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王珺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 总体框架与研究方法

 1.3 基本观点与政策建议

 1.4 创新点与内容安排

第2章 产业集聚与地区协调发展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现象和理论发展

 2.2 产业集聚理论

 2.3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距

 2.4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聚

第3章 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的历史演变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分布

 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

 3.3 综合分析(1949~2007年)

第4章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分工的现状

 4.1 工业集聚和扩散的现状

 4.2 省区的专业化现状

第5章 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分析

 5.1 产业集聚、地区分工与区域协调

 5.2 专业化集聚阶段

 5.3 多样化扩散阶段

 5.4 专业化扩散阶段

第6章 汽车产业集聚与扩散分析

 6.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6.2 空间分布特征

 6.3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6.4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6.5 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6.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IT(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与扩散分析

 7.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7.2 空间分布特征

 7.3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7.4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7.5 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7.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8章 纺织产业集聚与扩散分析

 8.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8.2 空间分布特征

 8.3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8.4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8.5 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8.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9章 陶瓷产业集聚与扩散分析

 9.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9.2 空间分布特征

 9.3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9.4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9.5 案例分析:佛lu陶瓷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9.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10章 家具产业集聚与扩散分析

 10.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10.2 空间分布特征

 10.3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10.4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10.5 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0.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11章 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产业集聚与协调发展

 1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11.2 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11.3 三大区域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动因分析

 11.4 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

 11.5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12章 广东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2.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12.2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12.3 广东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因分析

 12.4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

 12.5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13章 港澳珠江三角洲都会区:产业分工、集聚经济与协调发展

 13.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13.2 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13.3 港澳珠三角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的动因分析

 13.4 港澳珠三角协调发展的趋势

 13.5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14章 沪苏浙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1 基本问题与研究思路

 14.2 沪苏浙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14.3 沪苏浙产业分工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14.4 沪苏浙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

 14.5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以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不同行业不断向东部沿海集聚。在产业集聚的同时,地区间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也大不相同,进而使地区间,尤其是省际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王珺等编写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在广泛调研和全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区分工的视角来探讨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首先,从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地区分工类型与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地区分布类型两个视角对产业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划分。其次,用这个分类、参照国际经验,指出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关系阶段性演变过程,并判断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产业分布与收入差距所处的阶段。再次,用运输成本与体制和政策这两个因素解释了这个阶段的形成与变化机制。最后,将这种判断与解释具体地应用于我国的不同产业与地区。这种应用从产业与地区实践角度一方面扩展了这个阶段性分析与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印证了我们对我国产业集聚与地区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分析与变化趋势的预测。

总体上《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随着市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与收入差距是一个从相互对应变为不对应的过程。第二,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具有阶段性特征。第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体制环境决定了在阶段性转变中的转折点差异。第四,体制与政策因素对我国在阶段性转变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的14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理论文献评述两章,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理论文献与经验数据等做了一个梳理与概述。第二部分以60年来中国各地区间产业分布、专业化分工程度与收入差距为考察对象,以体制与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为界限区分了地区发展的两个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然后构建了阶段性的理论框架,并对我国的实践过程做出阶段性判断,最后运用运输成本和体制与政策等两个因素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包括了历史演变、发展特征以及理论框架与解释三章内容。第三部分是以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纺织、家具与建筑卫生陶瓷五个行业的地区性集聚与扩散为案例,运用区位商与行业比重相结合的统一分析方法,考察了它们各自在1998~2007年的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选择了我国四个不同的地区类型展开研究,首先考察了这四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联系与收入差距情况。其次讨论了不同类型区域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用运输成本与体制政策两个因素分析解释了这四种不同类型在各自阶段性转变的过程。最后对每个地区的持续转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中的新发现。通过研究发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一样,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地区分布与地区收入差距也经历了一个倒“U”型过程,分权竞争体制在这过程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二是理论上的新解释。我们用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分布指标与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分工指标对地区间产业分布与分工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理论观点,即专业化集聚、多样化扩散与专业化扩散。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跨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基本上处于多样化扩散阶段。三是方法上的新综合。在过往的分析中,对地区间产业分布的集聚与扩散的描述与对地区间产业分工现象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分析是分开的。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对五大产业的专业化与集聚水平进行分析。

编辑推荐

王珺等编写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共有14章。

第一部分是在突出问题意识与导向的基础上,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理论文献与经验数据等做了一个梳理与概述,目的在于找出这个领域中的重点与难点,以便集中地探索。

第二部分是以60年来中国各地区间产业分布、专业化分工程度与收入差距为考察对象。

第三部分是以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纺织、家具与建筑洁具陶瓷五大行业为案例,运用统一的实证方法,研究了它们在1998~2007年间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选择了我国地区间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四个不同的区域类型展开研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