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变革型领导者与当前的挑战
日本的变革型领导者是于1868年“集体”登场的。他们就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效仿西方国家建立起日本现代政府的那一群人。然后到了1945年,在得到麦克阿瑟领导的占领军支持的同时,日本再次出现了变革型领导者群体。
二战结束后,由于财阀解体以及世袭制度的崩溃,日本产业界进行了重组。在融入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整个日本产业界一边倒地转向了以出口为主的高科技产品领域。在这场转变中,在幕后发挥了关键性牵引作用的就是日本通产省。现在再回头去看,在那个时代,日本的集体领导力确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日美安保条约》既为日本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其全力发展经济的国际和平环境,又为日本节省了大量军事开支。
正是这种集体领导力促成了日本战后三十年的发展潮流。而日本产业界也顺应了这种潮流,引进了质量管理理念,制定出新标准,由企业和政府领导人共同制定出了全面的产业战略。
之后由于日本得意忘形,经济热潮随之退去,泡沫经济也就此破灭。最近十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资本持续外流,在食品、建设以及流通领域生产效率极低,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国内成本居高不下,从而迫使日本的制造业不得不流失海外。日本的银行系统同样是问题重重。此外,整个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正在急剧加速。细观当前日本,已经完全没有了十五年前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第一的风范。当然,日本仍然拥有世界屈指可数的优秀企业,在某些领域里,生产效率依旧位居世界前列。
在此,我想要表达的是,日本和美国一样,也迫切需要新的变革型领导团队。而且,日美两国自身也应该作为能够影响全世界的变革型领导者,在安全保障和经济这两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日美两国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一路走到了今天。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向西方学习商业知识和技巧,二战后还从爱德华兹·戴明(戴明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荣誉。——译者注)教授等西方人士那里学到了质量管理新模式,从而诞生了像丰田和索尼这样的新型日本企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已经被日本企业反超,于是像宝洁、摩托罗拉、通用汽车等美国企业开始反过来向日本一流企业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日美双方永远不应该为自身暂时的优势而骄傲懈怠。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现在,我们必须着眼于更加遥远的将来。
美国当前面临的挑战
接下来让我们再具体思考一下美国领导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首先需要注意到的就是保罗·肯尼迪(1945一,英格兰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译者注)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所指出的,大国往往会无效率地滥用自身国力。
小布什政权就面临过众多课题。一是如宇宙开发、人类基因图谱以及IT领域所取得的惊人进步这样的积极面,与动荡的金融市场、恐怖主义、人口结构的巨变等消极面相互交织重叠、混为一体的现象。在后冷战时期,整个世界的混乱正是源于这些因素的交织混杂。置身于这种混沌不明的状况,作为领导者需要迅速做出正确抉择,然而情况的复杂迷乱却更容易诱导他们做出错误判断。
二是短视行为正在抵消长期政策的效果。比如,美国政府在冷战时期不断向基础研究投入大量资金,并为今天美国生产力的提升做出了一多半的贡献。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不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经济能够实现增长。冷战结束后,由于美国政府政策优先顺序的更迭,对于基础研究的投资日趋减少,这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美国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政府对于未来成为美国发展关键的基础科学和教育的长期投资。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那么美国将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暂时危机,并处理好恐怖主义和金融危机的挑战。然而,美国现在在这两个领域却处于裹足不前的状态。
四是当前美国社会弥漫着的幸福感。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很幸运地能够保持财政盈余,这主要归因于冷战的结束使得美国不再需要过度消耗国力,以及对财政的严格监管。当然,我们同时也不能忘记信息产业大突破所带来的恩惠。但正是这样一种成就感,让所有人都变得掉以轻心,认为财政盈余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的乐观情绪蔓延开来。这也就使得美国人误以为领导者只要是实务型、踏实型便足够了。正是这一点大错特错。而上任之初的小布什总统在内政和外交两方面着力推行各种各样的政策,使得美国可以选择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P11-14
自我二十七岁创办京瓷以来,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我无时无刻不被“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力”和“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者”这两个问题所困扰,并进行了长年的认真思考。虽然京瓷的发展一路顺风顺水,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作为一名领导者,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不断增多的企业员工们获得幸福。我从未中断过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寻找。
大约在五年前,我在《新日本、新经营》一书中用了一节的篇幅,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汇集到了一起。这本书后又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我的老朋友——当时在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工作的戴维·阿布希尔先生读了这本书后告诉我说:“您在书中提到的领导论令我感触颇深,这些内容是当今世界探讨领导者这个话题的人都没有触及的,这是一个问题。比如,美国总统被赋予了巨大的权力应该归功于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伟大人格,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华盛顿之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一位能够在人格上与其比肩的总统。可问题是,华盛顿之后的美国总统却依然继承了巨大的权力。因此我想要创建一个平台,邀请全世界的有识之士聚集一处,围绕着包括总统的应有姿态在内的‘什么才是合格的领导者’这个主题展开认真探讨。我希望我的这个计划也能够得到您的支持。”
恰好,一直以来我就对领导艺术怀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就接受了他的邀请,于1999年4月由稻盛财团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赞助,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了一场以“领导力、创造性、价值观”为主题的论坛。
当时,阿布希尔先生就说希望下次在日本也能举办一个同样的论坛。于是,在2001年年初,由稻盛财团、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总统学研究中心(CSP)共同承办,并在大和证券集团、三和银行、京瓷公司的出资赞助下,以“日美领导力会议——论如今被广为质疑的领导力”为主题的论坛在日本东京得以顺利召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是一个以发达国家为中心,让全人类广泛获得各种丰富物质享受的世纪。但同时也爆发了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诸多战乱纷争,同时还有环境破坏、贫富差异等问题,因此20世纪又是一个令全人类遭受到巨大痛苦的世纪。
我衷心希望在21世纪能够圆满解决20世纪的这些问题,让全世界的人都沐浴和平,并在物质和心灵两方面都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值得世人信赖和尊重的杰出领导者。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只需要回顾历史我们就能明白,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其兴衰成败往往都是由领导者决定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人兴邦,一人丧邦”,整个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领导者的历史。
这就好比带领美国实现独立,并为美国今日的繁荣奠定了决定性基础的第一功臣——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对于乔治·华盛顿这位领导者,阿布希尔先生在1999年的领导力会议上做了以下评论:“许多从殖民地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国家在独立后,又都为独裁和内乱纷争之类的问题所困扰。但美国却是一个例外,一直都保持着政治的稳定。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应该完全归功于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高尚人格。他在结束总统任期后,辞去了所有公职,为之后的美国总统树立了榜样。”
同样,日本也出现过西乡隆盛这样一位促成了明治维新伟业,开启了近代日本发展道路的杰出领导人。西乡隆盛对于领导者的应有资质是这样论述的:“爱己为最不善也。修业无果、诸事难成、无心思过,伐功而骄慢生,皆因爱己起,故不可偏私爱己也。不惜命,不图名,亦不为官位、钱财之人,困于对也。然无困于对者共患难,国家大业不得成也。”
然而我们这个世界在拥有像乔治·华盛顿这样为民众带来幸福和繁荣的领导者的同时,却也存在着众多利欲熏心,仅仅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蛊惑民众、侵略他国,使组织陷手泥沼,给世界制造战乱和贫困的领导者。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认为领导者攸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亡。
不仅是国家,企业的盛衰也同样取决于企业的领导者。就如近年来,在日本和美国如春芽般冒出众多新兴企业的同时,也有不少传统知名企业显现出衰败的迹象。
可是,究竟怎样的领导力才能让国家和企业走向兴盛,并给其成员带来幸福?什么才是领导者的正确姿态?我们又如何才能够发掘和推举出优秀的领导者呢?
在21世纪里,以企业为首的各类组织,及像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为了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共同丰裕,就必须不断涌现出杰出的领导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各种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就变得不可欠缺。
在2001年春天举办的领导力会议上,日美两国的与会者通过主题演讲和讨论会,围绕着“理想的领导力”这个主题展开了研讨。众多政界和商界领导人都莅临了此次会议。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对领导者应有的姿态和正确理念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衷心期望,这次会议能够为培养出优秀的21世纪领导者做出一点贡献,以此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面临全新的21世纪,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企业为首的众多集团,以至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为什么需要非常优秀的并且具有出众的领导者资质的人?同时作为领导者,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符合个人的价值追求,并且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为更深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对话稻盛和夫(5领导者的资质)》涵盖了稻盛和夫本人的观点,《对话稻盛和夫(5领导者的资质)》同时还包括:肯尼迪、界屋太一、大前研一、中曾根康弘等出色领导者的看法。对于领导者的资质的具体内含以及该怎么做,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对话稻盛和夫(5领导者的资质)》的编者稻盛和夫先生亲手打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余八位执笔人也为各领域中的知名人物。戴维·阿布希尔,曾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统筹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家情报局、中央情报局等机构的国家安全小组的负责人。保罗·肯尼迪,曾为克林顿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等众多领导人提供咨询建议。他们通过精彩的人生阅历所总结的领导者必备经验,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领导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