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国的那些事(1900-1950)》编著者陈青。
大英帝国,是一个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全球帝国,领土面积高达3367万平方公里。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世纪20年代,根据《巴黎和约》托管德国殖民地而达到全盛时期,号称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全球帝国,同时也是史上跨度最广的帝国。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老英国的那些事》带你慢慢品读那段历史,了解帝国的故事和细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英国的那些事(1900-1950)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英)陈青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英国的那些事(1900-1950)》编著者陈青。 大英帝国,是一个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全球帝国,领土面积高达3367万平方公里。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世纪20年代,根据《巴黎和约》托管德国殖民地而达到全盛时期,号称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全球帝国,同时也是史上跨度最广的帝国。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老英国的那些事》带你慢慢品读那段历史,了解帝国的故事和细节。 内容推荐 《老英国的那些事(1900-1950)》编著者陈青。 《老英国的那些事(1900-1950)》内容提要:本书从民生和民主的角度,讲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的种种百态,有贫苦百姓要求生存,也有妇女要求有选举权;有英国的财政政策的改革,也有王室的变迁。 目录 写在前面 1900~1909/维多利亚女王去世,爱德华七世加冕 1.1 20世纪的大英帝国景象 1.2 20世纪初英国的生活 1.3 女王去世 1.4 约瑟夫·张伯伦 1.5 布尔战争和利物浦安菲尔德Kop看台 1.6 爱德华时代 1.7 娱乐 1.8 妇女“参政” 1.9 从摇篮到坟墓 1.10 侦破杀妻案 1.11 劳斯莱斯汽车 1910~1919/爱德华七世去世,进入乔治五世时代 2.1 新国王及议院里的纷争 2.2 南极探险 2.3 惊悚故事 2.4 国王的马 2.5 动乱 2.6 战争之路 2.7 一战初期 2.8 圣诞节停火 2.9 “谢菲尔德好朋友” 2.10 国家事务 2.11 媒体的力量 2.12 复活节起义 2.13 劳埃德·乔治 2.14 海战 2.15 妇女投票权 2.16 一战结束 1920~1935/ 乔治五世励精图治 3.1 阵亡将士 3.2 政治和爱尔兰 3.3 钱权交易 3.4 战后住房 3.5 乘飞机旅行 3.6 工党第一次执政 3.7 黄金标准 3.8 总罢工 3.9 英国广播公司(BBC) 3.10 大萧条和崩溃 3.11 印度要求独立 3.12 准备战争 1936~1946/ 乔治五世去世,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乔治六世不情愿地接替了哥哥的王位 4.1 不爱江山爱美人 4.2 轻信希特勒的首相 4.3 二战时的疏散撤离 4.4 敦刻尔克大撤退 4.5 轰炸伦敦 4.6 二战中的英国 4.7 北非沙漠战场 4.8 丘吉尔在英国 4.9 丘吉尔与美国 4.10 对德国的战争 4.11 新加坡战争 4.12 二战结束 4.13 新的领导人 试读章节 那个时期的女性有点像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宁可让自己和子女饿肚子,也要让丈夫有足够吃的东西,以便男人可以更好地工作以养活整个家庭。 问题是,有多少粮食才够这些穷人解决温饱?本杰明是个很有心的人,他向数位营养专家请教,从那里,他得出结论,他认为基本的食品需要是指“人体本能的需要量”。他指出约克的非熟练工人的工资远不够一个平均规模的家庭的食品需要量。他写道: “先要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生理需要?对于一个生活在贫困以下的家庭来说,如果想要维持一家大小的吃饭问题,那他就一定不要花钱买火车票和汽车票,他们不能出国旅游;他们不能买半个便士的报纸,也不能花一个便士买一张音乐会的票;他们不能给缺课的孩子写请假条,因为他们付不起邮票钱。孩子们没有零花钱买娃娃、玻璃球和糖果,父亲不能抽烟,不能喝酒,妈妈不能买漂亮的衣服。如果孩子生病了。只能去找教会的医生。如果死去,要由教会安排埋葬事宜。最后,这些低收入者必须每天都上班,不能旷工一天。” 约克人口的近三分之一都生活在贫困之中,如果每个工人有三个以上的孩子,那么他的家人将持续至少十年时间吃不饱。许多人不得不忍受它,但这也表明,当时的英国人能够忍受自己所处的现状。当时很多人平时哼唱的歌曲记载了这些社会底层百姓或乐观,或伤感,或庸俗的心境。 《贫困:城镇生活研究》对英国政坛的影响巨大。它表明,大英帝国贫富相差悬殊,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食品短缺,生活条件恶劣。它的统计方法实实在在,非常细腻,没有人可以反对,其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本杰明当时所作的调查不但给历史学家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一些知名的政治家们的讲话提供了很好的讲话素材,这些政治家讲演时一旦引入这个调查,聆听的百姓会觉得这是一位很关心民生的政治家,当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卫·劳埃德·乔治几乎每次会后都会向听众讲起这份调查的事情。温斯顿·丘吉尔也会在会上大声疾呼:“我可以看到大英帝国统治的辉煌,但是它却不能冲洗好它的下水道。”本杰明多次在全国各地讲演中提到这份调查。有一次,在伯明翰的讲演接近尾声时,他的一位听众,一位成功的、拥有多家工程公司的老总站起来说:“你讲得没错,从明天开始,我就把我手下那些每周收人少于20先令的工人的工资涨上来。”他说到也做到了,但是,那些原来收入超过20先令的人开始罢工,也要求涨工资.这些人要求他们的工资与普通工人保持不同。 许多人意识到很多民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大多数人忽略它,他们希望事情会自行解决而不是变化太大。此时,工党的思维渐占上风。但主要的领导人物是反对福利国家这一说法的,他们不想把钱花到民众身上。 1.3女王去世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去世,享年81岁。她在1837年登基为大英帝国的女王,历经64年,是英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君王。她在位时,英国在世界上享有“日不落帝国”的美誉。 1837年6月20日,威廉四世去世,享年7l岁,维多利亚成为英国女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早上6点钟被妈妈叫醒.她告诉我,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康汉姆勋爵在这里,他们要见我,我下了床,走进我的客厅(仅在睡衣外穿了一件晨衣)当时在场的只有我和他们俩。康汉姆勋爵告诉我,我可怜的叔叔,国王大人于今天凌晨2点12分过世,所以,我从今天开始成为女王。”她的加冕典礼是在1938年6月28日举行。自此,维多利亚成为第一个居住在白金汉宫的英国君主。此后白金汉宫重新装修了很多次,外观的变化也很大,现在的白金汉宫与维多利亚第一次住在这里时的样子差别很大。 维多利亚貌不惊人.身材矮小,据史料记载她身高不到一米五,穿着打扮也不时尚。但她拥有坚强的意志,很聪明,却又个性强悍,刚愎自用。维多利亚在位的64年,她渐渐由一个很纯洁的,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严肃而专横傲慢的女人。在她的晚年这一特点愈发明显。 在她统治期间政府的变化很大,表现在英国由一个只由少数贵族统治的国家变为一个民主的国家,土地拥有者可以拥有选举权。一些在工业革命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而且正日益壮大的行业的资本家,如水暖、蒸汽动力和煤气灯等这些让民众生活明显受益的工业界人士开始有强烈的参政意识,他们要求参政议政,向政府施加影响,他们强迫国会通过改革法案,19世纪末,给所有的男人投票的权力。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并没有给妇女投票的权力。可笑的是,他们的君主是女性,而且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女王。这些法案不仅要扩大投票选举权,同时也想改变政府本身的功能。它增加了下议院的权力。1867年,瓦特·白格豪特写道,“君主只保留咨询的权利,鼓励的权利,警告的权力。” 维多利亚从一个热衷于参与政治的君主变为一个更重视家庭的象征。维多利亚从小就是一个有着极强家庭观念的人.快20岁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梦想将来有一天能有一个美好的婚姻,一个爱她的丈夫,她开始留心观察,似乎在寻找着那美好一天的到来。此时,德国王子阿尔伯特走进了她的视野。1936年的德国之行,给她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她邂逅了阿尔伯特,维多利亚的日记中记载有当时她对德国王子的钟情:“阿尔伯特非常帅气迷人,他头发的颜色和我一样,他的眼睛大而明亮,蓝而深邃,他有优美的鼻子和嘴角,还有那一口漂亮的牙齿。这一切都充满无限的魅力,很迷人,这一切真是美妙极了。”回来后维多利亚就迫不及待地在1839年10月向阿尔伯特求婚。他们在1840年2月10日结婚,两人非常相爱,育有九个孩子,五个女孩,四个男孩。不幸的是,她挚爱的丈夫阿尔伯特于1861年12月死于伤寒。 序言 2013年4月17日,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葬礼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这位“铁娘子”的离世,唤起我们更多对英国历史的关注。她在1979年当选为首相后,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议“撒切尔主义”,成功地帮助英国经济走向复苏,并保持国际上的影响力。但我们也看到,之前的英国却一直陷于低靡,由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慢慢地失去了绝对的领导力。英国在最强盛时期连同其海外殖民地被称为大英帝国,该帝国在1922年的时候达到巅峰,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陆地,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何如此强盛的国家没有一直保持强盛的国力,日渐衰微?历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书就是带领读者重读那段历史,了解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作为历史大众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配合着丰富的插图,用片段式的历史细节,讲述老英国的历史,方便读者在工作闲暇或是上下班途中,抑或是每日睡前,利用零散的时间来认识老英国的辉煌与沧桑。书中还会向您展现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名人轶事。此外,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去英国旅行和留学的机会也相应增多,作为旅居英国多年的华人陈青老师,对中国和英国的文化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她选择了一些适合两国文化的历史事件介绍给广大读者,可以搭起中英两国的桥梁,为去英国旅行和留学的朋友更加生动详细地介绍英国的历史,在那边可以有的放矢地游玩和生活。特别是留学生,可以通过对英国历史的了解,更好地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因此,这也是我们出版此书的目的之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