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多种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以使学生加强修养,增长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和张梅的《幼学琼林故事(汉西对照)》就是这些蒙学读物中的佼佼者,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认识汉字,并对他们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
这些蒙学读物内容形式简单,通俗易懂,读起来很像歌谣,非常适合朗读和背诵。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些读物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书籍,他们通过这些读物认识汉字,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受到品德教育。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喜爱和重视这些蒙学读物。
《幼学琼林故事(汉西对照)》是明朝(1368—1644)人张梅编写的。它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是一部小型的自然和社会百科全书,所以有人说“读了《幼学》走天下”。
《幼学琼林故事(汉西对照)》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其中提到的那些隽永、生动的故事,令读者印象深刻。“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从上述四本书中精选出一些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文字讲述出来,通过它们,向全世界广大的读者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观念。书中的故事分成若干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类型,并配以幽默生动的漫画。
本书不仅适合儿童和青少年,也适合广大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初步接触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
精卫填海
原文:
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
故事:
中国神话传说中,南方天帝炎帝有很多后代。他最小的女儿名叫女娃,活泼可爱。女娃喜欢到处玩耍,有一次她独自跑到东海去,不幸遇到了巨大的风浪。女娃苦苦挣扎,最后还是被大海吞没了,再也不能回到父亲身边。
女娃不甘心就这样悲惨地死去。她死后,灵魂变成了一只小鸟。因为这只小鸟总是“精卫精卫”地叫着,人们就称它为精卫。精卫的样子有点像乌鸦,但是头上有美丽的花纹,还长着白色的喙(hul)和红色的爪子。
精卫痛恨夺去了自己年轻生命的东海,它发誓要向东海报仇。它住在西方的一座山上,离东海很远。每天,它从山上衔一块小石子或是一根小树枝,然后飞很远的距离,将它们投到东海里去。石子和树枝投到浩瀚的海上,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对大海根本没什么影响。海洋里的神听说这只小鸟想要把东海填平,觉得很好笑,因为精卫那样弱小,而东海则如此浩瀚无垠。他劝告精卫停止这种行为,但是精卫不肯放弃,因为它坚信,只要不停地将石子和树枝投进东海,那么总有一天,能够将东海填平。
就这样,精卫不顾劳累,不惧风雨,日复一目地坚持着复仇的行动。由于每天飞往东海,精卫结识了海燕。它们结为夫妻,生育了很多后代。它们生下的孩子,雌鸟的样子都像精卫,而雄鸟的样子则像海燕。精卫的后代继续每天衔着石子和树枝飞往东海,世世代代都不停止。
Jingweiquiereallanarelmar
Segunlosmitosylasleyendaschinas,Yandi,eldioscelestialdelsurtuvomuchosdescendientes。Lamenordesushijos,llamadaNuwa,eraunaninaalegreyencantadoraaquienlegustabajugaryexplorartodosloslugaresasualrededor。Pordesgracia,enciertaocasi6n,alllegaralMarOrientalseencontr6conunafuertetem-pestad,quelehizocaeralagua。Apesardesusluchasdesesperadasporsaliraflote,elmarselatrag6yellanovolvi6nuncamasalladodesupadre。
Nuwanuncaseresign6aacabarsuvidadeesatraigicamanera,ygraciasalpoderquelediolanaturaleza,seconvirti6enunpequenopajaro。SelaconociaporelnombredeJingwei,debidoaquenoparabadeemitirunsonidosemejanteaesasecuenciadeletras。Asimplevista,Jingweisepareciaauncuervo,pero1oquelehaciadiferenteeraquellevabaunosbonitosdibujosenlacabeza,teniaelpicodecolorblancoygarrascoloradas。
JingweiodiabaelMarOriental,yaquerueelquelearrebat6sujovencisimavidayjur6vengarsedee1llenandolodepiedras。Aunqueviviaenunmontesituadoeneloeste,lejosdedichomar,todoslosdiassinexcepci6natravesabaunalargadistancia,llevandoensupicounapiedraounaramapequenaconobjeto……
P63-65
中国古代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多种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以使学生加强修养,增长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和《幼学琼林》就是这些蒙学读物中的佼佼者,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认识汉字,并对他们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
这些蒙学读物内容形式简单,通俗易懂,读起来很像歌谣,非常适合朗读和背诵。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些读物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书籍,他们通过这些读物认识汉字,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受到品德教育。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喜爱和重视这些蒙学读物。
上面提到的四本书中,《千字文》产生最早,是南北朝时梁朝(502—557)人编写的,4个字一句,共250句,1000个字,所以称为“千字文”。
《三字经》产生于宋代(960一1279),并经过后人的修改。它每句3个字,所以叫“三字经”。全书总共约500句,其中讲的许多观念和道理,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三字经》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
《百家姓》也产生于宋代,是有关中国人姓氏的启蒙读物,采用4个字一句的歌谣形式,共计568字,介绍了504.个中国人的姓氏。
《幼学琼林》在这四本书里产生最晚,是明朝(1368—1644)人编写的。它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是一部小型的自然和社会百科全书,所以有人说“读了《幼学》走天下”。
这些书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其中提到的那些隽永、生动的故事,令读者印象深刻。“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从上述四本书中精选出一些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文字讲述出来,通过它们,向全世界广大的读者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观念。书中的故事分成若干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类型,并配以幽默生动的漫画。
这套丛书不仅适合儿童和青少年,也适合广大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初步接触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