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舍才有得(我与唐高祖侃舍得)/我与皇帝侃大山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姜正成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有舍才有得(我与唐高祖侃舍得)》介绍在中国历史上,李渊退位的决定可谓明智之举。李渊并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握住权力不肯放松,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更有作为的下一代君王,这就是一种舍得。本书通过对李渊的讲述,还原一个生动具体的李渊,让读者能够穿过历史长河,听到关于李渊的真实声音。

内容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李渊退位的决定可谓明智之举。李渊并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握住权力不肯放松,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更有作为的下一代君王,这就是一种舍得。姜正成主编的《有舍才有得(我与唐高祖侃舍得)》通过对李渊的讲述,还原一个生动具体的李渊,让渎者能够穿过历史长河,听到关于李渊的真实声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李渊成功事迹的梳理,解析李渊的成功之道和舍得艺术,供广大读者阅读思考,借鉴吸收,并用之于实践。

目录

第一章 涤荡人生,不为负累

 避免冲动,沉着冷静

 放弃躁动,学会忍耐

 果断决定,不优柔寡断

 放低姿态,收获完美

 舍弃无谓,看淡人生

第二章 远离诱惑,有舍有得

 勤学,才能成功

 自我克制,严于律己

 放弃诱惑,着眼长远

 节制欲望,不急功近利

 远离奢侈,崇尚节俭

第三章 敢抓机遇,舍小求大

 借势而起,借势而为

 炒作自己,创造机会

 关注时机,等待机遇

 做好准备,迎接机会

第四章 舍得艺术,铸就人生

 弯得下,才能伸得直

 舍小局,顾大局

 清除对手,防患于未然

 打破惯例,制定谋略

第五章 广纳良才,不计恩怨

 广吸人才,为我所用

 选人才也要付出

 对待下属一视同仁

 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发挥人才的才能

 善于倾听,善于纳谏

 恩威并施,激励下属

第六章 进退右法,虚实得当

 取舍得当,巧施空城计

 防不胜防,诱敌而歼

 远交近攻,利从近取

 暗度陈仓,出奇制胜

 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敲山震虎,威慑对手

 虚虚实实,迷惑对手

第七章 真心付出,用心管理

 依靠制度管理

 及时去除内部的“污水”

 敢为人先,创新改革

 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

 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凝聚团队力量

后记

试读章节

做人是一种学问,要想成功,就要有一种气度,正所谓,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自古以来的圣贤,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留名青史。

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治理太原。当时,太原主要面对两个威胁,一个是内部的“历山飞”起义军,另一个是来自突厥的侵扰。李渊巧施阵法,以少胜多,大破“历山飞”,招降“历山飞”部属男女老少数万人,从根本上铲除了这支起义军的势力根基。消灭了“历山飞”后,李渊转而对付北面威胁太原郡的突厥人。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任太原道安抚大使时,曾会同马邑太守王仁恭率军屡败突厥人,使之深为忌惮。如今李渊留守太原,王仁恭独留马邑郡,孤立无援,因此突厥骑兵频频进犯马邑郡,隋朝边关将士深以为患。于是李渊派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率领兵马前去援助王仁恭。但高君雅和王仁恭联合起来也不是突厥人的对手,屡战屡败。突厥人的进犯更加猖狂了。

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得知此事,游兴大败,长期不问政事的他表示要严肃地处理败于突厥之事。于是,他风风火火地派人到北面来杀掉王仁恭,逮捕李渊,并押往江都治罪。从隋炀帝对待王仁恭和李渊的不同态度上可以看出,隋炀帝杨广对自己的表兄弟还是留有情面的——虽然这点情面远远不能满足李渊的要求(李渊的母亲与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

当时天下大乱,许多贵族巨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致使交通断绝。隋炀帝派到各地抓叛捕盗的兵马多数难以行进,来往传递信件的使者也不能安全通过,而唯独这次派到太原郡来的“勾魂使者”没有遇到拦路大王、剪径山贼,一路平安地到达了太原,所以这帮久见混沌世道的使者们无不莫名惊诧,大叫怪哉。

这天晚上,温彦将(即温大有)到城西门楼上去睡觉,刚好看到抵达城下的隋炀帝使者,马上报告了他的哥哥温彦弘(即著《大唐创业起居注》的温大雅),温彦弘急忙向李渊的住处赶来。李渊当时刚刚睡下,听说隋炀帝的使者到了,大惊而起,如醒梦魇。李世民闻讯也飞奔至父亲的卧房。

听了温彦弘的报告,李渊拉着他的手笑着说:“如果经过这件事以后我还能活着,一定是上天眷顾我。”又对二儿子李世民说:“我听说只有神仙才会不走路而到想到的地方。今天这些使者完全可以称为神仙了!上天派这些人来催促我,看来我必须见机行事了。我之所以没有提早起兵,是因为你的兄弟们还没有回来呀!现在我将遭遇厄运,你们兄弟几个一定要齐心合力,举兵图存,不要和我一起遭受满门抄斩的祸事,搞得家破人亡,被英雄所笑!”从这句话完全可以看出,李渊早已有反隋之心,之所以没有正式打出大旗来,一方面如他所说,是因为他的家属大多在河东郡(当时李建成、李元吉都在河东)。还有其他两方面他没有说出来,即他需要一定时间来巩固太原这块基地,而不能像杨玄感之流,草草起兵反隋而终为隋军所败;且当时隋朝势力尚强,不宜起兵。李世民见父亲大人为了家属的安全不愿起兵,也不逃跑,于是哭着说:“全国河山如此之大,到处都有容身之处。请父亲大人学一学汉高祖躲起来,等机会成熟了再出来图谋大业!”

李渊听了儿子的话,摇了摇头,说:“今天这是时运决定了的,我虽然能机变灵活,又能怎么样呢?倘若天命所在,我必定成大业,所以这件事未必不是一种启示。我今天要遵照上天的旨意,赌一下命运。如果上天保佑我,我岂能被他们害了?如果上天一定要灭我,我逃跑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的记载,也不知道李渊当时是否真的说过这些话。不过,李渊确实有可能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以为他真是像自己所说的那样,要和命运之神赌一把,那你就和李世民、温大雅一样上了李渊的当了。因为当时的形势是,李渊留守太原重镇,是抵挡突厥和四处起义军的一支强劲力量,他明白,隋炀帝也明白,所以他决定留在太原郡不动,等隋炀帝的人来抓。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李渊被抓走,那么太原郡的防御力量必定少了一根擎天柱,突厥、起义军就会大举进犯太原重镇。太原告急,隋炀帝首先会想到谁?必是李渊。因为到此为止李渊最多只是犯了点失职的小错,完全可能被隋炀帝“皇恩”浩荡一下——发回太原将功折罪抵抗突厥。而且李渊在太原也快两年了,远比其他人熟悉太原的情况,加上和突厥屡次作战,对突厥的情况也了解得比其他人透彻,不叫他去救太原又能叫谁去?何况隋朝天下大乱,王公贵胄造反的已不是少数,朝中早已无人!第二种情况是,隋炀帝再派人来收回成命——这只是提前让李渊回救太原而已,而且这种提前会给隋王朝减少许多麻烦。如果隋炀帝头脑灵活的话,他会作出第二种选择。

所以李渊完全胸有成竹,早就认定了自己不会有什么大事,所以他不想逃跑。如果李渊逃跑,必定更加激怒隋炀帝,隋炀帝盛怒之下,就不会把李渊同王仁恭区别开来了,而会生出杀之而后快之心,那么李渊就站在了隋王朝的对立面——这既不利于李渊的生命安全,更不利于他图谋天下的大业。杨玄感起兵反隋终究败亡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出于同样的目的,李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起兵,因为那样做无疑更直接地表明了反隋的态度,同样会遭到隋王朝的打压。既然自己已经确信隋炀帝不会真的动了必杀之心,为什么要自己把悬着灭顶之石的绳子割断呢?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李渊并不是个优柔寡断,盲目尊崇上天的人,相反,他是一个老谋深算,极富心机的政治家——他极能隐忍,绝对不在势力尚小,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显露政治抱负。隋大业十年(614年)李渊任弘化留守时曾因广结江湖豪杰而暴露了政治野心,若不是他见机行事,随即采取酗酒纳贿这种“自甘堕落”的应付措施,只怕非但不能留守太原重镇,而且早已身首异处了,何谈图谋天下!所以,王夫之评论李渊:“高祖意念之深,诚不可及也。”

果不其然,隋炀帝的第一批使者刚到太原没几天,第二批使者就来了,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罪过,让他们依旧担任原来的官职。

由此不难看出,做人一定要有担当,能够沉得住气,能够经得住风浪。李渊作为一个乱世中的英雄,他做到了沉着冷静,也正是靠着这种沉着冷静,才平安度过了危险。

晚清风云人物翁同稣有一副对联日:“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两句话告诉人们,自古以来,贤德圣明的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沉着冷静,从容应对。P2-5

序言

古人云:“相由心生,烦恼皆自寻,若为舍不得,心怎得快乐?”舍得是做大事者的应有心态,取舍从容,低调坦然,体现出了大胸怀者的人生追求。为利所扰,舍不得而忧;为情所困,舍不得而痛。人要快乐,就要舍得。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了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树舍烂漫春花,获累累秋果;蛇舍弃外皮,得生命新生;蜥蜴临危弃尾,得生命保全;雄螳螂舍命求爱,得繁衍生息;人舍墨守成规,得别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独辟蹊径。可见,只有拥有舍得的心态、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精彩、活得快乐。

人都会经历“取舍”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与豪情,在“舍得”后获得成功或友情。正如星云大师所说:“心随境转则不自在,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人生路,都要面临着无数次的抉择与彷徨。当机会降临时,只有那些胸怀远大人生目标的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运。李渊就是一位对自己的人生取舍得当的帝王。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主动退位的皇帝少之又少,李渊退位的决定可谓明智之举。在人生之路上,李渊已经走上了辉煌,在人生的黄昏,李渊并没有像其他的一些人那样,握住权力不肯放松,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更有作为的下一代君王,这就是一种舍得。

我们编写此书,并不是要对于李渊的历史进行重写,而是希望通过对于李渊的讲述,还原一个生动具体的李渊,让读者能够穿越历史长河,听到关于李渊的真实声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李渊一生中丰要成功之处的梳理,解析出李渊的成功之道——舍得艺术,供广大读暑阅读思考。

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本书中难免有一些疏漏之处,对于历史的见解也难免有个人之见,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在人生道路上,成功与个人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更与时代机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路决定出路,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在别人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发现闪光的机遇,创造奇迹。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帝王,这些帝王无不具有一部非凡的传奇,如夜空中的群星般璀璨夺目。他们开创了一代王朝的新纪元和新气象,荡涤着时代,演绎着历史;他们是一个朝代的先锋,挥舞着新政权的猎猎旗帜,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解读古代皇帝,剖析中国历史,还原其真实的面目,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宝贵的人生经验。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多位教授、博士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所有对本书编写给予支持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资料,谨对这些资料、著作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有些资料因为无法一一联系作者,希望相关作者来电来函洽谈有关资料的稿酬事宜,我们将按相关标准给予支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