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结婚总要选个好日子,希望日后大吉大利、鸿运高照,对于怀孕反倒无所谓,顺其自然吧,结果不少夫妻莫名其妙地就怀上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糊涂之至,挑日子受孕比挑日子举行婚礼重要得多,因为受孕日子关乎优生。可喜的是这种“本末倒置”现象正在被80后夫妻打破,虎宝宝、兔宝宝、龙宝宝的扎堆诞生就是例证。
不过,挑选受孕日子可不像挑选入洞房时间那么简单,这也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探索的热点。时至今日,科学家们已取得一些共识。
三个理想时段
对于受孕,怎样才算好日子呢?首先要“人和”,即看夫妻双方的身体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悦,基本此就一生而言,女性23~30岁(男性30~35岁)为最佳受孕年龄段。其次还包括“天时”(气候)与“地利”(环境),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3个确保:确保胎儿发育的畸形敏感期(约在受孕后第2~8周)要避开病毒流行的高峰段。确保胎儿的脑细胞增殖期(约在受孕后第9~16周,也就是孕末期3个月)要处在气候温和的季节里。确保胎儿的神经系统、生物电系统的功能协调完善期,恰好处在春、秋两季。
按照3个确保的要求来审视,一年之中,虽然不能说“子丑寅卯,天天都好”,但也没有绝对理想的“黄道吉日”。相对而言,一年中有3个时段值得推荐。
春末夏初 即4~6月份受孕,第二年2~3月份孩子出生。
优势:“乍暖还寒”的早春气温逐渐趋于稳定,病毒流行的高峰期已过,孕妈妈不太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患,也就逃过了病毒及药物的危害,保护胎儿顺利度过第一关——畸形敏感期。接下来的2~4个月,胎儿进入脑细胞增殖的第一高峰期,炎热的夏季已过,天气转凉;再下来进入脑细胞增殖的第二个高峰期(孕7个月至分娩),日历已翻到冬天。显然,胎儿脑细胞的两个增殖高峰期都躲过了高温的干扰,脑发育的质量优越,孩子的智商自然高出一筹。
初秋 即9月、16月份受孕,到第二年7月、8月份孩子问世。
优势:正值秋高气爽,温暖舒适,夫妻睡眠食欲不受影响,卵子与精子的质量好,加上葡萄、柑橘等优质水果大量上市,对孕妇营养补充和胎儿大脑发育都很有利;而预产期又恰逢翌年的春末夏初,气候温和,富含叶酸等维生素的蔬菜大量应市,加上目光充分,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无异于“及时雨”,尤其有助于骨骼钙化,远离佝偻病等营养性疾患危害孩子。当冬季来临,孩子已逐渐长大,可避免轮状病毒肠炎等肠道传染病流行的高峰段。
年初 即1月、2月份受孕,当年秋季孩子临盆。
优势:决定人的智力高低的关键部分——大脑皮层及其沟回在孕期第3个月形成,受孕于年初的孩子,其脑发育关键期正值春暖花开的4月、5月份,孕妇心情愉悦、日照充分,加上蔬菜、水果纷纷上市,可获得大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极有利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故而更为聪慧。到10月、11月份出生时又值秋季,气候凉爽,也适合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日后患上慢性病的概率更小,也更容易拿到长寿的“入场券”。
利弊兼有的时段
其他时段则是利弊兼有,为确保优生必须兴利除弊,将不良影响减到最低限度。
即3月、4月份受孕,孩子在当年冬季出生。
最大优势:可确保胎儿脑细胞增殖期处于气温凉爽的秋季,对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大有助益。
最大弊端:气候无常,乍暖还寒,气温、气压和湿度变化较大,孕妈妈很难适应,容易受凉感冒,遭受有致畸胎危险的病毒感染机会极大,不是理想的受孕月份。如果非要受孕,务必强力预防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侵袭,注意保暖等。
即7~9月份受孕,孩子在来年的4—6月份。
最大优势:孩子出生的时机好,正是春末夏初,风和日暖,气候适宜,便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如洗澡不易受凉,住室可以开窗换气。孩子满月后又可抱出室外进行日光浴、空气浴,以预防佝偻病发生。蔬菜、水果和新鲜的鸡、鱼、肉、蛋纷纷上市,母亲营养丰富,既可供给孩子充足的优质奶水,自身伤口也易愈合。当盛夏来临,母亲和孩子的抵抗力都已得到加强,容易顺利度过酷暑。到了严冬时节,孩子已经半岁,对顺利过冬也很有利。
最大弊端:夏季使用较多杀虫剂与亚硝酸盐,可使孕妈妈体内的激素发生改变,如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下,进而影响胎儿的脑发育。除弊的办法是提升孕妈妈的防范意识,远离杀虫剂与亚硝酸盐等有害物,以确保夏季受孕后的胎儿安全。
P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