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法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董广民编著的这本《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法》详细解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的四季养生法和十二时辰养生法,向读者传授应时养生要诀。汇集了古往今来中医名家的养生精华、历代中医养生名著中的养生妙方,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中医养生智慧,并从日常生活着手,掌握四季养生法和十二时辰养生法。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无论有无中医基础均能一学就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十二时辰来调整脏腑平衡、阴阳平衡,以激发人体自我修复潜能,从而做到顺时养生,达到强身健体,摆脱亚健康困扰的目的。

内容推荐

董广民编著的这本《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法》告诉我们:

四季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古代中医认为,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基于这些观念,中医的四季养生要求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所以历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子午流注规律进行养生。古人发现,人体的经气就如同潮水一样,随着时间而在各经脉间起伏流动,有其特殊的盛衰规律,刚好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这一养生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注重天、地、人合一的观念,用古老中医智慧解密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神奇联系,揭示了藏在时间里的健康密码。有人认为时辰养生涉及经络穴位,深奥难懂,事实上这是个误区。十二时辰养生法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养生之道,如我们常说的“睡子午觉”等都是“十二时辰养生法”的内容。经络上的穴位很多,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患者来说,养好经络并不一定要你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有规律第作息就好了。

目录

上篇:《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第一章 解密《黄帝内经》四季不生病的智慧

解读《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

健康长寿的根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四季养生宗旨: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不时不食”,顺时而“食”

四季养生的关键时令: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不同的季节,疾病对人体入侵各有偏好

春夏秋冬,食补养生各有要义

“夏病秋发,冬病夏治”

顺天而调,收获季节的真“心”祝福

养颜,也要顺应四季的“生长收藏”

天有二十四节气,养生有二十四要诀

第二章 春季养生:欲与天地同寿,养生从春天做起

 第一节 立春到谷雨,春天送给人类的六份厚礼

岁首开年春意满,立春养“生”最重要

春回地暖草如丝,雨水养生重“脾胃”

神州大地待惊雷,惊蛰养生依体质

春来遍是桃花水,春分养生调阴阳

清明时节桃李笑,此时养生“补”为道

谷雨青梅口中香,内外环境须统一

 第二节 乍暖还寒,春季养生保肝为先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春天生机焕发,五脏六腑养肝为先

养肝即养人,食物滋养为上策

保肝救命,春天来杯三七花

家中不离蒜,肝脏安康百病休

想养肝,平时就不要乱发脾气

两个穴位藏大药,让肝从此不血虚

养生重在平时,养肝贵在坚持

“肝胆相照”,养肝别忘记保胆

 第三节 阳春三月,补好身体全年都健康

春季饮食讲原则,全年营养十足

春天多吃甘味食物,滋养肝脾两脏

补血,春季就选“红嘴绿鹦哥”

春吃油菜,解燥去火真管用

“千金难买春来泄”,祛湿排毒正当时

春养阳气,良药十分不如荠菜三分

香椿,让你的身心一起飞扬

全面着手,为自己清火排毒

 第四节 阳气初生,生活起居追随“春”的旋律

“春捂”很重要,但千万别盲目

春眠不觉晓,安睡要趁早

不想老得快,春天勤梳头

春天,“泡森林浴”的大好时节

“春心荡漾”,房事更要有所注意

人到中老年,春季“四不”·须牢记

着装有讲究,安然度暖春

 第五节 万物复苏,全身筋骨也要舒展起来

科学锻炼五原则,增强体质防春寒

春天运动,舒缓才是主要原则

“走为百练之祖”,春季早晚散散步

赏鸟、远眺、视绿,春季养眼三秘方

出外放放风筝,尽享春日之乐

春季练平衡,就荡荡秋千

 第六节 安养心神,春季图的就是个“乐呵”

春天来了,要警惕“心病”高发

春天不生气,养肝又养心

别人生气我不气,我找太冲穴出气

从抑郁中解脱,让快乐永相随

中医自古有妙方,专治精神分裂症

消解压力,给自己一个酣甜睡眠

 第七节 春暖花开,美丽的容颜就此焕发

做好面子工作,美丽和春天一起苏醒

由表及里,全面认识你的肌肤

暖暖春天,女人要好好地美

“澡”春三月,洗掉邪气困扰

春天,用桃花养得你“面若桃花”

拒绝春燥,就要这样保养肌肤

对症支招,抚平岁月的“痕迹”

少油、多水,春季护肤关键词

 第八节 防治兼行,彻底远离春季疾患

冬去春来话保健,跳过疾患五陷阱

春天发陈,小心旧病找上门

春季防感冒,平时多喝蜂蜜

教你三招,预防春天“风温病”

早春“捂一捂”,防止“倒春寒”

饮食兼顾刺激法,春困不是不可解

出外“踏青”,小心花粉过敏症

第三章 夏季养生:把握阳气生发,抓住健康命脉

 第一节 立夏到大暑,夏天送给人类的六份厚礼

骤雨当空荷花香,立夏小心“心火旺”

轰雷雨积好养鱼,小满养生防“湿”当先

割稻季节尽喜色,芒种会养身心都清爽

昼长天地似蒸笼,夏至护阳避暑邪

蝉鸣正烦田丰收,小暑静心更要小心

大汗淋漓皆是夏,大暑首先防中暑

 第二节 夏季养生先养心,心养则寿长

心是君主,夏季更需好好供奉

荷叶养心、去火,伴你舒爽一夏

夏季三大养心穴:阴陵泉、百会和印堂

安养心神,两道美味足够

养心,最好为自己培养一个爱好

心脏好不好,看看耳朵便知道

 第三节 夏季进补,关键在于“清”和“苦”

消暑祛病,从正确用膳开始

吃得科学营养,过个“清苦”的夏天

碱性食物,夏季均衡膳食必选

“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

夏季适当吃姜,非常有益健康

消暑佳蔬,当然非苦瓜莫属

“夏天一碗绿豆汤,巧避暑邪赛仙方”

 第四节 生活起居养好阳,才能“生长”不“生病”

骄阳似火,让阳气随大自然“耗散”吧

走出夏天睡眠误区,做个“仲夏夜之梦”

保足阳气,长夏防湿“三注意”

养生专家告诉你:夏季睡眠有四忌

想凉快,夏季除热有良方

盛夏出汗,千万别马上冲凉

夏日行房事,要防出汗染病患

体弱者着装,要遵循安全防暑指南

夏季,贴身衣物勿忘经常洗洗

 第五节 夏日运动,讲究一个“轻”字

运动“挥汗如雨”,小心损伤阳气

30分钟“轻运动”,健康快乐过一夏

举手之劳,起床前小动作让你精力充沛

赤脚走路,激活你的“第二心脏”

没事退步走一走,身体平衡疲劳消

夏日旅游,消暑养生兴味盎然

 第六节 酷热夏季,掀起适合你的美容季风

滋阴去火,夏季美容养颜之根本

全面保养,让肌肤健康一夏

夏日美容三大错,看看哪个你在犯

控油兼补水,做一个夏日平衡小美人

温柔地亲近阳光,夏季防晒进行时

空调房里,吃出水润白皙的肌肤

常按神阙穴,激活元神永远不老

娇嫩百合,让容颜放慢衰老的脚步

千年“美容果”,让你的肌肤水嫩光滑

 第七节 闷热多雨,养心调神天天都有好心情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天热易心烦,就练中医导引术

放下,给你的健康开一扇窗

养花种草,放松你的心情

疏散坏情绪,“气以从顺”过日子

为而不争,养好精神乐无穷

四大妙招,拯救你压抑的内心

 第八节 养到实处,让夏季疾患销声匿迹

清热解暑,中药、药茶各显神通

孩子中暑了,快给他“掐三穴”

以热防热,夏日养生不妨凑凑“热”闹

治疗皮肤病,合理用药是关键

夏季“降火”,要对症下药

夏季,要保护好脆弱的颈椎

端午来一次草药浴,百毒不沾身

小儿痱子,药浴法让宝贝清爽度夏

高温作业,别让温度夺走你的健康

第四章 秋季养生:平定内敛,收获大自然的金秋祝福

 第一节 立秋到霜降,秋天送给人类的六份厚礼

凉来暑退草枯寒,立秋谨防“秋老虎”

伊人去处享清秋,处暑注意缓“秋乏”

碧汉清风露玉华,白露保暖多防病

凉意舒情果清芬,秋分养生先调阴阳

天高云淡雁成行,寒露“养收”保阴精

梅映红霞报晚秋,霜降一定要防寒

 第二节 金秋时节,滋阴润肺最为先

肺为“宰相”,与生命息息相关

养肺防衰,重在多事之秋

护肺,关键看你会吃不会吃

每天按掐合谷穴,肺部从此不阴虚

人参补气助阳,健脾又益肺

疏通肺气有绝招,心火降下风寒消

 第三节 水润少辛,吃掉“多事之秋”

秋季饮食,少辛多酸、合理进补

立秋后,要学会全面防“燥”

滋阴润燥,麦冬、百合少不了

秋日进补好时节,先要补补脾和胃

秋令时节,新采嫩藕胜太医

热性食物助长干燥,秋天一定小心吃

秋天进补多喝粥,美味又滋补

多喝蜂蜜少吃姜,安然度清秋

 第四节 早睡早起多注意,秋季健康很容易

秋三月,生活起居要有节律

秋爽宜睡,但很有讲究

把握冷暖度,“秋冻”好过冬

“秋冬毒雾杀人刀”,出门注意看天气

循序渐进冷水浴,增强秋季抵抗力

气候干燥,起居要防静电伤身

 第五节 秋高气爽,让你的全身动起来

初秋,耐寒锻炼正当时

重阳登山,登出一生的健康

快步踏清秋,让你更长寿

太极拳,秋季平衡阴阳的养生功

邓氏八段锦,祛病又强身

局部瘦身操,让你过一个窈窕的秋天

 第六节 秋“收”,容颜也要跟着收获

秋日养肌肤,先从排毒开始

享受牛奶盛宴,拥有牛奶般的肤质

水果护肤,让肌肤告别秋燥

金秋润唇有方,绽放甜美微笑

秋季,肌肤突发问题可逐一击破

“换肤术”,帮你退掉暗黄肌肤

秋季养发,五大方面要做到

上一堂秋天护足课,让你举步生春

纤纤玉手,你需要这样呵护

 第七节 调情养志,让“秋悲”渐行渐远

从点滴开始,让“悲秋”走出你的生活

容易忧郁,十三项注意须牢记

三种按摩术,养出秋季好心情

无论男女,想哭就哭吧

同房,要挑心情好的时候

 第八节 丰收季节,远离疾患静享安逸

金秋一到,先防“秋乏”

当归为主力,秋末开始防冻疮

初秋,当心脑中风来袭

秋季提高警惕,吃掉各类支气管炎

防治哮喘,秋天不可松懈

消除肺气肿,饮食最关键

仙方通鼻窍,名医为你治鼻炎

秋季多养性,减少“男人病”

第五章 冬季养生:养精蓄锐,为生命银行增加储蓄

 第一节 立冬到大寒,冬天送给人类的六份厚礼

万物收藏梅开红,立冬最宜补身体

保暖增温雪初降,小雪要有好心情

朔风怒吼飞瑞雪,大雪就要综合调养

日短阳生炉火旺,冬至保养要全面

冷风寒气冰天地,小寒更要合理锻炼

银装素裹腊梅飘,大寒养生宜温补防寒

 第二节 冬季养好肾,健康根基才牢固

避咸忌寒养好肾,唱响冬季健康歌

肾衰有“表现”,补衰有方法

节欲保精,养肾要房事有度

常食“黑五类”,肾脏安康底气足

手脚冰凉,冬天要好好补肾

板栗,男人的“肾之果”

养肾,试试疏通任督法

没事练几招,巩固肾气、强筋壮骨

不仅是男人,女人也应该补,肾

女人补肾,四个穴位足够

 第三节 温补一个好身体,寒冬无情食有情

冬季滋补,饮食为先

冬天多喝汤,驱寒又防病

冬食萝卜保健康,不用医生开药方

大白菜,冬季养生的“看家菜”

香菇伴你过一冬,来年疾病去无踪

冬至吃狗肉,养好身体第一位

冬饮补酒,滋补强身益处多

跟着乾隆学养生,冬季就喝固元汤

 第四节 寒九腊月天,生活起居要“养藏”

冬天“养藏”,和太阳一起起床

科学过冬,室内工作要到位

细节决定好睡眠,为冬季健康加分

冬季着装,保暖、舒适都需要

一夜寒风冷,注意被窝“小气候”

寒气袭人,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呵护

冬季洗澡,从脚开始更健康

 第五节 冬天动一动,少生几场病

冬天健身,7条常识你不可不知

避开冬泳误区,在严寒中游出健康快乐

漫漫冬季,用慢跑调整我们的身心

冬季健步走,健身又暖心

踢打腿肚,给老年人安全的冬季养生法

冬季减肥,这样做仰卧起坐效果最好

最廉价的健康途径——呼吸养生法

 第六节 让你的美丽在冬天绽放

告别“冰美人”,从此做回“暖女人”

冬日活肤术,教你打造靓丽容颜

精油按摩,告别红血丝烦恼

“佐伯六式”,助你靓丽一冬

女人养颜新看点:冬日血型护肤术

 第七节 心安气顺,欢欢喜喜过寒冬

冬季,要注重藏神养生

冬季,谨防季节性情感失调综合征

老年人要敞开心胸,祛除恐惧情绪

几个窍门巧防冬季情绪“伤风”

让情绪在寒冷的冬季飞扬

在万籁俱寂的冬季享受宁静与孤独

远离懒散,让自己动起来

冬季,身心都需要一场“减肥”

乐观向上,做冬天里的“向日葵”

 第八节 冬季防病祛病,与健康不见不散

冬季,治疗手足皲裂小偏方

秋冬交替时间,谨防旧病复发

防治冻疮,让手、脚、耳朵安全过冬

寒冬来袭,防治流感须多管齐下

冬季防皮肤瘙痒症,一药一茶解君忧

冬季护眼,防止雪盲症、青光眼的侵袭

冬季要严防死守脑血管病

遭遇寒潮,要防心梗

五步走,冬治肾病综合征

下篇:《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一章 顺时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真谛

天地有定时,养生有定法——细说十二时辰养生法的由来

经脉时辰相对应,顺时养生由此行

五脏配五时,养生各有时——脏腑与时辰的配属关系

十二时辰养生学的现代证明——“生物钟”

时辰季节也相通,保养脏腑有神功

十二时辰与十二绎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子时时一阳生,养好胆气是对身体最好的进补

 第一节 胆经当令在子时,清心安眠养阳气

子时胆经当值,睡觉最有助于养护阳气

老年人半夜失眠,实际上是体内阳气不够用了

挠头不是挠痒痒,而是在刺激胆经做决断

坐骨神经痛,疏通胆经才是治本之策

敲胆经、揉穴位,让偏头痛不再成为你的困扰

眼角“小突起”,可能是胆经排毒排到这里了

 第二节 胆为中正之官,胆气充足,才有超强决断力

《黄帝内经》中的“胆识论”和养胆说

从“肝胆相照”的角度看中医养生

小习惯,大健康,中年护胆从好习惯做起

修身养性,胆气自然通畅无阻

 第三节 夜半无人问,清心寿自来——子时养生小秘诀

诱人的夜宵会给身体来大危害

熬夜过子时危害多,做好防护工作

子时失眠,建议大家做一做“催眠操”

警惕!心脏病发作常在子时

 第四节 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一足少阳胆经大药房

日月——轻松解决慢性胆囊炎特效穴

瞳子髂——祛除鱼尾纹,就从按摩它开始

风池——治头痛、降血压全找它

肩井——肩上一口井,护佑你一生

足临泣——消除亚健康症状,让你意想不到

丘墟——释放心理压力的通脉大穴

第三章 丑时春入户,肝血推陈出新,身体才能勃发生机

 第一节 丑时肝经旺,养好肝血,白天就不易犯困

丑时睡得越深,肝净化血液的效率越高

疏通肝经,让失眠不再成为困扰

久视伤肝血,关掉电视打开健康

丑时春入户,养好肝血春不困

 第二节  “将军”出征不匆忙,养肝护肝在平常

“夜雨剪春韭”,春天别忘了养肝美食——韭菜

怒伤肝,有了火气一定要发泄出来

熬夜伤肝,别让“夜猫子”偷了你的健康

拒绝“电脑综合征”,养肝护目很重要

要想肝脏好,切勿纵欲及疲劳过度

 第三节 肝经之上生灵药,调养情志不可少——足厥阴肝经大药房

章门——治疗黄疸肝炎的“退黄穴”

太冲——消气泻火,让自己有个好脾气

大敦——不抱怨不生气的养肝穴

期门——健脾疏肝,消除胸肋胀痛的顺气穴

行间——消除肝脏郁结的去火穴

第四章 寅时日夜交替,娇生惯养的肺开始进行气血大分配

 第一节 寅时气机肃降,肺经养护重点在于“收”

寅时肺经当令,开始对全身气血进行大分配

老人寅时睡不着,多是气血不足,大口咽津补气血

“早睡早起,精神百倍”的说法,老年人需要辨证理解

每天按摩肺经,补足肺气体自安

 第二节 肺主气,司呼吸,养肺就是养清气

天气通于肺,肺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寅时猛然惊醒,可能是肺部出了问题

寒气最易袭肺,寅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腹式呼吸,简单有效的养肺强身大法

什么样的运动最有利于健肺

 第三节 寅时失眠,该给身体补补气血了

阴转阳时,肺经开始分配全身气血

气血不足寅时醒,“赤龙搅海”来补充

老人不要早起,静静躺着让阳气慢慢生发起来

润肺清燥,抵抗“秋老虎”

 第四节 调治呼吸找肺经,补足清气一身轻松一手太阴肺经大药房

少商——咳嗽、打嗝,全都可以找它

列缺——通上彻下,调理呼吸通道

太渊——补肺的最佳选择

鱼际——哮喘发作了,揉揉鱼际穴

中府——调补中气的要穴

尺泽——腹痛发热的首选穴

第五章 卯时太阳升,排便通肠是对大肠经最好的呵护

 第一节 卯时养生,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

卯时大肠经当令,正常的排便是健康的保障

肺和大肠的保护神——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是人体血液的清道夫

每天敲打大肠经,抗衰防老身体好

大肠经四大美容养颜穴,排毒润肤最有效

 第二节  卯时把大肠照顾好,糟粕毒素才能顺利导出体外

大肠为传道之官,肠道健康才能顺利排出糟粕

科学断食,对肠道毒素进行一次“大扫除”

只有吃得好,才能拉得好——从饭桌上寻找畅便的秘密

每天练练畅便瑜伽,让我们的肠道更加健康

双歧杆菌是人体内的肠道排毒高手

 第三节 黎明保健要小心,方法不对最伤身一卯时养生宜忌

清晨起床,一定要先醒“心”后醒“眼”

“黎明同房,瘫倒一床”,千万要远离五更色

劝君莫饮卯时酒,否则阎王不催命难留

起床第一杯水,喝得科学才有益健康

清晨练练叩齿功,虚火再不致牙疼

晨练并非好习惯,傍晚锻炼才明智

 第四节 大肠经要好好敲,合谷更是宝中宝——手阳明大肠经大药房

迎香——通窍治鼻炎,气畅心不烦

手三里——通经活络、消除疼痛的首选穴

曲池——调节血压的神奇穴位

阳溪——手肩综合征的克星

合谷——调养肺阴虚的最佳穴位

第六章 辰时胃经旺,一份完美早餐是滋养胃气的关键

 第一节 上下齐抓共管,辰时保养胃经最关键

辰时胃经当令,该给身体补充点儿养分了

为什么说胃经当令时怎么吃都不会胖

“血变于胃”,胃经是身体真正多气多血的勇士

想美容,不想面色憔悴,就要时时拍打胃经

保养胃经,抗击衰老,就找五行神俞穴

 第二节 胃为仓廪之官,辰时养好胃,给身体一个固若金汤的“仓库”

胃为仓廪之官,是人体能量的发源地

食补养胃,让你不再受老胃病的折磨

都市白领,保养肠胃当遵循这些原则

老年人脾胃虚弱,管好嘴巴最重要

满怀感恩地对待我们的养胃大师——小米

脾胃不和时,可以喝一喝“补中益气汤”

肠胃经常出问题,给你推荐一款“猪肚汤”

 第三节 早餐营养又均衡,每天送给身体的第一份大礼

青少年不吃早餐,危害远甚于成年人

早餐吃得不科学,可能会加快身体衰老

给自己安排一顿完美的减肥早餐

早上起来没有胃口,小方法就能搞定

 第四节 一天之计在于晨——关注辰时养生细节,开启完美一天

早上洗脸,热水不如冷水

洗脸后做做脸部按摩,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早练五行梳头养生功,让你永远年轻

早晨走路上班,健康又时尚

 第五节 胃经多气多血,身体“饥饿”就找它——足阳明胃经大药房

天枢穴——通便秘、止腹泻都找它

足三里——人体第一长寿穴

颊车穴——治疗面部疾病效果好

丰隆——化痰消食兼减肥的大穴

第七章 巳时如蛇,疏松脾士会让食物更好地分解

 第一节 巳时养脾经,在黄金时间关爱人体的坤土

巳时脾经当令,是消化食物的关键时刻

经常流口水,其实是脾经发出的求救信号

孩子呕吐多为脾胃不和,推脾经是解决之道

孩子便秘找脾经,虚补实清辨分明

拍打肝经、脾经,最安全的减肥方法

“小动作,大健康”,从运动中养护脾经

 第二节 脾为后天之本,运转正常了,才能为身体提供不竭动力

脾为“谏议之官”,主管统血和肌肉

思虑过多不仅会心痛,脾也会“痛”

脾胃病的根子在“吃”上,解决之道靠食疗

脾喜燥恶湿,长夏养脾当注意防湿

口为脾之窍,脾胃有问题先从嘴上露出来

 第三节 巳时养生小习惯,改变你一生的健康状态

老年人巳时进行户外锻炼才有利于养生

巳时赖床不起,小心你的免疫力降低

办公室小动作,让你巳时精神抖擞

 第四节 突出重点,疏导全面,调动人体能量线一足太阴脾经大药房

血海——不吃药的补血良方

三阴交——更年期综合征的调理大药

阴陵泉——可以彻底解决黑头难题的大穴

太白——运动后肌肉酸痛,太白穴解忧愁

第八章 午时阴长阳消,短暂休息让心经气皿充足、畅行无阻

 第一节 午时养心经,就如同养护自己的生命

午时心经当令,养护攸关生死

午时安心养神,心经四大主穴功不可没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午时养生法——散步采阳

正午太阳毒,做好防晒工作,保证心经不受伤

 第二节 心为“君主之官”,君安才能体健

心为五脏之首,养心就是养生命

貌由心生,女人养心容颜更美

别让暴饮暴食伤害你的心脏

喜伤心,猝死往往由于乐极生悲

心喜红、耐苦——五色五味与饮食养心

心脏有问题,面部露马脚

补养心脏,透明食物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节 午餐吃饱又吃好,可以让自己多活十年

午饭吃饱又吃好,多活十年不是梦

“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最适用于午餐

上班族务必谨记——工作午餐的“八大注意”

 第四节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睡也有大讲究

午时阴长阳消,午睡一刻值千金

午睡有讲究,细节很重要——科学睡午觉的五个细节

有氧打坐十分钟,胜过午睡半小时——王绵之的午休养生法

午间睡眠打鼾,你可要小心了

 第五节 两“少”一极泉,守好神门是重点——手少阴心经大药房

极泉——解决暴饮暴食引起的不适

神门——补心气、养气血第一大穴

少冲——醒脑提神就找它

少海——治疗网球肘、高尔夫肘的绝妙处方

第九章 未时并非“未事”,要充分调动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第一节 未时养护小肠经,让肠道气血畅通

未时小肠经当令,养好小肠心也安

下午两三点脸红心跳病在心,就到小肠经上找解药

坐得肩背酸痛,敲小肠经最解乏

 第二节 小肠为受盛之官,泌别清浊能力强,全身气血才兴旺

未时不是“未事”,小肠不是小事

小肠负责泌别清浊,照顾好小肠很重要

简单的揉腹小动作就可以保养小肠

 第三节 未时导引养生功,清脑醒神胜仙药

未时收心火,常练八段锦之“摇头摆尾去心火”

补心气、宁心神,未时离不开“呼”字功与“呵”字功

国医大师贺普仁独创的“经络导引养生功”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未时做呼吸养生功

 第四节 防病唯求心淡然,神清可让体自安一手太阳小肠经大药房

少泽——清热利咽,通乳开窍的人体大穴

天宗——舒筋活络,有效缓解肩背疼痛

后溪——通治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前谷——五官的健康保证穴

腕骨——治疗糖尿病要穴

养老——老年人保健要穴

听宫——耳聋耳鸣,当找“多闻”来帮忙

第十章 申时多喝水,让膀胱经保持持久的青春活力

 第一节 申时强壮膀胱经,让我们的身体固若金汤

运行人体宝贵体液的水官——足太阳膀胱经

下午三四点犯困,多是膀胱经阳气衰弱,气血不足

按摩膀胱经,对特禀体质者防过敏有奇效

欲排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第二节 细心浇灌膀胱,让身体的排毒通道畅通无阻

膀胱为州都之官,要加强养护

小便排出全靠膀胱气化的功劳

申时多喝水促进尿液排泄,让膀胱顺畅无阻

 第三节 申时养生小动作,缓解疲劳,激发生命潜能

早晨运动不科学,申时才是运动、学习最好时间

申时做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就好

申时眼睛疲劳,不妨试一试“掌心灸天柱”

每天下午三四点,喝点儿下午茶有益身心

 第四节 背部两根擎天柱,膝后一口健康井一足太阳膀胱经大药房

睛明——防治眼病的第一大穴

攒竹——止嗝功效不容小视

玉枕——防治谢顶离不开它

大杼——治疗骨关节病的身体大药

风门——防治哮喘的独门秘籍

承山——小腿抽筋了,按摩承山迅速缓解

至阴——矫正胎位,从至阴穴着手

申脉——既驱寒又增加耐性的神奇穴位

第十一章 酉时日落至,让我们的肾从容贮藏脏腑精华

 第一节 酉时肾经旺,调养休息,贮藏脏腑精华

酉时肾经当令,保住肾精至关重要

利用好肾经,激发身体的无限潜能

骨质增生,敲一敲肾经就能缓解

酉时练练逍遥步,让老年人肾气充足

肾阳虚者,可在下午五六点练点儿护肾功

 第二节 酉时养肾壮阳,激活先天之本,疾病衰老不惧

将肾虚置之门外,让幸福常驻身边

下班前一杯水,排石洗肾清膀胱

古代养生家秘而不传的男性强肾秘法——“兜肾囊”

肾阳虚的人,在酉时补肾阳最有效

女性也会肾虚,补对了才能永葆青春

酉时吃枸杞,男人最好的补肾食品

 第三节 酉时吃好晚餐,是对肾脏最好的呵护

晚餐最好在下午六点半之前吃完

晚餐吃少,利于健康

晚上吃虾皮易患尿结石

晚餐禁忌:不宜过饱和饮酒过量

 第四节 肾经是宝藏,脚下有金矿——足少阴肾经大药房

涌泉——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长寿穴”

太溪——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照海——滋肾清热,调治失眠

俞府——调动肾经气血的大穴

然谷——让我们保持好胃口的奇效穴

水泉——按揉水泉是治痛经最简洁、有效的方法

第十二章 戌时日暮临,心包经快乐才能更好地护心强身

 第一节 戌时关爱心包经,打开人生快乐阀门

代心行事同时又代心受邪的心包经

要想心脏好,每天戌时揉揉心包经

振臂握拳,就可以让自己心神稳定

 第二节 戌时绿色娱乐,安神养脑,让身心放轻松

戌时补土,既补养脾胃又呵护胃气

戌时轻松拍手,给自己带来健康

老年人戌时多锻炼,防止腿衰老

戌时揉揉耳朵,可以百病不生

戌时背部撞墙法,让体内的阳气不断生起

戌时养心要诀——“戌时搓手,心脏无忧”

 第三节 心包经敲得好,全身上下无疾扰一手厥阴心包经大药房

内关——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大陵——癫痫发作时的紧急救治穴

郄门——急性心脏疾病按压郄门

中冲——既保护心脏又消除睑腺炎

劳宫——清心热和泻肝火的降火穴

第十三章 亥时人定,随天地归于宁静,养阴育阳三焦通

 第一节 亥时大军汇集三焦经,身体开始全面休整

亥时三焦经当令,入睡是最好的补养方式

保卫头脑安全的手少阳三焦经

减少鱼尾纹的秘方——敲揉三焦经

气机失调,让三焦经来帮你

 第二节 行气行水看三焦,养好“决渎”百病消

三焦为“决渎之官”,管理水道和主气

调理三焦气机,就用双手托天的方法

 第三节 亥时阴阳交和,正是性爱黄金时刻

亥时性爱是身体最快乐的表达

从《黄帝内经》“七损八益”理论解读房事养生

“性”福出了问题,不妨试试这些锦囊妙计

 第四节 亥时入梦乡,安身定神,养阴育阳

睡觉是天下第一大补,亥时入睡最能养阴

五禽放松操,让你亥时迅速进入梦乡

睡眠的方位与姿势决定睡眠质量

睡前冥想助你快速入眠

给自己选一张完美的床,睡觉才会更香

 第五节 三焦经显效,气顺百病消——手少阳三焦经大药房

中渚——治疗耳鸣头晕目眩

支沟——肠燥型便秘的润滑剂

翳风——防治感冒和面瘫的关键穴

肩髂——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试读章节

养生小贴士

中医养生观认为,阴是阳的前提,人体只有注意养收、养藏,即养阴,才能有更多的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我们在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养阴惜阴,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更健康更持久。四季养生宗旨: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如今,关于“人与自然”的话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有些人认为,人主宰世界,可以与自然抗衡。也有些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顺从大自然。其实,客观而言,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

从保健养生角度,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脏元真(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指人的周身内外气血流畅),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即安和健康。所以四季养生保健的根本宗旨在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人体诸气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在我国医学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次谈话:

黄帝问养生专家岐伯:“为什么先人们能活上百岁身体还很健康,现在的人不到六十就过早衰老了?”岐伯说:“古时候的人懂得对于四时不正之气的避让,以便使思想闲静,排除杂念。这样调和好了自身的正气,就不会得病了。”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照岐伯的方法修炼了起来。

黄帝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约束自己,消除不切实际的欲望,使心情尽可能地安定。由于精神专注,他劳动虽很辛苦,但并不觉得疲劳。由于在物质上没有奢望,所以他心情一直很舒畅。吃饭时,不管是什么他都不嫌弃。所穿衣服不管是质地好的还是差的,他都很开心。他喜欢与民同乐。虽然他是国家的领袖,但他尽职尽责,为百姓造福,从不自以为尊贵。

因为黄帝心静如水,加上他长期坚持,从不懈怠,所以他不受外界的干扰,常保有“天真之气”,这应该是他长寿的秘诀了。

“外慎邪气”则是警惕外界一切可以致病的因子,主要是从有病要早治、生活要节制等方面来调摄养生。

中医认为,邪气刚入于人体之表,应当即时治之,“勿使九窍闭塞,如此则营卫调和”,病邪就不会由表人里,病势也就不会由轻变重而损害正气,是养生祛病益寿之妙法。

外慎邪气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对自己的生活注重节制,忌“贪”字。比如:起居有常,起卧有时,从不贪睡,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衣着打扮应当以舒适为宜,根据气候的变化而适当增减着装,但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穿着过暖,也不要因为天热贪凉而过少穿衣;饮食方面则要讲究五味适中,五谷相配,饮食随四时变化而调节,忌贪饮暴食偏食;在心理健康方面,应当注重陶冶情操,坦然怡然地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良好的心态自然能够改善身体状况,减轻乃至避免机体发生病患的可能。

养生小贴士

自然界分布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之常气,以运化万物。人体秉承着五行运化的正常规律,因此才有五脏生理功能。不仅如此,人们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而生存。所以,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和人的关系好比“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一样,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如果悉心研究一下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出现较大矛盾并表现在外化的时候,常常是春夏之交这个人心易动的时期,也就是三、四、五、六这几个月。因此,贤明的统治者都尽量在春夏之交缓解矛盾。黄帝就认为,在春夏之季对人民群众要“生而不杀,欲而无夺,奖而不罚”。

其实,治国安民的大业与养生之道也是相通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就是讲,一年里,春夏秋冬四时(四季)阴阳的变化,是天地自然界万物生命演变过程中生、长、收、藏的根本所需。深谙养生之道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然界变化规律并能顺应这个变化规律的人,会适时地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顺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这样顺从了天地自然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正常地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害生命力,破坏人身真元之气,损害身体健康。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热了,为什么还要养阳?那样岂不更热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为什么还要养阴?如此不就更冷了吗?

春夏时节气候转暖而渐热,自然界温热了,会影响人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即大量消耗阳气,来调低自身温度抗暑热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天热出汗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所以汗的生成,也有阳气的参与。

秋冬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自然界寒冷了,也会影响人体,人感到寒冷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调动阳气,来调高自身温度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秋冬季节阳气人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  所以说,春夏之时阳虚于内,秋冬之时阴虚于内。在养生保健上就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所谓“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总之,主要还是阳气易于亏耗。

P6-7

序言

古人养生讲究天人相应,要顺时养生。一年分春夏秋冬四时,随着四时更迭,气候有阴阳寒热的变化。《黄帝内经》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一天又分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季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都是秘藏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真法,体悟这些真法,并运用于日常生活,像古人一样法于阴阳,顺时养生,每个人都可以“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四季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古代中医认为,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基于这些观念,中医的四季养生要求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所以历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此外,“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人们还总结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子午流注规律进行养生。古人发现,人体的经气就如同潮水一样,随着时间而在各经脉间起伏流动,有其特殊的盛衰规律,刚好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这一养生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注重天、地、人合一的观念,用古老中医智慧解密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神奇联系,揭示了藏在时间里的健康密码。有人认为时辰养生涉及经络穴位,深奥难懂,事实上这是个误区。十二时辰养生法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养生之道,十二时辰法中蕴藏着深刻的中医养生智慧,即“法于阴阳”,人体的作息只有与天地阴阳相合,才能长寿。

本书详细解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的四季养生法和十二时辰养生法,向读者传授应时养生要诀。汇集了古往今来中医名家的养生精华、历代中医养生名著中的养生妙方,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中医养生智慧,并从日常生活着手,掌握四季养生法和十二时辰养生法。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无论有无中医基础均能一学就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十二时辰来调整脏腑平衡、阴阳平衡,以激发人体自我修复潜能,从而做到顺时养生,达到强身健体,摆脱亚健康困扰的目的。

本书内容充实,富有哲理,易读易懂,但愿每个读者读完此书后,不仅能掌握各种奥妙的养生方法,更重要的是能领悟到养生的真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