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传奇人生。
讲述了与萨特的友谊及断交的经历。
因车祸去世的加缪,其死亡本身就是荒诞的,令后人感慨不已。
《加缪传》(作者:何艳芬)通过对传主的求学经历、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品语言流畅,故事通俗,并收录了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传主的颁奖辞、传主的领奖辞、生平、年表、获奖时代背景、获奖当年世界大事记等,具有很好的参考及史料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加缪传/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何艳芬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传奇人生。 讲述了与萨特的友谊及断交的经历。 因车祸去世的加缪,其死亡本身就是荒诞的,令后人感慨不已。 《加缪传》(作者:何艳芬)通过对传主的求学经历、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品语言流畅,故事通俗,并收录了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传主的颁奖辞、传主的领奖辞、生平、年表、获奖时代背景、获奖当年世界大事记等,具有很好的参考及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加缪传》是一部关于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传记作品。 《加缪传》体例上的创新,作品包括传主年表、传主获奖当年大事记、诺贝尔奖获奖辞、授奖辞、获奖时代背景等。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加缪长相伴,这使加缪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在他的一生中,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 《加缪传》的作者是何艳芬。 目录 序言 Preface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Chapter 1 Childhood 1.战争受害人 The Victims of War 2.在贫困中成长 Growth in Poverty 3.路易日耳曼先生 Mr Louis Germanic 4.白衬衫 White Shirt 第二章 追寻 Chapter 2 on the Road 018 / 1.西蒙娜伊爱 Simone Ira 2.大学写作探索期 Writing Exploration Period in the Collage 3.劳工剧团 Labor Theatre 4.“性嫉妒” “Jealousy” 5.翡虚院 Dormitory 6.1937年的夏天 Summer in 1937 第三章 阳光与阴影 Chapter 3 Both Sides of the Life 1.“阿尔及利亚政坛上的一千零一夜” Algeria's Political Fairy Tale 2.队友剧团 Teammates Theatre 3.“真实的财富”书店 The Real Wealth Bookstore 4.第二任妻子 His Second Wife 5.进入《阿尔及尔共和报》工作 Work in the “Algiers Republic” 6.局外人 Outsider 7.世界缩小了比例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rld 8.回到奥兰 Back to Orange 9.荒诞三部曲面世 Absurd Trilogy 10.创作《鼠疫》 Cretion of Plague 第四章 反抗 Chapter 4 Reaist 1.动荡的日子 Turbulent Days 2. 进入伽利玛出版社 Work in the Press 3.与萨特建立友谊 Build Friendships with Sartre 4.参与地下报纸《战斗报》 Join in the Secret Papers Fighting 5.“不可能之戏剧” The Impossible Drama 6.笔战 Written Polemics 7.战后生活 The Life after the War 8.家庭与孩子 Families with Children 第五章 隐秘的绝望 Chapter 5 Faint Despair 1.纽约之行 Trip to New York 2.《战斗报》的命运 The Fate of Fighting Reported 3.“如果有人偷我的车,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它” If some one stoled my car,they needs it than me 4.苦果 Bad Result 5.巴利亚里群岛的灯光 The Light of Balialy Islands 6.病情加重 Disease Progression 7.与萨特断交 Break off the Friendship of Saatre 8.最近的海 The Nearest Sea 第六章 真实的荒谬 Chapter 6 Real Absurd 1.“夭折的大奖” Lose the Awards 2.“我站着回来了” I Stood back 3.一部自白式作品 One Confessions Work 4.《修女安魂曲》的成功 Sister Requiem is succeed 5.“我被阉了” I was castrated 6.去斯德哥尔摩领奖 Go to Stockholm to Accept the Award 第七章 冲向死亡 Chapter 7 Toward the Death 1.沉默的“病兽” Silent Patient 2.归宿之地 The end Land 3.最后的时光 Last Time 4.车祸 Traffic Accident 5.葬礼 Funeral 附录 Appendix 加缪生平 Albert Camus's life 获奖辞 Award-winning Remarks 获奖时代背景 Award-winning Background 加缪年表 Albert Camus Chronology 获奖当年世界大事记 World Events in the Year of Award-winning 试读章节 1.战争受害人 所有伟大的事迹和伟大的思想,都有荒谬的开头。 ——《局外人》 1906年的一天,一个长着一双迷人蓝眼睛,满头褐色头发,身高一米八左右的俊朗年轻人,应征入伍,兵役为期两年。这个年轻人叫吕西安?奥古斯特,在他入伍后,马上就被编入了一个远征团。奥古斯特入伍的第二年,正好是法国侵略摩洛哥时期。 在20世纪初期,法国想进一步扩大殖民地范围,然而在摩洛哥,马上就遭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极力反对,后者一直支持执政的苏丹。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二等兵,吕西安?奥古斯特被派往了朱阿夫第一团,1906年8月,奥古斯特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直接参加了1907年2月在卡萨布兰卡的军事行动。 后来,奥古斯特不知道何种原因,离开了登陆部队。不过,他离开时获得了一张品行优秀的证书。奥古斯特被评为了“优秀射手”。朱阿夫兵团的士兵,总是穿着灯笼裤,戴一顶小圆帽,让人联想到北非人的服饰。这个兵团,是法国军队中一支十分优秀的部队。 两年的兵役结束后,吕西安?奥古斯特成了一名后备役军人,在国家需要时,随时要回到战场。(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奥古斯特再一次被召回军队)。当这次战争结束后,他决定不回老家谢拉卡谋生,而是在卡特莉娜?桑代斯和她的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工作。 1909年11月13日,奥古斯特和卡特莉娜?桑代斯结了婚。 在里可姆公司里工作,奥古斯特学会了书写和阅读。里可姆公司是家大型的葡萄酒出口公司,公司在全国进行葡萄酒收购,然后进行出口。1912年年初,奥古斯特作为公司的代表,在葡萄酒酿造期间,去全国各地酿造商那里进行巡视,然后严格监督装船。 我们可以从奥古斯特写给雇主的报告中,发现较为造作、又显得高雅的书面措辞,可以看出奥古斯特由于找到了书面表达的方式,表现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快乐。他的妻子卡特莉娜不识字,因此无法在结婚证上签名。 1910年1月20日,奥古斯特和卡特莉娜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取名吕西安。他们搬到了邻近的里昂大街。1913年,葡萄收获的季节刚刚过去后,里可姆公司的老板将奥古斯特一家——奥古斯特、再次怀孕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大儿子吕西安,派往一个名叫宪兵帽的葡萄园,在波尼地区的孟多维附近,这是一个富裕的城市,同时,波尼也是法属阿尔及利亚最重要的一个港口。 波尼今天被称为安那巴,它位于阿尔及利亚的东部,临近突尼斯边境。孟多维市位于波尼以南的13公里。为了纪念拿破仑1796年在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打败皮埃蒙特人而命名为孟多维市。 奥古斯特一家人来到这个新地方不久,在1913年11月7日的深夜两点,妻子卡特莉娜便生下第二个孩子,取名阿尔贝?加缪。 第二天一大早,加缪的父亲奥古斯特便在孟多维市的政府报了孩子的出生。根据填写的表格的资料可以得知,奥古斯特当时的年龄为28岁,职业为管酒窨。他的妻子卡特莉娜,31岁,职业那一栏填的是“家庭主妇”。 报出生时,证人有两人:萨尔瓦多?佛朗多(办公室职员)和让?皮罗(管酒窖工)。出生地那一栏填的是圣?保尔农庄。这个农庄在圣?保尔村里,它地处孟多维市南部8公里处。按当时那一片地区大多数房子的样式,加缪是出生在一幢低矮的长房子里,外墙涂了石灰,屋顶盖着瓦片。 1914年7月4日,当时加缪还不满7个月。奥古斯特突然接到了通知,政府要求他回到朱阿夫军团,继续服役17天。尽管马上就到了秋天葡萄收获的季节,但是形势不容奥古斯特延误。 眼看大战临近,这颗毁掉法国一代人的重磅炸弹,很快就要引爆。6月28日,就是在奥古斯特给他老板写信告知重新入伍的前一星期,在萨拉热窝,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到了8月3日,德国在向俄国宣战后,也对法国宣战。从8月份,德国开始大肆入侵比利时和法国北部。这样,战争离加缪的一家更加近了。 奥古斯特回到战场,他被分到了朱阿夫第一团54连。其时,妻子卡特莉娜不得不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回到阿尔及尔。 法国需要朱阿夫军团这支精良的部队,因为德国军队的猛烈推进,已经使得法国处于极大的危难之中。此时,巴黎告急,奥古斯特在1914年9月4日,给妻子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信上告诉她,自己正在孟特勒伊。 但是,此时形势十分恶劣,德国军队步步进逼,离巴黎只有几公里了。 一天深夜,法国军队总司令霞飞元帅下令,在次日上午对德军进行反击,以阻止德军向首都逼近。8月24日马恩河战役打响。法国大军大举反击,巴黎的所有出租车,马上被动员起来,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士兵与精良的装备。 这时,奥古斯特头上中了炮弹片,受了重伤,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 此时,妻子卡特莉娜和两个儿子住在里昂大街母亲的家里。在丈夫受伤住院期间,她收到过丈夫从圣?比尤克医院寄来的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上后来由加缪保存,是一所世俗女子学校(圣?比尤克医院战前的前身),人们可以看到女孩子穿着“美好时期”的裙子,无忧无虑地在院子里玩。奥古斯特在他住院的病房窗口,打了一个叉。在信中,他说他好多了,并询问了两个儿子的情况。 然而,不久后,妻子卡特莉娜就收到了丈夫的死讯,在1914年l0月11日,奥古斯特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当局从医院寄来了一小块从丈夫头颅中取出的炮弹片,请遗孀保留。 丈夫的死讯还有这块从丈夫头颅中取出的炮弹片,对妻子卡特莉娜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她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刺激,接着患上了脑膜炎。此后,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受到了损害,甚至有些失聪。她能用正常的语速说话,但她的语音常常不自觉地震颤并且走调,她的心变得无比脆弱,面对生人时非常胆怯,因此,她常常沉默不语,而她的两个儿子正在慢慢长大。 卡特莉娜把丈夫的十字军奖章,小心翼翼地装进金边的镜框里,并一直挂在里昂大街的房间里。她从来没有机会去看一下丈夫的墓地,丈夫被埋葬在圣?比尤克市圣米歇尔军人墓地的第一排,这对她来说,实在太遥远了。P2-5 序言 把生命置于阳光中 加缪说:“在我作品的核心,总有一个不灭的太阳。” 就像他的作品,加缪让自己每天都生猛地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捍卫着自己的生命自由。尽管他的眼里含着泪水,尽管他的世界充满着荒谬,他仍然微笑着拥抱一切,他说:“如果能够拥抱一切,那拥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在他真实的生命中,他始终无法抑制,要把世界的巨大激情掌握在手中。 毫无疑问,他要进入生活中,甚至是生存本身。与生俱来的贫困和阿尔及尔天空永远灿烂的阳光,成为了他汲取创作的勇气与力量的源泉,让他的作品,始终饱含着永恒的爱与激情。 加缪在《反与正》的序言中写道:“对我来说,从来,贫困都不是一种不幸,有巨大的光明,在那里散播着瑰宝。就连我的反叛,也被照耀得辉煌灿烂。我想我可以底气十足地指出,这反叛几乎始终是为了大家而进行的,是为了使大家的生活能够奔向光明。不能断言,我的心灵生来就适于产生这样一类的爱。不过环境帮助了我。为了纠正天生的无动于衷,我置身于贫困与阳光之间……或许我正是这样走进了如今的事业,怀着单纯的愿望,踩上一条钢丝,在上面步履蹒跚地前进。” 没有对生产生绝望,生活中的爱就无从体现。加缪用他活生生的生命,实践着自己的哲学,哲学不是他的一门学术,而是充盈的生命热度及鲜活的生命本身。 一直以来,加缪就这样真诚地渴求光与温暖。他肯定地告诉我们:“如果不加入到树叶与阳光的嬉戏中去,我会是什么?我又能做什么?” 反观我们自身,在日复一日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迈着相同的步子,逐渐变老、变丑,甚至面目可憎,假如不在阳光下微笑,那么,黑暗很快就会来吞没我们的脸,让我们难以抑制漫长的寒冬与孤寂,直到灵魂的最后熄灭。 在加缪的《局外人》中,并没有具体讨论什么道理,但他巧妙地把隐藏在凡人内心的想法,白描式地呈现出来了。主人公默尔索杀人是因为太阳。仅仅因为当时太阳很炽烈,默尔索突然感到很烦躁,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他杀人,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穷凶极恶,也不是因为他有种族歧视,而只是因为这个简单得让人难以相信的理由。加缪要呈现给世界的,大概就是这种荒谬。 加缪是真诚的。如,当你记忆起真正的友谊,可能会记得:在某天,和某位朋友聊天,而你们之间的态度,就像和相爱的人做爱一样充满信任,在你们的眼中,闪耀着志同道合的光芒。又或者,当你满怀热情地讲到一个话题时,朋友却把头偏过去,一点儿反应都不给。这种真诚,加缪运用类似的这种扫兴和冷漠,当成一件很大的事情来讲,让读者感到一股逐渐弥散的触动。 在《西西弗斯的神话》里,加缪给出了一个超人式的处理办法:去死,或不去死,去活,或不去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值得我们为它死去,以及有什么,值得我们活下去。就如克瑞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说的:我寻找着我的神性。 其实,这个神性就是自由,就是独立。加缪使他笔下的主人公西西弗斯,成为一名勇敢的斗士,在大山的脚下,他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他完全实现了一种自主的自由意志,他怀抱的希望,是真实的。他把荒谬、悲惨的命运,有力地转化为自己的勇猛前行,并使自我,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1934年,加缪与“放荡”的西蒙娜结婚,加缪上班前,曾在美丽妻子的枕边放过这样的字条:我将牵着女孩的小手,让她坐在我的身边。坐下后,静静地看着我。随着她的眼神,我们将慢慢驶入陌生的大海,驶入辛巴达经过的大海。加缪的一生,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他在《反与正》里说过:“我凭借我所有的行动与世界相连,用我的怜悯和感激与人类沟通。在这世界的正反两面之间,我不愿选择……政治和人类的命运,是由没有理想和没有伟大特征的人造就的。伟大的人,从事的不是政治。” 作为一个一生都在反叛、在战斗的大作家,虽然他因车祸,离开这个世界已经51年了,但他的思想,依然在黑夜的长空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而他的信念依旧:“为了改变天生的无动于衷的立场,我曾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难使我不相信阳光之下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在历史中,阳光则告诉我,历史并非一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