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简史(第2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杰里米·布莱克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杰里米·布莱克著的这本《英国简史(第2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联系21世纪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事件,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英国四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和历史渊源。本书不做简化单一的叙述,而是要提醒读者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在反对辉格党历史观的前提下,作者提供了一个兼具平衡性和敏感性的简述历史风格。

内容推荐

杰里米·布莱克著的这本《英国简史(第2版)》深度讲述了英国近两千年的历史,首先从英国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着手进行介绍,接着探讨其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形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颇具价值的历史框架。本书不仅讲述了英国本土的四个地区和英国的移民(向内和向外),侧重突出英国人的国家认同和集体记忆问题。在反对辉格党历史观的前提下,作者提供了一个兼具平衡性和敏感性的简述历史的风格。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公元1400年前的不列颠

第三章 1400—1750年

第四章 1750—1900年期间,英国成为世界大国

第五章 1900年至今

第六章 结论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人们认为不列颠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是在公元43—83年这段时间,罗马帝国征服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南部。此前,迅速征服高卢(现今法国地区)的尤利乌斯·恺撒把征服的目光投向不列颠,他声称不列颠支援了高卢仍在持续的抗争,同时出于争得战争荣誉并保持军队战斗力的目的,在公元前55年和前54年,恺撒趁不列颠内部权力斗争之际,率远征军登陆不列颠。他的入侵遭到始料未及的激烈抵抗。公元前54年,恺撒的军队渡过泰晤士河,占领了在威桑普斯特德附近的首府,俘获了该地区的部落领袖——卡西维劳努斯。

然而,恺撒的远征军没能立即实现对不列颠的征服。部分原因是罗马帝国陷入了内战,而后还要抵御帝国的敌人在莱茵河前线的扩张。反而,罗马和不列颠的贸易联系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起来。

真正实现对不列颠的征服是公元43年的罗马皇帝克劳狄。他远没有恺撒那么大的影响力,他征服不列颠是为了取得军事上的威信,强化自己的地位,同时也因为罗马对其扶植起来的英格兰南部统治者失去了控制力。先是英格兰东南部在公元43年脱离了罗马的控制,很快,南部和中部也随之响应。然而,对罗马来说,严重的挑战发生在公元60年,来自今天的东安格利亚,艾西尼人部落的布狄卡女王因不堪罗马的虐待,起兵反抗,罗马在不列颠建立的几个主要据点,科尔切斯特、圣奥尔本斯和伦敦被毁,居民被屠杀。布狄卡最后被罗马派驻不列颠的总督盖乌斯·苏维托尼乌斯·鲍利努斯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很可能是英格兰中部地区)打败了。

罗马人奋力征服英格兰南部并入侵苏格兰,尽管他们只是短暂地征服了苏格兰南部。反倒是罗马建起的哈德良长城成为罗马帝国的北方边境线。哈德良长城各段均设有堡垒,从索尔威湾延伸至北海,接近纽卡斯尔。有很长一段时间,哈德良长城成为不列颠岛的分割线。然而,哈德良长城最后也失效了,因为罗马人的统治在英格兰也终结了。

罗马帝国的文化、消费方式,包括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仅限于不列颠占领区的城镇内。城镇是罗马统治的中心。不列颠尼亚没有像法国和西班牙那样完全拉丁化。殖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叠加在植根于当地土地制度的社会上,当地社会缺乏罗马式的城镇结构,导致长期以来,罗马的政治和文化对不列颠的渗透没有其他殖民地强。

不列颠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部分反映在贸易商机的增多,矿产开采和农业也得到了发展。考古发现,大量罗马时期的现存文物勾勒出一个比铁器时代生产和贸易更为发达的社会。道路交通进步、城市尤其是伦底纽姆(现在的伦敦)这座约建于公元50年的要塞对补给的需求、不列颠的贸易网络为经济活动的分工专业化带来可能性。这些贸易网络为大伦敦地区所特有。农村腹地起到为伦敦输送食物和其他物资的作用,小型城镇通过道路网络被组织起来为大城市提供给养,比如斯泰恩斯、布伦特福德和尤厄尔。伦敦是罗马各行省的海外贸易中心。不列颠出口的主要货物有谷物、羊毛产品、猎犬。进口的消费品主要有酒、玻璃、陶器、大理石、橄榄油和罗马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腌鱼酱。

P22-24

序言

作为世界历史中的大国,英国在历史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仅如此,随着现代社会的频繁变化,人们不断涌现出关于历史的新观点,而英国的历史总是带给我们全新的认识。2013—2014年,在我写作期间,英国政府面临着可能分崩离析的形势,因为在2014年9月的公投期间,苏格兰可能会投票表决是否要脱离英国独立。不管这一事件是否发生,英国政府出现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反映了当今社会形势明显不同于过去的大环境,哪怕仅仅是20年前的整体形势。实际上,帮助筹办这次公投的苏格兰议会也仅成立于1997年,那时工党在英国大选取胜后进行了一次公投。1999年苏格兰议会进行第一次投票表决苏格兰的地位。在这次公投中,苏格兰独立被驳回。我非常清楚那些在发展变化着的历史观,因为变化的过程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新历史观的出现势不可挡,也解释了为什么个别历史学家需要重新评估他们个人的观点、重新调整他们的研究方向。对国家历史,人们尤其需要变化发展的历史观。如果没有对过去的理解,我们就不能够鉴别我们的现状、考虑我们的未来。历史赋予国家和民族特别的身份,同时也展现了其个性和社会凝聚力,因为集体记忆也是公共教育的关键。历史不仅是事件,更是一种过程,它不仅仅是过去一定数量的事件的集合,更是今天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件之间如何联系、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结果如何、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等问题的理解。理解了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才有可能看清历史作为一个过程是怎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怎样在漫长岁月中发生改变的。

另外,历史不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样对决策有参考意义。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约翰王签订的协议是以亨利一世加冕时所颁布的《自由宪章》为根据的,亨利一世承诺不再像前任国王威廉二世(1087—1100年在位)一样滥用王权。随后,约翰王不得不同意接受1215年的《大宪章》。17世纪早期,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以及查尔斯一世(1625—1649年在位)统治期间,《大宪章》成为限制王权、反对皇室特权的声明和制定法案的宪法依据。历史的参考作用延续着。查尔斯,第十一世诺福克公爵(1746—1815),坚定的辉格党人,在他的封地阿伦德尔城堡,意图建一座八角大楼来纪念《大宪章》订立600周年。这座大楼旨在献给“英国贵族在约翰王统治下获得的自由”。

历史是关于时间的,而时间又包裹着其间的环境背景和时代变化。这种关系可以从结构和事态两个方面,或者说环境和事件两个方面大致简化。这种划分对复杂的动态变化并不公平,但也只能如此。毕竟这就像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却也因为语言而使得表达受到限制一样。

英国历史的关键结构要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前者,很显然,岛屿脱离邻近大陆的海岸,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接近海洋和港口。温和的气候贯穿整个英国人类史,这里有充足的雨水以及一年内极少数低于冰点的气温。这样的气候使得英国的农业不受限于人工灌溉,全年的渔业、航运业同样也很发达。此外,英国还拥有丰富的建筑和能源资源,包括木材、石料、砖块以及煤矿。

英国历史上的综合要素也是其独特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发展是复杂而曲折的,关于其发展的探讨涉及国家性质和文化的认可,同时也要经受国家特例论的质疑。然而,法律的性质和典型角色,财产、权利、家庭结构以及政治自由这些要素对英国社会和政治文化都至关重要。同样,无论在实践中受到怎样的条件限制,追寻自由对英国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综合要素明显出现在比较语境中。英国带来的许多不幸,如果不算是罪恶的话,如帝国主义和奴隶贸易,事实上并不是英国独有的,对它的批评大多数是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而更多的是从现代社会议题的角度。实际上,在这些特例中,英国政府有限的职权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英国帝国主义特质的形成,尤其但不仅限于殖民地接收了大量英国移民的情况。另外,很多被帝国主义侵占的国家,尤其是印度,已经被占领的土地仍然频繁地被其他帝国征服。英国或多或少引进了帝国主义的危害,用大英帝国取代了原有的另一个帝国。18世纪,英国可耻地成为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领头军,但其在随后结束奴隶贸易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19世纪,英国皇家舰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扮演着监管整顿的角色。

然而随后的英国带头反对暴政和侵略,包括反对热衷于战争、贪得无厌的法国扩张者和独裁者拿破仑(1799—1815年在位),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英国在“二战”中为反对纳粹、捍卫自由所投入的能量和资源达到了巅峰,这可以说是正义,甚至是英国的使命。无论修正主义的过去和进展多么受人忽视,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个人和社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不仅拯救了自己的国家,更多的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这些都是值得铭记的。虽然20世纪60年代,激进的社会文化巨变使得前几代人的信仰受到挑战。事实证明,这种集体的信仰对1945年之后的英国公共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聚焦英国社会和政治文化的特质,要同时考虑多种因素,尤其是:这种政治文化是如何形成、保持并得以发展的?为什么这种文化成为英国的?这种文化对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有什么意义?辉格党的必胜观认为发展是必然的,发展也是过分简单化的。然而要想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如何才能最合时宜而不受到辉格党必胜观的影响,完整地呈现这些事件,这的确是个挑战。这一方法论的存在本身就是英国历史的一部分,事实上,辉格党的必胜观对18世纪和19世纪的评论员观点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谈论英国的历史,必须要强调各部分历史和不列颠整体间关系的复杂性。来到不列颠的移民人群,甚至是航海去远方组成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美国人口的人群,在历史中应被理解为不列颠的居民而不是种族群体。迁移人口间的互动,在上述的综合因素中应予以重视。

我今天在本书分享的观点是由本人受邀在伦敦博物馆、查尔克谷文学节、玛丽华盛顿大学演讲的演讲词中发展而来的。我也受益于约翰·布莱尔、比尔·吉布森、鲍勃·海厄姆、默里·皮托克、奈杰尔·拉姆塞、奈杰尔·索尔、理查德·托伊以及两位匿名读者关于全部或部分初期稿件的意见的来信。我还要感谢迈克·莫斯巴彻允许我使用由社会事务部门发表的材料。我很高兴能将这本书送给我最贴心的朋友珍妮·福布斯。

后记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以下师友的帮助,特此表示感谢,他们是肖倩、宋毅、顾凤娟、曹锦林、曹燕兰、李玉华、宋国胜、李家训、薛莹、胡滨、李巍、景迷霞、周静、刘啸虎、许天成、王顺君、褚以炜、杨志民、陈杰、马千、常在、李楠、张子平、张捷闻、翁伟力、吴田甜、王钻忠、孟驰、陈翔、张宏轩、李湖光、傅仰哲、蔡晨、姜海洋、李湖光、廖文静、孙昊、汪枫、王豫刚、薛贺、张雪琴、张一钡、杜颖达、吴焉、李瑞梅、张俊、赵屏远、俞彬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