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物语
【楔子】
鹅黄色的墙壁上挂着十多个蓝白色相框组成的照片墙,正中的相框里放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四周围绕的相框中则清一色放着各国蛋糕的照片。
我看着她站在房间内靠墙放置的紫水晶洞前,唠唠叨叨、指手画脚。大约二十多分钟,她转过身子坐在我面前:“何曼儿,你发明的这招真有效!”
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美国特浓布朗尼蛋糕推至她的面前,又倒了杯桃汁:“等等,说出烦恼后吃些甜食,你的精神状态会好很多。”
我不是让她等等再吃,她的名字叫等等,邓等等。邓等等是我的好闺蜜,同时也是我的一位病人。她的婚姻不错,老公对她百般宠爱,可她总是感觉孤独。三年前我去参加邓等等的婚礼时,司仪刚说出“董东东先生,你愿意娶邓等等女士为妻吗”这句话时,邓等等的老公便激动地抱起她,热泪盈眶。在场的人都说董东东和邓等等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不仅门当户对,连名字都配。
“你该嫁给一个做蛋糕的男人!”邓等等挖了一块儿面前的蛋糕,抬头看着浅蓝色的屋顶抱怨,“我当初怎么能因为家里人天天催,就随随便便找个不讨厌的人嫁了?”这是邓等等一直烦恼的问题。她始终认为,在完成结婚这样神圣的事情前,双方必须爱得死去活来、天崩地裂、海枯石烂。我说,她在做中国梦。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你必须找一个能让自己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的男人;而婚姻则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得到两家人的祝福,彼此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壹】
我跟随着一个名叫Mr.Kim的男人,落座于一处靠窗的角落,安静又惬意。落地窗上挂着白色镶金边的窗帘,窗外是露天的阳台,铺着精致的木地板。
服务员递过皮质封面的菜单,菜品没有标价,而是写着中英双语。我看看坐在对面的他,他熟练地点了罗宋汤、一份菲力牛排以及提拉米苏,我则点了一份沙拉。他穿着银灰色的修身西装,香水是我所不熟悉的味道,指甲修剪得整齐洁净,衬衣上没有打领带,而是系着一条光泽柔和均匀、明亮却不刺眼的丝巾。
“先生,请问牛排要几分熟呢?”
“三分。”
他嘴角稍稍朝上抬起,轻轻点头回答。当对上我略微诧异的目光时,他的笑容逐渐变得明朗,有些不好意思却又落落大方地说:“抱歉,在国外上学的时候习惯了,三分最嫩。”
“你用的是什么香水啊?”
“不提也罢,法国当地的小众品牌。”
吃饭期间,我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节他都做得很优雅。刀叉轻放却不指向我,拿起餐巾在嘴唇与嘴角处轻点几下,那油渍便顺从地贴附在餐巾上。
“你知道提拉米苏的意思吗?”他将服务员端上的甜点推向我和他的中间。
我盯着盘中的提拉米苏,薄薄的可可粉下藏着香浓丝滑的奶油,而奶油中间则是类似巧克力蛋糕般的慕司。我是一个视甜品如生命的女人,然而吃了这么多年的提拉米苏,竟从不知道它还有自己的含义。看向他湖水样的眼睛,我瘪了瘪嘴巴,示弱,摇头。
“提拉米苏的意思是……”他身子前倾,调低音量,用一种极其性感又魅惑的声音对我道,“带我走。”
“走你妹儿呀,金二柱,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弄了半天搁这儿私会狐狸精呢!”一个健壮的女人穿着大红绸缎的连衣裙忽然出现在我们的桌旁,她肚子上的米其林轮胎一个摞一个,两条肥硕的大腿相互挤着、蹭着,右手五个手指带了蓝、黄、黑、红四颗宝石戒指,加上大拇指上的翠玉扳指,凑起来活像呈一字排列开的奥运五环。
P1-3
弹奏青音的味道
眼看着就快到二十岁了,总觉得作为女孩子应该送自己一份像样的礼物来纪念这个由一变为二的日子。《青音》文集,便是最好的礼物。
我还记得,大约在自己四岁的时候就有了很坚定的目标: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因为这个目标,我在小学时开始学画,但同时又受到极度热爱古典音乐的父亲的影响,学习了电子琴和钢琴。鱼和熊掌总是不可兼得,无论是画画儿还是练琴,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然而最终,我舍弃了画画儿。舍弃画画儿并不等于舍弃色彩,就像不弹琴并不代表心中没有旋律一样。
青色,介于理性的蓝色与梦幻的紫色之间。我喜欢用蓝色去形容散文,因为它总是真实多过虚假,理性胜于感性。小说则是紫色,一切美好的、梦幻的、人们所期望的,当灵魂进入到一篇小说中时,头脑里好似蒙蒙咙陇地泛着淡紫色的光晕,虽然知道那是幻象,却常常不愿叫醒自己。
我选了青色去概括这样的现实与幻境,对于小说与散文,同样用音乐的节拍也可以恰当地去描述它们。
四三拍,首先你会想到圆舞曲。华丽优雅又或者悲凉曲折,这不正好是给小说穿上了一件剪裁合体的外衣吗?四二拍呢?大多会让人们想到小步舞曲吧!轻快又细腻地记录着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在钢琴上敲下的每一个音符都散发着散文的生活气息。
我时常开玩笑道:“散文是我的必需品犹如老公。小说则是奢侈品就像情人。”生活中不能缺了散文,它是柴米油盐,是练笔的关键。倘若有灵感写出小说,那便更好,它是香水、口红、高跟鞋,是午后暖阳下一杯焦糖拿铁配上一块蓝莓芝士的情调,它使得生活更有味道。
《青音》,青春的、青涩的声音,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相碰撞的旋律,记录一个姑娘十五岁至十九岁敲出的乐章。
写于2013年8月25日午后 青音阁
一曲青音尽余欢
李玉和
曾几何时,在古城长安的夜晚,青音过后,为我留下的便是一抹微笑……
那一夜,我在“垂钓斋”里听青音,或许你在“青音阁”里弹青音。那一夜,青音使我睡得比黑夜更早!
我已踏上艺术的这条不归之路,探究此道,便知不通艺理,不晓性情,徒有技法手段者,不俗即匠。故而,我秉着敬畏虔诚之心,去对待文学与艺术,始终追寻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今见之美合子即将付梓《青音》之文集,欣然翻阅,却不肯罢手,索性一气读完,甚感其乐无穷。因为她笔下不仅有东方上古时期的玄妙之理,而且有西方钢琴键盘上舒伯特的《摇篮曲》《小夜曲》等曼妙之音。语言生动,构思精巧。情节精彩,内容丰富。总使我觉得她是位古怪精灵、时尚风趣,且带有三分野性的小资之女。可作为“九○后”的她,能有如此自由思想的造化文笔,让我总惊叹道:“天赋其才令人羡,地予其能令人慕,人成其就令人敬!”正所谓:“道无先后,达者为尊。”
天下之学,皆奉“真善美”为宗旨。余以为,大千世界,唯令人可敬的便是真才实学者。应美合子嘱言,为其《青音》作序,实感惶恐,难以谢绝。故,今斗胆提笔作之此文,就当今夜再听一曲青音,尽我心欢。愿与君同乐,共勉!
是为序。
写于2013年12月10日夜垂钓斋
“青音”即青春的、青涩的声音,美合子著的《青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四三拍”共七篇短篇小说,类型以青春校园、都市爱情为主。第二部分“四二拍”共三十九篇散文,记录作者从十六岁至十九岁四年间的所见所想所感,亦是作者在报纸专栏上所发文章的集结。本书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个特别的人物形象,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向上,开朗乐观。语言优美细腻,文笔流畅。
《青音》是美合子的散文集。她笔下不仅有东方上古时期的玄妙之理,而且有西方钢琴键盘上舒伯特的《摇篮曲》《小夜曲》等曼妙之音。语言生动,构思精巧。情节精彩,内容丰富。让人觉得她是位古怪精灵、时尚风趣,且带有三分野性的小资之女。可作为“九○后”的她,却有着如此自由思想的造化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