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是个奇才,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特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他本人也成了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民主与政治、传统与现代、独裁与自由、科学与选举、儒道与清流、观音与名教……为社会历史论证,为民主自由诠释,借古讽今,淋漓畅快。李敖五十年唯一自选集,改变中国一代公知的自由启蒙书。
《为自由招魂》收录李敖先生的著述更为丰富、全面,尽可能保持了李敖先生著述的全貌和原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自由招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敖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敖是个奇才,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特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他本人也成了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民主与政治、传统与现代、独裁与自由、科学与选举、儒道与清流、观音与名教……为社会历史论证,为民主自由诠释,借古讽今,淋漓畅快。李敖五十年唯一自选集,改变中国一代公知的自由启蒙书。 《为自由招魂》收录李敖先生的著述更为丰富、全面,尽可能保持了李敖先生著述的全貌和原貌。 内容推荐 《为自由招魂》收录李敖先生的著述更为丰富、全面,尽可能保持了李敖先生著述的全貌和原貌。《为自由招魂》包含:《记一位没有“流血的自由”的先烈》《漫画的自由意义》《不拍马屁的自由》《梦做骆马的自由》《论唱反调》《“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独裁中的民主》《张宗昌,我梦到了你!》《开玩笑的自由》《没有演说的自由》《月亮属于谁的?——维护出版自由的一篇文献》《我们梦想“野蛮之自由”》《读警总秘密会议记录》《秘雕案的案外意义——我们该先争哪种自由?》《还是第一声最像》《“春风吹又生”——新乐府,志大有为政府抢书也》《肚皮里的言论自由——从“东北作家”到东南家里坐》…… 目录 为自由招魂 独裁中的民主 张宗昌,我梦到了你! 开玩笑的自由 没有演说的自由 流血的自由 记一位没有“流血的自由”的先烈 漫画的自由意义 不拍马屁的自由 梦做骆马的自由 论唱反调 “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 月亮属于谁的?——维护出版自由的一篇文献 我们梦想“野蛮之自由” 读警总秘密会议记录 秘雕案的案外意义——我们该先争哪种自由? 还是第一声最像 “春风吹又生”——新乐府,志有大为政府抢书也 肚皮里的言论自由——从“东北作家”到东南家里坐 政治迫害音乐的讨论 为什么涨价? 《叶明勋密件》书后 为历史拨云 中国史的拨云见日 中国人的“五百年”思想 中国人的观音思想 中国人的加水思想 中国人的贪污思想 中国人的名教思想 名器不可乱! 中国人的汉贼问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科举到选举 国民党无大臣之风 大臣的进退 大臣的失态 论“大夫无私交” 非公关论 复仇——不共戴天 记一个难缠的敌人 豸 洋麒麟 立肺石 烧掉黑资料 从官逼民反到民逼官反 拦路告状不可拦! 政治椅子学 限时专判 蝙蝠和清流 独裁又爱财者的下场 谈政治污染 古今哭庙大观 哭的政治与政治的哭 郝柏村岂可朝淫祠上香! 中国印 图章政治 论“不敢毁伤” “生梯”与“生华” 冯起炎如果生在现代 中国的家 幽高墙 岂容国民党民进党大小浑蛋搞“成年礼” 弄孙与被孙子弄 新夺情说——“张居正模式”与“吕秀莲模式” 谢本师 “实事求是,莫做调人!” 直不疑与隽不疑 范仲淹的四大坚持 岳飞案的另一面 捺钵文化和比较 既不“盛世”,也不“修史”,更不“春秋” 为文学开窗 没有窗,哪有“窗外”? 开窗以后 “花落谁家”与“头落谁家” 我们应该打倒的滥套词汇——以《窗外》为例 论头不可乱摔 对所谓“女作家”送我所谓“泻药”的一个声明 居浩然论“硬抑别兴” 《硕鼠》今译 “试吟紫芝曲,应与夏黄同” “吾梦不堪碎” “或沦无底,或达仙乡” 记莲 中国文学史中的异源合流 中国文学史中的小品文突出 论中西戏剧 我与序 “中国思想与修辞”(Rhetoric in Chinese Thought) 这门课 语出何典,何能不检点? 校书别记 介绍一套你该一看的奇书 不论见望,斜眼必矣! 试读章节 现代人所争的自由,像“身体自由”“居住自由”“迁徙自由”“信教自由”“财产自由”“工作自由”“契约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秘密通信自由”,以至“言论、讲学、著作及出版自由”等,都可叫作“义正词严的自由”。它们的争来,都经过多少血泪——在统治者死不愿给,被统治者拼命想要的拉锯下,血泪交流,才算进进出出。所以,这些自由,都有点大悲调,都无喜剧成分可言。 另一种自由,却完全不一样,这种自由,可把它叫作“开玩笑的自由”。开玩笑的自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间,在吹胡子瞪眼之余,居然可以友化敌意,松弛紧张,大家不妨逗乐一番。逗乐,并不妨碍真理方面的“义正”,但在“词严”的态度上,却可轻松一点,“词不严”一点,不必那么剑拔弩张。所以,这种自由,可叫作“义正词不严的自由”。 写到这里,喜欢板脸孔的人一定说:在正经的主题上,怎可以开玩笑?开玩笑,岂不影响了主题的严正? 我不以为然。 我认为持有这种疑虑的人,他们不了解人类争自由的历史演变。 原来在历史上,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实在缺乏开玩笑的渊源。真正吹胡子瞪眼的一方,总是高高在上的当今圣上。他们的威严与威风,部分要靠脸色铁青来维持。他们以“不苟言笑”自律,也以“不苟言笑”律人。这样久了,不苟言笑变成一种象征——一种威严与威风的象征。在这种象征下,多的是暴力与暴动、奴役与奴性。不论统治者那边或被统治者这边,双方残存的宽大善良一面,都无从培养,最后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两边都得胃病。 理想的人际关系,显然不该这样。 人际关系自然有紧张的一面,但也有不必紧张的一面。纾解不必要的紧张,我认为不二法门就是——“开玩笑”。 为了安全起见,玩笑得先从上面开起。 宋徽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戴的皇冠旧了,找做帽子的做顶新的,做好了,戴得很得意。得意之余,他把旧皇冠赐给了做帽子的,说:“你留着戴吧!”吓得做帽子的接连磕头,逊谢不遑,大叫说:“这是皇冠呀!小的有几个脑袋,戴得起这种东西?敢戴这种东西?”不料宋徽宗小声说:“没关系,你还是可以戴!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把大门锁上,窗帘拉起,戴上它过瘾,不是很好吗?” 宋徽宗是皇帝,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他残存的宽大善良一面发作的时候,他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 清高宗(乾隆)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对大学者杭世骏不满意,把杭世骏赶走。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各路人马都跑来朝拜,杭世骏也夹在其中。乾隆问杭世骏:“我把你赶走了,你靠什么吃饭?干些什么?”杭世骏说:“臣世骏开旧货摊。”乾隆问:“何谓开旧货摊?”杭世骏说:“收购破铜烂铁,摊在地上卖,就是开旧货摊。”乾隆听了,大笑起来,拿起毛笔,写了“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送给了杭世骏,作为“御题”的地摊招牌。 清高宗是皇帝,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他残存的宽大善良一面发作的时候,他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 这两个由上面朝下面开玩笑的故事,我认为在不正经之中,都蕴含了人际关系的一种解冻。这种解冻——人情练达的解冻,是被统治者争取自由的真正安全瓣。其他的所谓安全瓣,都是假的。 历来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很少有给人自由的兴趣与习惯。人民争取自由,历来凶多吉少。但在法网恢恢中,我发现了一种网开一面,那就是“艺人式的开玩笑的自由”。 楚庄王时候,有个“优孟”(演员老孟),喜欢用开玩笑的方法,讽谏人君。楚庄王的爱马死了,这个爱马狂的皇帝,竟要以葬大夫之礼,来为爱马发丧,并且宣布:谁劝他不要这样做的,就杀谁。这样一来,满朝文武谁也不敢吭气。不料优孟听到了,就跑进皇宫,大哭起来。皇上问他哭什么,他说:怎么可以用大夫之礼葬这么伟大的马啊!要用得用人君之礼来国葬!要雕玉做棺材,动兵工挖土,各国使臣护丧,并为它盖庙……要这样隆重,外国人知道了,才知道你皇帝“贱人而贵马”啊!楚庄王一听,才恍然大悟,才停止了胡闹。 这故事说明了,因为有“艺人式的开玩笑的自由”,人际关系得以从开玩笑的管道中,有所纾解。 中国古代统治者,即使是最横眉怒目的,也不乏对这种自由酌予“优”容。例如秦始皇,要大兴土木,盖皇家花园。有个“优旃”(演员老旃)在旁边说:“好呀!花园盖好,多放飞禽走兽在里面,做个开放式动物园。将来天下大乱,土匪从东方来,就叫麋鹿抵抗他们吧!”秦始皇听了,就停止了皇家花园计划,注意起国防。又如汉武帝,他的乳母家人犯了法,要连同乳母一齐驱逐到边疆去。乳母找优倡中人郭舍人帮忙,郭舍人说,你向皇帝辞行时,只要一再回头就好了。到辞行那天,乳母一再回头。郭舍人站在武帝旁边,大骂乳母说:“滚吧!老女人!还不快走!皇上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要靠吃你奶才能活吗?你还回头看什么?”汉武帝听了,若有所悟,就停止了遣送奶妈的计划。 我在《“逸豫适足亡身”吗?》一文里(《李敖文存二集》),提到五代伶人敬新磨开唐庄宗玩笑的事。五代这种开玩笑的自由,在南唐也有。南唐皇帝开国,缺乏军需,苛税不少。有一次天旱,皇帝在禁苑里喝酒,问大官说:“根据报告,京师以外三五十里的地方都有雨水,为什么唯独京师不下雨?”大官们答不出来。这时候,演员申渐高说:“这是因为雨怕抽税,不肯进城。”皇帝听了,就开始了减税计划。 这种优容艺人开玩笑的自由,在中国传统里,居然曾经优容出一种制度,倒真令人叫绝。梁绍王《两般秋雨盦随笔》里,就谈到宋朝皇宫内,有“优伶以时事人科诨,作为戏笑”的特许,借艺人的插科打诨,来了解民意动向。就因为有这种优容,所以宋朝的艺人可以公然开权贵的玩笑,从秦桧到韩胄,无一幸免。艺人们不怕被戴帽子,因为帝制时代,还没有衙门化的帽子店,那时候的许多自由,比现代人宽得多! 帝制时代最后一个优容例子,是西太后与名丑刘赶三的事。刘赶三在《八十八扯》里扮演正德皇帝,戏演完了,走到西太后面前,朝站在西太后背后的光绪皇帝说:“别瞧我是唱戏做皇帝,我倒还有个座儿哪!”显然讽刺西太后欺负了光绪。这话一出,大家各个失色。西太后却面不改色,说:“那就给皇上添个座儿吧!” 西太后以后,中国的帝制局面仓皇让位了,这种艺人式的开玩笑的自由,也在民主面前,仓皇让位了。从此以后,上上下下,大家都绷起脸来了!大家都没幽默感了!大家都退步了! 十一年前,我看到美国出版家开约翰逊总统玩笑的书。那是一本仿照《毛语录》的规格,出版的一册《约翰逊“主席”语录》,把约翰逊总统评头论足,玩笑一一开到。那本书,使我定形了一种观念,就是:民主是什么?民主在哪里?民主的程度如何测量?民主要从哪儿看?我的结论是:看民主,不在堂皇的宪法;找民主,不在庄严的议会;测量民主,不在摩拳擦掌的斗争。民主的真髓,表现得不该这么复杂。民主本身,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普遍的方向与目标。从这种博大的观点看,我认为检验一个地区的民主成分,单刀直入,只有一个妙法,就是看它有没有“开玩笑的自由”。上上下下,大家都有这种自由,才证明了这个地区把民主信仰化、生活化、普遍化。大家能互相开玩笑,才证明了这个地区有幽默感,有民主气质。 相反的,没有开玩笑的自由,就没有民主气质可言。没有这种气质,不但不配民主,连帝制都不配。那样的民主,只是一种招牌、一种口号。热爱民主的中国人,千万该警觉到这一点。P9-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