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将军》作者萨苏幽默讲述那些日本“活曹操”们——幕府时代日本实际掌权者将军的纠结事儿,虽然表面光鲜,但并非酒池肉林、骄横残暴的家伙。这些日本古代首脑们居然有着“不是人过的日子”:因为没钱修宫室,所以将军们的妃子得像沙丁鱼一样住集体宿舍;因为怕人行刺,将军的膳食要经过侍从品尝,证明无毒才能食用,于是将军只能吃到冷饭;因为将军的夫人是贵族,娘家权势大,所以后宫的宫女如果攀上夫人的关系可以拒绝将军的临幸;因为婚姻与政治挂钩,有的将军被迫考虑娶襁褓中的女婴做夫人;将军家的厕坑修得有十多层楼那样高,如厕有生命危险;将军与妃子上床,还必须带两个“电灯泡”……
《可怜的将军》是作者继畅销书《京味九侃》、《北京段子》、《京城十案》和《动物奇案》之后的又一部“萨苏说故事” 系列作品,以辛辣幽默的笔法和萨苏一贯独特的视角,讲述日本德川幕府(江户)时代将军、正室夫人以及后宫女官们勾心斗角、爱恨情仇,解析日本民族种种性格的历史通俗读物。
《可怜的将军》的作者是萨苏。
现在看电视,如果出现党的干部收降土匪一类情节,对方必要摆上一队刀枪林,以测试其胆量。而影片中的干部必定豪气干云,迎着明晃晃的刀枪漫步而行。此时,土匪的小头目便会暗中窃窃私语,双挑大拇指,表示没见过这样的好汉——别急,还有最后一关——一个大胡子土匪此时会跳出来,手提一口上面插着块烤肉的尖刀,横眉面对主角。那主角呢,毫无悬念地一口把烤肉咬住,却“呸”地一声把刀吐出去,赢得满堂彩。于是双方进入下一阶段。
要说呢,历史上还真有土匪这样干的,我们大院有个四野林大帅手下军官,在川西坝子收降土匪就吃过刀尖上的烤肉,唯一特别的是据老爷子讲刀尖上挑的是人肉……
然而,这种有点儿傻气的桥段,千篇一律这样来,看多了不免厌倦,让人觉得土匪没有创造力。但织田信长测试荒木村重的时候,手法的确与此类似——谈笑风生的酒宴上,织田忽然抽刀,插上一个馒头,一刀捅向荒木村重的面门。
措手不及的荒木村重却毫不慌乱,一张口就把刀尖上的馒头吞了下去。信长大悦收刀,认为此人果然胆大,遂封荒木镇守摄津。
因为这件事,日本的相法中把男人嘴大当作勇猛无畏的象征。二战中日本海军的名将三川军一,其长相便被形容为“嘴巴可以装下自己的拳头”。对了,大家不要乱试,别说吃自己拳头,就是一口吃一个馒头也有被噎死的——日本古代的馒头带馅,类似于今天的包子,和我们现在的馒头不是一个概念。
有这样一个舅舅,江与性格中不免有野蛮女友的倾向。
要说秀忠完全忠于江与,死心塌地,也不是事实。他曾背着江与与其奶妈的侍女阿静私通,而且偷偷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一直不敢公开承认。
这也不能全怪秀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既没有球赛也没有电影,娱乐活动少得很,男人要是不偷腥,日子不免过得太难熬。可是,堂堂大将军敢作敢为,干嘛不给人阿静母子个名分呢?
关键是这江与太狠了。此前,秀忠也还有和其他女人生下儿子的情况。据记载,他的长子长丸,其母就不是江与。结果呢?此子两岁时因医疗事故意外死亡,而其母亲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就消失了。只是根据《德川幕府家谱》,知道她是一名家女(即祖辈属德川家,生于德川家的女婢,类似中国的家生子)。这种事推测起来,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对此深感震恐的秀忠又不是傻子,因此,对于阿静和她的孩子始终讳莫如深,终江与之世将她们秘密隐藏起来,这母子俩才得以保全。
江与在后宫大权独揽,颇有些吕后武皇的架势。
然而,后来成为第三代将军的家光,毕竟是江与的亲生儿子,她干嘛要跟自己儿子过不去呢?
此事说来话长,待我们慢慢道来。
秀忠在后宫的懦弱让有的人看不下去了,于是拍案而起——你管不了自己的老婆?那我帮你管管。
这话放谁身上,都很难接受,何况秀忠还是幕府的将军呢。然而,看看说话这人,秀忠也就只好捏着鼻子由着他管。
要替他管教老婆的,就是德川幕府的开山大将军德川家康。日本战国的老英雄德川家康,对这个不怎么会打仗的儿子多少有点儿看不上眼,让他上位是因为风云际会,阴差阳错,即便自己退位让他当了将军,家康依然以类似中国太上皇的身份控制着大局。
日本幕府的“太上皇”,真正的招牌叫做“大御所”,都是很有权力的,与我国古代被架空的唐高祖、唐玄宗很不一样。他们往往在儿子继位后还要掌控大局多年。其实,在封建格局下,这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既避免了子孙为夺嫡相互残杀,又可以扶上马送一程,协助下一代顺利交接。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德川幕府在换届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生过内战。耐人寻味的是,我国古代的皇权交接也常常令君臣父子均头痛不已,但只有很少的几个皇帝,比如宋高宗或者乾隆采用过这种方式。
家康是见识过织田信长的厉害的,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七搞八搞被江与带回她娘家去。对将军生母权力严格控制的政策,就始自德川家康。
为了避免江与势力膨胀,德川家康要求江与不能自己抚养家光,只能将他交给乳母代为抚育。
可能是被打了冷不防,在家光的问题上,江与还没反应过来,儿子就被带走了。但第六天魔王家的女性可不是好惹的,待她生了第二个儿子忠长,就咬着牙也不肯交出去了,态度之坚决,让老将军家康也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不得不允许她自己抚养忠长。
两个儿子,一个让别人抱走了,一个自己从小养大,这亲疏之别,决定了江与对两个孩子态度的完全不同。
在这一阵交锋中,一个威力不亚于江与的女性大杀器不显山不露水地走近了家光的身边,此人就是家光的乳母春日局。
春日局,原名阿福,“春日局”是后来天皇给她的封号。早年结婚并生有四个孩子,离婚后应将军征集乳母之命,并中选。她后来成为江与在后宫最强劲的对手。
一般后宫中女人的矛盾,多源于争宠。江与和春日局没有这样的矛盾,两人的争斗,一开始就带有政治色彩。
春日局的家世颇为复杂,简而言之,前面说的那位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虽然在日本雄霸一时,却因为部将发动叛乱而被杀。春日局的父亲就是叛军中的将领。所以,从江与的角度来看,春日局是当年杀了自己舅舅信长的逆臣之女,“历史反革命”。而春日局也是一个极具自负、颇有才能的女子,很有防止江与专权后宫的责任感。所以两人一相见就有些天生冤家对头的感觉。
被春日局从自己手中把家光(当时的乳名叫做“竹千代”)抢走的江与,将自己第二个儿子忠长带在身边抚养,几乎把所有的感情都给了这个儿子——自己抚养的孩子当然更觉得可爱。于是,江与就有了把忠长立为将军后嗣,废掉家光的想法,而且开始实施。
忠于职守的春日局对此寸步不让,想方设法维持家光的世子地位。两人屡屡碰出火花。
都没有服输性格,巾帼不让须眉的春日局和江与,其对立也就因此不可调和了。
家光自幼病弱,即便是十岁以后,也曾发生因为突然癫痫发作而把周围人弄得惊慌失措的事情。若是诸侯家有这样的孩子,会产生因此无后的担心,对一个将军来说这简直是致命的问题。此外,他因为性格内向,说话口吃而沉默寡言,经常连必要的寒暄见礼都做不好。同是自己所生,与他相比聪明的忠长更能满足江与的自尊心。以德川幕府初期的时代背景而言,战国时代的遗风仍然很强。也就是说,嫡长子如果不具备充当继承人的资质,其继承权也可以被废掉。江与因为钟爱忠长,渐渐在诸侯和家臣面前显示对家光的轻视,以试探重臣的态度。如果她的计划实现,不但家光本身,而且与之关系密切,为其服务的春日局将来也危机重重。在不利形势下春日局严防死守,可是形势越来越不妙。
可怜的是夹在中间的家光。
左边看看,这是俺的亲娘,右边看看,这是待俺如亲娘的养母。
你们不打了,成吗?
不成!
两个亚马逊女战士异口同声。P85-88
一旦提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曹操”的名字便不免蹦出来。在崇尚正统的时代,若说某个大臣要做曹操,那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说法,是人民公敌的象征,会引发全民共诛之、共讨之。哪怕是老奸巨猾如袁世凯,听到这样的称谓也会谈虎色变。
然而,在日本历史上,却有一大帮神气活现、理直气壮的“活曹操”,这就是幕府时代挂“征夷大将军”印的日本实际掌权者——将军。
日本的幕府时代始于1185年源赖朝掌握日本政权,从那时候起,这些武家出身的将军们便架空了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以自己的司令部“幕府”作为真正的政府,执掌生杀大权,决定国家事务,先后建立了镰仓、室町、德川(江户)三朝幕府,每朝均延续数百年。天皇在这些“活曹操”们面前除了退位当和尚,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表示抗议的手段。在很长时间里,无论日本国内、国外,都很少有人注意到还有个天皇的存在,以至于当幕府将军足利义满请求明朝册封时,竟然获得了一个“日本国王”这样不伦不类的封号。直到明治维新,将军们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既然是“活曹操”,按照我们普遍的理解,这些日本的将军们应该是酒池肉林、骄横残暴的家伙吧。
然而,随着描述这段历史的《大奥》等日本时代剧在我国上映,一些相关历史图书也被介绍到国内,对幕府历史有兴趣的人们逐渐发现,这些所谓的“活曹操”们虽然表面光鲜,但实际上的生活并不是像黄世仁那么穷凶极恶。
因为没钱修宫室,所以将军们的妃子得像沙丁鱼一样住集体宿舍。
因为怕人行刺,将军的膳食要经过侍从品尝,证明无毒才能食用,于是将军只能吃到冷饭。
因为将军的夫人是贵族,娘家权势大,所以将军后宫的宫女如果攀上夫人的关系可以拒绝将军的临幸。
因为婚姻与政治挂钩,有的将军被迫考虑娶襁襁中的女婴做夫人。
将军家的厕坑修得有十多层楼那样高,如厕有生命危险。
将军与妃子上床,还必须带两个“电灯泡”。
在日本这个规矩森严的社会里,即便当一“活曹操”,这日子也过得实在是可怜。
日前,萨的夫人翻译一本描写日本德川(江户)幕府时代的书籍,让萨充当顾问,无意中发现那个时代日本的历史里面颇有些事情让人读来忽而莞尔,忽而感慨……当然,也有被感动的时候。于是,便以德川(江户)幕府时代为背景,开始写些随笔,名其为《可怜的将军》,来揭示这些日本古代首脑们“不是人过的日子”。不料一发不可收拾,待到写完,竟然已经十几万字了。于是将其付梓,权作供有兴趣的朋友茶余饭后的消遣。
限于萨水平有限,虽力求言而有据,但其间难免有挂一漏万、史实不清等处,尚请各位读者原谅指正。
萨苏
2012年元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