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成功就是模仿,如果认为成功就是守规矩,如果你认为成功就是兢兢业业,如果你认为成功就是勇往直前,那么你需要看看本书,因为你已经被束缚,被捆绑,被加框,而成功从来都是不加框的!
这是一本关于观念、关于态度、关于行动的书。这是一本教你思考、教你分析自我、教你规划人生的书。作者书中讲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让你重新认识自我,找到成功的途径。
成功的人都是敢于跳出原有框架的,瞬息万变的时代容不得你保守、闭塞、踌躇不前。前人能够告诉你方法,但是你必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灵活运用方法。成功没有固定的框架可以套用,你复制不了别人的成功。本书粉碎了20条落后的观念,归纳出20条新的法则,它能带你避开成功路上的盲区,点燃照亮前程的火炬,帮你找到成功的自己。
也许你已经看了很多人的成功故事,也许你尝试了很多致富创业的方法,可是屡战屡败,你还没有成功,因此便得灰心气馁。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导致你的失败?是不是你在盲目的复制别人的成功?是不是你忽略了时代的变化,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不是你评判成败的标准有偏差,忽略成功的真实含义?
《成功不加框》就是要帮你找到屡次碰壁的原由,带你走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第1章 鱼跃龙门,成功的人都是敢于跳出条条框框的
1.姓资还是姓社?荣智健“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2.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杨澜离开了自己的舞台
3.毅然把工作扔在一边,申军谊当上了自由演员
4.无数人渴望“宅”在研究室,潘石屹却选择了下海
5.上亿人聊QQ,“QQ之父”马化腾却不喜欢跟人闲聊
6.当相声要“灭绝”的时候,郭德纲火了
第2章 社会变化快,原有的框架法则都在改
1.以前考上大学就很成功,现在大学毕业体会什么叫失败
2.以前你只要老老实实拿工资,现在你需要搞副业捞外快
3.以前人们必须找工作,现在sOH0一族到处都是
4.以前士农工商的划分明显,现在各行各业都有风云人物
5.以前你只要为老板打工,现在你要帮助老板,也让老板帮你成就事业
6.以前白领自我感觉良好,现在金领灰领粉领各领风骚
7.以前老板才是大爷,现在打工的也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功
8.以前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现在“君子”也要先重利再讲义
第3章 你不成功,也许是被世俗的框架束缚了
1.自古耕读两条路,很多人读书万卷也是盲目的
2.太多书呆子、书袋子,成了知识的奴隶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可能是最大的灾星
4.祖祖辈辈的心愿:找工作就要找个铁饭碗
5.人人争当“劳心者”,却有很多“劳力者”成功了
6.“咱家祖坟上就没长那根草”,某些家长如是说
7.没有功劳,你的“苦劳”一文不值
8.“知足常乐”是安慰人用的,却束缚了很多进取的心
9.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数个螺丝钉诞生了
第4章 人生不是照片,没法轻松塞进某个相框
1.你就是你,谁的成功你都复制不了
2.十个人有九个都想当科学家,那一定是幻想
3.用理想忽悠你的人,不过是让你替他的理想卖命罢了
4.成功者都是亡命徒,他们敢用青春赌明天,你行吗
5.你的技术可能超越比尔·盖茨,但是你的妈妈不及他的妈妈
6.天才策划人的方案往往在执行过程中流产
7.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便有也是圈套
8.貌似“坚不可摧”的东西,也许很容易就粉碎
第5章 想钻进某个框框,就必须把自己“变形”
1.铜钱是外圆内方,想做有钱人必须要向它靠拢
2.曾经以诚实为美德的乖孩子,要懂得说谎的重要性
3.厚脸皮你会觉得不好意思?那就OUT了
4.特殊时期,“善心”要让位于“野心”
5.像成功人士一样能够“抗压”
6.以德报德,对付无赖这一招就失灵
7.没有谁是一条路畅通走向成功的,更多的人多试了几条
8.为什么有些人有能力却反而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功
9.道德包袱背太多,你就有了“剩人”牌位
第6章 成功法则只是框架,你必须灵活运用它们
1.知识固然有用,你可以找一些有知识的人为你所用
2.成功的人都是心怀梦想,但是强大的行动力才是关键
3.天才=99%汗水+1%灵感,1%的灵感起着决定性作用
4.成功者都是坚持的,但是坚持的未必就能成功
5.现实总是在不断变化,要随时改变计划以适应变化
6.细节决定成败,但关键在于如何使细节不出纰漏
7.给自己充电是对的,但是不能盲目追求学历和证书
8.做人要厚道,同时耍懂得“兵不厌诈”
9.把握机会固然重要,但要懂得识别真正的机会
第7章 成功与否不能用呆板的条条框框来评判
1.世界上总有一些“晚熟的麦子”,他们遭遇失败却终将大器晚成
2.改正通往失败的道路上的错误,就是成功的开始
3.成功与失败到底是由什么来衡量的
4.“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个更适合你
5.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滋润其实就是成功
6.成功的意义就在于超越自己
第8章 框里开花框外香,谁比谁更幸福?
1.人们总有围城心理,成功的想变平凡,平凡的向往成功
2.很多“成功人士”’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幸福
3.成功的荣耀,但是不自由;不成功的自由,但是不荣耀
4.成功的光环千篇一律,成功背后的辛酸各有不同
5.成功人士都是高处不胜寒,脚下更是如履薄冰
6.“成功”这顶高帽子的庇护下,人会滋生负面心理
7.想成功就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苛求就能悠然自得走阳关道
6.当相声要“灭绝”的时候,郭德纲火了
相声是一门民间艺术,在民国时期便已经相当兴旺。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比如侯宝林都是靠在北京天桥说相声为生。建国之后,相声得到了大力扶植,一大批人通过说相声而名利双收,比如马季、马三立、姜昆、冯巩等人。但是,后来相声因没能满足现代人的娱乐口味,开始走下坡路了,最近几年甚至差不多被小品挤出了舞台,尤其是在赵本山等人的小品火爆气势之下,连以相声起家的冯巩、牛群等人,也客串小品,相声大有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迹像。以前很多说相声的人都改行了,而学相声的人也转而学其他的了,相声真正落寞了。但是就在相声越来越落寞的时候,却有一个说相声的人火了起来。这个人就是郭德纲。
为什么在相声几近“灭绝”的时候,郭德纲却火了起来呢?2005年底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在2006年以更加迅猛凌厉的态势继续蹿红。这个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家伙早已比普通意义上的“著名相声演员”更加著名。他和他的德云社不断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社会活动现场,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及电视媒体的大小综艺节目和新闻节目中,出现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角落里,出现在市井百姓的街谈巷议中。与此同时,郭德纲的相声段子不断出现在各种正版盗版混杂的音像制品中,郭德纲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由他代言的产品的广告中,他的经典台词和包袱也不断出现在不同年龄和阶层的人们口中。
郭德纲的成功是在十年的沉寂和挣扎之后才出现的,是在他独创的众多相声作品为观众所喜爱之后才出现的,是他的优秀创新造就了他的成功——这也正是为什么当某些人、某些势力质疑郭德纲的走红是因为有预谋有计划的炒作时,郭德纲可以微笑着回应——谁说这话的,有本事你再炒一个出来看看?
郭德纲的本事来自于他的天分,包括他脆亮‘的嗓音、优秀的语感和节奏感、丰富的表情和表演才能、独特的幽默感,但更多则还是来自于他自幼的勤奋。从一些关于郭德纲成长经历的记述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关郭德纲成功的些许秘密。也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多学几种曲艺形式和戏曲的唱段,对于具备基本职业素养的相声演员来说,应该都并不是一个特别有难度、特别费力的事情,但能够像郭德纲一样坚持不断学习、练习众多曲种并且融入自己的表演中的相声演员却并不多。
他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取决于他的敢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敢于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他的很多行为方式和作风都与前辈相声演员有诸多不同——他敢于在体制外生存,他敢于用十年的时间摸爬滚打在小茶馆,他敢于直面相声界多年积累下来的诸多弊病,他敢于直言自己在相声界的险恶处境,他敢于发表他那乍听起来颇有些惊世骇俗的实用主义相声理论……他在用与之前的相声演员完全不同的方式生活、成长、创业。于是,他也获得了与此前的相声演员都不一样的成功——他不再只是一个成功的相声演员,而且还是一个时刻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娱乐明星。
郭德纲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他的相声技艺完全来自民间的曲艺传承,来自他自己的勤学苦练,而不是官方的曲艺教育机构,曲艺学校、各种相声班等形式的课堂式的相声教学,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跳出条条框框学习本领的地方。
第二,无论是郭德纲在成名前的十几年相声演艺生涯,还是围绕相声展开的种种演出和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在他个人和相关同行、朋友的名义下自主进行,没有任何官方曲艺机构的支持和指引。他的这种做法为其积攒了相当的民间观众群,也为其创作新的段子积攒了很多素材。在此后他创作的许多新段子都是十分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而不像一些被豢养的“相声家”写出来的段子都生硬虚假。这是郭德纲与众不同的第二个地方,也是他能够爆红的一大原因。
第三,郭德纲成名之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人一阔就变脸”,他的相声作品一直服务民间,他的目标消费者仍然是普通的城市市民——尽管郭德纲的相声演出已经可以卖出高达几千元一场的高价,但是,德云社每周末在茶馆里的最低票价20元的演出始终未曾停止,不愿花高价的观众仍然可以花20元观看一场郭德纲的相声演出。而这种演出也像细沙长流一般,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断过,也能够稳定他的军心,至少无论何时,自己都能够保证最低的收入,保证一直有收入,而这是其他相声家做不到的。
由此可见,郭德纲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能够“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能够不走寻常路,自己寻找一条成功的道路,所以他能够在相声快要“灭绝”的时候跳出来。
郭德纲的与众不同——与众多其他相声演员的不同还表现在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大众娱乐明星。他的“业务”已经远不只是相声演出,而早已包括了影视剧表演、电视节目主持、广告代言等等在内。早在2"006年底,张艺谋投资3.6亿元拍成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首映庆典邀请了来自大陆和台湾的9位一线主持人共同主持,郭德纲便是其中之一。后来他更是跨行拍电视剧,到电视台去客串主持人,代言产品广告等等。郭德纲俨然成了一个N栖明星,可以说他是相声演员里最有成就的人。
郭德纲的种种成就固然与他的个人努力分不开,但是像他一样努力的人也不在少数,却只有他一个人取得了成功,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敢于打破界限,不像普通的相声演员一样去体制内的学校学习,去学习那些老段子,学习那些死板的腔调,而是独具一格,从民间走出来,处处有着自己的不同之处,从相声到影视、广告等等,无一不成功,而又无一不有着他极强的个人风格,也就是说他的成功都是走在别人不敢走,不会走的道路上取得的。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相声之所以式微,并不是相声没有了生命力,而是因为那些相声演员们不会创新,不愿意跳出已经局限他们、限制他们发展的框架,而郭德纲成功则正是因为跳了出去,成为一个“框外人”。
成功不加框
郭德纲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批评他的板砖和赞美他的鲜花差不多一样火爆。有人预言“这小子就是个泡沫”,兔子尾巴长不了;有人指责他的某些作品风格低俗,类似二人转;有人声称他抄袭传统相声名段改为自己的段子;有人还挖掘出他当年与故人的是非恩怨……面对这些争议和责难,郭德纲很坦然地说:“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善于把扔过来的板砖铺成道路。”
P20-24
成功究竞是什么?笼统地说,有一番大事业,有很多钱,有大把权力,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广泛的知名度;具体地说,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大企业,资产达到几个亿,在国内外的财富排行榜上高居榜首,在各大报刊杂志媒体网站上经常露面……这就是通常情况下非成功人士对成功人士的定义。
有趣的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很少这样标榜自己。早些年,或许有些暴发户、乡镇企业家会把自己跟某某领导人的合影装裱起来挂在自家墙上装点门面,或者把自己得到的一系列奖杯、奖状、锦旗、证书陈列在大展柜里让别人观瞻。现在的成功人士们已经没有这个做派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低调,尽量简化自己名片上的称谓,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大肆标榜自己的成功。即使出来亮相,多半也是为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说,“成功”这张奖状不需要用相框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只要你干得好,钱挣得多,企业做得大,市场份额占得足,你自然而然就被世人尊重。
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种全新的励志法则:成功没有框架。成功者的身份是没有框架的,三教九流,士农工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的方式是没有框架的,你可以靠打工成为身价上亿的打工皇帝、打工皇后;也可以自己创业在商海里大显身手;你可以白手起家不断挖掘属于自己的金矿;你可以天马行空展视自己的创意和思想。成功行为准则是没有框架的,做人固然要诚实,但是兵不厌诈也是应该的;做人要厚道,但是为了达到目标,使点儿小伎俩也是必然的;为人处事不应该公然树敌,但是有人陷害你,你当然不能心甘情愿地被害。成功之路注定是一条“流血的仕途”,没有章法可言,没有框架可言,即使有前辈总结方法,你也必须因地制宜,适时而动。这些就是《成功不加框》要告诉你的真相。
也许你已经看了很多人的成功故事,也许你尝试了很多致富创业的方法,可是屡战屡败,你还没有成功,因此便得心灰气馁。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导致你的失败?是不是你在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成功?是不是你忽略了时代的变化,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不是你评判成败的标准有偏差,忽略成功的真实含义?
《成功不加框》就是要帮你找到屡次碰壁的原由,带你走上通往成功的道路。这是一本关于观念、关于态度、关于行动的书。这是一本教你思考、教你分析自我、教你规划人生的书。作者书中讲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让你重新认识自我,找到成功的途径。
成功的人都是敢于跳出原有框架的,瞬息万变的时代容不得你保守、闭塞、踌躇不前。前人能够告诉你方法,但是你必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灵活运用方法。成功没有固定的框架可以套用,你复制不了别人的成功。《成功不加框》粉碎了20条落后的观念,归纳出20条新的法则,它能带你避开成功路上的盲区,点燃照亮前程的火炬,帮你找到成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