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在我们步入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
我们缺什么,要学什么?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本书用许多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和本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向每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些具体而有益的见解。本书并无指点说教之心,只有抛砖引玉之意。能够对每一个20几岁年轻人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李晓林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30岁,在我们步入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 我们缺什么,要学什么?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本书用许多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和本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向每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些具体而有益的见解。本书并无指点说教之心,只有抛砖引玉之意。能够对每一个20几岁年轻人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内容推荐 20-30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更是最关键的十年,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这十年中的每一天对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十年,为了30岁后脱胎换骨,这十年必须完成哪些任务。 本书用许多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和本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向每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些具体而有益的见解。本书能够对每一个20几岁年轻人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人到中年,许多人总是后悔自己在20几岁的时候,该学的没学,该做的没做,结果导致后来的生活处处被动。世界上有许多种药,唯独没有后悔药。人生只有一次机会,谁的生命都不能重来。作为20几岁的年轻人,要想让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30岁的时候硕果累累,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走得更好。 目录 第1章 这10年,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 1.没有方向感,是最要命的 2.不管起点有多低,都要坦然接受 3.围绕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 4.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5.从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开始做起 第2章 这10年,要做哪些准备? 1.要过语言关 2.要有一样看家本领 3.掌握工作的全部 4.把知识变成能力 5.向成功的入学习 6.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7.随时记下一闪即逝的灵感 第3章 这10年,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1.会大会小会来事 2.把话说到点子上 3.抓住问题的关键 4.不放弃,不抛弃 5.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6.站在对方的位置上 第4章 这10年,要认识到的问题 1.用出色的业绩树立自己的品牌 2.世上的事,最怕认真二字 3.任何时候,都保持一颗正直的心 4.用双肩扛起自己的责任 5.让更多的人记住你 6.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7.进入成功人的圈子 第5章 这10年,绝对不能浪费的东西 1.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空闲 2.用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把每份工作都当成历练自己的舞台 4.端好信誉那个碗 5.抓住擦身而过的机会 6.节约每一分钱 第6章 这10年,如何对待金钱? 1.成家成名之前,先成为有钱入 2.能创业就去创业 3.从小做起,一分钱也要赚 4.随波逐流永远成不了富翁 5.把废物变成宝贝 6.先满足别人的需求 7.在为客户服务上做文章 8.让钱在流动中升值 第7章 这10年,发展重心放在什么位置? 1.抓住当下,做好手边的工作 2.在细节上下功夫 3.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能创造效益的地方 4.注重个人的成长和积累 5.成功之前做该做的事,成功之后做想做的事 6.始终围绕自己的核心目标做事 试读章节 20-30岁这十年,对每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最关键的,来不得半点儿闪失。因为这十年将决定我们人生事业的雏形,为后半生的幸福与成败奠定一个基调。 雨果说:幸福的人都是幸福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人生的幸与不幸,全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30岁以后过得好与坏,往往在于我们今天做些什么、这十年里做些什么。 然而,这十年又是人生最迷惘、最容易走错路的时期。因为面对五颜六色的世界,面对千种诱惑、万般选择,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哪一条路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下面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在网上袒露的心声: 其实我只是一个在读的大三学生,谈成功我还不够格,我也没成功过,连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这样的梦想我都没有实现,可我一直渴望或者说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可是在当前中国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显然不能成才,哪怕是获得自己最切实想要的。我只能靠自己去寻找去争取,所以我果断地放弃了考研。 然而我就很迷茫了,不知道该如何走自己的路,因为我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 尽管犹豫了好久,我很艰难地为自己选择了目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但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这条路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 一直以来,我很苦闷,很困惑。 这也许是很多20几岁年轻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谁都年轻过,谁都有过这种感觉。每天早晨面对冉冉升起的朝阳,我们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我的路在何方?在一个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不止一次地彷徨失措。 因为年轻,我们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但这些都不可怕。因为没有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去总结;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我们可以一步步去积累。但是,没有方向感,这才是最要命的! 没有方向感,我们就不知道自己走向哪里。没有方向感,我们所有的努力就缺乏一个标准,我们每时每刻所有的努力都处在一种混沌与盲目的状态之中:没有对错、没有进退、没有成败得失。我们很难判断哪些对未来而言是有意义的事情,更别说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人生,对我们只能是一场噩梦! 20几岁的迷惘,就等于30岁的恐慌、40岁的无能。如果不能在20几岁时尽快地走出迷惘,我们将很难在30岁以后给自己一个很好的交代。 20几岁的迷惘,谁都经历过,关键是有的人很快就走出了迷惘,而有的人却一直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同样的10年时光,有的人活得明明白白、充充实实,有的人却过得稀里糊涂、毫无生趣。 人生的差距在这里悄然拉开了。 1963年,刚刚20出头的吴甘霖大学毕业了。虽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但他意气风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面对前来火车站送他的同班好友,吴甘霖无比豪迈地说道:“十年后再见!” 但是,接下来的现实却完全出乎吴甘霖在大学里对未来生活的想像。 当时,吴甘霖被分配到一家省报当记者。刚参加工作,他去参加一次集体采访活动。活动结束时,组织者以5元的优惠价给每个记者提供价值30元的塑料产品。这在当时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吴甘霖却绝对无法接受。 尽管心里极不情愿,但为了照顾大家的情面,他只好也硬着头皮“买”了。然而,道德的压力,还有那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使他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最亏心的事。直到后来有入愿拿3元钱给吴甘霖,再把他“买”来的这些饭盒、盆拿走,他的犯罪感才略有减轻。 正因为内心里无比的纯洁善良,才使得刚刚走出校门的吴甘霖在现实面前是那样的幼稚、苍白,甚至脆弱。而在采访中所直接看到的各种社会阴暗面,更是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本来吴甘霖身体就虚弱,在剧烈的心灵煎熬中,他终于不堪重负病倒了,不得不回到家里静养了几个月时间。几个月里,吴甘霖时刻被这几个问题缠绕着:生活怎么会是这样呢?怎么能是这样?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几个月后,大病初愈的吴甘霖,漫步来到了湘江大桥。这时,巨大的破灭感和绝望感使他猛然觉得活着是一种巨大的负担。于是,他一步步向栏杆走去,准备以死来达到一种彻底的解脱。 栏杆就在跟前了,他抬起腿正要跨过去。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突然听到内心深处一个声音高叫着:“在没有看清楚生活的真相之前,绝对不能这样屈服!”这生死立判的电光一闪,把吴甘霖从人生的虚幻设想中惊醒过来。他的耳边响起普希金的诗:“朋友啊,不要忧伤,生活本来是这样。”吴甘霖无异于受了一记当头棒喝:你责怪生活,其实该责怪的是你对生活的片面认识! 这一刻,吴甘霖感到自己一下子走出了几个月来萦绕在心头的重重迷惑。也就是在这一刻,他下定决心走出心中的幻想,投入时代的洪流,去体验真正的生活。 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吴甘霖的努力迅速成效。1984年冬,他写出为老区叫穷的《平江来信》,首次在国内揭露了某些地区“越穷越左、越左越穷”的干部作风问题,引起强烈反响。两年后,他徒步2000公里,采访最穷困的湘西,发回《湘西纪行》系列报道数十篇,引起轰动。湖南省政府对他颁发立功证书,并在报社召开数百人的庆功大会。1988年,他参与开展的《南海潮》系列报道活动,荣获当年全国好新闻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对这套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多年的坎坷艰辛,如今的吴甘霖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管理培训学家、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他的“甘霖智慧”在海内外深受欢迎。许多人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改变。在业界内外,人们亲切地称他是“生命点灯人”。回首当年,吴甘霖不无感慨:“要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创造价值,只有一条路走:通过完善自己完善社会,通过完善社会完善自己。” 同样一个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会迷惘得生不如死;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就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找到方向远比努力奋斗更重要。走过岁月,人们回首往事,每每为自己当初的一些选择倍加惋惜。他们总是拍着头发渐疏的脑袋慨叹:“如果当时我要那样做就好了!” 人生只有一次20岁,岁月从不给人重来的机会。人生短短几十年,也容不下太多的遗憾。只有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才能不迷惘、不盲目,少走冤枉路,才不至于将来有一天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一个墙头,却发现原来梯子放错了地方。 作为20几岁的年轻人,我们首先必须弄明白这几个问题: 1.我们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2.周围的现实是什么样的? 3.时代往哪里发展? 4.我们需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 5.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迷惘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更不是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我们越早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越早走出青春的迷惘,就越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得成功,走向辉煌。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漫无目的地蛮干,永远都成不了事。P2-6 序言 不久前,我在家里看电视,偶然看到了这样一个节目: 去年,在北京市某区连续发生几起汽车盗窃案。奇怪的是,这些丢失的汽车都是在公园附近的路边丢失的。而在丢失之后三到五天,这些汽车又总是在离案发不远的地方被发现。 经过公安机关缜密侦察,案犯终于被抓获。让警方惊奇的是,这个案犯才刚刚20岁,出生在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的父母眼中,儿子从小到大,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平常中规中矩的儿子竟成了偷车的罪犯。 被捕后,案犯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当公安机关问及他为什么要偷车时,他竟回答:“我想开车,觉得好玩。” 原来,他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中关村的一家公司。当时为了工作方便,公司曾给他配了一辆车。去年他从这家公司辞职出来,公司也就把车收回了。他本来是想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却迟迟没有找到。几个月没有开车,让习惯了开车的他心里十分郁闷。 一天,他在公园里玩,无意中看到一辆轿车上没人,车门又没锁。于是,他就忍不住坐上车,把车开走了。玩了两天后,他又把车送了回去。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发现。他觉得挺好玩,于是就隔三差五到路边找没上锁的车开。等过够了车瘾,他再送回去。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把车开来玩了几天,并没有把车据为己有。但显而易见,他已经在无意中触犯了刑法。节目最后,根据法院判决,他被判8年有期徒刑。 尽管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法制节目,我也不认识这位年轻人,但看完节目我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20-30岁,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而他将不得不在铁窗牢狱里虚度8年的青春! 20几岁的时候,我们的腰身可能很单薄,我们的双肩也许还稚嫩,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对自己和未来的责任。恰恰相反,我们在20-30岁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将决定自己未来人生的走向。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要想在30岁时有所收获,就必须在20岁时有所行动。 那么,20-30岁,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呢? 其实,这十年就是人生储备,酝酿,积累、准备的时期。但自己究竟缺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呢?学什么?该怎么学?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这些才是20几岁年轻人最困惑的地方。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将不知何去何从,更无从下手。 因此,就有了《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这本书的写作。 本书用许多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和本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向每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些具体而有益的见解。本书并无指点说教之心,只有抛砖引玉之意。只要能够对每一个20几岁年轻人有所启发、有所裨益,我就心满意足了。 人到中年,许多人总是后悔自己在20几岁的时候,该学的没学,该做的没做,结果导致后来的生活处处被动。世界上有许多种药,唯独没有后悔药。人生只有一次机会,谁的生命都不能重来。作为20几岁的年轻人,要想让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30岁的时候硕果累累,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走得更好。 李晓林 2008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