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模式(历史兴衰成败终极密码)》讲述和阐明了古代中华帝国五千年治乱兴衰的有机模式。作者曹给非以如炬之目,剃刀之笔,通过一段段史实和往事,为你解开历史的真相,揭开隐藏上千年不易被人发现的王朝成败的终极密码,那些逝去但并未走远的家国往事,那些太平盛世或战火纷飞中或明或暗的刀光剑影……中国中的世界,世界中的中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模式(历史兴衰成败终极密码)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曹给非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帝国模式(历史兴衰成败终极密码)》讲述和阐明了古代中华帝国五千年治乱兴衰的有机模式。作者曹给非以如炬之目,剃刀之笔,通过一段段史实和往事,为你解开历史的真相,揭开隐藏上千年不易被人发现的王朝成败的终极密码,那些逝去但并未走远的家国往事,那些太平盛世或战火纷飞中或明或暗的刀光剑影……中国中的世界,世界中的中国。 内容推荐 《帝国模式(历史兴衰成败终极密码)》探寻了古代中华帝国五千年治乱兴衰的有机模式。《帝国模式(历史兴衰成败终极密码)》作者曹给非以如炬之目,剃刀之笔,通过一段段史实和往事,为你解开历史的真相,揭开隐藏上千年不易被人发现的王朝成败的终极密码。 目录 第一章 帝国的肌体/1 从世界中心说起/1 帝国的骨架/4 同化力之源/7 三次农业革命/11 防御型、内向型帝国/14 骄傲的姿态/19 自恋的羽毛/23 第二章 帝国的神经/25 二元文明的轻与重/25 最精明的驾驭艺术/27 最高超的畜牧办法/30 掌控机核,始终利剑在手/35 控制局势,始终波浪不起/37 公正的名义,法令之维/39 以文明的名义,礼制之维/42 以仁政的名义,教化之维/44 谨慎以待,现状之维/46 第三章 帝国的内腑/48 三和一定律/48 内斗、内耗之源/50 争斗的类型/54 宫廷之争:唐宫血变/56 朋党之争:北宋中后期乱斗局面/60 中央与地方之争:八王之乱始末/64 混斗:明朝后期与南明的乱击/67 第四章 帝国的衣裳/73 皇帝的新衣/73 上天的力量,封禅告天/76 祥瑞奇迹,胡人也弄虚作假/79 文人的悲哀,官样文人/81 虚浮的版样,官样文章/84 一统的天下,官家太平/87 四海一家,朝贡外交/89 第五章 帝国的血气/94 撕破你衣服的我的手/94 游牧民族简史/97 世界性永恒性问题/105 帝国的陷阱/108 国为砝码的悲剧/111 军为利器的难题/116 第六章 帝国的死穴/120 王朝的掘墓人/120 掘墓者概观/124 第七章 帝国的循环/139 东西方历史的迥然之路/139 权力与权利的游戏/144 招安与“盗户”/148 帝国的意志/153 逼出来的天下大治/156 循环与往复/160 第八章 帝国的命数/162 历代覆灭之因/162 国家机器的动摇与重建/165 震慑系统的崩溃/171 管控系统的崩溃/174 融合系统的崩溃/178 国家机器的检修/180 打不破的死局/188 第九章 帝国的终结/194 远观的错觉/194 尖锐的针刺/197 危险的亲密接触/201 金刚还是散沙/205 最完美的王朝/209 盛世的代价(一)/213 盛世的代价(二)/218 散而不灭的神魂/224 参考书目/228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帝国的肌体 从世界中心说起 在近代以前,中国都自诩为世界中心,“中华”、“中原”、“华夏”的本意便在此,和“中”有关的词语都容易被国人所接受,如中和、中央、中庸、中正。关于世界中心,历史上还闹出不少笑话。 明末时,传教士利玛窦怀揣着他精心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来到朝廷,企图以此扬名,方便其传教。这张《山海舆地全图》算是当时最准确的世界地图了,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大体正确。中国的士大夫与学者一见却怒气冲天,呵斥利玛窦是“邪说惑众”,此图更是彻头彻尾的鬼魅之画。因为图中将中国的位置,放在了偏西的地方。利玛窦乖巧,吸取了教训,回去又重新绘制了一张地图,这次他特意将中国放在地图正中央,为方便识别,还刻意用中文标注。此举大顺,很快利玛窦便打入了名流达贵阶层,并把徐光启、李之藻这些儒家精英人士,变成了天主教徒。 自傲者之所以自傲,是看不到其他人,只看到自己,必然是唯我独大、唯我独尊了。纵观全球历史,在漫长的古代的大多数时间里,世界的中心应该是“地中海一中东”这个区域。近代以降,世界中心的桂冠相继被欧洲、美国夺去。 中国的两个盛世,汉帝国与唐帝国,汉帝国时与罗马帝国双雄并存,但汉帝国延续的时间,不如罗马帝国;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双星辉映,但唐自安史之乱后便割裂衰落,其国力、影响力无法再与阿拉伯帝国媲美。两宋经济、文化均举世无双,可惜兵力太差,军事受制,国势未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接近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倒是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时期(元成宗铁穆尔重新成为四大汗国的“共主”之后),但维持时间太短,不足百年。清中叶,中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已然落伍。正是这时,欧洲异军突起,成了世界的主宰,以坚船利炮四面军事殖民,以机器、工厂、商品八方经济殖民。二战之后,欧洲大残,美国成了新的两大世界中心之一。 “地中海一中东”区域,这里是文明起源地的集中营,人类五大古文明起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海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其中三个在“地中海一中东”区域内,分别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和爱琴海文明。 处在亚欧大陆的最东端的中国地区,与其他几个文明发源地相足巨甚远,由此中国独创出自己的农业文明,比如河北磁山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粟,距今七千三百年:浙江河姆渡文明遗址中发现有水稻,距今近七千年。在自我独创中,先人们也没有拒绝外来产物,小麦和大麦即是从中东引进。 在公元前4000一公元前1500年时期,文明推进和历史演化下,构成了人们所熟知的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商朝)。 “地中海一中东”可谓是先知之地,这里也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母胎,几大世界性宗教——犹太教、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在此产生,后被传至世界各地,迄今信仰这几大宗教的人数总数约为三十六亿,占全世界总人口近一半,占信仰宗教总人口的。70%。 另外两个精神文明的策源地,便是印度和中国。印度产生了佛教和印度教,中国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儒家在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并被逐渐神圣化,成为半宗教性质的“儒教”。佛教在诞生地印度,被印度教取代了,至今八成的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南亚诸国、东南亚地区,也有不少印度教的信仰者。佛教本体虽消散,神魂犹存,在中国、东南亚、日本等地区落地生根。在东亚与东南亚,中国国力最强,周边朝鲜、越南等国长期奉中国为宗主国,其他国家也倾慕中国文化,效仿中国体制,儒教得以扩散至周边各国。 不过,儒教、佛教、印度教所能集中影响的地区仅仅是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地球上其他地区虽也有信徒,但相当零散。此三教之魔力所至,难以同基督教、伊斯兰教相匹敌。 “地中海一中东”还是商业与贸易重地,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这里一直是全球商贸、文化交流的中心。环地中海沿岸的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海陆并行,互通有无,赚钱巨利,颇有商业立国的味道。相继占据中东地区的安息、萨珊、阿拉伯则控扼“丝绸之路”与其他亚欧通行商路,阿拉伯人最是活跃,平地上骑着马,沙漠里伴随着骆驼,海上游弋着商船,行商天下。几乎整个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是全球商贸领域的中介者,欧洲人全面崛起之后,阿拉伯人的地位被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所取代。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