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到去世时止,总共留下大约一千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毛主席赞其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足可见其在中国近代文学上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市面上出版鲁迅先生的书籍版泰众多、鱼目混珠,此次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驱,也为了使读者更轻松地阅读、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冯知明等特重新编篡整理了这套《鲁迅文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文集(共4册无障碍阅读版)(精) |
分类 | |
作者 | 冯知明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到去世时止,总共留下大约一千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毛主席赞其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足可见其在中国近代文学上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市面上出版鲁迅先生的书籍版泰众多、鱼目混珠,此次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驱,也为了使读者更轻松地阅读、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冯知明等特重新编篡整理了这套《鲁迅文集》。 内容推荐 这套《鲁迅文集》与以往版本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对作品中出现的生字、僻字添加了注音和作了详尽的注解,此举旨在帮助不同层次的读者更轻松地阅读作品;收录鲁迅先生创作的全部著作(不合译著);凡能独立成篇者,无拘长短,均单立一题;中、长篇作品,亦一律保持完整,不予割裂。 这套《鲁迅文集》由冯知明等编著。 目录 鲁迅文集1 坟 题记 人之历史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忆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热风 题记 一九一八年 随感录二十五 三十三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一九一九年 随感录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六 “来了”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五十八 人心很古 五十九 “圣武” 六十一 不满 六十二 恨恨而死 六十三 “与幼者” 六十四 有无相通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六十六 生命的路 一九二一年 知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一九二二年 估《学衡》 为“俄国歌剧团” 无题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儿歌的“反动” “一是之学说” 不懂的音译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即小见大 一九二四年 望勿“纠正”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野草》英文译本序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故事新编 序言 补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华盖集 题记 一九二五年 咬文嚼字(一至二)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一至四) 通讯 论辩的魂灵 牺牲谟 战士和苍蝇 夏三虫 忽然想到(五至六)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忽然想到(七至九) “碰壁”之后 并非闲话 我的“籍”和“系” 咬文嚼字(三)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补白 答KS君 “碰壁”之余 并非闲话(二) 十四年的“读经” 评心雕龙 这个与那个 并非闲话(三) 我观北大 碎话 “公理”的把戏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后记 华盖集续编 小引 一九二六年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有趣的消息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 一点比喻 不是信 我还不能“带住” 送灶日漫笔 谈皇帝 无花的蔷薇 无花的蔷薇之二 “死地” 可惨与可笑 记念刘和珍君 空谈 如此“讨赤” 无花的蔷薇之三 新的蔷薇 再来一次 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 马上日记 马上支日记 马上日记之二 记“发薪” 记谈话 上海通信 续编的续编 厦门通信 厦门通信(二) 《阿Q正传》的成因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 厦门通信(三) 海上通信 鲁迅文集2 鲁迅文集3 鲁迅文集4 试读章节 “大良,二良,都来!你们昨天要的口琴,我已经买来了。” 孩子们便跟着一齐拥进去,立刻又各人吹着一个口琴一拥而出,一出客厅门,不知怎的便打将起来。有一个哭了。 “一人一个,都一样的。不要争呵!”他还跟在后面嘱咐。 “这么多的一群孩子都是谁呢?”我问。 “是房主人的。他们都没有母亲,只有一个祖母。” “房东只一个人么?” “是的。他的妻子大概死了三四年了罢,没有续娶。——否则,便要不肯将余屋租给我似的单身人。”他说着,冷冷地微笑了。 我很想问他何以至今还是单身,但因为不很熟,终于不好开口。 只要和连殳一熟识,是很可以谈谈的。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使人不耐的倒是他的有些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吸烟。还有那房主的孩子们,总是互相争吵,打翻碗碟,硬讨点心,乱得人头昏。但连殳一见他们,却再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听说有一回,三良发了红斑痧,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不料那病是轻的,于是后来便被孩子们的祖母传作笑柄。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他似乎也觉得我有些不耐烦了,有一天特地乘机对我说。 “那也不尽然。”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一样,正在看佛经。佛理自然是并不懂得的,但竟也不自检点,一味任意地说。 然而连殳气忿了,只看了我一眼,不再开口。我也猜不出他是无话可说呢,还是不屑辩,但见他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来,默默地连吸了两枝烟;待到他再取第三枝时,我便只好逃走了。 这仇恨是历了三月之久才消释的。原因大概是一半因为忘却,一半则他自己竟也被“天真”的孩子所仇视了,于是觉得我对于孩子的冒渎的话倒也情有可原。但这不过是我的推测。其时是在我的寓里的酒后,他似乎微露悲哀模样,半仰着头道: “想起来真觉得有些奇怪。我到你这里来时,街上看见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 “这是环境教坏的。” 我即刻很后悔我的话。但他却似乎并不介意,只竭力地喝酒,其间又竭力地吸烟。 “我倒忘了,还没有问你,”我便用别的话来支梧,“你是不大访问人的,怎么今天有这兴致来走走呢?我们相识有一年多了,你到我这里来却还是第一回。” “我正要告诉你呢:你这几天切莫到我寓里来看我了。我的寓里正有很讨厌的一大一小在那里,都不像人!” “一大一小?这是谁呢?”我有些诧异。 “是我的堂兄和他的小儿子。哈哈,儿子正如老子一般。” “是上城来看你,带便玩玩的罢?” “不。说是来和我商量,就要将这孩子过继给我的。” “呵!过继给你?”我不禁惊叫了,“你不是还没有娶亲么?” “他们知道我不娶的了。但这都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其实是要过继给我那一间寒石山的破屋子。我此外一无所有,你是知道的;钱一到手就化完。只有这一问破屋子。他们父子的一生的事业是在逐出那一个借住着的老女工。” 他那词气的冷峭,实在又使我悚然。但我还慰解他说: “我看你的本家也还不至于此。他们不过思想略旧一点罢了。譬如,你那年大哭的时候,他们就都热心地围着使劲来劝你……。” “我父亲死去之后,因为夺我屋子,要我在笔据上画花押,我大哭着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热心地围着使劲来劝我……。”他两眼向上凝视,仿佛要在空中寻出那时的情景来。P370-371 序言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宇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八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于1903年6月发表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湖》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摞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城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 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习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徨》,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童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鲁迅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到去世时止,总共留下大约一千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毛主席赞其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足可见其在中国近代文学上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市面上出版鲁迅先生的书籍版泰众多、鱼目混珠,此次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驱,也为了使读者更轻松地阅读、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特重新编篡整理了这套《鲁迅文集》。 与其他版本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本套书与以往版本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对作品中出现的生字、僻字添加了注音和作了详尽的注解,此举旨在帮助不同层次的读者更轻松地阅读作品。 二,收录鲁迅先生创作的全部著作(不合译著):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而已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 三,凡能独立成篇者,无拘长短,均单立一题;中、长篇作品,亦一律保持完整,不予割裂。 四,全书文字校订,除改正此前印本明显错字外,还包括将繁体改为简体,但可通假者及作者习惯用法,仍予保留。又所涉人名中简、繁二体不能完全对应之字,采用繁体。外国人名、地名译法,则悉从其旧。同一字的用法,同一人、地名称,在一篇文章内予以统一。 五,编者于各篇篇末,对最初发表时间,所载报刊,作者署名(署“鲁迅”者略)及首次收集情况(限于鲁迅自己所编者)略作说明。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我们的编纂整理工作难免存在疏漏和失误之处,在此借用鲁迅先生夫人许广平老师的一句话来表达我们的感想和态度:“会不会因为我们工作之粗率,妨害先生精神的传达呢?我们惭愧着,惴惴着,愿受一切爱好鲁迅先生著作的人士的指教和裁判。” 《鲁迅文集》编委会 2011年元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