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为什么处处都能赚大钱呢? 温州商人凭什么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温州商人靠什么挥舞起上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基金?人们感到迷惑:温州人成功经商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财富密码?眼光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一个商人的眼光往往决定着他能否成功并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温州人经商之所以技高一筹,就是在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商业眼光。
《温州商人的眼光》(作者汪力)对温州商人的独特商业眼光进行了十分细致、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广火商界精英尽快地练就一双敏锐的“商业眼”。
《温州商人的眼光》对温州商人的独特商业眼光进行了十分细致、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广火商界精英尽快地练就一双敏锐的“商业眼”。一旦做到这一点,你就不是离成功很近了,而是已经成功了。
《温州商人的眼光》的作者是汪力。
“自己当老板”似乎是温州商人与生俱来的想法。从深层次来讲,这种想法主要是源于温州商人与众不同的商业眼光。温州商人很明智地看到了只有当老板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不失业;只有当老板才能降低赚钱少、失业的风险。
从温州商人的商业眼光来看,“给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板是再好不过的了,做老板是他们的目标,无论这老板是大还是小。因为不当老板是很有风险的,而且是风险最大的。
给别人打工,总是要面临失业的风险。而当老板就完全没有这种失业的风险,而且想什么时候退休就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不退休、什么时候退休都是自己说了算。当老板在精神上有一种优越感,人格上更自由,能自己给自己做主,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赚了有成就感,赔了有刺激感。在这赚赚赔赔当中玩的就是心跳,虽然惊心动魄,但能享受到波澜壮阔的人生!
正是在这种“老板眼光”的导引下,很多温州商人宁愿做只挣一万元的老板,也不愿做年薪10万元的总经理。因为做老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生意做大,做到几十亿上百亿元的规模。而给别人打工,即使你拿的年薪再高,也不可能像做生意那样呈爆发性的增长。
温州商人具有天生的发现财富的眼睛,他们创业从不缺少冲动和热情,他们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有机会就自己当老板。
这些年在温州,几乎所有人都在经商,都在办厂,很多村庄的人要么在家里做买卖,要么出去闯世界。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南方人还没有足够的资本来创业时,有点儿小钱的温州商人就已经开始利用家中一些已有的设备来开作坊,办小厂;身无分文实在没办法办厂的温州商人,就外出擦皮鞋,弹棉花,卖眼镜,挑糖担。他们抓住机会埋头苦干,很快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这些人并没有懈怠,他们的眼睛总能不断地发现商机,并且开始了二次创业,那就是争当大老板。
温州商人就是有着与常入不同的眼光,在温州商人眼中,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当,关键在于你想不想淘金,想不想创业,不怕做不到,就怕看不到。如果连当老板的前景都看不到,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又怎么可能赚大钱呢?
温州商人当老板的意识极强,今天帮着打工,明天就争取人股,后天则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了。就是这种“当老板”的眼光和想法让他们对于“老板”这个称呼充满了激情和憧憬。
在温州商人的意识中,不当老板的风险是最大的。给别人打工,就会担心失去自己的生活,担心下岗失业。而创业的好处却很多:具有独立性,自己当老板的滋味很爽,可以赚更多的钱;没有下岗的担心,是30岁退休还是70岁退休,自己说了算;能为家人和亲朋好友提供就业的机会;具有挑战性,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
“我要当老板”是每一个温州商人心底的声音,这声音表达了他们远见卓识的商业眼光。因为看到了当老板的光辉前景,温州商人的意志变得坚不可摧。前瞻性的眼光让他们时刻都能看到美好的未来,因此他们表现出良好的创业精神:轻松的工作能干,繁重的工作也能干;高薪厚禄的工作能干,报酬低微的工作也能干;干净舒适的工作能干,脏累艰苦的工作也能干;位尊权重的工作能干,平凡利少的工作也能干;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干,自己不甚热爱的工作也能干。
就是这种不计工作性质、不计回报厚薄的敬业精神和不怕任何困难的创业精神,让温州商人从一穷二白的困苦境地一步步地走上了富裕,进而走上了一条财富的康庄大道。卓越的远见让温州商人看到了希望,在希望的指引下,他们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地为自己的事业劳碌着、坚持着、奋斗着。
敏锐和准确的商业眼光让温州商人找到了正确的创业方向。他们不但百事能干,而且只要干就能干好。温州商人瞄准老板的目光坚定而执著,他们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能克服任何困难,能战胜任何挫折。他们胸怀坦荡、精明强干、宠辱不惊、成败坦然、勇往直前。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己创业当老板外,代理品牌开店也是温州商人当老板的方式之一。代理人在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县来代理某品牌,开个专卖店或连锁专卖店,借某品牌当老板做生意,而该品牌依靠代理人来扩大市场占有量,两者相互依靠,各得其所。
有段时间,“高邦”服饰的老板朱爱武戏称自己是“八一老板”。这是因为在全国各地,八天就会出现一个“高邦”连锁专卖店,从北京、上海开到各个省的省城,再从省城开到市、县。全国2000多个县,一个县不止一家专卖店,这些代理人队伍有多大可想而知。
温州的知名品牌很多,像“康奈”、“正泰”这些集团公司,它们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大,销售额这么高,就是靠着这些代理商,就是它们的营销网络,这些大公司都有自己的营销网络。现在这种网络有向国外蔓延之势,与此同时,有些人也开始代理国外的品牌。
温州商人是靠家庭手工作坊起家的,这种老板在老板队伍中的占有量相当高。有些人稍微上了点儿年纪,不大想冒风险,就依靠自己有某方面的技能办个小工厂,比如摆放几台冲床、线切割机床,代人加工零配件,自己既当老板又兼技工,或雇一两位助手,既没有技术科,也不需要营销部,“守株待兔”,总会有人送图纸过来加工的。这种老板要比打工好很多,日子过得无忧,又能让自己做主,这样做的人在温州有很多。
温州商人与生俱来的商业眼光让他们能够看到令人激动的财富,他们没办法安分,几乎每一个温州商人都有赚大钱、成大事、当老板的欲望。他们有胆有识,甚至“异想天开”,喜欢给自己打工,并且力求做到最好。他们投身商海的壮志雄心一直被深邃的目光深深地激励着。正是这种当“老板”的壮志雄心,使他们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一个群落。P26-28
今天,温州商人被看做是国人中最有全球视野、最有商业头脑、最贴近草根、最能创业的一群人。随着财富积累的猛增,温州商人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创富标杆。
2005年12月28日,在温州乐清飞行总会举办的一个私用飞机机型推介会上,22名温州商人向7家国内外知名飞机制造、销售公司集体订购了22架私人飞机,交易总额达1.332亿元。
“购买飞机主要用于商业用途,可以提升公司整体形象。”一开集团董事长屠昌忠表示。
“在这次大规模订购之后,温州已成为我国私人飞机最多的地方。”中国通用航空网CEO杨笑侬说。
富裕的温州商人到处投资、炒房、炒煤……只要是有钱挣的地方,就会出现温州商人。近几年,温州商人投资往往是大手笔,令人瞠目结舌。于是,他们一下子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如今的温州商人再也不是当年修鞋、弹棉花的小商小贩,他们早已成长为左右投资方向、执掌市场命脉的中坚力量。温州也从一个人多地少的穷乡僻壤,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上的“财富基地”。
温州商人为什么处处都能赚大钱呢?
温州商人凭什么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
温州商人靠什么挥舞起上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基金?
人们深感迷惑:温州商人成功经商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财富密码?
眼光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一个商人的眼光往往决定着他能否成功以及发展到什么程度。温州商人经商之所以技高一筹,就是在于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商业眼光。
确实,从多年来温州商人的创业成功经历来看,他们的财富历程与商业眼光几乎有着超乎寻常的联系。
◎心明眼亮——总能迅速找到财富的藏身之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击。
◎目光长远——不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是放长线钓大鱼。
◎眼光博大——行走于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行商足迹踏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抱团创新——联合家人、亲友等所有人脉大干特干,还总能打出一些创新牌。
◎熟悉政策——哪怕是再普通不过的政策信息,也能成为他们经商的灵感来源。
◎精通炒作——让别人帮忙搭台,然后自己登台卖艺,节省了成本,赚足了眼球。
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温州企业总是位居前列,富有的温州商人在我们身边也是随处可见。显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温州商人独特的商业眼光。
温州商人总能最先找到财富。对于温州商人来讲,看到隐藏的财富就像是发现了猎物,他们会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去,把财富收入囊中。他们集人脉、政策、创新、模式等为一体,从多角度、纵深度、广泛度等全方位对财富进行精准的跟进和追踪,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们总能在“财势”的风口浪尖过足赚钱的瘾。
眼光产生的利润是最大的。对生意人、创业者以及管理者来说,看得与众不同,才能做得非同凡响。本书对温州商人的独特商业眼光进行了十分细致、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广火商界精英尽快地练就一双敏锐的“商业眼”。一旦做到这一点,你就不是离成功很近了,而是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