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分类
作者 孙生龙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对当今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以贯之的冷静思考,一个全职爸爸十年陪读的心路历程,一个“特派记者”卧底教育的特别社会调查,一个五音不全的男人培养陪伴音乐才女的感悟和感动。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和生活的语言,借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国教育的沉重社会现实,并为诸位父母开出了解决诸问题的良方。有理念,有做法,有见证。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内容推荐

三懂才能三陪,一个不懂孩子、不懂社会、不懂教育的大人,陪吃、陪住、陪学,是极其危险的。

大人除了块头大、年龄大、脾气大,很多方面都比孩子小:梦想小,气量小,胆子小。学会做孩子,就会做大人!

要学会和孩子纸上谈兵,说不通的,一定很难行得通,不能说的,往往就是不能做的。务虚有时比务实来得更重要!

作为家长,可以不读书,但不能不读这本书;可以不读这本书,但不能不读书。

全书核心理念是:爱容易,爱到很难;随意的选择,就是故意的加害;大人在爱的名义下,爱孩子,爱死了孩子;小孩无错,大人要打。以“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为题,把父母置身于被同情被解救的境地,易于引起共鸣。

目录

 浪漫而智慧的父爱[陈映如]

 风沙凌砺成玛瑙[孙同同]

第一章 不同的同同

 刘东的女儿叫刘西

 矮爸妈与高女儿

 孙同同改名孙穷穷

 我家有个女儿子

 父母的咬合很重要

 三懂才能三陪

 爸爸老师

 三字真经:往回拉

 拒当班干部

 海绵吸水

 从暴富到赤贫

 有辱乃大

 爸爸老年痴呆了

 勇敢:带着恐惧上场

 对手,成功的另一只手

 都是兔子惹的祸

 快乐地苦着

第二章 音乐是个圈子

 小提琴没有错

 独奏家,独不出!

 非凡的一凡

 老厉害的老蓝

 提琴提速生命进程

 十年一觉学琴梦

 楚河汉界

 了不起的门卫

 音乐比赛响黑哨

 上帝派来的郎朗

 和谐力的力量

 大师的大火

 考试,烤谁?

 上帝怜幽草

 美哉,勋塔尔!

 进军柯蒂斯

 走过这道坎

 走近帕尔曼

第三章 以爱的名义

 靠不住的舅舅

 好雨知时节

 和孩子一起拆迁

 干老子无法干预干儿子

 笑是一种能力

 这是一个拼爹的社会

 滴水,祸水!

 吸烟有害健康

 寻

 向解放军学习

 学会卖掉自己

 跟好人学好人

 好一个“四不像”

 《建国大业》是个好电影

 呼啦圈要少

 向柳条致敬

 总算找到了!

 直面死亡

第四章 大人要打

 “狗屁”与“此屁”

 长发为谁而留

 孝顺不能等

 孩子何时入学好

 不要做紧急的奴隶

 自然而然的兰

 要做老师的作业吗

 喊家长,师过师惰

 坏老师是坏家长宠出来的

 家长会,受气会!

 潘玮柏,哪个班的

 愚乐总动员

 订正“坐落”

 秒的较量

 老师,风箱里的老鼠

 校园一角角

 好老师最好曾经是坏学生

 有这样一种声音

 作业:抄书?!

第五章 同流才能交流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哪里不好夸他哪里好

 不听话,是由于话不好听

 这样谈性事

 如此谈恋爱

 闻鼎的女友在三班

 拥抱放放电

 难堪的第三者

 笔友父女

 假如我是爸爸

 一起做大梦

 重回岁

 惩罚孩子的艺术

 A头单词火了我一把

 锅巴?手机?长信

 当叔叔成了舅舅

 心有灵犀

 大字报,大回报!

 我是大大

第六章 生活大课堂游学四方

 梦想快乐生日

 屁股红了

 散步与散文

 外公生气了

 来自春节的教导

 有人故意弄近视

 生命密码

 孩子出走后

 向导航仪学习

 当导航仪罢工的时候

 健康是吃出来的

 一起掼蛋

 谁来陪伴陪读者

 永嘉新村,永远的家!

 一板子,一句话

 绿色生活

 幸亏有高考

第七章 总是在想

 不简单来自简单

 慎夸漂亮

 毛主席万岁

 一文两分三思考

 总理总是很忙

 我懂奥巴马

 大学就要大大地学

 成功是一种需要

 舒适圈要大

 像烟花一样寂寞

 初三的高三聚会

 和习惯合作

 偷菜、偷钱与偷人

 感受不同

 今天你计划生育了吗

 岂可随便拜名师

 怕孩子是种美德

 宽度决定高度

第八章 似水流年

 写在新学期

 脸色红润,我喜欢

 胡闹的不仅仅是二胡

 我心如湖

 读到悟到得到

 全面独立日

 上海大舞台

 通则不痛

 迟到的国粹

 天鹅湖,天鹅肉?

 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话剧与雕塑

 女儿劝我当演员

 春来了,年新了

 拉琴过年

 我手写我心

 太阳雪

 办法总比困难多

 解放大拇指

 德国第一天

 走出来很重要!

 多想音乐!

后记 幸福得有些呕心

试读章节

第二章 音乐是个圈子

音乐比赛响黑哨

音乐是美好的,有音乐陪伴的人,灵魂不会寂寞。可是,音乐又是无奈的,无奈来自无聊,无聊催生无奈。

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不是谁都可以那么容易喜欢得了的,喜欢和爱好很多时候是很需要一番本钱的。如果还想在听众观众的层面上再来个突破,意欲做一个学习和传播古典音乐的实践者的话,那么,此人和此人亲人的曾经平静的生活,经常会和他美丽的梦想一样,被无情的现实击打得支离破碎。音乐圈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常常亵渎了音乐的美妙,也常常通过人们的心灵,其中一定包括很多孩子的心灵,给人类带来一次次的打击。

音乐比赛是音乐圈子里的大事件。新人的推出,学术的交流,音乐比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自是不可小视的。当音乐比赛不再公正的时候,当音乐比赛被少部分人人为操纵的时候,音乐比赛经常会演绎成一场场荒唐滑稽的大剧。人们在会心相视一笑的那一刻,心头一定是会掠过一阵阵痛的。

音乐是有个圈子的,自打女儿学琴之后,我就一直保持着跟这个圈子的密切接触和联系。现如今,我以全职爸爸的身份在这个圈子里已经泡了一年又一年,也被很多朋友戏谑为“疑似音乐人”了。圈内人还是圈外人,这不是很重要,庆幸的是,十多年的过往里,我一直保持着应有的清醒,以音乐圈卧底观察员的身份,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圈内外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的调查和思考。音乐比赛的太多随意性,太多不公正,我起初也是将信将疑的,待到现如今已经是深信不疑了。我带着我的孩子参加了多次国内外的比赛,我的孩子没有被失败打倒,不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比赛会有太多的复杂,而是我和我的孩子始终相信音乐是美好的,比赛是阳光的,是我们自己做得很不够很不好。我们全力调试自己,我们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来,我们因为失败获得了成长,我们由衷地感谢失败。但我依然有理由相信,不是所有的选手和家长都能很快走出失败的,失败给一个孩子或一个家庭的影响很可能是致命的,一辈子的。我把我的思考写出来,我认为是一份贡献,是一种担当,当然也承受着一种压力。

比赛最滑稽的事情是,比赛前比赛奖项大多已经分配好了,后来的一轮又一轮比赛简直就是个回放。比赛与其说比的是学生,倒不如说比的是老师。如果老师就是评委,就是评委会主席,老师所在的单位就是比赛的主办方或承办方,那比赛的公正性是要被无限打折的。很多比赛的结果经常是,主席的学生或承办方的学生是第一名、第二名,然后会把三四五的名次让出来,给大赛涂以“公正”的颜色。另一种版本是,第一第三留给自己,把其余的让出来。也有吃相很难看的,前五名里,三四个奖项都留给了自己的阵营。由此理解,往往最优秀的选手不是第一名、第二名,很可能是较次名次的选手,这些选手的后续发展也经常用事实再次拷问了那些比赛的所谓公正公平。

也有老师明确指导我们,看比赛有时候最要看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往往最优秀的到了第三轮就被淘汰掉了,越优秀的越有可能被看不见的黑手首先杀掉;参加比赛,要有习惯失败的心态,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中国音乐圈子分为三大阵营:北京、上海和地方院校。北京负责的音乐比赛,上海这边是不大愿意参加的,因为参加了就是陪衬。上海这边搞的比赛,北京也不想来,来了也不大会有好结果。像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在内的所谓地方院校,无论参加哪样比赛都经常是个陪衬。可是,全国的大赛,又不能弄得场面上不怎么大。全了就大了,于是各有关院校的教授和专家是一定要设法请到的,分配评委,变相分配获奖学生的名额和名次。很多时候,阵营跟阵营之间也会求同存异,相互配合支持。给别人面子,为的是以后别人也给自己面子。这是圈内外公开的秘密了,管理层也十分清楚这种丑陋的黑哨现象。

有的时候,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评委会主席,其实就是一个人,奖金是主席找来的,全球范围内的评委也是主席请来的,重要的参赛选手也是主席邀约而来的,剩下的就是等待并牵引着一些不知情的群众演员,共同完成一幕自欺欺人的荒诞大剧。

比赛的不公,直接的原因是,裁判员就是运动员,那赛场上的选手,分明就是裁判员选送上场的赛马。屁股指挥脑袋,自己的马自然是好马得好分啊!裁判员间抱团取暖后,一匹不怎么样的马,也会赢得千里马的美名而登台领奖,享受荣光。有圈内一流的音乐大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们没有错,选手们没有错,错全在老师,在评委。可评委也没有错啊,评委也曾经是孩子啊,评委的老师们给他们的传承就是这些啊。谁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谁都不愿意立刻从自己身上开始改变。

假丑恶面前,潜规则面前,北京有个叫张勇的年轻人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要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公开公正公平的国际级顶级音乐比赛。他想到了,同时也做到了。他接受了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的意见,坚决不让上海和北京的相关单位跟自己主办的比赛有太多的关联,专业出色、道德低下的评委一律不予考虑。果不其然,方方面面的压力空前绝后。有教授公开扬言:“你要有本事不请我做评委,我就有本事叫全国人民不参加你的比赛。”

2010年5月16日,身为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委员会主席的张勇先生,和他的助手智楠,参加了我女儿北京的四重奏音乐会。不长时间的交谈中,我们彼此心中已经产生了太多的共鸣。于是,我们相约第二天进行进一步深刻的谈话。那天我们一口气聊了两个多小时,聊得忘记了午饭的时间。困难面前,张勇也曾多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无声地流过泪。梦想的牵引,不死信念的燃烧,鼓舞着张勇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国际比赛,今年10月举办大提琴比赛,明年的四重奏比赛的筹备工作也已经启动。张勇坦言:“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愿意弄虚作假,很多海外归来的音乐大师专家们,都曾满怀热情地要好好作为一番,抗争无效后,不长时间后,就偃旗息鼓了,习惯势力太可怕。”我说:“习惯势力在抱团,有梦想有追求的如张勇先生这般的勇士们也要抱团,也要紧密合作啊!邪不压正啊!我衷心地祝福你们,我也愿意为公平公正独立的北京国际音乐比赛摇旗呐喊。”

张勇请我一定尽可能多地告诉我周遭的朋友和读者,“相信北京国际音乐比赛,相信张勇,更要相信自己,敢于报名,在公平的旗帜下,比中学,学中比,来了就一定会得到。”

张勇先生很认同并支持我在引领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做法,“你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家长,你勇敢地拿起了你的笔写你的所思所想,你也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啊,我们一起加油!”

说实话,音乐圈子里的太多丑恶,已在我的心头累积了太多的压力。正动摇彷徨时,张勇先生的及时出现给予了我无穷的助力。勇敢的张勇,用勇敢的想法,勇敢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我。媒体的很多朋友也在我心生犹豫时及时表态:“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随时愿意和你一起向丑陋宣战。”

比赛的黑哨人们深恶痛绝,音乐学院学生们考学考试的分数的公正公平公开也是大家十分期待的啊。与美好音乐有关的,不该有那么多不太美好的人和事。我越发感到,黑哨应该不会继续黑太久了。突然想到歌德的一句诗,“信念,是一只鸟,它在黎明前的黑暗之际,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真的,戴着镣铐跳舞,是很难得的一种美。

P59-61

序言

浪漫而智慧的父爱

当我为即将付梓的《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一书伏案作序的时候,我明白,我的所思所想所言,不仅仅代表我个人。作者托付给我撰写序言的光荣任务,是看重我看待中国大陆和大陆教育的适度距离。我的根在大陆,父亲来自河南,母亲来自安徽,父辈的迁徙,使得我在台湾成长成熟。国际贸易,使得我经常游走在不同的国度和文化里。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国心。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作为台湾企业家首次访问大陆代表团成员之一,来到北京、来到上海的时候,我的心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这片我深爱着的土地。现如今,我已是每隔三个月就要来一次大陆。每次的大陆之行,给到我的幸福的感觉都是层次极为分明的:期盼、经历和回味。

孙生龙和毛兰英夫妇成功引领陪伴孩子的故事,感动了我和我海峡两岸工作团队的很多朋友。我跟孙生龙的相识相遇,相互间都是久闻其名后见其人的。当人人都在争先与我分享这个被很多朋友誉为“上海滩500强男人”的故事时,我产生了一份强烈的好奇。这个小个男人,内心何来那么强大的力量?夫妻俩一点点音乐细胞没有,何样的能耐会培养出如此杰出的音乐才女?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时,这一家人是怎样从容迎对的?2006年的夏天,我们终于见面了。当我走近孙老师,我心释然,并油然而生一分敬意。

简单的动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量和风范。生孩子,基本上人人都会都能。人人都会都能的情况下,要生养出个精彩来,是一定要有很多突破的。孙老师慕名带着自己的女儿来拜见我。孩子亲切地喊了我一声“映如老师好!”之后,就一直用很礼貌的目光注视着我,用心听着我的话语。我讲的不见得是孩子最喜欢听的,孩子的这份专注和尊重令我感动。“宝贝,叫什么名字啊?”我握着她的手问道。孩子说:“我叫孙同同,相同的同,两个同是一样的同。”孩子分明已经很习惯了这样的自我介绍,我接着问:“爸爸为何给你取这个名字啊?”同同笑了笑说:“这是我爸爸很用心用情取的名字,简单的字的组合赋予了很深刻的内容,要我认同一切应该认同的人和事,进而做一个不同的同同。唯有认同才能不同啊!”孩子的话语透着成熟和力量,鼓舞了一屋子的大人。孙老师给女儿的名字里,既有了目标的明确,又有了过程的希冀,简单的三个字组合在一起,给到我的感动是,这不仅仅是爱,更是爱的能力的体现。

有了对孙同同名字的认知认同,随后在跟孙老师一家人的相处中,深刻了解到他们的很多育儿举措和陪伴心得,就越发强化了我的一个感觉:孙同同想不成功都很难。当163厘米的爸爸和155厘米的妈妈组合在一起时,他们常年坚持做了简单的“摸高”动作,就迎来了不简单的结果:女儿的海拔163厘米。专业学习小提琴,是一条十分艰难困苦的道路,孙老师辞去报社执行总编辑的岗位,给了自己极具挑战性的定位:要让自己的女儿最快乐地去吃天底下最大最难的苦。我从中看到了豪迈,更看到了智慧光芒的闪烁。为了女儿的思想高度和成就高度,孙老师和夫人通力合作,不断拓展孩子生活的宽度,带孩子游学四方,鼓励孩子种菜卖菜,直接带孩子暗访乞丐,陪伴孩子大量看书看电影看演出。我很赞叹孙老师“专家来自杂家”的说法。为了让孩子始终浸泡在积极正向的思想里,孙老师天天读书,并坚持每天写一张“思想语录”贴在家里,鼓励孩子,更是鞭策自己。大字报,带来了大回报。这份坚持令人感动。

“孙老师,当初为何不让你太太辞职来陪女儿呢?”面对我的不解,孙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孩子能从全国各地考到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和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没有一个不是当地最优秀的,于是,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培养孩子走专业音乐的道路视为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可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很多家庭都不是派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来担纲。目标有了,没有对应的安排和行动,怎么可能有很喜人的结果诞生呢?我曾是菜贩子、小裁缝、高中语文老师、报社记者编辑,这一系列的经历导致我是最适合孩子成长成功所需求的。女孩子的性别本身会很容易导致因性别而生的很多不良个性的养成,所以,女孩子的身边整体讲还是爸爸陪的好。映如老师,您说呢?”

“孙老师啊,你这么爱你的女儿,你也很是爱到了你的女儿。你要放大你的爱,尽努力爱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你要把你的心得感悟做法分享出来啊,既要讲,更要写啊。”我的建议得到了孙老师积极的回应和落实。因了我的建议,孙老师有了这本书,自然,不能推辞写序的任务了。我问孙老师:“你为何不请教育界的大家作序呢?”孙老师说:“您映如老师是商业领袖,是文化大师,是极具思想高度和影响力的人物,您从海峡彼岸看大陆,从教育之外看教育,给到的指示会更精准,更有穿透力。”今天读着孙老师的篇篇文章,我已经分明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市场前景:不畅销是不可能的。很多优秀的家长,做得说不得,囿于总结和表述能力的限制,无法广而告之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很多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思考,有行动,也有一些见证,但经常是自己的子女不是很优秀,直接影响了他话语的力量,所思所述过于空洞,说得做不得。很多优秀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能写会写善写,有广而告之的平台,但缺乏对教育和子女养育的深切体会,思想的深度会因之无限打折。孙老师,好一个孙老师!教师的经历,记者的生涯,全职爸爸的选择,决定了这本书难得的站位和高度。这是一本有想法、有做法、有见证的好书。读来有趣,做来有据,成功看得见,过程是关键,坚持是关键。

孙老师是全中国第一个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个,在同一个学校做学生和做老师时接受了同样的记大过处分的人。顽皮的学生,不循规蹈矩的老师,也让我从中读到了孙同同非凡成就的出处了。任何领域里的成功者,他都一定首先是思想的领跑者啊。

孙老师在畅想他的事业前景,他要创办全中国第一个连锁家长学校,他认为家长太需要被提醒和教育了。很多家庭都是无准备地生,无准备地养,加上孩子成长教育的不可逆的特质,使得很多家庭陷入了泥沼。他还要注册全国第一家代理爸爸公司。太多家庭,男人在打天下,孩子交给了太太,孩子出现了太多的问题。更有不少的夫妻离异,妈妈带着孩子过,妈妈已经很可能不再相信爱情,不再打算找丈夫了,但是她很希望为孩子找个爸爸。这样的工作谁人能做并能做好呢?我相信孙老师和他领导的团队,有这样的爱心、能力和责任感。我愿意为了孙老师的事业成功不断给到鼓励和支持。

我尤感欣慰的是,孙老师能够在这本书里面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勇气和才情啊。孙老师说他是个该打的家长,我说,该打的不仅仅是孙老师本人,该打的还很应该覆盖到无数的家长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们。孩子没有错,大人真该打。大人的身上出了大大的问题,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爱孩子,爱死了孩子。

作者写身边人和身边事,于普通平常中,平平淡淡间,展示出的真知灼见力透纸背。我相信,有幸读到这本书的朋友,都一定能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我期望,人们尊敬羡慕孙老师的不仅仅是他的教育成就,更有他对这个社会、千千万万家庭的热忱、爱心和奉献。

陈映如

2010年7月10日于台湾台北

后记

幸福得有些呕心

萍,一个资深的形象顾问。60年代出生的森,娶了70年代出生的萍。80年代出生的鼎也随即走进了萍的世界。鼎是森前一段婚姻的儿子。

两个男人都是特别大的块头:身高185厘米以上,体重100公斤开外。萍感受到充分安全的同时,偶尔也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压力。

21岁的鼎,高中没有毕业,也没有任何工作,头发长长的,胡须长长的,每天在电脑面前的时间也是长长的。因为鼎,萍生出了太多的不自在,不是因为看到鼎联系到了丈夫的曾经,而是因为看到鼎的当下,萍开始忧虑起了鼎的未来,家庭的未来。一个g0岁出头的孩子,每天20多小时上网在线玩游戏,一个没有前途的孩子,给一个家庭带来的隐患和恐惧,真的是十分巨大啊。一大一小的两个男人之间还经常爆发战争,彼此伤害对方的程度在不断升级。萍天天生活在两个高大的男人之间,婚姻给她带来的幸福和甜蜜,很快就被一丝丝恐惧侵蚀、占领。

萍爱丈夫,也爱儿子,可毫无生儿育女经验的她,一下子面对着这么大的一个儿子,的确感到无从下手。看在眼里,堵在心里。

后来萍和丈夫带着鼎,经友人介绍,拜识了一位老师。老师用不到一个小时的谈话,就涣然冰释了鼎。从此鼎的心头有了希望,鼎的自信溢于言表。萍和丈夫无限感慨和感谢,鼎有救了,家有救了。

解放了鼎,也解放了萍。萍的肚子有变化了,老也怀不上的孩子,这次有了。刚收获了个大的,马上又要收获个小的,萍要做两个孩子的妈妈了。鼎的蜕变,增强了萍做自己孩子妈妈的信心和决心。喜形于色的萍,那天高兴得在一个干人大会上放大了自己快乐的感觉:“我找到幸福了,我是个幸福得有些呕心的女人啊。”萍怀孕之初是多少有些反应的,丈夫的照顾自不待言,鼎的嘘寒问暖,让萍好生感动。鼎喊萍妈妈了,鼎为萍找来了《怀孕40周对照表》,鼎为萍焐手焐脚。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跟物质的多少没有太多关系。萍的一家很感谢那位老师,说老师帮助他们找到了这种感觉。的确,在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家庭关系里,情感游走在大小男人之间和大小孩子之间的萍,要想收获所有的幸福,是很需要一番挑战的。

萍说,她很幸运!我说,我很欣慰。因为我就是那位老师,我没有想到我的举手之劳会带来如此喜人的变化。

因为萍的幸福,我感受到了我的幸福。我之所以能够举重若轻地解决萍的困惑,是因为我的经历:父亲的去世,母亲的改嫁,初中的处分,逃学的故事,贩菜的辛酸……曾经的过往让我获得了莫大的成长、感动和感悟,也为我日后做老师做父亲垒砌了极其厚实的思想基础。我认为,我和萍一样,我也怀孕了,怀着孕着很多能够引领陪伴孩子成长成功的思想宝贝。

萍的一家都鼓励我赶快把这样的宝贝生下来,给到天底下所有父母应有的关怀。终于,我决定写书了。当我的十个手指不断敲打键盘的时候,当一个个沉重的话题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当书稿写到不超过三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有了妊娠反应,我开始呕吐了。我担心,我十分真诚的话语,在帮到一批人的同时,伤到了另一批人;我担心,这本以我女儿为由,以我女儿成长为主体的本本,会引来对我女儿的不良影响,因为孩子还小,孩子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我还担心,我全心全意写作的过程,并不能赢得读者满心满意的结果。

包括孙树林、肖志成、倪鸣、杨翠萍、章明媛、蔡荣华、顾巍、王利华、王琰、王珏、刘俊义、姜秋明、刘靖云在内的很多朋友,都及时给予了我鼓励:“孙老师,你要爱满天下,你要爱到更多的家庭,你这是为社会做功德啊!”及时吸收到了来自各行各业朋友提供的均衡全面的精神营养后,妊娠反应终止。  十月怀胎的日日夜夜里,我始终不停地在求索。我是中学老师出身,我反复要求孩子们的作文要真要实,现如今我自己写东西了,本书的读者对象应该尽可能覆盖到城市乡村。不可能人人都是本科文凭以上,那么,只有平实的文字,才易于广泛的传播,才易于被更多的家长吸收借用。散文化的笔调,生活化的语言,娓娓道来地说起了很多敏感沉重的教育问题。其中,我实录了部分我曾经的日记,虽然毛坯得有些粗糙,但仍不失因为真实而产生的力量。以平实的文字再现我对当今中国教育常态的真实思考,是我在本书里一直追求的境界。

我在思考这个社会的同时,我更多地是在拷问我自己:这么些年我对在哪里,错在哪里,重新来过,我该如何?人生的遗憾,经常是生孩子时毫无准备和经验,待孩子养育成人时,已不再有孩子需要养育。我要拿出应有的胸襟气度来,爱天下每一个孩子,以我的经验教训敬告提醒所有的父母和准父母们。我在自我批评的同时,更多地是想赢得读者应有的共鸣,如果您在做家长时,也有过这样那样的失之偏颇的地方,不要太着急,我们一起努力,改了还不行?!全世界最爱孩子的父母在中国,最不爱孩子的父母也在中国。爱孩子人人都会,爱到孩子个个喊难。什么是孩子最最需要的呢?怎样做家长才能够事半功倍呢?我愿意和千千万万的家长们一同思考,一同前行。如果言辞失当导致了您的不快,那请一定从我写作初衷的角度给予原谅。毕竟我和您一样,也还是个正在成长中的普通家长。

我在自我奉献的同时,也拿我身边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做了功德。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与我的交往太深,为利于读者接受并获得感悟,我择选了其中不少感触人心的故事或片段进入了本书。在此,我一定要对那些长期支持我、感动我、启发我、考验我的孩子们发自心底地说一声:“宝贝孩子,谢谢你们,我爱你们!”我始终认为,孩子和大人是互为人师的,孩子经常是大人的镜子,孩子因为他们的年轻和梦想,无限鼓舞了无数的大人们。向孩子学习,我愿意首先做到。

在写作出版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女儿适时的鼓励总是温暖我心,“爸爸,值得做的事情都很难,您永远是最棒的!书一定要出版,出了才是硬道理!”

来自宝岛台湾的著名企业家、敬爱的陈映如老师,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委员会主席张勇先生,解放报业集团蔡燕编辑,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出版管理部常务副主任李炳刚先生,江苏人民出版社刘葶葶编辑,现代快报李庆凯主任,先锋书店创建人钱小华先生,著名作家、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以及大量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曾倾注心力,给到我十分具体而真诚的帮助。在此,请允许我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十月怀胎,我是幸福得有些呕心的男人。一朝分娩,我分明已是满怀期待的阳光男孩。我幸福,新近十月,我获得了飞速的成长。我期盼,亲爱的读者,用心用情的您,读到读懂我的喜乐和感悟。衷心感谢并祝福每位亲爱的读者!

孙生龙

2010年8月8日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