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三代书香门第
个年仅23岁的小伙子,凭着篮球场上的“突然爆发”,把美国加州、台湾
彰化、福建漳州、浙江平湖“抓”在一起,为这“豪小子”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祖籍争夺战,这在NBA于1946年创办以来,是从没出现过的现象。抛开天勾贾巴尔、飞人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小飞侠科比等“纯美”巨星不论,即便是同样家喻户晓的“外来客”飘发哥纳什、小巨人姚明,也不曾享有此等待遇。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在林书豪的身后,潜藏着十分豪华的“宜家阵容”:三代书香门第。
先说林书豪的爷爷林新恳。据有关资料(《纽约时报》2012年2月18日)显示,清康熙年间(1707年),福建漳州府南区(今漳浦县)大批居民移民去台湾,其中林氏家族定居于中南地区的彰化县,到林新恳时,已是林氏第七代嫡孙。林新恳自小就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时期的他不但已经拥有一个商科学位,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学家,精通日语、英语和印尼语。
日本投降后,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台湾也未能幸免。1947年2月底,对时政持高度关切与敏感的林新恳卷入台北发生的“二二八”民众对抗政府事件中,蒋介石于同年3月初派大陆军队入台,以“清剿共党同伙和台独分子”为由,大开杀戒,数千人死于非命,林新恳作为这起惨案中的幸存者之一,从此专心从事自己的翻译工作,再不涉问政治。
根据资料推算,林新恳与其夫人林朱阿于1953年产下二公子,取名林继明,这就是林书豪的父亲了。
林继明5岁的时候,年仅39岁的林新垦病逝于老家北斗镇,林朱阿为了少不更事的孩子们能健康地成长,便带着林继明及兄弟姐妹从彰化举家迁往台北,这让与父亲同样勤奋好学的林继明如鱼得水,经过多年奋勉不怠,当时中国最高级学府——台湾国立大学的大门终于被他洞开,他也因此成了机械工程系的高才生。
林书豪的母亲家族,也是顶呱呱的。远的不提,光从生于浙江平湖的外婆陈意子说起,同样继承了父亲(民国时期文化界名宿陈惟俭)之衣钵,作为上个世纪40年代浙江省立医学院(今浙江大学)的高才生,陈意子毕业后决意留美,此后定居美国,并获得联邦州颁发的执照医师证,在纽约行医至今,名气不小,还曾荣获里根总统奖。
陈意子生有二女,其中老二就是林书豪的母亲吴信信。说起吴信信与林继明的结合,当得益于两“缘”:一是机缘,二是投缘。
那是1977年,林继明应弗吉尼亚州欧道明大学程平教授的邀请,赴美担任其助手,并在该校攻读硕士,此间他认识了一位学电脑软件专业的高雄姑娘,名叫吴信信,俩人一来二去,双双坠入情网,不久后他们又一道考入普渡大学读博,吴信信读博期间改取英文名叫雪莉·吴(Shirley Wu),读博期间,俩人仅租了一间蹩脚的学生公寓作为婚房,雪莉·吴改随丈夫姓为雪莉·林(Shirley Lin)。林氏夫妇紧巴巴的日子过到1985年,才在洛杉矶郊外的兰乔斯洛斯维迪斯(Ranchos Palos Verdes)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1987年,林氏夫妇生下第一个男婴,取名林书雅,次年生下林书豪,随后又生下老三林书纬。如今林书雅就读于纽约大学牙医专业,林书纬就读于纽约汉弥敦学院,而林书豪则已经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
至此,林氏三代书香门第的“中西合璧版”的铺就工程业已告成。
篮球启蒙:父亲是播种机母亲是培养基
都说一个人的成功身后必有一支强大的成功督导团。那么林书豪蹿红NBA的身后,督导团是谁?加州家庭教会的长老罗福昌(Fu-Chang Lo)给出了答案:“是书豪的父母造就了他的人生。”
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光从“三代书香门第”的记述中,就不难判断林家教子的传统家风:影响、督导、素质磨砺。
说到影响,这得说说其父林继明。
林继明本是NBA的超级粉丝。当年他能愉快地应程平教授之邀,赴美深造,除知识精进的欲求外,与能有机会到现场看NBA的“小九九”不无关系。
此前,身材被闽南基因困厄于不足一米七的他,虽然年轻时候错失了利用科学弥补先天不足的机会,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对NBA巨星的追逐热情,尤其对天勾贾巴尔,更是推崇备至。
美国与台湾的确不同,台湾连NBA直播都没有,美国到处都是街头篮球,这自然让这位篮球迷欣喜若狂。无奈他心知打球不行,所以不敢轻易去露怯。好在他娶了个善解人意的妻子。雪莉对丈夫的这么点兴趣从不苛责,毕竟那只是兴趣,健康的兴趣也有利于健心,能达到两全其美之利,即便陪他看NBA又有何不可?渐渐地,雪莉自己对打篮球也悟出心得来了。
林氏三兄弟降生后,林继明有想法了:让孩子们打球吧。
雪莉表示赞同。
1993年,林氏夫妇分别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在双方家人的资助下,花37万美元买下了波罗阿多一幢1700平方英尺的房屋定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居乐业。林继明便隔三岔五地带着三个穿开裆裤的小子到球场“玩拍球游戏”,玩完游戏又让他们看NBA赛场录像,用意是灌输孩子们对“球”的兴趣。那时,最大的林书雅也不过5岁,也就是说,林书豪于4岁就开始由父亲带着接触篮球,而且心里已被种下了“求胜”的欲望。
到三兄弟更大一点的时候,林继明开始明确地把游戏改成训练,而且一周三练,每次都有新内容,使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一直没有降温。值得一提的是,个子不高的父亲对持球、神投、突破过人的技术情有独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子同样不高的三个孩子。父亲对孩子的期许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期许是什么?将来当巨星?No!
林继明说:“我只是想通过培养他们的篮球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和文化是同等重要的,当然,假如他们当中任何一位说自己对篮球不再感兴趣,我都不会强迫他。”
如果说林继明在儿子们身上播下了篮球的种子,那么,他们的妈妈雪莉则是他们成长中最称职也是最最辛勤的看护人了。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