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之洞(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敏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传主张之洞是古今中西大交汇的晚清社会的产儿,他对这个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侧面打上鲜明的印记。本书将张之洞鲜为人知的事迹汇为一编,可使读者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人物。

内容推荐

张之洞(1837—1909),清末著名洋务派官僚和学者。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光绪五年迁侍学士。1889—1906年,任湖广总督近甘年。在此期间,他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纲领大力兴办洋务,成为仅次于李鸿章的洋务派大吏。1906年,赴北京任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翌年调任军机大臣,掌管学部事务。1908年,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和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充实录馆总裁官,旋病死于北氛谥号“文襄”。著有《张文襄公全集》共一百多卷。

目录

第一章 少年心事

一、神仙洞府宁馨儿

二、顺天乡试第一人

三、偏是云路不能行

四、文章得意探花郎

第二章 书生意气

一、誓为天下擢英才

二、身是文官须死谏

三、一腔正气惩贪顽

四、总督两广镇南天

第三章 铮臣风骨

一、最恨软骨无胆人

二、冶铁铸枪护中华

三、身正不怕桀犬吠

四、举国同仇战倭寇

第四章 强国遗恨

一、安得猛士守四方

二、丧权辱国臣子恨

三、且与康梁两分张

四、奉旨变法施新政

试读章节

一、神仙洞府宁馨儿

山洞里,那金甲神人手捧红绸襁褓,面色凝重地对张锳说道:“天帝念汝祖上累积阴功,特赐麟儿与汝,汝其善养善教,令此子早成大器,莫辜负上天苦心!”一席话吓得张之洞的老爹冷汗直流……

公元一八三七年九月二日上午。

贵州省兴义府衙门官舍的后花园中间亭子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悠闲地躺在竹躺椅上。虽然此时已是秋天,太阳光却依然火辣辣的。亭子的八角形顶遮住了太阳的照射,只有躺椅的一个角儿沐浴在阳光里。

男人的一只脚正好晒在阳光里,他感到脚上发热,不由自主地把另一只脚也伸到了阳光里。

这个男人乃是兴义府知府张锳。

昨天晚上,他因受凉发了一夜的烧,想到衙门里没有什么要事,就留在家里休养休养。一身深蓝色的绸衫裹着他那微微发胖的身躯,衬得那张滋润的面庞越发显得安逸。

他的目光巡回在四周的花园里。各色的月季、玫瑰已经显出秋天的神韵,叶子发黄,花瓣发散,地上有一层落蕊。一丛丛的菊花已打起了苞儿,即将显出它们的深秋本色。东边的几株椰子树高耸入云,顶端结满了圆溜溜的椰子。西边的两排棕榈树也是青色正浓,焕发着勃勃生机。地上的草儿绿中泛黄,毛茸茸地盖住了地皮。因公务繁忙,他已许久没有这么仔细地观赏后花园了。

他的目光停在了几株硕果累累的香蕉树上。成串的香蕉缀满了树身,散发着缕缕清香。他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似乎要品味品味这清香的味道。

一阵阵困意袭上来,他轻轻闭上了眼睛。

迷迷糊糊之中,他走进了一个深深的山洞。

山洞又宽又高,四周是青石。他漫步向前,脚步声在空旷的洞中回响。

看前面,似乎有灿烂的太阳光。

“咦,山洞里怎么会有太阳光呢?”

他自言自语,脚下的步子加快了。

越向前越亮。忽然间,他来到了山洞的尽头。一片耀眼的灿烂照得他几乎睁不开眼。他定了定神,不由大吃一惊——一轮太阳正悬在洞的上方。

“莫非这里是太阳的家么?”

他不相信地问自己,仔细观看四周的景物。只见四面全是金碧徽煌的楼台殿阁,气势不凡,俨然是传说中的天上世界。

“你是兴义府的张大人么?”

迷茫之中,一个身穿金甲的人来到他的面前,目光炯炯地向他问道。

“在下……就是。”

他有些害怕,显得语无伦次。

“给你!”

穿金甲人的双手伸到他面前,手上捧着一个红绸子裹着的布包儿。

“这是……这是……什么?”

他不敢伸手去接,斗胆发问,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你祖上有阴德,天帝赐给你这个孩儿,快接住吧!”

金甲人催促道。

他伸手接住,低下头看那红绸子里的娃儿。

“老爷!老爷!”

一阵轻柔而急促的呼唤在他耳边响起,他一下子惊醒过来。环顾眼前,方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才知道原来是南柯一梦。再看身边,一个女人正站在他左手一侧低眉顺眼地看着他,原来是他的侍妾魏氏。

“什么事?”

他一下子坐了起来,吃惊地问。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什么紧急的事,一向温柔沉着的魏氏是不会这么急急地呼叫他的。

“老爷,夫人要生了!”

“夫人要临产了?请接生婆了么?”问话之中,他已站了起来。

“接生婆来过了。老爷您不要惊慌,夫人叫我告诉老爷一声,不要前去,就在这儿等信儿。老爷身体不适,还是不要走进产房的好。夫人那边,我会侍奉好的,老爷放心吧。”

魏氏说完,就转身走了。望着她的背影,张锳心头一亮,想道:“难道方才一梦是天帝给我的吉兆么?夫人该为我添个儿子了吧?”

张锳膝下已有三个儿子,长子之湃,次子之清,三子之渊。但亲友都知道,只有之渊是他的亲生儿子,之湃和之清则是他兄长的儿子。十年前,兄长突然得病去世,长嫂不久也忧伤而死,他就把兄长的两个儿子及一个女儿收养下来,视同己出。张家上下都称三个男孩为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依次排列,把张锳的两个侄子看作是他的亲生儿子。

对张锳来说,虽把三个男孩同等看待,内心里却希望能再添亲生儿子。男丁旺不旺,是一个家族旺不旺最重要的标志。如今,张家已有三男五女,相比起来,还是女孩多些。他以为,女儿再多都是人家的人,只有男孩儿才是撑门立户的人。

“但愿孩子顺利出生,不管是男是女。”转上来的这个念头占据了他的心头,方才对生男孩的祈盼一下子淡下来了。

因为眼下的夫人朱氏,是他的第三个夫人。今年春天正月里才迎娶进门的,头胎孩子,只要顺利就心满意足了。

想到朱氏,就自然想起以前的两位夫人,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十八岁那年,他和一个姑娘结了婚,这就是他的原配夫人刘氏。刘氏出自名门,是布政司经历刘廷武之女。刘廷武虽身居高官,门第显赫,但对张锳这个早年丧父的乡试举人十分赏识,就不顾自己夫人的反对,毅然把女儿嫁给了张锳。刘氏为人知书识礼、善解人意,和张锳之间相敬如宾。很快,他们生下了一个女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刘氏生第二个孩子时受了风寒,得了月子病,几个月后就带着那个弱不禁风的女儿一同辞世而去。张锳痛苦万分,不久调离了他痛失夫人的地方贵州,来到了四川。四年后,四川嘉定知府蒋策看上了他勤俭自励、进取奉公的人品,把女儿嫁给他做了第二个夫人。蒋夫人为人豪爽直率,身体却颇为虚弱,生下一子一女后又因病离开人世。到今年的正月娶朱夫人进门,又过了四个年头了。朱夫人也是大家闺秀,其父是四川邛州知州朱绍恩。朱夫人刚刚十几岁,正当青春年华,如花似玉。也许是二人年龄悬殊较大,相差了二十多岁;也许是朱夫人形象姣美,惹人怜爱,张锳爱她远远胜过前两个夫人。本来,张锳在官府办公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和兴义府的达官贵人们往来宴会,喝酒作诗取乐。P3-7

序言

张之洞,直隶南皮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清宣统元年(1909)。

张之洞少年时苦读诗书,一心通过仕途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终于在同治年间以一甲三名探花郎的成绩步人官场。光绪初年,他担任了“洗马”的官职,光绪六年(1880)被授予侍讲学士的职务,与当时的名士张佩纶等人一道纠弹时政,被称为“清流派”。第二年,他被擢升为内阁学士,很快又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开始成为实权派。

由于他在官场上能够成功运用进退策略,仕途之路也就很平坦地在他脚下铺展开去。光绪十年(1884)的中法战争中,他升为两广总督,并且力主抗法,起用老将冯子材,大败法国军队,攻克越南谅山。在广东期间,张之洞开展了洋务活动,他设学堂、建工厂,体现了与一般封建官僚不相同的施政思想。

调任湖广总督后,他兴建了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在中国近代兵器史上有一笔可写的“汉阳造”步枪,就是在他的工厂里生产的。他还设立了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身体力行地推行“洋务新政”。他与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之间,应该说是既有共同目标又有矛盾斗争,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斗争。比如在芦汉铁路筹办一事上,他与李鸿章的争斗就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张之洞作为一位封建官僚,当然有着他与生俱来的两面性,这在他一生的许多事情上都可以看出来。比如,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表的《劝学篇》中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务本以正人心”,“务通以开风气”。这篇文章不仅得到了顽固不化的西太后的夸奖,也得到了主张维新的光绪皇帝的欣赏。做官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果然,在镇压了两湖反洋教斗争和拥护光绪帝当政的“自立军”起事之后,张之洞的官运更是无比亨通,督办商务大臣,两江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甚至当光绪皇帝“驾崩”的时候,他居然以一名汉臣而被委以“顾命”重任,并晋升为太子太保。由此可见在清朝晚期张之洞拥有何等的重要地位。

张之洞一生功过,是很难评说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去认识:我们的很多先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去探索强国之路,张之洞也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位。尽管他的探索是失败的,但却是有益的和不可忽视的。

张之洞73岁那年去世了,死后被谥为“文襄”。据说他为官几十载,临死的时候家中的土地连一亩都没有增加,这大概又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问题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4: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