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的后代虔谦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赴美后成了电脑程式员。著名作家刘震云曾说:“虔谦的小说,好就好在纯真……显出了世界的另一面。” 非马说:“作家的任务是表达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的共性。虔谦是一位成功实践这一使命的作家。”虔谦以她那份出世的纯真和入世的犀利,写下了《玲玲玉声》,书中触摸到的人和事包括了囚犯、植物人、商朝的皇帝、消逝的小镇、跨国婚爱、职场风云、天人之间乃至换颅之后!作者超越个人悲喜而俯瞰万家灯火,在红尘滚滚里孤独而深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玲玲玉声/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国)虔谦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惠安女的后代虔谦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赴美后成了电脑程式员。著名作家刘震云曾说:“虔谦的小说,好就好在纯真……显出了世界的另一面。” 非马说:“作家的任务是表达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的共性。虔谦是一位成功实践这一使命的作家。”虔谦以她那份出世的纯真和入世的犀利,写下了《玲玲玉声》,书中触摸到的人和事包括了囚犯、植物人、商朝的皇帝、消逝的小镇、跨国婚爱、职场风云、天人之间乃至换颅之后!作者超越个人悲喜而俯瞰万家灯火,在红尘滚滚里孤独而深情。 内容推荐 《玲玲玉声》包括2部中篇小说和13部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点,着墨处都是中华大地上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以北美为场景,多元族群为角色,从日常生活取材,虔谦以行云流水的文笔,娓娓道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职场的悲欢,婚姻的离合,文化的冲击,下一代的教养,等等。不同种族的人在此交汇,呈现了普遍的人性。作者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人意表的情节,题材多元而不重复。字里行间流露的恕道与信仰情怀,使得最阴暗的题材,读来也不至过于沉重,这是作者最成功的地方。 目录 短篇小说 佳思地七十七号 一个圣诞节的雨夜奇遇 跨狗婚姻 墙 天使车声 街心舞女 两颗子弹 万家灯火 麦克去了哪里 金线 植物人 换颅之后 商汤的后代 婚戒 中篇小说 玲玲玉声 弃婴玲玲 后记 试读章节 佳思地七十七号 第一眼见了佳思地七十七号——栋山上的林间木屋——我就喜欢上了它。这得要感谢我的地产经纪瓦内斯。瓦尔斯是个诚实、诚恳又勤奋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总摆着他一家子的幸福照片。照片很有美感,从背景到色彩光线再到影中人,一派安宁祥和温馨。 合约签到一半,瓦内斯突然想起来什么,说:“我得告诉你,离这里两英里处有个监狱。” “离得这么近啊?”我愣住了。在美国这么久了,还没听说过监狱这个词。瓦内斯说那监狱叫重塑中心,“意思一样,就是监狱。不过这一带是死角,没有别的出口。犯人不会找死往这里跑。”瓦内斯又补充道。 “重望中心”,听起来好像有点不一样,比“监狱”缓和了许多。 “我不在乎。”我说。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两天前瓦内斯曾带我去看城中心的一栋漂亮洋房,说是价格奇好。我当时动了一点心。不过一见山中这处,我就把那市中心的洋房忘得一千二净。 那天,天有些阴,原来的房东,一位五十开外的男子,把最后一批东西搬离了佳思地七十七号。我站在门外探头,见家庭厅墙上的那个木制十字架还在。 “这个你怎么没有拿走?”我问。 “我想对你会有用的。”他说,“不过要是你一定要我拿掉,我今天就把它拿掉。” “算了,留着吧。”我说。 搬进来一个星期后,我就有点后悔买了这房子。这里地势高,晚上风特别大。风直往房子里钻,发出一种怪异的、有时令我毛骨悚然的声音。周围没有别的住家,我一个人住这里还真有些害怕。我在门上加了个铁栓,又在床底放了根木棍,总算是能安下一点心来睡觉。 有天晚上,半夜时分,我被一阵汽笛声吵醒了。那声音在夜半里显得很清厉,很刺耳。我睁开眼睛,听得出那是警车的笛声。 “会不会是有什么犯人跑出来了?”不知怎么的,我首先就想到了那里。不过很快我就告诉自己: 杞人忧天。地产经纪不是说了,从监狱牢房到门外有六层警备,犯人根本就跑不出来。想着,心又安了。肯定是有哪个不法分子给抓了。抓了好,社会少个渣滓,多一份安全。 第二天在公司多加了一小时班,回家的时候,迎面看见的是一轮殷红的夕阳。不知为什么,那天感觉那夕阳有些凄凉。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一座桥,那夕阳就挂在那桥边,远远看上去,它似乎有些伤感和失落。我的心里也悄悄涌上来一种莫名的伤感和失落。 我的车库和房子是连着的,车库门一关,就全然是自己家了,感觉上很安全。我打开车库门,把车徐徐开进车库,随手就关上车库门。下了车,正要去开通往房子的门,突然感到身后一阵骚动,我还没来得及回头,一个声音已经从身后响起:“不要动,带我进去。” 看过电影,听过故事,我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双手发软,脚底冷透,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笼罩全身。 “打开门——不,那只手拾起来——带我进去。”那声音在说。声音听上去冷静低沉,越发让我感到恐怖。 “OK,OK。”我说着,抬起一只手,另一只手哆嗦着开了门。我还是不敢回头。 进了房子的客厅,我把包放在了沙发上,一只手还抬着。 “坐吧。动作慢点。”背后的人说。 我慢慢转过身来,不敢抬头,轻轻地坐在了沙发上。 “他要是个强奸犯该怎么办?”想到这念头,我的头一阵发麻,身体变得僵硬。 “别吓成那样,我不是坏人。”那人说。 我这才壮着胆拾起头来,朝他看了看。我的眼睛刚好撞上了他的。他的眼神很深,眼睛是蓝色的。他看上去三十岁上下。不知是不是因为脸上有污垢的原因,脸色有些黝黑。他中高个头,头发凌乱,胡子粗黑,人有些瘦。他手里拿着根东西,我认出那是我车库里的中型改锥。我看着他,感觉坏到了极点。最不愿意看到的可怕事情发生了,他肯定是从监狱里跑出来的逃犯! 怎么办?我应该马上设法去报警。可是他警觉的眼睛盯着我,我根本没有动弹的自由。 “你最好不要想着去报警。” 怎么搞的,我的每一个悄悄的心思都给他看透! “假如你去报警,”他继续说,“结果就是你我一起死。”尽管他声音保持平和,但我知道他是在警告加威胁。逃犯嘛,什么事做不出来! P3-5 序言 难得的质朴和慈悲 我读过不少虔谦的作品,其中有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不能讲的故事》,还有中篇小说《玲玲玉声》《吉花女》。前者在海外赢得上千万的点击量,曾经感动了不少读者。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点,着墨处都是中华大地上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在行文描述他们的故事时,作者笔下慈悲的情怀每每使我感动。她已经离开那片土地二十多年,还能不断地写出一系列对普通百姓生活感同身受的故事,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表达深厚的同情,对社会不公充满了愤愤不平,多么难能可贵。在如今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歪风面前显示了一个正直作家的良知和道德准则。 现在放在我面前的她的中短篇小说选集,不论在故事取材、叙事风格和人物定位上,都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长期在美国公司工作,亲眼所见美国公司里的人事百态。这些经历是独特的。收在这个集子中的《街心舞女》《一个圣诞节的雨夜奇遇》《跨狗婚姻》《墙》等等,从美国技术职场的不同侧面切入,聚焦于人心和人际关系的返璞归真,构成了一轴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文学画卷。 在这本不厚的小说集里,作者为读者展现的世界,体现了在异国文化的熏陶和冲突中一个移民的视角。她跨越了文化的藩篱,跳跃进入了中西文化和谐共处而又不能互相取代,只能互相妥协的现实境地。是窘境,也是一种更符合世界潮流的新的境界。 《佳思地七十七号》中一个中国女子对于一个入室绑架自己的杀人犯从憎恶,到同情,到惺惺相惜的转变,过程是细腻多变的,却令人信服。故事发展呈现了作者从一种传统中国的道德规范中向着更多元的世界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转变的生动过程。《墙》充满了文化冲突的隐喻,客厅到厨房的一堵虚设的墙,岳母觉得是风水的调适,洋女婿约翰却觉得是不必要的阻拦,一个要留,一个耍拆,拆了之后,岳母还是坚持着放置了一个更加坚固的橱柜。在一个家庭生活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如果谁都不妥协,这场争执还会继续下去,何况在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还有《跨狗婚姻》,西方人视狗如己,东方女性却难以接受,原本的两人世界,是否因为狗的参与就成了第三者的介入?狗在这里不只是宠物意义上的加入者,而是家庭的一个成员,它对于男主人的忠诚与亲密,似乎有时更甚于女主人。是否能够宽容和接受这种家庭模式呢?还有《植物人》和《商汤的后代》都是构思独特的精心之作。 来自东方国度的我们,选择了后半辈子生活在美国的土地上,尽管这里多族裔共存,文化上多元开放,但是,对于我们要改变的还是太多。特别是你与异族文化的男女共处一个相对狭窄的生存空间,共事、共寝,或是共居一室,更多文化的难题将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做出改变了吗?你具备包容博大的心胸了吗? 虔谦的小说生动地提出了这些问题,让你读之心起波澜。她的短篇小说,篇幅不长,却融汇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几种性格的冲突。以小见大,下笔之处优柔细腻,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难能可贵。这次结集出版,却有了不一样的分量。作者的文学梦想和在作品中体现的持之以恒的慈悲为怀的视觉角度,显然是和作者来到美国后,皈依基督教,从而导引她崭新的心灵建设不可分割的。她对爱的感受回应,她的感恩虔敬、悲天悯人,她对真纯质朴、仁慈欢乐等世界初衷的拥抱,用她所特有的视野和故事,以文学形式与世界分享。 在洛杉矶作家群中,虔谦的小说创作具备自己的独特之处,选材上跨越文化,叙述上娓娓道来,细腻平视。尤其她的短篇小说在谋篇布局上回旋婉转自如,近期的作品在叙述风格上常有令我耳目一新的尝试。我由衷地向读者推荐这部小说集。是以为序。 叶周(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2015年6月3日于洛杉矾 后记 我曾经说过,我是诗的学生,其实同样的话也适用于我和小说之间。基本上,我写每一部小说时,都会尝试运用新的手法样式。《编钟缘》写穿越,《晨芳2112》写未来的事,《角色漂流记》用角色的口吻来写……虽然这三部作品没有收入这个集子,但本书仍不乏我的各种尝试。比如《万家灯火》写得像一盏盏温馨灯笼的排列,又像是一块块花色不同的碎布的天然缀合;《金线》像回纹针一般来回穿行,终归走向生命起始和终结的聚合点。形式上求新,内容上写来写去却总是离不开我关于生命和生命创造者的信念;虔敬、爱、返璞归真是这信念的要素,是我对人世的终极期盼。我的短篇小说大都包含悬念,而这悬念又是短暂的,因为我对悬念本身没有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化解悬念的力量以及这力量与人的互动。《佳思地七十七号》里我的情感犹如从天而降一般,而《商汤的故事》里那掌控着风雨雷电的力量,与人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融。写到这里,我突然感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太伟大了。我的文字,也脱离不了天人合一的框架和灵魂。我在另一部小说集《万家灯火》的序言中写到现实与浪漫,写到寰宇的终极曲调——欢乐。遵循同样的思路,我相信天人合一(或者说神人和谐)是人世的终极福祉。 谢谢洛杉矶华文作协前会长叶周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江少川老师为我作序!谢谢文学评论家陈瑞琳,文心社社长施雨,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姚嘉为,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庄伟杰及著名双语诗人、艺术家非马的评论!谢谢关心支持我的所有朋友! 虔谦 (2015年9月5日至2017年2月8日写于天使之城——洛杉矶) 书评(媒体评论) 陈瑞琳 文学评论家 虔谦是学院派出身的才女,但她最令我钦佩的还是那一股为文学飞蛾扑火般的激情。她的笔早已超越了个人的痛苦与欢乐,能够俯瞰万家灯火,进入到悲悯世界的大情怀。虔谦小说的力量,来自于文化深处对人性的考验,她在红尘滚滚之中孤独而深情,用自己温暖的血肉之躯,向人类的本质靠近。 庄伟杰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书既充满诗意又直指人心。作者以灵动的笔法,不着痕迹的浮世情怀,探寻人性深处的奥秘。一方面,虔谦继续从母体历史文化中吸取滋养与灵感;另一方面,又延续了短篇小说写作的优秀传统,小中见大,显示了对复杂经验精准而开阔的把握能力和干净利落的叙事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虔谦是一位新生活的有心人,是跨文化的审视者,是世态人情的探测者。 非马 著名双语诗人、艺术家 我一直觉得,一个作家的任务,是有效地表达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的共性。这样的作品,可以在任何一位读者面前保持它的艺术感染力,无论他或她的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年龄、性别或专业。我相信,阅读虔谦的作品时,你会发现她是一位成功实践这一使命的作家。 施雨 文心文学社总社长 虔谦是美国新移民作家中的异数,新移民作家群里学理工科的有百分之九十九,而她是那个百分之一,北大中文系的高才生。这样一位小说家,读者期待的是什么?当然是独特的视角。打开书体验一下吧,让作者带着你一起历险、探索,一起享受游走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快感、宿命与超越。 姚嘉为 台湾作家 以北美为场景,多元族群为角色,从日常生活取材,虔谦以行云流水的文笔,娓娓道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职场的悲欢,婚姻的离合,文化的冲击,下一代的教养,等等。不同种族的人在此交汇,呈现了普遍的人性。作者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人意表的情节,题材多元而不重复。字里行间流露的恕道与信仰情怀,使得最阴暗的题材,读来也不至过于沉重,这是作者最成功的地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