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歌的故事/故事就是历史
分类
作者 健君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诗歌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又字灵均。屈原出身于楚王同宗贵族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具有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才能。20岁左右就官至左徒(仅次于宰相令尹),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

屈原为人刚强正直,在朝中只知道秉公办事,不善于察言观色,上官大夫靳尚与屈原位居同列,但人品和才华却与之相差很远。他看到屈原受怀王重用,心里十分妒忌。

有一次,怀王把起草法令的任务交给屈原,没让靳尚参与。这事让靳尚很恼火,就去向怀王进谗言,说屈原狂妄,每次颁布法令,总要在人前表功,目无君主。对于靳尚的谗言,怀王起先只是有点将信将疑。但他经不住靳尚在耳边一再鼓捣,就渐渐地信以为真,开始对屈原疏远起来。

后来,屈原被免掉左徒的官职,贬到汉水以北的地区去了。汉北与中原各国比较邻近,尤其是西方的强秦早已将势力扩展南下,蚕食了巴、蜀等地,逐渐对楚国构成威胁。这种局面,不能不引起屈原深深的忧虑。

当时在北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是滨海的齐国,屈原过去一贯坚持楚、齐结盟,共同对付强秦。现在他被迫离开郢都(楚国京城),立即被秦国找到了离间楚、齐的机会。

公元前313年,秦惠王准备出兵攻打齐国,事先派张仪到楚国去对怀王说:“秦王非常痛恨齐王,如果楚能与齐断交,秦国愿将商于之地六百里奉献给大王。”怀王听罢大喜,立即拜张仪为相,同时派人去向齐国宣布断交。

对于这样一件关系楚国命运的大事,身为朝廷重臣的靳尚和公子子兰等人,竟然都表示赞成,只有谋士陈轸按照屈原过去联齐抗秦的主张据理力争,但是利欲熏心的怀王根本听不进去。

过了几天,张仪启程回秦。怀王特地派一位将军随同前往,去接收秦国割让的商于六百里土地。谁知张仪到了咸阳(秦国都城),就谎称醉酒摔伤,一连3个月不出来同楚将见面。割地的事情便搁了下来。

楚怀王得到报告后,生怕商于之地被秦国赖掉,竟然说:“莫非张仪认为我跟齐国决裂得还不够彻底?”于是又派出勇士宋遗赶往临淄(齐国都城)去当面辱骂齐王,逼得齐国君臣下决心立即转而与秦国通使联合。

等到楚国被孤立以后,张仪就出来会见楚将说:“将军怎么还留在咸阳?难道六里土地至今尚未交割好?”楚将听了大吃一惊说:“先生不是说好六百里的吗?怎么变卦了呢?”张仪说:“我跟楚王约的是六里,哪有什么六百里!”

楚将知道上了张仪的当,只好星夜赶回楚国报告。怀王气得暴跳如雷,立即调集人马北上讨伐秦国。秦兵以逸待劳,在丹阳迎战楚军,毙敌8万,俘获楚将屈匄、逢侯丑等70余人,并且占领了汉中的广大地区。

楚国在西北边境吃了败仗,韩、魏两国又乘机从北面进行袭击,一直攻到邓邑附近。过去总是支持楚国的齐宣王,由于痛恨怀王的背信弃义,这次没有出一兵一卒来救援,因而使楚国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

尝够了张仪离间计之苦的楚怀王,开始逐渐醒悟过来。他特地命人把屈原从汉北召回郢城,派他出使齐国,弥合两国之间的嫌隙,重续旧好。由于屈原的威望深入人心,经过他的反复努力,齐、楚联盟终于得到了恢复。

过了一年,秦国又使出新的花招,派人来对怀王说,愿将侵占的土地归还楚国,以求和好。怀王想起当初损兵折将的耻辱,气愤地说:“贵国既愿通使修好,寡人别无所求,只求把张仪交给楚国,宁可不要汉中之地!”

张仪知道以后,笑着对秦王说:“如果一个张仪能够抵得上偌大的汉中之地,那么就让我再次前往楚国吧!”于是他带着重金来到郢都,一下车就通过关系贿赂了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然后再去觐见怀王。

怀王把张仪关人囚牢,准备处死。谁知当晚靳尚就进宫来对他说:“张仪当初得罪君王,也是各事其主。如今秦、楚既已和好,杀了他岂非又要得罪秦国,重启战端?”郑袖在旁,也竭力为张仪说情。怀王经不住两人的轮流劝说,终于答应第二天就放张仪回国。

怀王放走张仪以后不久,正好出使齐国的屈原回到了郢都。他一听隋况,马上去见怀王说:“君王为什么不杀张仪?此人诡计多端,留他在世,楚国将永无安宁之日!”怀王也感到后悔,立即派人去追,但已经来不及了。

秦昭王即位以后,又对怀王使用拉拢手段,两国间通过宗室联姻,订立了盟约。公元前299年,昭王派人来约怀王到秦国武关会盟。屈原认为秦国居心叵测,劝怀王回绝,但公子子兰等人却竭力怂恿怀王前去。

鬼迷心窍的怀王,完全忘记了过去的教训,竟然决定亲自赴秦去与昭王会盟。谁知一进武关,就被秦王的伏兵扣留,送往咸阳。昭王把他当做阶下囚,逼他割让土地。怀王愤而拒绝,最后被长期幽禁,死在秦国。

消息传到郢都,楚人举国震惊。怀王长子顷襄王被拥立为君。这次事件的主要责任者子兰,由于是王弟,因而不但没有获罪,反被顷襄王提升为令尹,执掌了朝廷大权。从此,楚国的政局日益腐败。

P4-7

目录

第一章 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

 知死不可让

 一曲悲歌思还乡

 歌以咏志

 悠然见南山

 振奋军心的民歌

 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二章 唐朝时期的诗歌

 谁为表予心

 回乡

 天地悠悠,怆然涕下

 题诗鹳雀楼

 兄弟情深

 烟花三月黄鹤楼

 君子之交深千尺

 家书抵万金

 寒山寺外

 人如桃花

 暂凭杯酒长精神

 相逢何必曾相识

 孤舟蓑笠翁

 推敲

 清明雨上

 相见时难别亦难

 巴山夜话

第三章 五代十国到宋的诗歌

 不堪回首月明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

 醉翁亭

 王安石瓜洲忧国

 白发休言老

 欢情薄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片丹心照汗青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诗歌

 清气满乾坤

 清清白白做人

第五章 诗人与诗的故事

 屈原的故事

 陶渊明的故事

 诗仙李白逸事

 白居易的故事

 杜牧的故事

 苏东坡的轶事

 陆游的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

 于谦的故事

序言

曾几何时,我这样想,如果能够像读故事一样来读历史,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意思是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许多道理。但历史是人写的,它的客观程度决定于历史撰写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掌握权力或身处其中的历史当事人,总以为自己德比尧舜,不允许他人去评说自己的过失。他们利用权力,命令一批御用文人去粉饰太平,为他们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因此,历史由后人评述,总归要比自己评自己客观一些。

现在,许多人开始讲历史,但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史学家。他们讲的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更像“故事”,只是其中不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然而各年龄层的人却乐于听这样的“历史”,因为这些“历史”更引人入胜。可见故事和历史是相通的。

我们策划本丛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来了解传统文化。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时,辉煌的历史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当我们看到熟悉的汉字记录的一个个历史事件时,仿佛又回到了历史长河中,亲身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我们从历史故事中获取知识,吸取教训,寻找未来前进的方向。读一读历史吧,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内容推荐

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每首诗歌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健君编著的《诗歌的故事》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来了解传统文化。

编辑推荐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一部诗歌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讲述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诗歌的故事》将诗人故事,结合其优秀作品娓娓道来,寓艺术作品于故事,寄优雅气息于行文辞藻。《诗歌的故事》由健君编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