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征文选,大部分文章选自由五洲传播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组织的一次“我的中国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本书从600多篇应征文章中,选出108篇汇编成册。这些作者来自27个国家。本书记录了他们丰富多彩、真实有趣、甚至尴尬麻辣的中国生活。
根据文章的内容,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我吃中国菜”,是留学生对中国食物的感受和一些由“吃”引发的趣事;“我在中国那些事儿”,记述了留学生活中难忘的事情,表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我的旅游见闻”是他们在中国的游记,从另一种视角去观察和感受中国;“我的情感笔记”则记录了他们在中国的感情生活,友情、亲情……当然,更多的是关于爱情;“我的感谢信”和“我的决心书”的标题有点调侃的味道,在感谢信里,留学生们表达了对曾经帮助、关心过他们的人的谢意,而决心书则是他们对自己的勉励和鞭策,读起来饶有趣味。
第N只眼睛看中国!
来自27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告诉你真实新鲜、丰富有趣的中国故事!
轻松的汉语读本!
首部原汁原味的外国留学生汉语作文合集,108篇幽默风趣的洋味汉语,轻松的汉语读本!
留学生活的真实记录!
他们为什么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生活、工作、学习、旅游、购物、恋爱中的酸甜苦辣!
生动有趣酌漫画插图!
倾心绘制的80多幅漫画插图,令本书的阅读充满乐趣!
酸辣粉
【日本】吉田惠美
在五道口肯德基旁边曾经有一家成都小吃,去年夏天我偶尔尝到酸辣粉,可没想到它对我有那么多(大)吸引力。看样子碗里都很红,好像把粉放在油里,像水煮鱼,我的嘴里涌满了口水,馋得咽下唾沫。因为我饿得要命,大口一吃不禁呛得人直咳嗽,太刺鼻了,可是在烈日下吃起来觉得很凉爽,很好吃。从此我每天中午就吃酸辣粉,当时想:“我一辈子吃它吧。”
过了两个月我还疯一般只吃它,却想不到有什么后果。三天后,我的身体有些奇怪,肚子隐疼,而且腰酸,但我却掉以轻心。又过了三天情况慢慢变坏,肚子针扎似地(疼)起来,疼得走不了路,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我马上被送到医院的急诊室,大夫就给我看病,把肚子按了半天,反过来又把侧腹捶了捶,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就问:“我倒(到)底怎么了?”,“你平时吃辣的或者油腻的吗?”大夫反问,我说:“我天天吃。”大夫点点头说:“你得了阑尾炎,慢性的,输液五天,这段时间不能吃东西,以后可别吃太辣太油腻的啊,不然很可能会复发。”我心里很难受,那我以后该吃什么呀!不如做个手术排除盲肠……大夫还解释原因,因为我和中国人的吃的(饮食)习惯不同,来中国以后得这种病的留学生不少。在医院里我整整呆了一天才回家,到了家头昏眼花,(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到天亮醒来,冷得发抖。原来是发高烧,实在难受,我又去找大夫。这次打了六针,嘴里都(是)药味,苦得再也不想打针,而且屁股很疼,又肿又蓝(紫),已经够难看的了。在医院里又过了一天,总算退烧了,我的脸色变黄,瞳孔一直放大,意识模糊,这段时间内减了16斤的肥,别人都说我瘦得可怜。在这样的反应中,生命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了。
不过现在我还提心吊胆地去吃酸辣粉。
主食
【以色列】高玲
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次我讲过这个故事,我觉得八十岁我一定会给我孙子、孙女第一万次讲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表示跟了解我新国家的文化和习惯有关的困难。
我在中国生活快有三年了。从刚来的时候到现在我一直跟中国人在一起生活,从来没住宿舍,只有一个外国朋友。我一来中国,虽然一句汉语也不会说,就开始旅游。通过六个月一个人背包旅游,我学会了不少汉语。更重要的是我学会怎么跟中国人打交道。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成就。让我觉得很骄傲,可能太(非常)骄傲……
2004年我租了一套房子,开始上学。我跟我男朋友开始谈恋爱时,我虽然意识到我们之间很可能会出一些跟不同文化(差异)有关的问题,但是同时我还想:我在中国生活很长时间,差不多都已经知道(应该没什么问题)。(我那时)太骄傲了!
其实,这件小事当然不是我们之间发生的最大的误会,可是我觉得这个小故事能够清楚地表示我们俩生活上的小差异,还能提醒我们前边的路还是很远……
谈恋爱一年以后,我和我男朋友住在一起,生活很愉快。
在以色列,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做饭。我对这个爱好很认真,学了一年多,也去欧洲很有名的饭店(观)看、学(习)。每次朋友们或家人有什么喜事要开宴会都让我准备一些特别的菜。所以,我对我的能力很有信心。
住在一起几个月后,我想给我男朋友“表演”一下,让他看我做饭的能力多么强。因为我不知道他喜欢吃哪些西方菜,我买了好多东西,准备做好几种菜。早上九点开始做,一直到晚上七点都在厨房里。七点钟卜了菜。桌子上什么都有,两种肉菜、三种蔬菜,甚至连蛋糕都准备好了。让他看我的功夫!
可是,我男朋友一看桌子上的菜,还没坐下就问:“米饭呢?面条呢?面包呢?”我愣住了。在我的家,要是有人想吃面包,意思就是他还在饿,菜不够,或者家里没钱买肉,要吃面包。可是我做的菜那么多,我们两个人肯定吃不了,他还要米饭啊?我想:他这个坏东西,这样对待我。我哭起来立即去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找的男人对什么都不满意,总是有什么抱怨的话。我男朋友一个人在桌子旁边站着,不明白他刚才做错了什么。他简单的(地)想问我们今天吃什么主食。
主食对我来说是肉,给你做这么多种菜想让你看:你不需要吃米饭、面包,因为你一定能吃饱。我感到委屈极了,发了誓:我以后一次也不给他做饭。
一个星期以后我上阅读课时看课文,课文里说:“大多数中国人,吃饭的时候如果不吃米饭或面条觉得没吃饭。主食是中国人吃饭最重要的部分。”这时我才明白了。
我前世做了什么罪孽呢!
【韩国】李喜顺
吃热乎乎的火锅时,既可以让我们大饱口福,又可以让我们忘记寒冷的天气,还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跟朋友聊天儿等等。由于这些原因,我来中国以后吃火锅是最高兴的事情之一。这样(这段)吃火锅的时期过去以后,还有什么可吃的呢?跟(随)着春风,小胡同里烧烤的香味缭绕着刺激(了)我的鼻子,让我流出口水。烤好的羊肉串的香味,撒孜然的声音,深情(热情)的老板的脸……我走胡同时,它们常常让我感到我正在中国,更让我想起我刚来中国时(的故事),这都让我的脸上总挂着微笑……
那几天我的身体一直不舒服,是因为我刚到中国可能对这儿的环境还没习惯。但那天起床时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哪不舒服了,觉得全身(都)回复(恢复了)一样。正好那天的天气也非常好,不想在宿舍里躺着,所以打算出去吹吹风、散散步。我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无意中走到了一条小胡同。前几天我一直躺在床上,当然吃得很不好,所以一看到烧烤肉的情景,肚子就饿起来,而且烧烤肉的香味儿更让我流出口水。我想尝尝这让人着迷的东西,所以买一串羊肉串(当时我不知道它是什么肉),咬了一口吃时……“哦!天啊!我前世做了什么罪孽,为什么上帝这样惩罚我呢!”我把我咬的那个肉绝不能咽下,全部吐出,好像吃了什么腐烂的肉似的。因为孜然撒得太多了!我吃不了,不得不把买的那个串仍(扔)掉,再找别的好吃的东西。
我本来很喜欢吃面条,尤其是拉面。我买羊肉串的事是失败了,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有这样的俗话吗?我一看到“兰州拉面”这四个字,就觉得好像成功了。我进去那餐馆,找比较合适的地方坐了(下来)。我当然毫不犹豫地点了那个兰州拉面。我本来以为拉面都是红色的、辣的,但上的这拉面不是红色,而是看起来(像)牛肉汤似的。但没有关系,因为反正是拉面吗(嘛)!而且很香,看起来很好吃。我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哦!天啊!我前世又做了什么罪孽呢!为什么上帝又这样惩罚我呢!”因为在这拉面里放了香菜,所以我不能咽下(不能下咽),又全部吐出了。嚼完香菜后留在嘴里的那种味道,好像嚼了口红、吃了洗洁精似的,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些故事是我来中国后第一次尝过孜然和香菜的经验。其实对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没有人对孜然和香菜的故事(感兴趣),多说、多写等于费力。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一个最大文化。虽然有的菜对自己的口味不合适,但没有什么可批评的。我们应该谦虚接受、理解他们的文化,大家一起享受才对。
我刚来中国时对有些菜还没习惯,现在还不能吃香菜。但我来中国已经两年多了,除了香菜以外,别的菜已经习惯了很多,现在我吃串儿时孜然撒得比中国人更多。每周末寻找中国特色的、地道的菜,尝尝那个菜的味道,对我来说是一种学习汉语的方法之一,又是一种游戏、爱好。中国快要到夏天了。中国夏天虽然让我炎热难当,但辣辣的、好吃的麻辣龙虾还等着我,这让我更高兴。
P12-17
在中国的麻辣生活
城门楼子琉璃瓦,麻辣小龙虾三块钱俩。
胡同、羊肉串儿、自行车、长城,过生日、买东西、谈恋爱、打出租车……这些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和事情,对于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却充满了新鲜和挑战。这些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留学生,或出于好奇,或因为关注,或许就是一个所谓的“中国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他们或短或长的学习与逗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继续留下。
他们留下来,一些人为了事业,一些人为了爱情,也有一些人为了纯粹的文化探索。不管什么原因,他们都在努力融人这个曾经遥远的国度。
在街头巷尾、酒吧餐厅、社区住宅、校园里,甚至写字楼的OFFICE,我们早已熟悉了他们的身影。但身居异国,他们又是怎样的心境和感受?他们吃得惯中国菜么?他们的生活怎样?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他们的烦恼和快乐是什么?语言、食物、生活、学习、旅游,其中的点点滴滴,他们都是怎么面对的?
这是一本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征文选,大部分文章选自由五洲传播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组织的一次“我的中国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我们从600多篇应征文章中,选出108篇汇编成书。这些作者来自27个国家。本书记录了他们丰富多彩、真实有趣、甚至尴尬麻辣的中国生活。
根据文章的内容,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我吃中国菜”,是留学生对中国食物的感受和一些由“吃”引发的趣事;“我在中国那些事儿”,记述了留学生活中难忘的事情,表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我的旅游见闻”是他们在中国的游记,从另一种视角去观察和感受中国;“我的情感笔记”则记录了他们在中国的感情生活,友情、亲情……当然,更多的是关于爱情;“我的感谢信”和“我的决心书”的标题有点调侃的味道,在感谢信里,留学生们表达了对曾经帮助、关心过他们的人的谢意,而决心书则是他们对自己的勉励和鞭策,读起来饶有趣味。
如果单纯从汉语写作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章谈不上地道,也称不上多么优秀,有些还有非常明显的字词和语法错误,但恰恰这种“外国式汉语”的表达,才使阅读充满了很多可爱的瑕疵和无伤大雅的幽默。为保留这些作文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对所选文章没有进行过多的修正,力求将外国留学生最真实的语言状态、思维方式客观地呈现给读者。
当然,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我们对文章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处理。比如在个别地方加了标点一一留学生普遍用不好标点,往往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来说。其他的一些不当之处,我们按如下方法做了处理:
1、错字、遗漏字、用词不当的,使用括号在该字或词后修正。
2、明显语法错误、语言晦涩、语意表达不清的语句,用下划线标出,在页下注里,注明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使语意正确、完整。
3、由于原文题目雷同较多,根据文中所写内容,我们换上了更符合文章主旨的题目。
4、给部分文章配了漫画和插图,也将使本书变得充满乐趣。
感谢所有参加征文的外国朋友提供的这些素材,使我们能以国际的眼光,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一个真实而新鲜的、充满活力的中国。
朱启良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