心。 在一阵“客气”“多谢”声中,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带着两位妆扮时尚的秘书走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这个世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说,“你们看,有名誉会长当!皆大欢喜!现在是‘和谐社会’,社会要和谐,哈哈……”李十二分的开心。 “新社团的名誉会长原来有九十七位,加上三位,刚好一百位。”一女秘书说。 “会长!还真是有意思。一个招牌掉下来,砸出三位名誉会长。”另一女秘书说。P1-5 序言 有人曾说,地不分东西南北,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身影。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当前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扎根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情感世界怎样?他们的所思所想何在?……要找到这些答案,阅读他们以母语写下的文字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诚然,并不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创作,但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华文创作几十上百年来一直薪火相传所结出的果实,显然也是令人瞩目的。遗憾的是,因为多种原因,国内的读者多年来对海外的华文创作了解甚少。尤其对广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微型小说这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体,更只是偶窥一斑而不见全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海外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东南亚和美澳日欧两大板块。两大板块中,又以东南亚的创作最为积极活跃,成果也更为突出。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各国在时间上又略有先后。最早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微型小说的创作,并且有意识地对这一新文体进行探索、总结和研究,而且创作数量喜人、作品质量达到了一定艺术高度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稍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是泰国,再后是菲律宾和文莱,再后是印度尼西亚。在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创作曾一度因具体的历史原因而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一状况在近十年来正日益得到改善。 美澳日欧板块则因创作者相对分散,在力量的聚集上略逊于东南亚板块。不过网络的发展正在弥补这一缺憾,例如新移民作家利用网络平台对散居各地的创作进行整合,就已显现出聚合的成效。 新移民的创作是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中近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作家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日渐融入,其创作已日渐呈现出新视野,题材表现也开始渐渐与大陆生活经验拉开了距离,具有了海外写作的特质。 以上是对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一个简单梳理,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梳理的具体呈现(为避免有遗珠之憾,丛书也将有别于中国内地写作的港澳地区的华文微型小说写作归入其中)。通过系统、全面、集中的出版,读者不仅可以得见世界范围内华文微型小说创作风姿多样的全貌,更可从中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文化与生活状况,感受他们浓郁的文化乡愁,体察他们坚实的社会良知,深入他们博大的人文关怀,触摸他们孜孜不懈的艺术追求。书籍的出版是为了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与传承,我们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实现一些文化担当。我们有太长的时间忽略了对他们的关注,现在是校正这种偏差的时候了。这也正是丛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