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编著的《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并非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而是选取了心理学领域中许多精华的内容。在阐述方式上,不是如心理学教科书般行文晦涩地来解读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把深奥的心理学还原为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故事或人人都可能有过的经验,用通俗明了的语言对心理现象做简单却完整的理论阐释,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使读者对心理学中涉及日常生活的概念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牧之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牧之编著的《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并非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而是选取了心理学领域中许多精华的内容。在阐述方式上,不是如心理学教科书般行文晦涩地来解读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把深奥的心理学还原为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故事或人人都可能有过的经验,用通俗明了的语言对心理现象做简单却完整的理论阐释,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使读者对心理学中涉及日常生活的概念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内容推荐 牧之编著的《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讲述了: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 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 目录 第1天 认识自我——解读自己的内心 1.巴纳姆效应——知己者最强 2.乔韩窗口理论——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经营自我 3.感觉剥夺实验——尽情体验生活的各种滋味 4.记忆的强弱——记忆就是经验的贮存与重现 5.注意的选择性——三人眼中不同的街道 6.观察力——实践出真知 7.思维的特点——自作聪明的盗贼 8.联想——酒令中的智慧 9.错觉的产生——光阴似箭与度日如年 第2天 成功之道在于心——决定成败的心理规则 10.詹森效应——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11.瓦伦达现象——怕输不会赢 12.心理定势——是什么让人变得愚蠢 13.灵感的产生——得来全不费功夫 14.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 15.投篮实验——一个人伟大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 16.习惯的产生——好习惯造就成功,坏习惯摧毁人生 17.关于挫折心理——自古英雄多磨难 18.意志的力量——行百步者半九十 19.兴趣心理——兴趣在哪里,你的成功就在哪里 20.应激心理——急中生智是怎么回事? 21.战胜自己——成功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 第3天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掌控情绪的心理方法 22.情绪探源——情绪伴你一生 23.好心情与好状态——情绪影响竞技状态 24.情感宣泄——触景才能生情 25.寂寞心理——候车室里的寂寞人 26.情感冲动——一失足成千古恨 27.厌恶与自身防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28.情绪转移——控制情绪的蔓延 29.心理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0.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学——人人都需要自我安慰 第4天 社会与自我——定位自己的角色与地位 31.社会化的人——狼孩的启示 32.社会角色规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33.社会角色冲突——卧室门外的女王 34.熟人链效应——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35.互惠原理——生活跷跷板 36.从众心理——众口铄金 37.流言的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8.社会促进实验——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39.社会促退实验——有人看着效率未必会高 40.权威效应——谁说的话更可信? 41.名人理论——名气与社会影响力 42.旁观者效应——是什么导致集体冷漠 43.社会感染——情绪共鸣的产生 44.拉绳实验——人多真的力量大吗? 45.破窗理论——交通违章为什么如此普遍? 46.时尚心理——人们总会和流行为伍 第5天 身与心的神秘关系——心理决定健康 47.心理与疾病——心病还需心药医 48.成瘾性——刘伶饮酒 49.环境与心理——受困的灵猿 50.心理与疼痛——烧自己手的刺客 51.感觉适应——入兰室之久而不闻其香 52.自我欺骗——眼不见为净 53.运动与心理——体育锻炼健全人格 54.刺猬定律——为什么人们讨厌拥挤 55.颜色与心理——颜色影响情绪 56.天气与心理——天气左右心情 57.噪音与心理——噪音对健康不利 第6天 家庭的温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与事 58.模仿与攀比——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 59.以貌取人——情人眼里出西施 60.邻里效应——孟母三迁为什么? 61.完美效应——追求完美比较累 62.互相尊重——家庭礼仪就是婚姻中的营养剂 63.鼓励与赞扬——赞赏是快乐家庭的兴奋剂 64.互相理解——不快乐总是源于自己 65.禁果效应——被诱惑的夏娃 66.皮格马利翁原理——点石成金 67.道德的自律和他律——打碎杯子的小孩 68.道德感——以德服人 第7天 生活离不开工作——事半功倍的心理技巧 69.注意的稳定性——鬼斧神工来自忘我境界 70.选择的优化——歧路亡羊 71.心理疲劳——比尔·盖茨为何不知疲倦 72.潜能激发——将自己没有动用的90%的能力挖掘出来 73.80法则——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74.拖延与懈怠——不要让拖延使自己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75.紧张与效率——适当地保持紧张感 76.工作中的成就感——不时地鼓励自己 77.认真心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78.保持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最值得重视的就是自己l 79.决断力与效率——敏捷地做出决断,这是工作的秘诀 80.对时间的态度——“分”永远比“时”多59倍 81.固执的感觉——学会偶尔地搁置问题 82.劳逸结合——在疲劳的时候减少工作,264 试读章节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苏东坡有一句有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说明: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躁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 P3-4 序言 为什么要讲心理学呢? 人活着就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就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出门和别人交际、在家和家人相处、在办公室和同事共事、上班、投资、做生意…… 可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春风得意,有些人却处处碰壁?有些人做什么都好,有些人却庸庸碌碌?有些人整天开开心心,有些人却愁苦不堪? 这一切的内部的深层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心理学,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学研究了。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和他人才会友好互助地相处。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受自己的心理支配,心理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不敢说多么了解自己的心理。古希腊先哲很早就有“了解你自己的”告诫,这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是受心理支配而做出各种行为的,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强。”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具有越强的对周围事物的操控力和对自己生活的把握力,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近。这也是心理学的实际意义所在。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学研究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 心理学是一门深奥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它背后有许多其他专业学科的支持。因此,对大众来说想要在短期内窥其玄奥,不是件容易的事。本书并非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而是选取了心理学领域中许多精华的内容。在阐述方式上,不是如心理学教科书般行文晦涩地来解读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把深奥的心理学还原为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故事或人人都可能有过的经验,用通俗明了的语言对心理现象做简单却完整的理论阐释,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使读者对心理学中涉及日常生活的概念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按照较大的类别划分,我们首先编写了《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7天让你读懂管理心理学》、《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分别从认识自我与日常生活、交际应酬与为人处世、管理工作与领导艺术、市场经营与商务活动四个广受关注的角度形成了一个图书系列。如果今后有新的设想和题材,将会为本系列增加新的品种。 编者们在写作中力求角度平实、叙述生动、事例丰富、方法实用,真诚地希望能带给读者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也真诚地盼望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愿望是良好的,但水平是有限的,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诸君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