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以静制动(老子管理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德)维尔纳·施万费尔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道德经》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译)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不要多次翻动它。

谁应当开始改变呢?伟大的上司,还是其他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而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每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改变自己的环境。但一个人也要认识到,一旦有必要,他也要接受失望(如果事情不是很快发生变化的话)。

人们如何才能获得那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带领你走近中国的智慧大师老子,他让你懂得无为的力量。或许本书将激发你了解老子的兴趣。

内容推荐

老子是中国古代另一位和孔子、孙子等伟大思想家比肩齐名的智者,他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人生的更高智慧:它描述的是一种主动接受的状态,一种灵活的态度,意味着顺其自然,遵守事物的规律,在承认困难和问题的前提下冷静客观地寻找解决的方法。这种人生智慧其实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手段。

本书探讨的就是这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无为”的管理方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才能,更需要有智慧。作者在本书中为企业管理者总结了老子的10条智慧准则,从统观全局,认识自我,独立自主,了解重点,保持镇静等各个方面,为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提供了一种传统的管理教科书中较少涉及的新思路。

本书作者是德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这是他的中国国学管理三部曲中的作品之一。对于广大企业管理者来说,这是本颇为另类,但令人耳目一新,非常耐人寻味的管理学杰作。

目录

前言

走近老子

 老子的传说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

 老子是现代经理人的伙伴

 21世纪的智慧学说

 十大智慧准则

1.最大的力量是人的内心平静

 战略性地投入自己的力量

 假象和现实彼此要取得一致

 善待自己的力量

 专注于现在,扔掉包袱

 接受对立物,任其自然

 从谦虚和信任中获得自身的力量

 通过内心的自由赢得自身的独立

 关于“道”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2.独立自主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如果没有了动力

 顺其自然地完成任务

 自知之明和自律

 管理能力,而非统治能力

 为自身发展承担责任

 关于独立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3.精神的自由创造通观全局的能力

 上司和员工之间要进行坦率的沟通

 新思路和新变化的机遇

 自由空间促进自信和创造性

 关于坦率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4.从自我认识中可产生出行动

 悠兮其贵言

 管理艺术体现在小处

 相互尊重确保创造价值

 以灵活性完成转变 

 老子心目中的经理人强项

 关于行动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5.真正的伟大不需要展示

 以泰然自若的心态取得长期成功

 经理人将员工置于中心地位

 适当地使用权力

 保持信任,传递信任

 关于权力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6.从智慧和经验中培养自己的优点

 需要和欲望是原动力

 在增长的道路上实现清楚明了的目标

 走迂回的道路达到目的

 关于增长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7.了解重点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确定个人的生活目标

 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识别新的成功因素

 专注于重要工作

 不惜以一切代价取得成功吗?

 关于成功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8.富有责任感的行动以谦虚为前提条件

 保持适度的意义

 以亲和力和责任去管理

 信任员工,分派任务

 关于谦虚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9.榜样比任何强制更能产生效果

 经理人要做出好榜样

 内心宁静的人,才会具有必要的魅力

 权威今天还受人欢迎吗?

 个人的正直是绝对必要的

 关于榜样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10.有了镇静,才能取得成功

 力量在于宁静

 坚持不懈和灵活性并用

 唯有变化才能持久

 关于镇静主题的灵感和启发

结论:老子的十大智慧准则

结束语:老子如何评价自己的言论

试读章节

1.最大的力量是人的内心平静

我的中国朋友替我准备好了各个章节的标题。“最大的力量是人的内心平静。它就在‘道’里面,每个人都必须奉行它。”

“每个人吗?”

“原则上是这样。但人当然首先必须唤醒它。他必须对此深入研究。这就好比软件,你激活它之后,它才能正常运行。”

“那么之后软件就可以自动运行了吗?”

“不。它取决于我的感觉。如果我在意,我就能感觉到那些东西,如果我不在意,那么我就感觉不到它们。人生也是如此,‘道’也是如此。”

“道”就在我们的心中,这可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每一个人,也不是每一个经理人,一生中都有着这种内在的力量的。一旦和我们内在的力量失去接触,我们就会将它视为需要改变的危机状况。然后,我们必须在新方向的阶段重新寻找我们内在的力量,即便我们给它命名时大多表现得更为冷静。

战略性地投入自己的力量

对所谓的个性类型,我们可以在文献中找到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也曾做过这样的研究,研究各种个性类型的人如何阐明自己的战略。它们可分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手段?或者换句话说,是不是为了达到目的,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或者可以不择手段?我认识的许多经理人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完全肯定的答复。而我也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取得了成功,至少取得了短期的成功。还有一个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就是:这事关经理人的职业目标,还是企业目标?

有哪些经理人以自己的观点影响了我们的管理文化?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能够容忍多少这样的经理人?

很久以来,从孙子、塞内加、马基雅维利直至克劳塞维茨,在我们的管理研讨会上,向这些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的经典作家请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比如,在历史战略家中就有孙子。他是中国的将军,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历史上的第一部谋略著作。孙子高度重视周密的准备工作,在他眼里,思考是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正确估计自身的力量。在孙子看来,最大的胜利就是不战而胜。他认为合作要比任何战争好。

老子也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统治者如何做事才最有意义,他应当如何投入自己的力量。孔子劝说人们遵循古老帝国的法律和传统,通过不断地向前人学习来改善自己的行为,而老子则认为过去的知识、传统和法律已经行不通了。

他建议我们摆脱任何权威,并由此寻求一种中间战略。一个经理人越独立,他就越能够听从折中的战略,一种均衡的战略。

老子生活在当时,完全在当时情况下做出自己的行动。他宁愿选择情感,放弃理智。他认为听任万事万物发展,仅仅间接地进行干涉最好。老子相信,决定我们环境的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当然也是在每一个经理人身上。他必须从这一内在的力量着手施加影响。经理人的任务就在于增强这种力量。一个人拥有这种力量,并懂得运用它,就是一个“圣人”型经理人。

重要的一点是:圣人以克制和谦逊发挥作用。重要的是这一结果,而不是经理人本人。

简单表述一下,可从老子那里推断出下列的规则,这些规则或许对经理人来说有点不寻常:

·注重外表形式的人,必将有损于其内心世界。  ·炫耀其伟大和光彩的人,必将隐藏其真实世界。

·一时无法漠视其智力的人,必将加重其内心的负担。

·未曾忘记维护其假象的人,必然有损于他的身体。

·毫无节制的过度行为将损害个体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其后果就是衰落和毁灭。剥削和摧毁世界的驱动力就是欲望。

·一旦国王们在自己的王国里大发横财,并将其占为己有,这就是不公和虚荣的根源。老百姓人人跟着学,马上就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了。

老子很清楚这一点:至关重要的不是经理人本人,经理人仅仅关心将企业做“大”。为此,他不得不自然而然地投入自己的力量。他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要为自己的工作让路。他当然知道得很清楚,他将是一个成功的人,他也会从中获利。但对他来说,这不是他行动的动力。他内在的力量才是动力。

P25-27

序言

我之所以撰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我们的管理需要新思想。我们都是在特定的思维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脑子里占有了这些思维模式并以此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像以往一样,我们有一种船长的概念,这位船长可以驾驭自己的企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企业负责人,这很可能只是一幅迷人的图画,仅仅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时至今日,恐怕不会再有人真的相信,仅仅依靠一个人就可以领导整个企业。许多经理人(而且不仅仅是这些经理人)都是企业领导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管理和特别错综复杂的系统有关。我们始终还抱有这种幻想,认为我们可以理性地控制上述系统。然而事实上,我们往往更倾向于以直观的方式行事或者感情用事。直到事发之后,我们才为我们的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然后将这一解释公之于众。许多经理人因为相信理性的优势,所以不承认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身上也缺乏某种实验文化。他们拘泥于自己的思维结构,同样只是使用那种一成不变的习惯性思维逻辑。

我并不是认为,唯有越来越新的方法和新的办法,才能帮助我们完成业已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的使命。我们能不能设想,通过更少地管理做到更好地管理?尽管这种假设有点自相矛盾。纽约奥菲斯室内乐团(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自1972年以来,该乐团始终没有设置乐队指挥一职,但取得了很大成功。当然,这个乐队里也有人管理,也有人指挥,但不是集中式的,而是针对过程的,而且利用自己的力量,是属于自我组织管理的那种。如此组织管理,并非奥菲斯室内乐团一家。纽伦堡星期日之夜交响乐团(Sunday Night Orchestra)没有指挥往往也能过得去,而其演奏水准依然无懈可击。

另一方面,我常常问自己,我们是否对经济界的经理人一味提出过高要求?企业往往太错综复杂,只能有限度地对其加以控制。而恰恰这一点是经理人应该做得到的。经理人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他在哪些结构中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

组织随着其市场份额的发展而发展,并且由于受分工和规模的制约其错综复杂性进一步增加。正如现有的任何一种系统一样,组织可以被理解为自我创造和自我保护的系统。企业的正常运作不仅取决于内部关系,也取决于和其他系统建立的外部关系。管理使命也随之变得错综复杂了。

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外部关系。在这里,领导人员必须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但就这一点而言,管理素质也意味着更多的东西。领导人员必须能够跳出组织去认识重要的客户系统和供应商系统,并为此安排组织。所以,他必须改变组织,将员工纳入变革进程中。

最重要的内部关系看来就在员工和组织之间。这里也有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目标理念。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好好地生活。组织希望完成对自己有利可图的任务。利益冲突由此产生,必须由管理人员对此加以控制。

人们可以从结果中看出管理素质来。一旦系统之间的啮合不成功,那么学有专长的员工离开组织并因此对组织造成损害的概率就会很大。管理人员代表两个方面。他们在员工面前代表组织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代表员工在组织内部获得认可和发展机遇的利益。管理人员必须有能力调解这种紧张关系。

等级制度也属于内部关系:不同等级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常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这里,领导人一方面要求将自己的人员定位为等级制度中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不断反思,从而改进组织,进而改变等级制度。

此外,各部门、各领域和各项目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属于组织的内部关系。组织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相互配合进行优化。管理的职责就在于保持各分支机构的特性,同时又确保合作。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上述分支领域的一部分。

在一张清晰地反映角色和能力的关系图中,管理素质和专业性体现在能够调动各个领域,使它们有效合作。自己部门的目标和利益必须和其他部门的利益以及组织的总体利益相协调。

除此之外,企业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管理就意味着对变化进程进行控制。因此,必须对能动性和稳定性进行平衡。管理人员必须为其组织确定最佳的变化速度。或者换言之:他们必须建立足够的平安和稳定,以始终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但他们也必须注意的是,组织要随着外部要求的发展而及时发展。

从这一意义上看,如果将经理人各种各样的职责牢记在心,那么某些人会说,如此错综复杂的组织,是根本无法管理的。我认为,在经济界人们也会考虑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人们有必要对自己的状况做出更多的反思,改变自己的态度,加上也要有改变自己态度的那么一点点勇气。重要的是对员工,包括对客户或者供应商有越来越强烈的真情实感。就是说,这些感情已经扎根,但从技术层面上还难以处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我们引用老子的语录和他“无为”的管理概念。

《道德经》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译)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不要多次翻动它。

谁应当开始改变呢?伟大的上司,还是其他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而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每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改变自己的环境。但一个人也要认识到,一旦有必要,他也要接受失望(如果事情不是很快发生变化的话)。

人们如何才能获得那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带领你走近中国的智慧大师老子,他让你懂得无为的力量。或许本书将激发你了解老子的兴趣。

后记

结束语:老子如何评价自己的言论

读者在阅读本书过程中已经对老子有了很多了解。我确信,老子的建议可以给许多人提供启发。或许人们会在这个或那个地方改变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老子的谦虚,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谦虚再一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下列诗句中,在此他对自己学说的影响做了比较。我也很喜欢把他的这一语录套用到本书中,因而放弃采取我自己的结束语。

所以,本书的结束语是老子的话: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译)天下人都说我的“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正因为它伟大,所以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具体的事物,那么它就显得很渺小了。

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俭啬,第三件叫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了俭啬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那就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拯救谁,就用慈爱保护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