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祥所著的《成长三部曲》讲述成长的道路,总是与喜悦和伤痛互为关联、密不可分,它们如影随形、相伴而生。对于每个个体生命来说是这样,对时代发展而言更是如此。所以,这里所说的成长,其实是一代人的成长,而喜悦与伤痛,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学注释。作者运用小说这一特殊表现形式,将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不断升华,进而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成长三部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成祥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成祥所著的《成长三部曲》讲述成长的道路,总是与喜悦和伤痛互为关联、密不可分,它们如影随形、相伴而生。对于每个个体生命来说是这样,对时代发展而言更是如此。所以,这里所说的成长,其实是一代人的成长,而喜悦与伤痛,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学注释。作者运用小说这一特殊表现形式,将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不断升华,进而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内容推荐 王成祥所著的《成长三部曲》中的《记忆之村》以童年纯真的视角,展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生活的场景;而《锦瑟华年》中那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迈出大学校门后理想破灭、青春受挫的主人公陈光南,又何尝不是《记忆之村》中少年黄龙的人生延续?至于《譬如朝露》中陈子墨和刘鹏飞的形象·则是历史步入九十年代后,知识阶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迷茫困惑、痛苦抉择,以及心灵挣扎的文学写照。出于这样的理解,作者终于有了将它们命名为《成长三部曲》的理由。 目录 自序 代序 文学,给了我们什么 第一部 童心之纯一记忆之村 第二部 青春之殇一锦瑟华年 第三部 中年之惑——譬如朝露 附录 试读章节 第一章娥子 我对落水村的记忆,是从夏天开始的。 那年刚放暑假,我们显得格外开心,因为听说队长李玉已安排一位女知青来给我们这帮捉虫的孩子带队。女知青姓啥叫啥我们全然不知,只知道李玉时常唤她为“娥子”。一开始听到这样的称呼,我们私下里都笑了,因为我们不由地联想到水稻的天敌——飞蛾。后来,当女知青出现时,我们不禁纷纷愣住了:她的长相可真是美啊!尤其是走路的姿态,轻飘飘的,确实像只在低空中翩翩飞舞的蛾子。 娥子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且嘴里时常会冒出一些诗句来,什么“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什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些诗句,我们虽然不大明白其中的意思,却感到离我们很近。因而,我们时常会被那些诗句撩得心驰神往。 娥子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赤脚下了秧田。她虽然也赤着双脚,并且裤管卷得高过膝盖(当时农村,还不时兴穿裙子,即使是城里来的女知青也不例外),却不敢下田,因为她听我们说过,田里有蚂蝗,有青蛙,甚至还有水蛇。这些,我们确实没有骗她,反正娥子听说后,就不敢下田了,每天只是围着田埂四周转悠。她的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草帽,草帽上用红漆写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醒目大字。可吸引我们目光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她那裸露在外的双脚。她的双脚真是白啊,白得好似任何泥土都不会轻易沾染上去。至于她的小腿柱,像是削了皮的嫩藕,更是好看至极。 我们走到秧田尽头,趁歇工间隙,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了过去。娥子似乎察觉到什么,她先是低头瞧了瞧自己的双脚,然后抬头大声问道:“你们是不是发现我不像带队的?” 我们听后,齐声笑了。 “来,你们看,这样行了吧!”她一边说,一边将右脚从田埂上伸进秧田,并使劲朝泥土里踩了几下,当重新抬起时,脚背终于沾了些烂泥,但给人的感觉,像是刻意用毛笔涂抹上去似的。 我们继续痴痴地笑着,她则冲着我们这帮乡下孩子不满地嚷道:“是不是嫌这只脚上还没有泥巴呢?”说完,她又像刚才那样将左脚伸进田里。 “我们没有这个意思!”我忽然大声解释道,声音响亮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那是什么意思?”女知青对我刚才的话似乎很感兴趣,只见炎炎烈日下,她在田埂上缓缓朝前走了几步,然后一字一顿地冲着我问道。 我似乎被问住了,涨红着脸,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一定是想说你的脚好白好漂亮。”这时,站在我身边的黑蛋突然插话道。话音刚落,我们又齐声笑了起来。 娥子先是显得有点不好意思,继而满脸天真地问:“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不像个劳动人民?” “你本来就不是劳动人民。”这回,我总算说出了心里想说的话。 “是吗?你叫什么名字?上几年级了?”娥子歪着脑袋冲我问。 我很快回答说:“我叫黄龙,暑假过后就上四年级了。” “我再问你,你说我不像劳动人民,那像什么?” “像……像……”我想了半天,最后突然说,“像个老师。” 娥子听后,看上去显得很高兴,一时朝我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老师,只是这一理想至今都没有实现。” “你如果当了老师,一定会受欢迎的。” “凭什么呀?” “因为你长得好看。” “因为你普通话说得好。” “因为你会背许多许多的古诗。” 我们一时七嘴八舌地说开来。这个被队长李玉唤作“娥子”的女知青,在七月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是那般开心。 “老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叫你老师好吗?”第一个提出这个建议的居然是树皮。 妈的,连树皮这种丑八怪,居然也学会巴结漂亮女知青了,我多少有点不悦,便情不自禁地朝他狠狠瞪了一眼。 树皮似乎没有发现我的不悦,他将小脑袋朝四周转了一圈,显然在征求大家意见。 “我同意,”黑蛋第一个举手表了态。 接着,大头、小洋人也都纷纷效仿。 “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知道老师到底姓什么哩?”我突然间提出了一个全新问题。 女知青听后,面带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忘了告诉大家,我姓常,叫常小娥。” “那我们以后就叫你常老师吧!”我率先说道,没想到话音刚落,就被身旁的树皮更正道,“不是以后,而是现在。” 树皮的话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而我的脸迅速红了一下,内心对树皮不觉产生了一丝怨气。 太阳像只燃烧的火球,正高悬在空中。虽是流火盛夏,可我们都穿着长衣长裤。这样的穿着,不仅为了防晒,同时还为了防御尖尖禾叶对我们皮肤造成的伤害。我们来回走在秧田里,埋头寻找着禾苗上的害虫。随着正午的不断临近,秧田里的水温开始变热,我们的脑袋上,脊背上,越来越明显感受到阵阵炙热的熏烤。好在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我们放心不下的是一直站在烈日下的娥子。 “她干吗总是站在太阳下呀?” “你看她的脸,已被烈日晒得像个熟透的西红柿!” “那边不是有一片树阴吗?她完全可以站到树阴下。”听着伙伴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我终于鼓足勇气将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没想到,这次我的话刚一出口,就得到大家的一致响应。 “常老师,黄龙说得对,你应该站到树阴下。”树皮似乎一直不知道我在生他的气,而听他说出这番话后,我对他的怨气似乎一下子消除了许多。 “不用,你们这么小年纪就在田里干活.,难道我站在太阳下就受不了啦?”娥子轻轻摇了摇头。 “反正都是站着,你站在树阴下也是一样。”见对方一时没有采纳我们的建议,我再次大声地说。 “常老师,请你马上到树阴下,不然我们就待在田里不提虫了。”大头一边接过我的话,一边做出一副试图罢工的架势。他是队长的宝贝儿子,长有一只和身体其他部位极不相称的硕大脑袋。此刻,那只光溜溜的大脑袋上已是汗津津的,并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晶莹剔透的亮光。 “对,大头是队长儿子,他的话能代表队长的。”我们一边齐声说着话,一边站在田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田埂上的娥子,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P3-5 序言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话最早出自巴尔扎克之口,它道出了长篇小说的伟大,同时也道出了这种文体所理应抵达的高度。 对于长篇创作,我始终心存敬畏,不敢轻易为之。此种感觉,几乎贯穿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新千年之后的二十余年写作旅程。 然而,创作本身,又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越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往往越想尝试为之。况且,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我认为自己已基本掌握了一些写作要领,对题材的把握和文字的表达,也能做到驾轻就熟。这么一想,我的写作野心一下子变得膨胀起来。于是,从2005年开始,我花费了两年多时间,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记忆之村》。此后,几乎又以同样的进程,相继写出了《锦瑟华年》和《譬如朝露》。 如果说,长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随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那么,想要公开发表,更是难上加难。好在我已做好了充分思想准备,一定要使作品首先达到在刊物上公开亮相的水准。基于这一信念,我不厌其烦地开始了对小说的反复打磨工作,并认真听取刊物编辑的意见。在此,我要永远感谢至今无缘谋面的《莽原》杂志李静宜女士!她在2008年编发了我的第一部长篇《记忆之村》后,于2011年在刊物上再次推出我的第二部长篇《锦瑟华年》;同时,我还要感谢贾梦玮先生,因为他的慧眼赏识,使得我的第三部长篇《譬如朝露》,能够在《钟山》2012年上半年“长篇小说专号”上及时和广大读者见面。 三部长篇完成后,我发现了一个有点奇妙的现象:首先,它们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某种紧密的内在关联:《记忆之村》以童年纯真的视角,展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生活的场景;而《锦瑟华年》中那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迈出大学校门后理想破灭、青春受挫的主人公陈光南,又何尝不是《记忆之村》中少年黄龙的人生延续?至于《譬如朝露》中陈子墨和刘鹏飞的形象,则是历史步入九十年代后,知识阶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迷茫困惑、痛苦抉择、以及心灵挣扎的文学写照。出于这样的理解,我终于有了将它们命名为“成长三部曲”的理由。 成长的道路,总是与喜悦和伤痛互为关联、密不可分,它们如影随形、相伴而生。对于每个个体生命来说是这样,对时代发展而言更是如此。所以,这里所说的成长,其实是一代人的成长,而喜悦与伤痛,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学注释。问题是,我们该如何运用小说这一特殊表现形式,将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不断升华,进而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这是每一位小说家终生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他们努力前行的持久动力。 作者记于2013年2月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