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O2O未来就绪--互联网+的O2O实战攻略(双色图解版)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陈爱民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随着“互联网+”趋势的愈演愈烈,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喜欢追逐新潮的互联网经济。

找到适合自身的O2O模式,形成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闭环!

陈爱民编著的《O2O未来就绪--互联网+的O2O实战攻略(双色图解版)》详细阐述O2O的本质、要素、模式、注意事项等问题。

内容推荐

陈爱民编著的《O2O未来就绪--互联网+的O2O实战攻略(双色图解版)》通过详细阐述O2O的本质、要素、模式、注意事项等问题,以及列举了“互联网+”企业O2O的实战经验,让广大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更顺利地通过O2O完成“互联网+”的落地,从而在这场“互联网+”时代的O2O商业革命中完美胜出。

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O2O:到底是烧钱还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时代,与O2O有关的两种刺耳论调

 BAT的O2O巅峰对决,大佬们都在干什么

 未来最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线上线下的结合

第二章 O2O:“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

 深入解读

 O2O中的关键要素

 O2O的六大思维模式

 O2O业务拓展不能忽视的三个要点

 O2O对企业的价值

 “互联网+”是企业O2O落地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最实用的O2O模式

 O2O导流模式

 O2O整合模式

 O2O社交模式

 O2O定制模式

第四章 从O2O到“互联网+”:必不可少的八大业务支撑

 粉丝,O20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用户黏性

 巧用二维码,随时随地吸引用户

 开通多种支付方式,方便用户使用

 凭证,让用户个人财富的安全得到保证

 完善账户体系,得账户者得天下

 虚拟货币,让用户戒不掉的小玩意

 设备,引流用户不可或缺的媒介

第五章 “互联网+”浪潮下O2O的产品设计

 什么才是市场需要的产品

 类“苹果”的极致产品

 如何进行020的产品设计

 020产品设计思路

第六章 O2O落地必须解决的五大核心问题

 做好线上线下各方利益分配

 明晰当前组织结构的变革

 认清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

 用户至上的产品运营设计攻略

 巧妙引进外部资源

第七章 “互联网+”与O2O碰撞出的全新营销模式

 “品商”模式,为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探路

 O2O营销的本质

第八章 让O2O项目免于一死的六种手段

 切入存量市场,不要臆造消费者需求

 要么快,要么便宜,否则就死

 避开巨头夹击,能够活得更久

 没有用户和流量,不要马上就?

 学会用最少的钱吸引最大的流量

 烧钱补贴是巨头才用得起的战略

第九章 大数据:让“互联网+”战略落地变轻松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全新应用

 线上线下的服务碰撞:让企业员工的通勤变得更方便

 大数据指引下的在线教育平台

 “轻仓”模式破生鲜乱局

 O2O模式让健康养生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第十章 实战解析:如何通过“互联网+”完成O2O战略转型

 互联网+智能: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

 资源与数据的有效互补

 健康生活O2O怎样抓住干亿市场

 “黑科技”的颠覆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快步跑

 传统行业的O20战略转型

 线上线下的互动让业务更加火爆

 学校也跟风:借微信宣传与招生

 上门服务的O2O模式:让坐月子变成难忘的时光

试读章节

二、资本寒冬

根据专业机构统计,2014年共有超过300家、涵盖16个领域的O2O创业公司先后倒闭。O2O领域烧钱无序的行业现状以及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导致了O2O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资本寒冬,O2O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不管是PC(个人计算机)端的门户网站,还是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没有那些发人深省的心灵鸡汤,也没有那些创业发展的利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惨痛的失败以及血淋淋的教训。

资本寒冬的迹象已经是如此明显。有权威机构曾做过统计:2015年8月份比7月份的投资额度下降63%,新三板的投资也从53亿元断崖式地下跌到了4亿元。

投资者们的投资行为也变得谨小慎微,对原来投资的项目进行评价融资或者是加一定额度的融资。融资也从一开始的土豪式撒网融资走向了讨价还价甚至是把钱留给已投的项目,准备过冬。

与此同时,媒体也更倾向于一些专家对行业消极看法的报道,似乎这样的报道更适合为O2O的艰难处境提供注脚。事实上,一篇关于某公司死亡的微信文章似乎比某公司成功获得融资的新闻更能吸引阅读量。关于互联网的负面报道远远比那些正面报道传播得快。

与季节更替一样,资本也有一个周期,也会有春季与冬季之分。与其消极被动地去讨论冬天究竟会有多漫长,不如好好想一想如何度过寒冬更有价值。资本的寒冬不会让O2O走向消亡,只会让O2O更快地回归到商业的本质。

就拿我们前面提到的洗车O2O为例。我们不可否认,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洗车O2O的创业潮时,这个市场就会出现饱和,加上这个行业的用户黏性不高,当洗车补贴停止发放的时候,这个行业也就面临穷途末路的尴尬命运。

从本质上来说,洗车类O2O真的没有存活的市场吗?不是的。一位洗车O2O的创业人士这样说:“如果黏性用户平均一个月用我们的服务清洗2.3次车,那么一年大概就会清洗28次。如果他每次洗车,我们补贴15元的话,那么全年就需要补贴420元。假如我们能够从为这个车主提供别的服务上赚到420元,那么这个模式就是可行的。”

但是,从理论上说得通的东西,在实践中不见得就能坚持下来。就好比一些热带的物种,不能生长在西伯利亚一样。商业的本质就是要赚钱。如果你的项目不能挺过寒冬,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你的模式再好也无济于事。

说了这么多,中小企业创业者究竟该如何应对资本的寒冬呢?

第一,当行业陷入疯狂时的坚守。  曾有互联网大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潮水退去之后,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行业进入疯狂期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寒冬期的全线收缩与大规模裁员。

在行业处于发展期的时候,低价与补贴是企业常用的手段,借助这些手段,企业往往能够获得大量订单,这就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而一旦补贴停止,供大于求,服务团队就会过剩。这时候裁员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反映出行业是否陷入了疯狂期。

所以,当行业陷入疯狂期的时候,创业者一定要坚守心中的准则,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订单的数量还是订单的质量。如果只是为了糊弄投资者,而盲目追求订单的数量,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烧钱烧得血本无归,却无法积累到有效的用户。

我身边有很多成功的O2O创业者,他们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就非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于是,在所有的对手都在疯狂抢占市场的时候,他们顶住了压力,坚守自己的准则,始终坚持积累有效客户。正因为如此,他们最终成为O2O行业竞技中最后的赢家。以携车网为例。

2011年12月19日携车网公司成立,当时的上证指数为2208点。2013年7月,携车网完成第一轮融资,上证指数却跌到2000点以下。

从公司成立到2015年4月底B轮资金到位之前,携车网在40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平台导流到自营服务的模式实践。其上门保养业务更是扩展到了上海、苏州、杭州三大城市。这期间所耗费的资金共计1200万元,分别来自团队出资的100万元、天使轮的3(1f1万元以及A轮的800万元。

和同时期的同行相比,携车网不是融资最多的,但却是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的。

作为上门保养O2O大军中的一员,携车网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挺过资本的寒冬,这与它始终清楚自己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多创业者在融到资金之后,往往会陷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中,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就无法好好地管理自己的资金流与运营流。盲目烧钱,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资本的寒冬中被冻死。

第二,花钱不是日的,日的是要真正留住用户。

美国家政鼻祖Homejoy(一家专注于钟点工本地服务的公司)在成立之初总共融资4000万美元,但就是这样一个融资达到了4000万美元的庞然大物最终却倒闭了。在谈到公司倒闭的原因时,其内部人士这样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从客户那里没有挣到足够的钱。我们花了很多钱获取客户,却没有真正留住他们。”

所以,我们说创业者的O2O项目获取用户的成本越高,每一单补贴越多,越不盈利。那么这样的项目越是疯狂增长,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会越多,死得也会越快。  第三,找到强势的“金主”撑腰。P7-9

序言

随着“互联网+”趋势的愈演愈烈,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喜欢追逐新潮的互联网经济。

农业、教育、金融、零售、餐饮,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与互联网接轨,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互联网+”新宠,同时产生出O2O(online to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在“互联网+”的大潮下逐渐壮大。

“互联网+”与O2O就像是企业发展的两翼,只有两翼平衡,才呵能在互联网经济大潮的风口巾顺利起飞。很多企业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紧锣密鼓地在O2O领域展开自己的“互联网+”战略布局。

从2015年阿里巴巴与京东不断上演电商大战,争夺线上线下资源来看,两大电商巨头已经争到了头破血流的程度。双方的争战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营销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层面。

双方乐此不疲地你争我抢,其实已经给我们所有人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线上线下的融合(即O2O模式),将会是“互联网+”落地最便捷的渠道。

的确,不管是这些企业大力扩展自己的业务版图,还是腾讯不断进行投资并购,他们布局O2O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不断增加自己的“互联网+”链条,深入地扩展自己的生态体系。当然,“互联网+”发展得再怎么如火如荼,最终都是要落地的。

这时候O2O就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不管是互联网巨头BAT(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三大巨头首字母缩写),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创业小公司都不能免俗。然而,面对着O2O的大势所趋,不少企业,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感到了深深的焦虑。

他们在焦虑什么呢?很显然,在创新无时不在、转型无时不在的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企业随时都可能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类似的词汇: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微信、移动支付、线上线下、O2O等。

尤其是O2O,从前几年开始被互联网专家提及,这几年以来,热度一直不减,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O2O更是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O2O,但他们却真实地感受到了O2O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存。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了转型已经成为他们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转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转型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痛苦与颠覆,这不仅仅是对组织的重翅与再造,更是从内到外,从肉体到灵魂的一种重构与再造。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转型O2O更要做到从肉体到灵活的蜕变,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循机而动,找到正确的O2O道路。

这句话怎么理解?有专家是这样解释的,在进入O2O领域之前,一定要先放下既有的成绩,忘记自己原本是做什么的,在这种忘记的痛苦中,找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所在。这样,企业就会发现,自己所能提供的或许不仅仅是产品,更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

那么对于传统企业或者是一些互联网初创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更好地完成“互联网+”战略的落地,如何更好地把住O2O的脉搏,如何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呢?

本书通过详细阐述O2O的本质、要素、模式、注意事项等问题,以及列举了“互联网+”企业O2O的实战经验,让广大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更顺利地通过O2O完成“瓦联网+”的落地,从而在这场“互联网+”时代的O2O商业革命中完美胜出。相信,每一位创业者,不管是传统行业的还是互联网行业的,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