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阴谋与爱情(赠英文版)/双语译林壹力文库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德国)弗里德里希·席勒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歌德齐名,德国剧作大家席勒代表作品。弗里德里希·席勒著的《阴谋与爱情(赠英文版)/双语译林壹力文库》,关于平等、纯真,以及阴谋的爱情悲剧。买中文版送英文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内容推荐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的《阴谋与爱情(赠英文版)/双语译林壹力文库》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该戏剧主要描述的是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斐迪南的悲剧爱情故事。该剧戏剧冲突曲折而尖锐,情节线索复杂而清晰,尤以在矛盾纠葛中展示人物性格见长。

目录

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杨武能 

第一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二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三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四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八场

 第九场

第五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最后一场

试读章节

第一场

乐师家里的一房间。

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

米勒 (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

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米勒太太 又不是你求他上你这儿来的——又不是你把闺女硬塞进了他怀里!

米勒 我是没有求他上咱家来——我是没有把闺女硬塞给他;可谁会计较这些呢?——身为一家之主,我本该更严厉地管教自己的女儿,本该更好地提防那位少校——或者立刻去见他的父亲大人,把事情原原本本报告给他。男爵少爷最终会闹出乱子来的,这我无论如何都该知道,而一切罪责将通通落在我这个提琴师的头上。

米勒太太(将咖啡喝得一点不剩)笑话!胡扯!什么会落在你头上?谁又能把你怎么着?你仍然干你的老行道,仍然招收学生,只要什么地方还有招的。

米勒 可是,你告诉我,这整个买卖结果又会怎样?——他不可能娶咱闺女——根本谈不上娶不娶的问题;而做他的一个——上帝怜悯!——得啦得啦!——就说有这么位贵公子,东游西荡地鬼知道已经尝试过多少美酒,眼下自然也会有胃口来饮一点清水。当心!当心!即使你对每一只夜蛾子都保持警惕,他也会在你鼻尖儿底下把你的闺女骗走,叫她吃亏上当,自己却溜之大吉。姑娘呢,便一辈子身败名裂,要么待在家里嫁不出去,要么就继续操那可恶的营生。(用拳头击打自己额头)耶稣基督啊!

米勒太太 愿上帝发发慈悲,保佑我们!

米勒 是需要上帝保佑。那么个花花公子还会安什么心!——姑娘生得漂亮——苗条——步履轻盈。至于脑顶下边有没有脑子,就无所谓了。一般人都不管你们妇女脑子怎样,只有亲爱的上帝才没有忽视最根本的东西——一当那轻浮少年把这方面的底细摸透了——嗨,瞧吧!他马上就会像我的罗德尼嗅到了法国人似的心花怒放,立刻会挂起满帆,大胆发动攻击,不——不是我把他想得很坏。人总是人。这我不会不知道。

米勒太太 可你也该读读男爵少爷写给你女儿的那些信。上帝啊,真是甜蜜美极啦!他倾心的纯粹是她美好的心灵。

米勒 唯其如此,更加糟糕!为了驱赶驴子,却鞭打袋子。要想向可爱的肉体致意,只得让美好的心灵当信使。我当初是怎么来着?只要先规规矩矩,做到心心相印!等火候一到,肉体便会呼啦一下,跟着也姘在一起!奴仆总是学老爷的样儿;银色的月亮说到底不过是个皮条匠。  米勒太太 你还是先看看少校先生拿到咱们家来的那些精美的书吧。你的女儿常常用它们做祷告哩。

米勒 (吹了一下口哨)呸!祷告!你那吃惯了杏仁饼的肠胃太娇嫩,消受不了这自然的生炖牛肉汤——他必须让它在无聊文人的黑死病魔厨里再煨一煨。快将那些废物扔进火里去!我闺女天知道满脑袋都吸收了些什么荒谬绝伦的东西!它们将渗进她的血液,就像西班牙的蚊虫,把我这父亲勉勉强强还维系着的一点点基督精神也给冲散。扔进火里去,我说!那丫头会满脑袋魔鬼念头,会听信那些懒人乐园中的胡说八道,结果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忘记了她父亲米勒是一个提琴师,以有我这样的父亲为耻。到头来,她将使我失去一个能干诚实的女婿,一个热心关照我的女婿……不!上帝惩罚我!(气急败坏地跳起来)一不做,二不休,我要叫那少校——是的是的,叫那少校明白,咱家不欢迎他这个客人。(准备出门去)

米勒太太 别胡来,米勒!光他送的礼物就值多少钱啊……

米勒 (走回来站在她面前)我女儿的卖身钱,是吗?——你给我见鬼去吧,不要脸的老鸨!——我宁肯带着我的提琴沿街乞讨,为换取一盆热汤而演奏;宁肯砸碎我的大提琴,把大粪灌进共鸣箱中,也不愿靠我独生女儿拿灵魂和幸福换来的钱养活——别再喝你那该死的咖啡,吸你那该死的鼻烟!这样,你就用不着到市集上去出卖你女儿的脸蛋。在那可恶的浑蛋闯进咱们家之前,我同样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米勒太太 只是别操之过急,莽莽撞撞。瞧你眼下真叫火冒三丈!我不过说,别去得罪少校先生,人家到底是宰相的公子。

米勒 问题就在这儿。正因此事情才必须在今天就解决。宰相一定会感谢我,要是他是位好父亲。快给我把红绒外套刷一刷,我要去谒见宰相大人。我要对大人说:您的公子看上了我的女儿,可小女不配做您的公子的妻子;然而她又不能做公子的婊子,因为她是我的心肝宝贝!事情到此结束——在下的名字叫米勒。(P3-5)

序言

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代译序 杨武能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一1805)是德国文学史上与歌德齐名的大诗人、大剧作家和美学理论家。他最著名的诗作为经贝多芬谱曲后唱遍全世界的《欢乐颂》;此外他还有一些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谣曲,也受到后世广泛的重视。

但是,作为剧作家,席勒的成就更多、更大,在德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更加显赫和重要。他创作的《强盗》《阴谋与爱情》《堂·卡洛斯》《华伦斯坦三部曲》《玛利亚·斯图亚特》《裴阿斯柯在热拉亚的谋反》《奥里昂的姑娘》和《威廉·退尔》等剧本,不仅至今仍脍炙人口,经常被搬上德国和世界的戏剧舞台,有的还多次拍成电影,而其中的《阴谋与爱情》又是最著名和最富影响的一部。

《阴谋与爱情》(1784)是席勒青年时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堪称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少数几个最硕大的成果之一,曾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该故事发生于18世纪分裂、落后、名存实亡的所谓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具体讲则是在德国境内数以百计的小邦之一的某一个公国。这个公国小则小矣,其在剧中所反映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情的方方面面,于当时整个德国的现实却极具典型性,可以作为其封建、腐朽、愚昧的象征和代表。

该剧通过一对门第悬殊的年轻人由相恋而毁灭的悲惨故事,对荒淫无耻、阴险卑劣的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做了无情的揭露和鞭笞。剧本情节紧凑、曲折,矛盾冲突环环相扣,然而演进、展开却自然合理;临近高潮时剧情紧张得叫人几乎透不过气来,但于紧张激烈之中又不乏抒情和诗意,阅读起来也与看舞台演出一样引人人胜。一些场次,如第二幕第二场老侍从给弥尔芙特夫人送去公爵以无数青年给外国充当炮灰为代价换来的珠宝,第四幕第七场露意丝与弥尔芙特夫人之间的尴尬会晤和唇枪舌剑,以及第五幕剧终前年轻的恋人双双为爱情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等等,都可谓精彩之极,堪称德国古典戏剧不朽的经典。

剧中的人物全都刻画得十分成功:正面人物一个个除去其可爱之处,又令人信服地有着各自的弱点,如男主人公斐迪南侠肝义胆.对爱情无比忠诚,同时却嫉妒、多疑,其毒杀恋人的举动更不能不说是可怕的自私的表现;女主人公露意丝天真无邪,心地纯善,同时却生性软弱而且迷信,结果给了坏人可乘之机;乐师米勒作为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表,虽不乏自爱、自尊,却惧怕官府,等等。在反面人物中,宰相封·瓦尔特寡廉鲜耻,残忍毒辣,无疑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有的权奸典型,他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势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儿子的终生幸福;宰相的秘书伍尔穆更可谓一肚子坏水,是个为虎作伥、阴险诡诈的地道小人,人间的悲剧往往由这种看似不足道的人引发,剧中的伍尔穆为此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侍卫长封.卡尔勃则是任何封建宫廷里都少不了的小丑,在剧中同样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还有一个看似次要的人物即公爵的情妇弥尔芙特夫人,其身份、遭遇、性格都既复杂又充满矛盾,在剧中地位尴尬而又关键,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和颇堪玩味的人物典型。

读《阴谋与爱情》,很容易想到莱辛和莎士比亚的一些著名悲剧,例如前者的《爱米丽雅·迦洛蒂》,后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奥赛罗》等。不过比较起来,《阴谋与爱情》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似乎更明显,批判的锋芒也更锐利、有力,也正因此,它才成为了“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综上所述,《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一部杰作,不仅在德语文学史和世界戏剧史上占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少有的精彩和好看。

古典和近代的德语文学,其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无疑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篇小说则为施笃姆的《茵梦湖》,而剧本恐怕就数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了,虽然以中文译本之多而论,它远远无法与已有十多二十种中译的《维特》与《茵梦湖》相比。包括眼前的拙译在内,《阴谋与爱情》迄今仅出版了三种译本,即还有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富岁译本,以及1955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廖辅叔译本。拙译曾于1993年收入我本人的三十年译文自选集《德语文学精品》(漓江出版社出版),后来还入选权威的《世界经典戏剧全集》(童道明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来出单行本时做了相当多的修订和润色。不论在席勒本人的创作中,还是在整个德国戏剧文学中,《阴谋与爱情》都可称是一部最为中国读者和观众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品。

这一论断,可以从下面一些似乎不乏文化思想史意义的事件和事实中得到印证。

首先,在我国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阴谋与爱情》至少由三个不同的中国剧团公演过,这在席勒本人乃至整个德语的戏剧文学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最为人熟知和受人称道的一次演出在1959年,演出的剧团为北京著名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那一年的11月,为了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我国首都文化界千余人举行盛大集会,出席纪念会的有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和首都文艺界的丁西林、老舍、田汉等知名人士,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汪戴尔等外交官员。被国外某些研

……

爱情悲剧。”他回答时“带着深深的感情”。可出身“红五类”的她呢,对这类“封、资、修”的书却不感兴趣:“一听名字就觉得不是好书,什么阴谋与爱情,肯定又是写哪个资本家的儿子爱上了一个贫穷的姑娘,不择手段耍弄阴谋想达到目的。听着都作呕。”

第二个场面  三年后,她由于父亲被打成“走资派”而沦为“黑五类”,受到了坏人的迫害。一天卧病在床,为了排遣自己对他的相思,把从他手里借来的《阴谋与爱情》翻开来看。这时作者叶辛写道:

杜见春看了第一场戏,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捧着书,听不到鸡啼狗吠,听不到走过集体户门外人的说话声,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一口气,把这本薄薄的小书读完了。尤其是最后那场戏,杜见春读着读着,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低声抽泣着。

看完书,她没有把最后那一页合上,呆痴痴地坐着,仰起脸来,两眼瞪得老大,凝视着光线晦暗的屋头。根本没察觉,时间已是午后,也根本不觉得肚子饿。

这两个场面很是感人。它们有力而具体地说明,中国青年——包括出身经历不同的现代青年——是怎样理解和接受席勒的悲剧杰作《阴谋与爱情》的。

至此,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部在两百年前产生于德国诗人笔下的剧本,能获得中国文艺界和中国观众包括现代青年的理解和喜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原因应该说不止一个,除了原著本身巨大的文学魅力,除了中文译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等的演出以及德发电影制片厂的影片都相当成功,还须提及的是中国也有许多类似题材的传统文学作品,因而群众接受起来没有任何困难。但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剧本那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门阀观念、争取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题材和主题思想。具有这类题材和主题的优秀作品,一般较易超越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因为它们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对于刚刚脱离“四人帮”封建法西斯桎梏的中国,人们的这一理想和追求又更加强烈。在中国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很不彻底,千百年来直至“文革”时期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演出了多少阴谋与爱情的悲剧。也就难怪,《阴谋与爱情》这部杰作能为我们的读者和观众很快地理解、接受。出于同样的原因,《少年维特的烦恼》和《茵梦湖》则成了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德语古典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这样一类的文学接受现象,应该讲绝非偶然或巧合,而是读者集体心理意识的曲折流露和群众理想追求的隐蔽反映。也就是说,从读者的接受和反应不只可以判断作品优劣,而且能窥知一定的社会现实。这,似乎也证明了文学接受与影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书评(媒体评论)

席勒之天赋恰为戏剧而缔造。

——歌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