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等待一个人的演奏(青少年素质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安庆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安庆编写的一本小小说系列作品集,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作家贴近时代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最新微型小说佳作,内容充实、简约精致、可读性极强,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或针砭时弊,或启迪心智,或不断提出新的视角、新的思想,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舞台。

内容推荐

安庆的创作艺术有这样的特点:一,较厚的文学功底形成作品的意、蕴盛意境,安庆的小说以其较强的叙述功力、让读者有一种阅读的美感;其次是他的语言味道。形成他作品基调的是质朴的叙述语言,在短小的篇幅中,读者体验了语言的张力,把情节的发展置于一种气氛,把情感和思想寓于创作之中,充溢着的诗性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徐徐地生活气息;三是作品蕴藏的一种精神向度。安庆的很多作品包含了精神和心灵的东西,发自灵魂的感悟如静水下的蠕动,敲打我们,让我们心同身受或沉浸其中,在阅读中感受到深沉的内涵,体味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正是以上原因,安庆的小说值得一读,读过了还意犹未尽。

目录

眼睛

羊倌儿

画像

哑女

写生

美丽的问候

深秋

那条小路是我踩出来的

听雁

老曼的眼

等待一个人的演奏

离乡

漂在河床上的麦穗

三巴掌

那一年我有了一辆自行车

拉石头

搀扶

鸽子

谁的脚上没有泥

黑马

市长,我去流浪

赏花

老夏

纸蛋儿

老人鸽子

一扇窗口

小峪口

珍藏的声音

野菊花

走过乡间

胡同岁月

父亲的守望

仰望天空

苇坑

喝醉了去守母亲的坟

重逢笛声

桔子

秀秀的歌声

我们都喊他的大名

芦苇

冬青的命运

乡长买鱼

心赘

试心崖

育种

心病

老陈乡长

老木站在桥头上

黑板报

养牛

山韭菜

德旺老汉去守秋

我就要个太空杯

钉鞋

柿子熟了

背影

村长家的狗

建议箱

一张照片

良心

我们家也养一群羊

树林里的口哨声

婉儿

乡村歌吧

画店

意境

听琴

风铃

吊篮

笛缘

爱情疤痕

单姐双哥

试读章节

眼睛

40岁那年他送13岁的女儿去城里上初中。

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女儿站到他面前:“爸,我要走了。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老莫看看女儿,仰仰头看看已经过时的木质房顶,看看房梁上两只即将南飞的燕子。老莫说:“把你的画夹拿来。”

女儿从小爱画,有画画的天赋,她的画在学校有些名气。女儿有些疑惑地拿出画夹,画夹展开是一张洁白的画纸。

女儿看着父亲:“爸。”

老莫拽拽上衣,捋捋头发,屁股在椅子上挪了挪,坐得端端正正。

“没有什么要交代的。我要你画一张画,画我的眼睛。”而后两眼静静地看着女儿。

女儿和父亲对视着,慢慢地执起画笔。女儿画得很认真,画笔显得凝重,渐渐的父亲的头部轮廓出现在洁白的纸上,再慢慢地画那双深沉似海的眼睛。画的过程中,她几次凝视着父亲的脸,凝视着父亲的那双眼睛,甚至停下了画笔。老莫看见女儿的眼里渐渐地蓄满了泪水,直到老莫提醒女儿,女儿才又重新画起来……

画完了,终于画完了。几乎花费了将近两个小时,女儿才完成了这幅叫做《父亲的眼睛》的画。扔下画笔,她再也抑制不住,扑进父亲的怀里呜呜地哭起来。老莫抚着女儿的头,一种如山的父爱和岁月的沧桑袭上心头。

好久,好久,女儿由恸哭变成抽泣,偎在父亲的怀里像一只猫。女儿擦擦眼泪,娓娓地说:“爸,长这么大,我第一次这样仔细地看你的眼睛。爸,你的眼里藏着很多东西,真的,那么丰富的内容。爸,你老了,你的眼角有了那么多的皱纹……”他仰着头听着女儿的叙说,泪水再一次从眼眶里溢出。慢慢地,女儿偎在他怀里睡着了。

女儿走了,女儿在城里的振兴中学。

女儿每周回一次家。周末的傍晚,老莫和妻子蹲在路边等着女儿从那辆城乡中巴上走下的身影。

这年初冬老莫进城去文联开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结束,老莫去了振兴中学。

老莫走进振兴中学时下午上课的铃声刚响。老莫站在校园里,有些迷惘地在匆匆的人流中寻找着女儿的影子。忽然他听见一声喊:“爸。”女儿气喘吁吁地站在他的面前,脸红扑扑的。女儿说:“爸,你吃饭了吗?”

老莫点点头。老莫看一眼女儿:“你上课吧,我走了。”女儿拉住父亲的手,女儿把老莫领到她的寝室。女儿说:“爸,你歇会儿,等我下课了你再走。”

老莫看见女儿的寝室收拾得很干净,在女儿床头桌子的玻璃板下他看到了那幅叫做《眼睛》的画。

老莫很久很久地看着这幅画,他眼角的鱼尾纹画得很逼真。老莫翻看了女儿的书,看到了女儿的日记本,日记本里竟也有一幅题名《眼睛》的画,规矩地夹在日记本的中间。隔一页老莫看到了女儿的日记《父亲的眼睛》:不是父亲让我画眼睛,也许我一生都不会这样认真地看他的眼。那是双充满内容的眼,有一种深沉的父爱,有对女儿的期望,有一种慈祥,从父亲眼角的皱纹中我读出了父亲的艰辛。13岁,不小了,这双眼睛让我学会思考,告诉我不要辜负父母的希望……

从此老莫没有再去过女儿的学校,只是每个星期天,总要亲自下一次厨。

女儿顺利地考上了县一高,在学好课程之外,依然执著地爱着画画。暑假里骑一辆自行车去西山写生,有时老莫也孩子似的陪着女儿去。

三年后,女儿考入省美院。大--的时候,女儿的作品开始发表,那幅《眼睛》被登在北京一家权威杂志上,受到好评。

大三的那年冬季,省美院为女儿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女儿提前约父亲,请父亲一定参加。开展的那天下着小雪,展厅外一片洁白。为等老莫,典礼推迟了一个多小时。老莫到底没有来,女儿无奈,把一幅大大的题款《眼睛》的画放在主席台上的一把空椅上。

仪式结束,客人们涌进展区,她怅然若失地踱出展厅。雪已经把这个城市变成了银白,有一只鸟儿从低空掠过,她觉得此刻自己像这只鸟儿一样孤独。然而刹那间她眼睛一亮,眸子里盈满了泪水。她看见了那双眼睛,还有母亲的身影……

雪在无声地下着,世界一片纯白。

羊倌儿

羊倌儿坐在山坡下的一块石头上,系着红缨的羊鞭放在石头旁,细细的胳膊在膝盖上并着,怔怔地像在想着什么。其实羊倌儿是个才13岁的小姑娘,刚上完小学,因为家里困难,不得不辍学。

羊倌儿抬起头,看见一个人正风尘仆仆地走来,身上背着一个画夹。她知道这是来画画儿的。她也爱画画儿,不经意画出的山、画出的鸟也惟妙惟肖。老师曾夸她有画画儿的天赋。可是自己这一生也许都背不起画夹了。连正常的学也上不了,哪里还敢奢望做什么画家。

画家看着少女和羊,呆了一会儿,支起了画板。少女看看正贪婪吃草的羊,挪了挪放在身边的羊鞭。少女不知道画家在画什么,想走过去,又怕惊动画家,就依然茫然地坐着。

画家画完了,示意少女走过去。少女看见她和散乱的羊、放在石头旁的羊鞭都画进了画。画取名“羊倌儿”。少女呆呆地看,沉迷于这画的神奇。

“多大了?”画家问她。

“13岁。”

“怎么没上学啊?”

“家里穷,妈一直有病,爸顾不了。”

画家拽拽少女的羊角辫,看看眼前的山,叹息一声。停了一会儿,手伸进口袋,摸出一些钱,塞到少女手里。

“上学吧!”

“这……”

“够吗?”

“叔,我不要,我……”

“你不想上学?”

少女动摇了,两眼汪着泪,手使劲地攥着钱,仿佛抓住了希望。好久,少女说:“叔叔,你是好人。”少女哭出了声,就要下跪。

画家赶忙扶住,拍拍少女的头,收拾画夹。

少女一把抓住画家的胳膊:“叔叔,我要一幅画。”

画家看看眼前的山,看看羊,看看少女,又操起画笔。不一会儿,一幅画又跃然纸上。画上几只羊散乱地在山坡上啃草,少女执善羊鞭,看着不远处的几座校舍。画取名还是“羊倌儿”。

少女又走进了学堂。她把那幅画好好地保存着,也常常把那幅画拿出来看,常常想起那个画家,可是却不知道画家在哪里,画家是谁。他留下的这张画也是一幅没有落款的画。少女就发誓自己也要成为一个画家,发誓要找到画家。少女凭记忆把画家的肖像画了一张又一张,可总是画不好,画不像。

7年后,少女带着当画家的愿望真的走进了一所美术学院。少女随身携带着那幅题名“羊倌儿”的画,渴望找到当年的那位画家。在这之前,她也曾和老师到所在县的文化单位寻找打听过,但都没有画家的消息。进入美院后,学习之余,她暗暗地对学院的几十个教授、讲师相了面,但都不是她要找的那个画家。她拿了那幅画去找她的班主任,班主任看了画说:“这是一幅有功底的画,可是没有落款,这表明他不想图什么报答,你就打消寻找他的念头吧。”她迷惘地摇摇头,走出班主任的办公室。

暑假,少女回到故乡。那个傍晚,她禁不住又走上当年她放羊的那个山坡。这时奇迹出现了,一个背着画夹的人正出神地站在山前。少女奔过去,看那画家的脸、画家的身材,正是她要寻找的人。她一把抓住画家的胳膊:“叔叔,我找你找得好辛苦!”

画家好像有些迷惑地看着她。

少女急急地解释说:“你忘了,几年前,我在这个山坡上放羊,是你支持我重新走进了学堂,还留给我一张题名‘羊倌儿’的画。从此,我发誓也要成为一个画家,现在我已经如愿走进了美术学院。”

画家笑了,可是他说:“我不是那个画家。”

她说:“可是我看你是呀,几年来我在脑海里一直默记着你的形象。”

画家看看她,看看眼前的山,对她说:“对不起,我真的不是你说的那个人。”

她倔强地说:“你是,你留给我的那幅画我还藏着,你等着,我去拿来。”

可等她拿着那幅画回来时,却不见了画家的身影。她哭了,她向着山下大喊:“好人,你回来,叔叔,你回来……”

满山都回荡着她的喊声。

P1-6

序言

这套《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丛书精选了当今中国小小说界最具实力的50位作家,每人一部共50本书,所选作品也大都是这些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在即将付梓之际,出版者嘱余以序之,时间紧迫,惜不能将书稿一一细读,只能杂谈一点感受以求教于方家。

对中国小小说的发展和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我一直比较关注。这套丛书中有不少作家我是认识的,许多作家的作品我也拜读过,印象深刻。其中不少作家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中国青少年阅读近三十年,相当多的作品入选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材乃至国外的中文教材。还有的作品成为了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国内不少知名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也都曾转载过其中的篇章。

小小说近十几年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当前我们全国有一大批小小说作家,更多的、难以计数的读者则是它的忠实拥趸。许多小小说作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这种文体的创作,正因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形成了如此纷繁茂盛绚丽多姿的小小说格局。很欣慰这套丛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不敢说没有遗珠之憾,但“鱼目混珠”肯定是没有的。通过这套丛书,读者可以窥望小小说作家们抱玉握珠的才华,可以领略当今中国小小说异彩纷呈的世界。

题旨深度的开掘、情感魅力的展示、艺术表达的精妙和难舍难弃的吸引力,从来就是小说家们追求的境界。而小小说,它独特的文体,对这一境界的实现规定了独特的美学要求。小小说的巨匠们,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大师,尺幅之间,可窥千里,一颦一笑,堪叹人生。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角度的切入,是意境的营造,还是语言的特色,都与中长篇小说大异其趣。我很高兴小小说写家们都已参透堂奥,他们的思考与追求,也就有了很高的自觉性。其成果斐然,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尽管小小说写好殊为不易,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适合青少年阅读与学习的文体。短短一两千字内,用精准的文字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相对完整的故事,好看、好读、好玩,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小小说无论写人绘景状物,还是记叙抒情议论,诸多写作手法或技巧的运用。很能锻炼、考验习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字功底。由此,这套丛书的定位一青少年素质读本,其良苦用心就显而易见了。在文化阅读市场普遍比较浮躁的当今,出版者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为青少年学子编辑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丛书,这是令人钦佩的。看得出,让青少年读好书,读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书,是这家出版社的良苦用心。《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的出版,在力争打造青少年及大众阅读出版的一个新标杆。

我相信,通过这套精心编选出版的丛书,将可能为中国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点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能培育出更多热爱文学热爱小小说的青少年读者和作者,因为中国文学的未来最终是属于他们的。

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9: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