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会不会为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未来人生担心那?
但是,美国父母却从来不会为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而困扰?难道他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妙招吗?
王素梅编著的《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就为你提供了美国父母教育孩子自立的妙招,本书从八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阐述,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动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管理自我情绪能力、理财能力、磨炼意志、掌握社交技巧和拥有担当的责任心。这就是美国孩子从很小就拥有很强自立能力的根本原因。希望对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借鉴,让孩子们都成为能走的出家门,跨的出国门,自立自强于世界的精英。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由王素梅编著。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简介:
富兰克林说:“人类一生的工作,无论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的每一个习惯所决定。”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如果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眭、自主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有巨大的帮助。
只有孩子自己能站立起来,能自己行走,父母才能真正放心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如果你到美国家庭做客,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客厅里通常不会有电视机,反而是把书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原因何在?
《美国小儿医学期刊》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认为电视会过度刺激儿童的脑部,改变正在发育中的大脑结构,看电视时间长的孩子注意力会不集中,且行为冲动,常常会显得焦躁不安。
所以,美国家庭对电视机是敬而远之的。即使是有,他们也会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更懂得怎样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启发孩子。
黛西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中年妈妈,儿子乔治读八年级,女儿安娜才读一年级。结婚时,黛西和丈夫买了一台电视机,两人经常挤在沙发上看电视。但是自从儿子乔治出生后,黛西和丈夫就将电视机送给了别人。
后来有了女儿,乔治渐渐长大,家里新添置一台电视机,孩子喜欢看儿童节目,所以黛西和孩子商量制定了看电视的“约法三章”。
第一条:乔治和安娜每天放学后可以看半小时的儿童电视节目,但是半小时后必须关掉电视;第二条:看完电视后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或者发表一些看法,多多益善;第三条:看电视时音量不能太大,以免损伤听力,更不能躺着或歪着看电视,会影响脊椎发育。
上述若有一条违反,就会取消第二天看电视的权利。
乔治和安娜不愿意失去看电视的机会,所以一直严格遵守和妈妈的承诺。因为每天只有半小时的看电视时间,所以他们看得很认真,通常会提很多有趣或值得思考的问题,收获很多。
相反,中国孩子看电视就没有这么多规矩,通常都是放学后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搬个凳子坐在电视机前或者躺在沙发上看,有时候连饭都懒得吃,更别提时间观念了!
与看电视不同的是,美国家长反倒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认为阅读和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且只有通过培养孩子批判式阅读能力,孩子才可能拥有批判式思维能力。
基于这样的观点,美国孩子一般在6~9个月就开始阅读了,4岁后基本上就能独立自主进行大量阅读了。相比而言,中国家长则不够重视,中国的孩子普遍是2~3岁才开始阅读,独立自主的大量阅读恐1、白是8岁以后才能做到的事情。
美国人重视阅读,在全世界都是享有盛名的,不仅家长如此,学校老师也一样。如果去参观美国孩子的教室,相信最吸引你的就是教室里的图书馆了。
其实这个所谓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小小的书橱,但是却有很多书,像作文选或者类似于成人化的读物。最可贵的是,有很多书都是学生自己捐赠的,他们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看过的好的书籍。
虽然美国的课本插画比较多,但通常都很厚,因此有人曾开玩笑说:“美国的课本拿不动,必须抱着看!”说起来也不算夸张,美国课本确实如此!
苏珊是美国一所高中的音乐老师,她有一位中国朋友叫李梅,李梅去美国考察,苏珊带李梅去了她所在的学校。
苏珊上课去了,无聊的李梅在操场上看到一个大眼睛的漂亮美国女孩抱着一本像中国字典的书在读。
李梅很好奇,就走过去,问是什么书,怎么这么厚?
大眼睛漂亮女孩抬起头,看了李梅一眼,回答说是英语课本。
李梅更疑惑了,问英语教科书为什么这么厚?
漂亮女孩说她们的课本都是这样,要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况且英语是母语,书自然会更厚了。
听到这里,李梅唏嘘不已,只是耳闻美国重视阅读,没想到连教科书都这么厚!
这还不算什么,有资料显示,美国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一课就有六七页,内容大多是小孩子的故事,或者是名人的诗歌等。上到四年级,学生就开始阅读中篇小说了。
纽约州曾有过这样的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还有人做过调查,美国一个大学生的周阅读量是600页。可想而知,中国学生在阅读方面有多少差距。
因为有如此惊人的阅读量,所以美国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初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158个单词;中年级学生为175~204个单词;高年级学生为214~1250个单词。
在美国,语言阅读课非常重要,不像我们中国课上过多讲语法和语言理论,或者是老师讲解,然后逐字逐句分析。美国学生的阅读往往与写作联系在一起,通常是,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必须要写读书报告。
这是他们启发式的思维教育,主要是自己探索,理解。而在中国,往往是老师将固定答案灌输给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孩子不如美国有创新能力的症结所在。
不仅如此,除了课内阅读量很大以外,课外阅读量也十分受重视,老师布置在两个月内朗读几十本书是常有的事情。P2-4
中国的孩子缺乏自立能力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被国际友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特色”。目前,在中国,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一家之“君”,受万千宠爱,同时掌管着家庭命脉,在世界上,中国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大概是最高的。
但是,如此牛气冲天的孩子们,竟然被多所世界著名的学府拒之门外,人家就一句话:“chinaone?No!”
他们不是对来自中国的“教育投资”不屑一顾,而是实在不惹不起这些动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懒惰、冷漠、不懂得团队协作、服从性差……然而,脾气却异常火暴,“走唯我独尊路线”的霸道孩子。
中国孩子被贬得一无是处,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极端化”问题,父母对孩子干涉太多,最终害了孩子。
美国莱斯大学一位名叫裘斯洛·埃格的大学学者,对中国的教育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中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更是情有独钟。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不少中国孩子来说,他们接受到的不是一种人的自然成长,而是一种类似工具式的积累进化。”此话字字如针,每一根都扎在了中国的父母心上。
美国的父母绝对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整天围着孩子转,相反,他们希望孩子们自然成长。当孩子可以做一些事情时,父母绝对不会为此事代劳。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父母去虚心学习,不要让孩子从一出生就处于“落后”状态。
教会孩子独立行走,不是美国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相比之下,他们更懂得如何去爱。美国父母认为:教给孩子能够独自生活的本领,才是真正爱他们的表现。
本书依据美国父母教子方面的成功经验集合成册,为中国父母在如何培养出自立孩子方面提供帮助。从八个方面为父母们做了详细阐述,具体为: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动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管理自我情绪能力、学会理财、磨炼意志、掌握社交技巧和拥有担当过错的责任心。美国父母极为重视对孩子进行这八个方面的教育,这也是美国孩子从很小就拥有自立能力的根本原因。
在美国,无论多么有钱的人,都一心在为培养出有自立能力的孩子而努力,就算是某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会把儿子介绍给“家庭草坪需要整理一下”的下属,帮儿子寻找拥有一个用劳动获取劳务费的机会。中国有句古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那些“首席执行官”们,正是在让孩子体验“当穷人”的滋味,让他经过磨炼,最终能够“早当家”。
美国父母能如此教育独立的孩子,中国父母又有何不可呢?
中国的孩子很聪明,只是“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这一意识,被父母、爷爷、奶奶们的“自以为是”与“爱的侵权”逐渐侵蚀掉。虽然中国的父母很有“责任心”,在面对孩子无休止地依靠时,表现出来超乎于别国父母的“大度”,但父母们要知道,自己终将会老去,会有“百年以后”的那天,那时,谁还像中国父母那样,将孩子捧在手心里呢?
如果父母不想最终被孩子怪罪,就请放开那双按住孩子翅膀的双手吧,让孩子张开翅膀,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