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部全景式讲述海军、海权发展与大国崛起的系列丛书!
“大国海权”丛书从历史出发,以时间为顺序,以关键事件为线索,详细梳理世界级大国在崛起过程中的海洋发展历程,深入解读海权战略,以及海军如何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看懂世界大国的崛起,谋中国未来之策。
这本《帝国的荣耀(英国海洋称霸300年)》(作者白海军)是其中一册,讲述英国沿着“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进路线,从崛起讲到危机,从决战讲到胜利,从世界称霸的全盛讲到面临全球收缩的困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的荣耀(英国海洋称霸300年) |
分类 | |
作者 | 白海军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部全景式讲述海军、海权发展与大国崛起的系列丛书! “大国海权”丛书从历史出发,以时间为顺序,以关键事件为线索,详细梳理世界级大国在崛起过程中的海洋发展历程,深入解读海权战略,以及海军如何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看懂世界大国的崛起,谋中国未来之策。 这本《帝国的荣耀(英国海洋称霸300年)》(作者白海军)是其中一册,讲述英国沿着“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进路线,从崛起讲到危机,从决战讲到胜利,从世界称霸的全盛讲到面临全球收缩的困境。 内容推荐 英国,是第一个真正受惠于全球海洋霸权的国家。自16世纪以来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后,逐渐成为世界第一海洋大国,正是依靠强大的海上实力,从而得以占据十分辽阔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可以说,英国海军为其全球市场保驾护航,而国家又用市场所得发展海军。这种优势,使得英国在保持自身地位的同时,又均衡了欧洲大陆各国。自17世纪始,一直将海洋超级大国的优势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衰落,前后长达300年,至今依然是世界主要海洋强国之一。 《帝国的荣耀(英国海洋称霸300年)》讲述英国沿着“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进路线,从崛起讲到危机,从决战讲到胜利,从世界称霸的全盛讲到面临全球收缩的困境。英国海洋霸权的兴衰,就是一部完整的海权论教材,读懂英国300年的成功与失败,才能真正拥有蓝海战略的全景视野。 《帝国的荣耀(英国海洋称霸300年)》的作者是白海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方命运的拐点——雅典走向海洋 希波战争 萨拉米斯海战 大雅典帝国 希腊古典海权思想 第二章 无敌舰队的威胁——英国崛起 欧洲困境与西班牙崛起 英国的崛起 海盗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海盗公爵德雷克 海盗王霍金斯 加莱海战 英国海洋利益在膨胀 第三章 海上生命线之争一英荷争霸 唐斯海战 英荷矛盾 第一次英荷海战 荷兰失去舰队灵魂 第二次英荷海战 第三次英荷海战 第四章 维护帝国的战争一英国的极限海权 英法海洋争霸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海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七年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 英国圈纳海洋 圣文森特角海战 拿破仑的无奈 英法对印度的争夺 英国海权的根本 第五章 巨舰大炮的挑战——一战及战后英国海权的收缩 J.S.科贝特与其《海上战略若干原则》 英德海上争霸 开战初期 德国潜艇战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插曲 日德兰大海战l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海权的削弱 第六章 赢得战争输了世界——二战中英国海权的衰落 二战前夕 从挪威海到地中海 塔兰托之战 亚洲大溃败 西西里岛登陆战 第七章 衰而不落——战后美英的联合海权 苏伊士运河战争 冷战状态下的英国战略思想 英国的“核海权”思想 英国海军的发展 马岛战争 维持海权与海洋利益 “不稳定的时代” 试读章节 陆地和河流,给人类带来了农业、城市和大陆文明;海洋,给人类带来了更便捷的贸易、交流和海洋文化。相比较而言,有了大型船只后,承载量更大,运输更便捷,范围更广阔,所以海路交流得更密集,而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的交流中互相促进的,且海洋贸易规则更严谨、金融流动更强、船只技术要求更高,所以,人类历史上海洋文明的进步要比陆地文明更快。尤其是在1500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持续数百年的伟大的大航海时代,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多形成于这个时期,今天的世界实则就是一个海洋社会——这一切源于古希腊。 与其他大陆不同,欧洲有一个天然的内海,这就是地中海,其他大陆无论拥有多么大的河流,它终究只是一条河。与其他文明不同,欧洲文明因地中海而成为海洋文明。希腊,以及后来的意大利城邦,是欧洲海洋文明的起源,虽然古希腊时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海权思想,但希腊人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丝毫不亚于后来任何伟大的海权理论家。 希腊最终能成为地中海海洋霸主,并不是偶然的,这首先是因为希腊处在地中海之中,三面环海,海洋就是希腊天然的环境,它必须面对大海,否则无以生存。亨利·米勒在其小说《马洛西的大石堡》中这样说道:“希腊有很多让人惊奇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可能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发生。即使上帝几乎在打盹,希腊也依然在上帝的护佑之下。世界各地的人们依旧在为一些琐事而烦恼,希腊也不例外,但上帝的神力却依然起作用。不论人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希腊是一片圣地。”的确,似乎在地中海这个海洋世界中总是会有奇迹发生。 希腊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深入地中海。希腊全境多山,海岸线长而曲折,半岛上群山把陆地隔成一块块谷地,这就使得希腊天然形成了许多城邦,但它们又都拥挤在这块并不大的半岛上,因此又是一个整体,属于同样的祖先,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希腊大体上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希腊包括伊庇鲁斯山地和狄萨利亚平原。从北希腊至中希腊,要经过一条险要的隘口——温泉关(德摩比勒)。中希腊被群山分割成许多小地区,以阿提卡最为重要,是古代著名城邦雅典的所在地。中希腊与南希腊以科林斯地峡相连,在地峡附近有麦加拉和科林斯两个重要的城邦,南希腊又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其重要地区有东边的亚哥里斯和南部的拉哥尼亚。作为三面环海的希腊半岛,既是海路又是陆路的交通枢纽,这种优越的条件使它兼收并蓄地崛起为文明的古国,并因此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也使得希腊文化最终成为欧洲的始祖。它的文化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文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艺术、哲学思想等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欧洲和世界。 希腊这样的地势首先为文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北部的山区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有利于希腊人防御来自北方的入侵。这种多山的地形又使得希腊经济逐渐依赖航海——因为希腊的粮食产量不足,必须进口埃及、东地中海的粮食,而希腊盛产大理石、陶土和各种矿物,这就迫使希腊人努力寻求海上通道和贸易,这也因此刺激了希腊文明的形成。 正如希腊历史在克里特时代、迈锡尼时代曾向东方发动进攻一样,当希腊城邦海洋文明达到一个新高潮的时候,与新兴起的陆地帝国波斯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利益矛盾。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另一次特洛伊战争,只不过这一次是东方帝国向西方海洋世界发起进攻。 波斯帝国针对希腊世界的野心早在居鲁士大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直到波斯吞并埃及、大流士一世完成对波斯内乱的平定及一系列改革后,国力达到鼎盛,此时波斯才具备征服希腊的条件和实力。 当大流士一世将一度四分五裂的波斯重整为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帝国的时候——这个帝国在当时已经无与伦比,波斯帝国的版图陆地上已经延伸至埃及,海上势力范围也逐渐由东地中海沿岸延伸到爱琴海——就与数百个希腊城邦发生冲突,波斯帝国势力范围的扩张与希腊势力的扩张在东地中海形成了不共戴天的矛盾,他们之间一决雌雄已经是迟早的事。 公元前499年,已经臣服于波斯、在波斯帝国的亚洲领土上的小亚细亚希腊城市米利都想要宣布独立,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毫不犹豫地提供了军事援助,向米利都派遣了一支由2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这激怒了波斯,波斯帝国开始决定要征服这个希腊世界,否则他的西部边界永无宁日。P10-11 序言 2500年前,古希腊伟大的统帅提米斯托克利曾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曾说:“真正决定我们外交政策的,是海洋霸权问题。” 丘吉尔在二战中曾说:“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无论什么见解,无论什么论据和劝说,不管他们多么动人,都不应该使我们放弃我国所赖以生存的海洋霸权。” 我们的文明塑造,依赖于两个简单的数字:地球上30%是陆地,70%是海洋。世界的文明体系由于地理的因素而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那就是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现代社会的两大来源就是欧亚大陆上的大陆文明和地中海文明。 在欧洲人发现海洋之前,他们仅仅局限于地中海地区,他们的船只驶出直布罗陀海峡之后就会感到恐惧,因为那是一个远比地中海浩瀚得多的未知世界,因此欧洲自古以来就把直布罗陀海峡看成世界边缘的大门,不会轻易逾越雷池。但是,地中海也孕育了欧洲的海洋文明, 自古希腊时代,海上民族就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去消灭我们的敌人吧,我们可以由此获得他们的女人、财物、土地。”于是,武器和士兵被运上了船,而渔船和货船也被改建成了战舰。 在欧洲历史上,由于大多数国家都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因此地中海实际上成了这个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每一个帝国都必须要建造一支强大的舰队来维护它的地中海交通或者用于征服他国,这就使得地中海地区任何一个帝国想要称霸就必须要取得海洋优势,否则这个帝国就将面临威胁——波斯人就是因为在希波战争中失去海洋优势而导致战争失败的;罗马人不首先从海洋上击败腓尼基人的舰队就无法统一地中海;奥斯曼帝国不取得东地中海的优势就无法巩固与欧洲天主教联盟鼎足而立的局面。 所以环地中海国家都明白,“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就是海权。 从15世纪末期,随着葡萄牙的海洋探索,欧洲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先后成为殖民大国和海洋大国——在这500年中,这些海洋大国之间频繁地进行着战争,都在竭尽全力地掌握海权,因为谁取得了海洋优势也就等于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此时,欧洲海洋国家尽管在陆地领土面积上无法与大陆帝国相提并论,但他们却已经能够对大陆帝国漫长的海岸线发起攻击,依靠数百年的殖民积累,他们甚至已经比大陆帝国整整提前了一个时代,进入到了工业时代。这时,庞大的陆地帝国还继续在农业社会中缓慢前行,这就导致了整个世界范围内所有的陆地帝国无一幸免地被欧洲海洋国家人侵、控制、掠夺。 由此,在1500年后,随着欧洲从美洲、非洲以及亚洲殖民地攫取巨额财富,欧洲各国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英国依靠大三角贸易、广袤的殖民地以及相对自由的国内制度,首先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开创了工业革命,这不但使海洋文明骤然超越了大陆文明,而且英国也由此迅速崛起。 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依靠海盗建立起“核心舰队”,在1546年创建正规海军,于1588年击败了欧洲最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走上了崛起之路。此后,再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击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从其手中夺走了大份额的海上贸易。从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间共计进行了6次大战,每一次,英国都获得丰厚的回报。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英海军曾以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在世界三大洋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为大英帝国开辟和保护了广阔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大于本土150倍,是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初,经济学家杰文斯曾这样说:“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新西兰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也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也遍及印度群岛(指西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成了我们的果园;我们长期占有美国南方的棉花地,现在正把它推向地球上所有温暖地区……”法国首相史舒瑟尔曾对英国广袤的殖民地感叹地说:“决定欧洲大陆均势的是殖民地贸易和海军力量。与英国相比,其他大国没有它的津贴就无法打仗,因此,奥地利王室、俄罗斯王室和普鲁士王室不过是二流的君主。” 马汉总结说:“多少世纪以来,英国商业的发展、领土的安全、富裕的帝国的存在和世界大国的地位,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 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英国之所以能长期维持霸权,主要是得益于几个方面:拥有海权、广阔的殖民地、活力十足的商业金融、卓越的财政政策、持续不断的资本输出、高产出的工业生产和层出不穷的科学技术创新,任何单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优势,不足以支撑英国的霸权,只有这些方面都具备且互相良好地促进才能使得整个英国机器高效运转。英国的军费在19世纪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在整个中央财政中也只占10%,仅用这么少的军费,就能在全球保护其庞大的利益,而且能称霸海洋,实属罕见。 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和实力,国民财富稳健地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从1760年至183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欧洲工业总产量的2/3,在世界制造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上升到9.5%;至1860年,这一比重再上升到19.9%,到了1880年,更是占到了22.9%。至19世纪中叶,英国海上商船队约1.9万艘,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英国学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说:“由于(英国)把制海权、财政信用、商业才能和结盟外交巧妙地结合起来的缘故,这种重商主义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业革命就是加强这一地位,逐渐把它(英国)变成另一种(指区别于欧洲传统意义上的)强国”。 正是如此,以强大的经济制造海权优势,以绝对的海上优势取得战争的胜利,反之再以海权强势扩展势力范围,英国由此维系了300年的海上霸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