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夏天和北风交朋友
这是个极冷的冬日,在结冻的海边,短尾猴两手捂着冻得红红的脸,在海边跺着双脚。忽然,“呼呼”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又好像听见谁在召唤自己。
“这里没有谁啊?”短尾猴纳闷,自言自语道,“自己幻听了?”
“哈哈,你没有幻听。是我,”“呼呼”声又响起来,“我是北风……”
“北风?”短尾猴很不高兴地说,“怪不这么冷!你来干什么?”
北风笑笑:“我想和你交朋友。”
短尾猴更不高兴了:“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再有你这样的朋友天天和我在一起,还不把我冻死呀?去去去!要和我交朋友,你夏天来吧!”
“可是,夏天我是来不了的。”北风说,“这就像冬天南风来不了一样的。”
“为什么呀?”短尾猴想知道个究竟,“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偏来!”
北风笑道:“这可是个知识问题呀!你想知道吗?”
“哼!你也不一定知道吧?”短尾猴欲擒故纵,激将起了北风。
“哈哈哈哈,瞧不起谁呀?”北风大笑着说,“哪有北风不知道北风是怎么回事的?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我说明白了,你得和我交朋友!”
短尾猴点头又摇头:“怕你说不明白吧?”
“您听着——”北风娓娓道来,“为什么夏天不刮北风、冬天不刮南风?简单地说,这和气压、洋流和地理位置相关。夏天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暖流从低纬而来,对于中国就是从东南方而来,因此刮的便是东南风、南风。冬天哪,大陆上是蒙古高压,西伯利亚寒流从北向南,因此冬天的中国常常刮西北风、北风。”
短尾猴刚刚听完便笑了:“就几句话,太简单了!”
北风也笑了:“简单不好吗?那就给您复杂的。听着——”
短尾猴认真地一边听一边记:中国沿海地区夏季大多东南风,冬季大多西北风,这种因季节而改变的风向叫季风。季风现象在世界上最为明显的便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而中国东南地区就成了强大的季风区,冬季和夏季的风向便几乎是相反的,冬天北风、夏天南风!
这种季风引起不同的天气和气候,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而中国东南地区季风特别明显的原因是和季风形成的原因相关的。你知道吗?冬天和夏天海陆气温是不同的,冬天海洋比陆地暖,夏天海洋比陆地冷。温度不同,气压也不同。冬天大陆上气温低气压高,海洋上气温高气压低;夏季则相反。这样就形成了冬夏海陆间不同的风向,冬季由陆向海,夏季由海向陆。海陆间温差越大,气压差也越大,季风就越强大。亚洲是和欧洲连起来的一块陆地,它与非洲也只隔了个红海。这一巨大陆地的东面和南面都是广大的海洋,海陆间所产生的温度和气压差异相当大。冬天大陆上存在着强大的高气压,夏天又被强大的低气压控制着。这些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都产生在海陆间温度差异最大的地方。亚洲东南部正是这样的地带,所以冬夏季风也就特别盛行了。
北风见短尾猴极认真的样子,笑问:“这样可以了吧?你交——”
不等北风说完,短尾猴已跑进附近一个避风的小屋子里了……
鱼儿搬家
连日大旱,鱼儿原来居住的湖快要干涸了,鱼儿们忙研究搬家。
“我们搬到黄河,或者长江吧,”鳙鱼说,“听说那里好大好大,永远不会干涸的。” 鲢鱼马上表示反对:“不行!我们住在湖里习惯了,到大江大河里不适应。”
“鲢鱼说得对,我们还是搬家到湖里为好。”鲶鱼说,“当然是不会干涸的湖了!”
鲫鱼接过鲶鱼的话说:“到哪里找这样的湖呀?”
“我知道,听我说说好不好啊?”
鱼儿们见是极不起眼的泥鳅,便哄堂大笑起来:“你还是不要说了吧!”
“为什么呀?”泥鳅不解地问。
鲫鱼“嘻嘻”一笑说:“你说了还不如不说,因为你不可能知道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鲤鱼站了出来:“就请泥鳅说说嘛!说不定,泥鳅会知道很多的。”
P2-6
成长需要科普童话
儿童阅读很重要,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但民间阅读推广人一般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推广从国外引进的图画书(绘本),而儿童文学界呢,大家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童话、小说和侦探冒险类作品的创作和出版上。其实,儿童读物包括很多方面,除了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图画书以外,还包括科幻小说、科普作品和寓言,以及一些儿童游戏益智类图书。
科普童话既属于科普读物,也是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种。科普,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普及,它着重于科学知识的传递,向社会各界传播科学知识,使之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所掌握。科普读物,就负载着科学知识普及和传播的功能;而科普童话,自然就是以童话的形式来向少儿读者传递科学知识,让他们通过阅读童话,了解科学世界,培养科学精神,并提高科学创造力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非常有价值,特别有助于少儿成长,但科普读物长期得不到儿童文学界的重视,认为文学只是以审美为主旨的,科学普及会削弱文学性。而科幻文学界也有点瞧不起科普读物,认为科普缺乏幻想,只是机械地传播知识,把知识的准确性看得比想象力还重要。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科普读物也可以把文学的审美性和科学的想象力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科普读物还可以兼顾知识读物的准确性和儿童文学的趣味性。
科普童话是科普读物的一部分,我也写过一些,它是很难写的,一方面需要作家会写童话,有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求作家要掌握专门的科学知识,能够引领读者走进知识世界。同时,科普童话还要求作家在感性之中有理性,既能灵活运用优美的语言,还能传递准确的知识,有智慧的头脑。科普童话的价值,我觉得至少有三点:第一,满足少儿读者的好奇心;第二,张扬少儿读者的想象力;第三,培养少儿读者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的思维,使他们热爱科学,探索世界。也正因为这些价值,科普童话虽然出版不多,但一经问世,总广受读者喜爱。
这套科普童话的作者,都是在儿童文学、寓言文学界很有抱负也很有成就的作家。董恒波、杨福久、吕金华、贺维芳、冰夫、代晓琴、孔稚娴、郭文峰、王荣飞这八位作家,有的早就认识,并推荐过其作品出版;有的神交已久,有书信来往;有的在微博见面,互相探讨过问题……他们都属于跨界写作,也一直努力为孩子写作。如董恒波,既写诗、散文和儿童小说,也写童话、幻想文学,还做编辑。如杨福久,他的寓言写得好,还写重话和儿童小说,对书法也很有研究。还有吕金华、贺维芳、冰夫等,都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我知道,郭文峰年龄很轻,是一位新生代作家,目前势头很猛,代晓琴、王荣飞和孔稚娴等也是我们这些出道早一些的作者不可小视的。
几年前,我在《人民日报》推荐过一套科普读物,现在,我也很乐意向少儿读者推荐这一套科普童话,也呼吁更多有眼光的出版人来关注科普读物,来扶持科普童话,来关注科普作家。
成长的生命需要科普读物,少儿读者喜爱科普童话!
(谭旭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已出版童诗集、童话集和散文集20部,2010年获得中国童书金奖,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谭旭东
2013年1月6日于北京西山之麓
杨福久所著的《别针说它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原创经典美绘版)》精选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儿童文学学科带头人杨福久新近创作的科普童话,其主要的特点是许多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和常识通过精美的童话故事展现给读者。《别针说它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原创经典美绘版)》作品知识鲜活,主题突出,构思新颖,语言流畅。且多数作品融故事、趣味与现代知识、哲理于一体,使童话戏剧化、寓言化、散文化,因而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阅读与欣赏。
杨福久所著的《别针说它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原创经典美绘版)》以童话故事为主,还有童话戏剧、系列童话和童话连环画脚本,充分体现了作品的创新性、拓展性和多样化、艺术化。作品鲜活,主题突出,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多数作品融故事、趣味与现代知识、哲理于一体,使童话趋于戏剧化、寓言化、散文化,因而适合阅读传诵,适合排练表演,适合绘画插图,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科普童话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