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小说家、记者、诗人。创作于1886年的《爱的教育》是其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该小说采用日记形式,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眼光,讲述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1986年,该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该书已被译成上百种文字,一百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的教育/中国书籍编译馆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意大利)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小说家、记者、诗人。创作于1886年的《爱的教育》是其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该小说采用日记形式,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眼光,讲述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1986年,该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该书已被译成上百种文字,一百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内容推荐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小说家、记者、诗人。《爱的教育》是他创作于1886年的代表作,主要内容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 目录 译者序言 序 第一 十月 开学日 我们的先生 灾难 格拉勃利亚的小孩 同窗朋友 义侠的行为 我的女先生 贫民窟 学校 少年爱国者 第二 十一月 烟囱扫除人 万灵节 好友卡隆 卖炭者与绅士 弟弟的女先生 我的母亲 朋友可菜谛 校长先生 兵士 耐利的保护者 级长 少年侦探 贫民 第三 十二月 商人 虚荣心 初雪 “小石匠” 雪球 女教师 访问负伤者 少年笔耕 坚忍心 感恩 第四 一月 助教师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友人的来访 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王的大葬 勿兰谛的斥退 少年鼓手 爱国 嫉妒 勿兰谛的母亲 希望 第五 二月 奖牌授予 决心 玩具的火车 傲慢 劳动者的负伤 囚犯 爸爸的看护者 铁工场 小小的卖艺者 “谢肉节”的最后一天 盲孩 病中的先生 街路 第六 三月 夜学校 相打 学生的父母 七十八号的犯人 小孩的死亡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夜 奖品授予式 争吵 我的姊姊 洛马格那的血 病床中的“小石匠” 卡华伯爵 第七 四月 春 温培尔脱王 幼儿院 体操 父亲的先生 痊愈 劳动者中有朋友 卡隆的母亲 寇塞贝·马志尼 少年受勋章 第八 五月 畸形儿 牺牲 火灾 六千英里寻母 夏 诗 垄哑 第九 六月 格里勃尔第将军 军队 意大利 九十度的炎暑 我的父亲 乡野远足 劳动者的奖品授予式 女先生之死 感谢 难船 第十 七月 母亲的末后一页 试验 最后的试验 告别 试读章节 开学日 十七日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心还一味想着在乡间的情形哩。不论哪一条街道,都充满着学校的学生们;书店的门口呢,学生的父兄们都拥挤着在那里购买笔记簿、书袋等类的东西;校役和警察都拼命似的想把路排开。到了校门口,觉得有人触动我的肩膀,原来这就是我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是一位头发赤而卷拢、面貌快活的先生。先生看着我的脸孔说: “我们不再在一处了!安利柯!” 这原是我早已知道的事,今天被先生这么一说,不觉重新难过起来了。 我们好不容易地到了里面,许多夫人、绅士、普通妇人、职工、官吏、女僧侣、男佣人、女佣人,都一手拉了小儿,一手抱了成绩簿,挤满在接待所楼梯旁,嘈杂得如同戏馆里一样。我重新看这大大的休息室的房子,非常欢喜,因为我这三年来,每日到教室去都穿过这室。 我的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见了我: “安利柯!你现在要到楼上去了!要不走过我的教室了!” 说着,恋恋地看我。校长先生被妇人们围绕着,头发好像比以前白了。 学生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大强壮了许多。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法子了。 我的弟弟被编入在名叫代尔卡谛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组里。午前十时,大家进了教室,我们的一级共五十五人。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只不过十五六人,常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里面。一想起暑假中跑来跑去游过的山林,觉得学校里暗闷得讨厌。又忆起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来:那是常常对着我们笑的好先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先生。那个先生的红而卷拢的头发已不能看见了,一想到此就有点难过。这次的先生,身材高长,没有胡须,长长地留着花白的头发,额上皱着直纹,说话大声,他瞪着眼一个一个地看我们的时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们心里似的。而且还是一位没有笑容的先生。我想: “唉!一天总算过去了,还有九个月呢!什么用功,什么月试,多讨厌啊!” 一出教室,恨不得就看见母亲,飞跑到母亲面前去吻她的手。母亲说 “安利柯啊!要用心哕!我也和你一道用功呢!” 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因为那位亲爱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学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 我们的先生 十八日 从今天起,现在的先生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去的时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前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招呼。 “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可知大家都爱慕这先生,今年仍想请他教。 先生也说着“早安!”去拉学生伸着的手,却是不看学生的脸。和他们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额上皱纹一蹙,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先生又把我们一一地注视,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桌位间巡回。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让他中止默写,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先生后面有一个学生乘着先生没看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恰好先生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俯了头预备受责。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另外一点没有什么。 默写完,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才用粗大、亲切的声音这样说: “大家听我!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我感谢你们。” 这时校役来通知放学,我们都很静很静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走到先生的身旁,颤颤抖抖地说:“先生!饶恕我这次!”先生用嘴亲着他的额说:“快回去!好孩子!”P3-5 序言 译者序言 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得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因了这种种,早想把这书翻译。多忙的结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兴开译,不幸我唯一的妹因难产亡了。于是心灰意懒地就仍然延搁起来。既而,心念一转,发了为纪念亡妹而译这书的决心,这才偷闲执笔,在《东方杂志》连载。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断了几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年忌后了。 这书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四年已出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译本和英译本,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几字,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日译本曾见两种,一种名《真心》,忘其译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译,名《爱的学校》的)。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得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这书原是描写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书名,后来恐与法国佛罗贝尔的小说《感情教育》混同,就弃置了。 译文虽曾对照日英二种译本,勉求忠实,但以儿童读物而论,殊愧未能流利生动,很有须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遗憾得很,在我现在实已无此工夫和能力。此次重排为单行本时,除草草重读一过,把初刷误植处改正外,只好静待读者批评了。 《东方杂志》记者胡愈之君,关于本书的出版,曾给予不少的助力,邻人刘薰宇君、朱佩弦君,是本书最初的爱读者,每期稿成即来阅读,为尽校正之劳。都足使我不忘。 一九二四年十月一日丐尊记于白马湖平屋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夏丐尊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 ——夏丐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