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家骆宾路的《神来之笔》,汇集了作者多年的创作精品。作者文笔老辣、流畅,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超越现实与时空,表达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充满了真情挚爱,闪烁着高超的智慧和先锋意识,使人们在轻灵快乐的阅读中,能充分体验到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深沉的人性关怀,能真实地检视现实与未来,回溯人类历程的坎坷与莫测,省察命运的遭际和悲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来之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新加坡)骆宾路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加坡作家骆宾路的《神来之笔》,汇集了作者多年的创作精品。作者文笔老辣、流畅,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超越现实与时空,表达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充满了真情挚爱,闪烁着高超的智慧和先锋意识,使人们在轻灵快乐的阅读中,能充分体验到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深沉的人性关怀,能真实地检视现实与未来,回溯人类历程的坎坷与莫测,省察命运的遭际和悲喜。 内容推荐 骆宾路是一个将写作视作生命,将写作看成是对现实社会、对生活、对人生进行美学审视的严肃作家。骆宾路说,他写小说,总是“有感而发”,“写小说自己不发之以情,它又如何能令读者起共鸣呢”?所以,他从不写“自己不动情的小说”。骆宾路把每一篇微型小说的写作,都看做是灵魂的煎熬,“每一篇稿,是一个灵魂。” 《神来之笔》一书收录的就是他的微型小说57篇,包括《人在动物园里》、《这鸟“牛”得离谱》、《蠹鱼的遗嘱》等。 这本《神来之笔》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之一。 目录 蟹王 人在动物园里 这鸟“牛”得离谱 与稿共舞 蠹鱼的遗嘱 爷爷的蓝筹股 怀旧 阿才,我儿! 一幕难演的戏 婆婆那双红漆花鸟木屐 伤疤 五千万元的故事 花圈 尴尬的五十 有一晚,她哭了 不要嫌我啰唆 一本词典从书架上掉下来,笑着 神来之笔 他去应征 狗与书 一屋子书 还是乱一点好 八哥的悲剧 不说一句话 第一次搭地铁 武大郎开店 开店 牵狗散步的人多了 星期一 今天我休息 掌声过后 不幸踩中了这条成语 我本来就不该有此一跤的 它是看第五波道的 宠物 猫儿多比 口舌费 摇羽毛扇的人 骑脚踏车的日子 习惯就好 ERM世界 优雅社会另类风景线之一 优雅社会另类风景线之二 老爸要讨一本汉语词典 猩猩与万花筒 山君与武松 虎年野史 与虎谋皮 我懂英语 老化 比萨月饼 为什么是在老人院庆祝 拐杖的传奇 祝您健康 就是要“牛”一点 一个椰子 优雅社会十二生肖图解 附录 试读章节 蟹王 谁说一蟹不如一蟹?摆在他面前的豪华宴,餐盘里的那只1.37千克的螃蟹,身价就是四十万人民币。 他这一生吃过的螃蟹无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叫他吃得胆战心惊。 那一身螃蟹壳值多少钱。那一身雪白的蟹肉又值多少银两,恐怕连那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也比珍珠还贵呢。他细心盘算着四十万元摊在这只1.37千克的螃蟹身上,他每一箸夹上来的肉丝是值几千,或是几万银两? 他呆坐一旁,不敢贸然下箸。是的,怎下得了筷子? 希望工程的宣传海报不是明明白白说了,每捐一块钱,就可以给那些穷乡僻壤无书可念的孩子添多少书本文具? 四十万一只螃蟹,他吃一口肉,岂不是吃掉上千,乃至上万个学童的希望? 一百克茶叶王,十几万人民币。 一颗称为荔枝王的“挂绿”,五十五万人民币。 可以完成多少个“希望工程”? “来来来!别客气。” 他耳边听到主人家频频劝饮劝食的声音。 什么时候,我们成了吃得起一只四十万元螃蟹的民族? 什么时候,我们成了一个人吃下五十五万元一颗荔枝的富贵民族? “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工程未能完成的?”他问自己,他也拿眼睛试探地询问身边的人。没有人给他答案。 宴席散了,他回到家里。茶几上放着一封他还没来得及拆开来看的信。 这信是他的一个古道热肠的朋友,从一个人炯稀少的边远地方寄来的。从笔迹上,他能认出来。 信写得很长。信末的一句话是:在这里,倘有三两万人民币,我就可以办一所“很像样”的乡村小学给孩子们读书了。 这封信叫他彻夜难眠。还有另一样东西搁在牙缝里,也叫他彻夜不舒服。他起身进了厕所,亮了灯,小心翼翼地将牙缝里的“东西”剔出来。在灯光下,他发现那是一小片,极小的一小片螃蟹壳。这螃蟹壳少说也够提供“希望工程”计划里一千个学童一年的笔墨纸张与书本。 他关了厕所的灯,回到客厅亮了矮几上的台灯。他给这个古道热肠的朋友回信道:“我今天参加了一个宴会,你知道我吃了什么山珍海味?不是,我用牙齿,吃了你们二十间学校。” 他小心地用一张小纸巾将那片“微型螃蟹片”包好。写上:有螃蟹片为证。然后封入信封。 人在动物园里 人在动物园里看动物,动物在动物园里看人,视觉效果都是一样。 在动物园里看动物的小孩子问身边的父母:“老虎会咬人吗?” “不会。”大人回答。 “为什么不咬人?” “有得吃,有得住,有人养它,它还咬人作甚?” “为什么要养它们?” “动物园本来就是养动物的。” 天真的小孩子又问:“养它们做什么?” “养来给我们看,傻瓜!” 桃花岛的动物园,规模庞大。豢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聪明乖巧。动物明星阿明,就是一头受人宠、受人爱的“亲善大使”,它死后还立有铜像,风光大葬。有只聪明绝顶的鹦鹉,会唱英文歌,也会唱中文歌。它会说它的鸟话,也会说人话。人见人爱。 “它们为什么不飞走?” “你瞧,”妈咪指着驯鸟师腰间系着的小袋子对孩子说,“鹦鹉唱完歌,他就给它东西吃。有得吃,它会飞走吗?” 小孩嬉皮笑脸地说:“我有吃的,也不飞走。” “你啊,”爸爸说,“你哪比得上这只鹦鹉。它多听话。” 小孩问妈咪:“动物看我们也和它们一样吗?” “怎会一样?”妈咪说。 “怎会不一样?”爸爸问。 妈咪没有和爸爸争论。 小孩子心想,动物在动物园里看人,也和人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一样。 爸爸心里说,在动物的眼里,它们看到我们也是养得白白胖胖,也会唱英文歌,会唱中文歌,还会在另一个动物园里表演各种预设的节目的动物,而且表演得比动物园里的动物更为精彩。我们是养在另一个飞不走、跑不掉,或者说,自己不想飞走、不想跑脱的看不见的笼子里。 人在动物园里看动物,动物在动物园里看人,视觉效果都是一样。P1-5 序言 有人曾说,地不分东西南北,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身影。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当前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扎根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情感世界怎样?他们的所思所想何在?……要找到这些答案,阅读他们以母语写下的文字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诚然,并不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创作,但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华文创作几十上百年来一直薪火相传所结出的果实,显然也是令人瞩目的。遗憾的是,因为多种原因,国内的读者多年来对海外的华文创作了解甚少。尤其对广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微型小说这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体,更只是偶窥一斑而不见全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海外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东南亚和美澳日欧两大板块。两大板块中,又以东南亚的创作最为积极活跃,成果也更为突出。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各国在时间上又略有先后。最早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微型小说的创作,并且有意识地对这一新文体进行探索、总结和研究,而且创作数量喜人、作品质量达到了一定艺术高度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稍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是泰国,再后是菲律宾和文莱,再后是印度尼西亚。在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创作曾一度因具体的历史原因而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一状况在近十年来正日益得到改善。 美澳日欧板块则因创作者相对分散,在力量的聚集上略逊于东南亚板块。不过网络的发展正在弥补这一缺憾,例如新移民作家利用网络平台对散居各地的创作进行整合,就已显现出聚合的成效。 新移民的创作是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中近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作家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日渐融入,其创作已日渐呈现出新视野,题材表现也开始渐渐与大陆生活经验拉开了距离,具有了海外写作的特质。 以上是对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一个简单梳理,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梳理的具体呈现(为避免有遗珠之憾,丛书也将有别于中国内地写作的港澳地区的华文微型小说写作归入其中)。通过系统、全面、集中的出版,读者不仅可以得见世界范围内华文微型小说创作风姿多样的全貌,更可从中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文化与生活状况,感受他们浓郁的文化乡愁,体察他们坚实的社会良知,深入他们博大的人文关怀,触摸他们孜孜不懈的艺术追求。书籍的出版是为了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与传承,我们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实现一些文化担当。我们有太长的时间忽略了对他们的关注,现在是校正这种偏差的时候了。这也正是丛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