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学家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玉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韩玉编著的《文学家的故事》是一本汇集了古今中外杰出的文学人才的故事书,具体包括:“童话大王”安徒生、“文学巨匠”高尔基、“幽默文豪”马克·吐温、“文坛泰斗”海明威、“文学巨擘”托尔斯泰、“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文学天才巴尔扎克七位在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级文学家。

内容推荐

韩玉编著的《文学家的故事》介绍的是在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级文学家,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为世人所瞩目的痕迹,展现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您阅读了《文学家的故事》,将引导您登上光荣与梦想的列车。

目录

第一章 “童话大王”安徒生

童年时代/1

艰苦的奋斗/6

永别了,孩子们/26

第二章 “文学巨匠”高尔基

苦难的童年/32

书缘/35

喀山的“大学”/36

走上文坛/39

第三章 “幽默文豪”马克·吐温

顽皮少年/54

生活的独木桥/62

和谐的伊甸园/74

第四章 “文坛泰斗”海明威

幸福的童年/84

聪明少年/88

奔赴战场/92

作家生活/97

成名前后/102

第五章 “文学巨擘”托尔斯泰

青少年时代/113

年轻的庄园主/121

军旅生涯/127

新婚之后/135

走向人民/137

晚年/141

第六章 “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

皇村神童/144

文学创作/151

瑰丽奇异的童话世界/158

悲惨的婚姻/173

第七章 文学天才巴尔扎克

在夹缝中成长/176

“朽木不可雕”/189

走哪条路/192

不成功的处女作/196

十年挣扎/200

高度浓缩的二十年/202

巴尔扎克的“四件宝”/203

最后时刻/208

试读章节

第三章 “幽默文豪”马克·吐温

◎顽皮少年

1835年10月30日,在美国密苏里州门罗非常偏僻的村庄弗罗里达,—个男孩呱呱坠地了。小男孩的出生让这个仅有100人的小村子的人口增加了百分之一,而他的贡献远不止这些。

他的父母叫他塞缪尔·朗荷思·克列门斯,孩子长大后又给自己起了个名叫做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的童年,和其他孩子的童年一样充满了儿童特有的乐趣和恐惧。

这里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作家,甚至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比正在读这本小传的你更顽皮更淘气,更没有大人所一贯期望的那种好孩子的“品质”。

马克·吐温的童年及青少年的故乡是弗吉尼亚。

他们一家是在当时西部移民狂潮的激荡下搬到这里来寻求好运的。

但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却始终也好不起来。他的父亲叫约翰·马歇尔·克列门斯,是镇上唯一的一名法官,是一个严肃、正直而又拘谨的人,镇上很少有人听到他的笑声,但他却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执法者。

这个家庭的成员还有母亲沽思·克列门斯、姐姐帕梅拉、哥哥奥利安和两个淘气的男孩子——本书的主人公马克。吐温和他的弟弟亨利,以及这家的女主人作为陪嫁带过来的女黑奴珍妮。

马克·吐温童年时代居住的汉尼巴尔镇,是个正在发展中的西部小镇,就像现在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那样,这个小镇也充满了垦荒者的浮躁气息,人们动不动就拔出枪来。法官的正直和严谨并不能挣来面包和温暖,一桩枪杀案,法官记录了28次口供,颇费苦心地用正楷书写了135万字,却只能得到13块5毛钱的手渎费!为了生活,法官不得不打发奥利安这个家庭的长子,一个弗吉尼亚绅士的儿子和梦想成为演说家的青年去印刷厂学手艺,已经19岁的帕梅拉也给人家教钢琴和吉他,帮助家里维持生活。

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马克·吐温的童年生活并不缺少乐趣,而这些乐趣又没有一个不是与他的调皮与逃学联系在一起的。

在这个小镇的南面,有一个被孩子们称为“情郎跳”的山峰,距小镇两英里的密西西比河的河岸上,则有一个被孩子们称为“麦克杜威尔山洞”的石灰石岩洞,还有箍桶匠们用来泡胡桃木的熊湾,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强盗窝”,是他们施展自己调皮才能的最好场所。麦克杜威尔山洞是一个由许多地下通道构成的望不到尽头的迷宫,对胆大的男孩子和旅游者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这个洞之所以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它的所有权属于一位脾气古怪的外科医生麦克杜威尔,他曾“为了人侵墨西哥”在这洞里储存了一尊大炮和500件小武器。他还把他的一个14岁夭折的女儿的遗骸用酒精泡着,装在一个用铜密封的玻璃圆筒里,也安放在洞里。

这个圆筒放置在一根架设于一个狭窄的通道里的横杆上,盖子可以启开,那些有病态的好奇心的人可以拽着尸首的头发来观看死者的面孔。

即便没有这具尸体,这个石灰石的洞也是个相当神秘的地方。洞里有无数的蝙蝠,它们一见亮光,就大群大群地猛扑过来,把探险者的蜡烛扑灭。淘气的孩子们经常在这个洞里玩“海盗”游戏,并常常把一只只死蝙蝠带回家里,有一次,马克·吐温还在这个洞里迷了路。

那天,马克·吐温参加野餐会后跟着其他同伴进了洞,他和他的“最要好的姑娘”小安娜·萝丽手牵手随随便便往前走,进了他以前从未到过的一些通道。他们在冰冷黏湿的石笋之间钻来钻去,试探了一条又一条通道,小姑娘哭了。蜡烛一支又一支地点完了,他们的心也快绝望了。就在他们最后一支蜡烛只剩一点点时,他们终于听到寻找他们的人们的呼喊在阴暗的通道里发出的回声。

除了汉尼巴尔,除了那个岩洞,还有一个马克·吐温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地方,这就是他伯父的农庄。农庄在距佛罗里达州4英里的一个地方,在一座毫无生气的草场上,有一所木条栅栏围着的老宅院,这就是伯父的家,每次到这里来,小马克·吐温都像我们现在的孩子去国外旅行一样兴奋无比,这种心情一直保持到他成为一个白发老人的时候。

正如马克·吐温说过的“在十二三岁以前,我每年要到农庄上待些时间。我和兄妹们在那里的生活真是迷人,今天回忆起来还依然迷人。

“我至今能回忆起那树林深处充满庄严色彩的黎明时刻和神秘气氛,那泥土的气息,那野花的清香,那雨后一簇簇树叶的光泽,那一阵阵风吹过以后雨水的嘀嗒声,那树林深处啄木鸟啄木的声响,那丛林里野鸡的叫声,那受惊的野物刹那间在草上逝去——这些我全都回忆得起来,还如同当年一样值得赞美。

“我还能回想起那大草原上的沉寂与宁静,那大鹰在空中停着不动,张开了双翅,衬出了一片蓝天。我能见到那树林披上秋装,那紫色的橡树,那胡桃木涂上了金色,那枫树和黄栌一片血红,闪着光泽,还能听到我行进时一片片落叶发出的沙沙声。

“我至今还记得我伯父屋里质朴无华的木楼梯,上了楼梯再左转弯,在我那张床的上面是屋椽和倾斜的屋顶,一方块一方块的月色,映照在地板上,从没有挂窗帘的窗户往外望,只见一片白色的冰天雪地。

“我记得。在夏夜,大雨倾泻在屋顶上,躺着静听雨声,欣赏着电光闪闪,雷声轰鸣,这是多么快意。

“这是一间舒适的房间,装上了避雷针,从窗口就可以伸手摸到。在夏晚,这是可以爬上爬下的可爱的小玩意儿,以便有事时可以保持隐蔽。

“我记得怎样在夜晚和黑人一起玩捕捉猎物的游戏。还记得怎样在光线昏暗的林中长途远行。一只有训练的狗老远叫起来,宣布猎物已经被赶上了树。这时大家便一个个兴奋起来。接着是冲过荆棘、树丛,争先恐后,跌跌撞撞赶到现场,然后点起火来,把树砍倒。

“狗也好,黑人也好,全都高兴得发狂。红红的火光,映出了一片奇异景象——这些我都记得非常真切,一个个玩得兴高采烈,只是除了那个扮演猎物的黑人例外。”

“我记得那鸽子飞来的季节,成百万只,黑压压地遮满了树林。因为压得重,连枝条都给压断了。鸽子是被人家用棍子打死的,不必用枪,我还记得追捕松鼠,追捕松鸡,追捕野火鸡,以及这一类游戏。”

那田园牧歌的美景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而丹尼尔大叔讲的那个《金手臂》的故事在以后的岁月里也因为小马克·吐温的长大而广为流播,成为一个永远让人为之心醉的故事。但是到伯父家去的机会毕竟还是太少了,更多的时候,他不得不待在汉尼巴尔镇,这也就让他的童年生活在那流连忘返的生活中又见识了太多的死亡和血腥。

在这些死亡中,有的可怜,有的无辜,有的杀人者反而让人敬佩,而有人被杀了却还是遭人痛恨。马克·吐温就是在这样一次次血腥的杀戮中,学会了辨别是非。

在一个闷热的8月天,10岁的男孩克林特·莱弗令、马克·吐温等一群汉尼巴尔的孩子们一起在河边玩。他们在一只空着的平底船上表演各人的绝技。克林特在别人的挑逗下,冒险跳进了他力所不能及的深水里。密西西比河的滔滔激流立刻把那孩子冲得远离岸边,顺流卷走了。

其余的几个孩子试图搭救他,但克林特心里发慌,跟着就沉下去了;他们只看到他的头浮上来一两次,就再也没有踪影了。

孩子们开始呼救,但赶来的几条渡船,谁也没能找到他。河上放了好些灌了水银的面包圈,因为当时人们相信,这样的面包有一种魔法,他会一直漂到淹死人的地方去,并且停在那里不动。

P54-59

序言

人生如虹,世事似锦。

虹的出现,需要符合光学原理,属于自然现象;锦的存在,则既有自然状态下的七色华丽,也有人文精神的光芒普照。二者虚实同根,交相辉映。

人才的成长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犹如彩虹的形成,只有具备了在空中积聚起小水珠的条件,才能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拱起那绚丽的英姿;世事是由人类的活动构成的。自人类存在以来,不分种族肤色,世世代代都以勤劳的智慧、英勇无畏的本色,推动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创造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由此构筑了人类五彩缤纷的文化广宇。

在人类曲折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等耀目如虹的群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杰出作为和不朽的贡献,人类社会才异彩纷呈、锦绣绵延。

翻开人类的历史,战争与和平交替而进,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不断生发与共享。一代又一代后人,无不吸吮着前辈的智慧而获得更高的生存本领,并在传承创新中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

追根溯源,人类的发展壮大须臾离不开学习和创造。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学习实践,都离不开前人的智慧结晶,离不开前人为后人留下的人生足迹。从励志的角度上讲,前人所获得的任何一项成就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部精工毕至的教科书,对于立志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们来讲,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部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年轻的基层官兵是国家人才库的强大后备力量。为了帮助基层官兵扩大阅读范围,并在阅读中不断增进学习兴趣,为人才成长助一臂之力,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汇集了古今中外各方杰出人才的故事书。希望大家在阅读中心有所悟、学会所得、用有所成。

最后,特别提醒读者朋友,书中所用插图大部分与书中文字内容并无关联,目的只是为了调节大家的阅读情绪,在此特作说明。

编者

2011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0: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