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分类
作者 张艳艳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好的专家是遵循孩子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的妈妈(爸爸),一个有心的妈妈(爸爸)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孩子,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至于怎么雕琢,还要看这块玉的特点和雕琢师的方法。

在张艳艳著的《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这本书里,每一位妈妈(爸爸)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完全打破以前妈妈们事无巨细对孩子包办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当家;他们一改认为孩子听话就是正确的观念,让孩子顽皮;他们把钱包交给孩子让他们管钱;他们还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让孩子想入非非。总之,他们颠覆传统,打破过去,但是,他们的孩子却阳光、坚强、健康,具有自己的个性。

内容推荐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张艳艳著的《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甩手”父母养成独立好孩子

 学会拒绝,减少孩子的依赖

 放权,让孩子在自由中起飞

 从叠被开始,学会生活自理

 遥控演练增强孩子应变能力

第二章 “懒猫”父母逼出个能干孩子

 挂好衣服,让孩子学会内务整理

 整理玩具,让孩子自己收拾东西

 去超市买盐,迈出家务第一步

 洗自己的衣服,干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章 “跟风”父母令孩子有主见

 癫狂老爸让儿子对“偷菜”敬而远之

 怎么过生日,让孩子自己判断

 “时尚”打扮让女儿形成审美判断

 跟风老爸,让儿子开口说“不”

 学不学舞蹈,女儿才是决策者

第四章 “抠门”父母让孩子学会理财

 妈妈没钱了,让孩子产生金钱危机

 存储梦想,让女儿管好压岁钱

 “当家”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

 小小推销员——赚钱意识悄崛起

 女儿的小账本是本故事书

第五章 “多话”父母带出会表达的孩子

 让孩子把“爱”大声说出来

 家庭演讲锻炼孩子好口才

 月亮姐姐,使女儿爱讲故事

 做记者,让女儿更爱表达

第六章 “张扬”父母锻炼孩子表现力

 获得掌声,让儿子不再纠结

 竞选班干,让儿子告别羞涩

 培养自信,让女儿不再自卑

 激将法让儿子成为社交能手

第七章 “狠心”父母养成孩子好习惯

 负责早餐,改掉赖床的毛病

 “西点校训”让儿子变得自律

 罚款,帮孩子改掉坏习惯

 迟到几次,改掉拖拉毛病

 不纵容,让孩子不再挑食

第八章 “贪玩”父母给孩子更多亲情

 看《家有儿女》,补亲情缺失

 阳台种菜,加深母子感情联系

 在游戏中学习和共享亲子乐趣

 在家庭比赛中体验亲情的温暖

 在体育活动中与孩子建立“哥们”友谊

第九章 “多事”父母孕育爱心小天使

 清除白色污染,让孩子懂得环保

 树立爱心榜样,让孩子学会分享

 爱心资助让女儿收获友谊

 圣诞老人让女儿懂得奉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甩手”父母成就独立好孩子

学会拒绝,减少孩子的依赖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过失,切忌草率从事,应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从中得到一些东西。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案例

现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爱。身为一名母亲,我也毫不例外地会有这样的想法。自我家京京出生后,我就为他忙这忙那,可能是我的照顾过于周全了,以致于让京京成了典型的“蜜糖罐”里泡大的孩子。

说实话,当我们家长一心爱着自家孩子的时候,很少会非常理性地思考这种爱对孩子来说到底合不合适。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给予京京的完全是一种包办式的爱。比如,在他要求玩玩具的时候,我就会把玩具送到他手上,等他玩完了,我再替他把那些玩具收拾好。甚至,京京快3岁时,还是我一口口地喂他吃饭。在我的溺爱下,京京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一开口都是“妈妈,我想……”对于我的这种溺爱,京京他爸也曾经提出过异议,但我却一直没有当回事,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慢慢培养也不迟。于是,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京京上幼儿园。

京京是3岁时上的幼儿园。一开始他对上学充满了向往,总是早早起来去上学,但是没过几天,他就闹着不去了,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只好去找他的老师了解情况。原来,京京在幼儿园什么都不会做,没有人来喂,他连自己吃饭都不行,京京觉得害怕了,索性拒绝再去幼儿园。

京京的老师告诉我,虽然孩子很小,但是也要让他适当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则,在家长的包办下,孩子会养成依赖性,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还让我从一些小事开始逐步培养京京的独立能力。

那天,京京的老师跟我聊了很多,我才知道自己以前对京京的培育有多么失败。本以为给了孩子最多的爱,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最不利的。好在京京还只有3岁,所以,我反思了自己不正确的做法后就开始积极“密谋”如何重新打造京京。

当然,在“改造”京京之前,我对自己也“改造”了一番。这期间,我大量地阅读了相关的、有指导性的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我实现了思想上的“改头换面”,而且下定决心要对京京“狠心”一点。

在这之前,我遵从京京老师的建议,先让他在家待一段时间,缓解他对幼儿园的恐惧。回到家后的京京又重新躲进了“避风港”,自然乐不思蜀,但我却不想让他再像以前那样了,于是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改造”计划。

“妈妈,我想吃苹果。”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京京朝我大喊。看看表,上午10点了,按照惯例,这个时间是平常给京京补充维生素的时候,而我此刻正在卫生间里同换洗衣物“奋战”,对于京京的要求故意充耳不闻。过了一会儿,京京见我没有动静,就直接跑到门口,大声地说:“妈妈,我要吃苹果!”语气中竟然掺杂了不满。哼,你不满,我还不满呢,于是,我又故意冷冰冰地扔过去一句话:“没看见妈妈正在忙着吗?想吃就自己拿去。”京京大概第一次看见我这么生气地拒绝他,竟不知所措地站在了门边,我“冷眼”瞧过去,只见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我依然不理不睬,继续我的“奋战”。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京京走开了。结果,那个早上的维生素就没有补充。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京京仍然按照惯例,坐在桌前等着我喂,可我只是走过去,把他的那一份放到他面前,然后我就自己开吃了。这小子终于憋不住了,大概感觉自己受到了和在幼儿园里一样的“不好”的待遇,便号啕大哭起来,而且还一边哭一边说我“坏”。

用哭的方式来威胁我,这是京京从小就惯用的一招。见他又想用这招来对付我,我干脆把饭碗一推,也开始“号啕大哭”起来。看到我的反应,京京立刻就不哭了,他非常不解地盯着我,而我呢,却一不小心由假哭变成了真哭(我主要是想自己这几年白白付出的心血啊)。最后,京京终于坚持不住了,他跑过来问我:“妈妈,你为什么哭啊?”

听到京京的话,我便趁机开始了控诉,我一边“哭”一边说:“你看妈妈好心好意做了饭,你竟然不吃,还哭给我看,妈妈真伤心。”嘿嘿,先从吃饭入手吧。

京京似乎明白了,他说:“平常都是你喂我,可今天你都不喂我了。”这小子还是觉得很委屈。

“你看妈妈现在都累成什么样了,既要给你做饭,又要给你喂饭,还得给你拿苹果,要是不给你拿,你就不吃了。你看看,妈妈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哦,一点都不漂亮了。”我继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

“妈妈漂亮,妈妈漂亮。”京京赶紧安慰我。

“京京,想不想妈妈以后更漂亮?”我见状赶紧下套。

“想。”京京弯儿都没打,立即说。

“那好,从今天开始,你自己吃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少点劳累,就会更漂亮了。”我趁势提出了要求。

“好。”京京没有犹豫地说。

“那么,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看到这小子如此热烈的响应,我想还是趁热打铁为好,否则这小子反应过来再变卦,我还得挤一次眼泪。

“好的。”京京听了我的话,便跑回自己的座位前,拿起自己的勺子准备吃饭。一开始,京京挖饭的动作很笨拙,有好几次都把勺子里的饭粒弄到饭桌上。看到京京笨手笨脚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可我又知道此时不是我纠结的时候,我要做的是帮京京尽快学会做这些简单的事情。

……

P3-5

序言

记得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曾经说过:“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尊重孩子,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这个13号呼吁了多少年,我们的家长也身先士卒,甚至以牺牲的精神在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为了孩子不惜重金投资;为了孩子辞去-工作,专心带孩子;为了孩子把他们送到一些“名师”那里求学……可结果呢,有的孩子腼腆、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顽劣、有的孩子叛逆、有的孩子没有主见……于是他们彷徨了、迷茫了,于是他们开始求助一个又一个的“专家”。

其实,最好的专家是遵循孩子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的妈妈(爸爸),一个有心的妈妈(爸爸)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孩子,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至于怎么雕琢,还要看这块玉的特点和雕琢师的方法。例如,本书中的沫沫,是个顽皮的小男孩,当妈妈意识到他的顽劣有点过时,就开始“放权”给儿子,让他当家,让他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进而促升他的成就感、使命感,最终沫沫成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男孩。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给予孩子太多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顽劣、害羞、没有自信。反过来,如果父母学会“狠”一点、“坏”一点,也许孩子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这本书里有一群有点另类、非同一般的父母:他们非常“多事”、“贪玩”,有的还非常“懒惰”、非常“抠门”。他们对孩子很“狠”,经常“甩手不管”,或者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西点军校”式的管理,甚至不惜让孩子迟到,还让孩子穿奇装异服……可就是这样一群妈妈(爸爸)带出来的孩子,独立、勤劳、节约、有自信、有纪律、有主见……

这是一本值得很多家长一看的书。在这本书里,每一位妈妈(爸爸)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完全打破以前妈妈们事无巨细对孩子包办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当家;他们一改认为孩子听话就是正确的观念,让孩子顽皮;他们把钱包交给孩子让他们管钱;他们还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让孩子想入非非。总之,他们颠覆传统,打破过去,但是,他们的孩子却阳光、坚强、健康,具有自己的个性。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然后坚持下来,这样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你理想中的“美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