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与实践”的专著。本书作者结合他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在书中介绍了世界铁路轮渡系统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需求,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具体从集成框架、技术集成、运营管理集成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成功实施的烟大铁路轮渡系统进行了实例剖析。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成本高质量地实施铁路轮渡系统这种具有特色交通运输性质的复杂巨系统,是具有现实意义并具挑战性的课题。作者结合他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在本书中介绍了世界铁路轮渡系统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需求,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具体从集成框架、技术集成、运营管理集成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成功实施的烟大铁路轮渡系统进行了实例剖析。
第1章 绪论
1.1 铁路轮渡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需求
1.1.1 铁路轮渡系统的产生
1.1.2 铁路轮渡系统的发展需求
1.2 铁路轮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特征
1.2.1 铁路轮渡系统的概念
1.2.2 铁路轮渡系统的架构
1.2.3 铁路轮渡系统的特征
1.3 国内外铁路轮渡系统发展概况
1.3.1 国外铁路轮渡系统发展
1.3.2 国内铁路轮渡系统发展
第2章 铁路轮渡系统实施方式分析
2.1 铁路轮渡系统实施的关键技术与接口
2.1.1 铁路轮渡系统实施的接口问题
2.1.2 铁路轮渡系统实施的关键技术
2.2 铁路轮渡系统实施的要求
2.2.1 实施过程既好且快
2.2.2 自研与引进、创新结合
2.2.3 培育产业集群
2.3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的提出
2.3.1 集成的必要性
2.3.2 集成模式的提出
第3章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基本内容
3.1 核心思想与理论基础
3.1.1 集成的核心思想
3.1.2 集成的理论基础
3.2 应用目标
3.2.1 铁路轮渡系统的基本功能
3.2.2 铁路轮渡系统的基本要求
3.2.3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的目标
3.3 集成原则和应用条件
3.3.1 集成原则
3.3.2 集成的应用条件
3.4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的内容体系
3.4.1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的框架
3.4.2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的方法论体系
3.4.3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估指标体系
3.4.4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合理性评估模型的建立
第4章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框架
4.1 核心子系统划分
4.1.1 子系统划分的原则及依据
4.1.2 铁路轮渡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4.2 物理网络架构
4.3 逻辑流程架构
4.3.1 铁路轮渡系统的运行流程
4.3.2 铁路轮渡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图
第5章 铁路轮渡系统技术集成方法
5.1 技术集成的内涵与必要性
5.1.1 技术集成的内涵
5.1.2 技术集成的必要性
5.2 技术开发方法
5.2.1 技术开发理论概述
5.2.2 技术开发元素的辨识
5.2.3 技术开发的集成模式
5.2.4 技术开发的集成创新
5.3 工程实施方法
5.3.1 工程实施的理论概述
5.3.2 工程子系统划分
5.3.3 工程实施元素的辨识
第6章 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方法
6.1 运营管理集成的内涵和必要性
6.1.1 运营管理集成的内涵
6.1.2 运营管理集成的必要性
6.2 运营管理集成方法体系
6.3 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的内容
6.3.1 制度环境管理体系
6.3.2 安全监控体系
6.3.3 信息化管理体系
6.3.4 组织结构
6.3.5 作业流程
第7章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合理性分析与评估
7.1 合理性分析的必要性
7.2 合理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合理性评估指标体系
7.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7.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7.3.3 指标的取值说明
7.4 合理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7.4.1 建立合理性评估模型的基本原则
7.4.2 已有模型介绍
7.4.3 合理性的模糊层次评估模型构建
第8章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实践
8.1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简介
8.2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8.2.1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必要性分析
8.2.2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可行性分析
8.3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框架
8.3.1 铁路子系统
8.3.2 栈桥子系统
8.3.3 港口子系统
8.3.4 渡船子系统
8.4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技术集成实践
8.4.1 技术开发方法
8.4.2 工程实施方法
8.5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实践
8.5.1 制度环境管理体系
8.5.2 安全监控体系
8.5.3 信息化管理体系
8.5.4 组织结构
8.5.5 作业流程
8.6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效果分析
8.6.1 系统综合能力分析
8.6.2 系统结构动力仿真分析
8.6.3 船桥港联合作业仿真分析
8.6.4 系统联合调试
8.6.5 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