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第3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施雷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部由400余位人民解放军将士撰写的军史巨著,全景式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强军之路”丛书共分十卷。本书为第三卷。

内容推荐

《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丛书以亲历者“一人一事”的微观视角,通过典型事例和详实的史料,全景记录了我军和平时期这一阶段的宝贵军史,多视角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到百万大裁军、进驻香港澳门、九八抗洪斗争、汶川抗震救灾、全力支援奥运等反映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忠实履行职能使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军事训练的历史变迁、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到后勤保障的全面跃升、装备建设的跨越发展,都在丛书里有生动的记载,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进程的壮丽画卷。

本书为第三卷。

目录

为时代先锋树碑

战略导弹部队训练改革新突破

炮兵快速反应训练改革回顾

我当“蓝军司令”

亲历创建我军第一个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练兵场风云录

一个新军事学科的建立

中外战略文化交流的特殊平台

又逢金桂飘香时

见证30年气象水文事业发展历程

我在南极上空飞行

我经历的预备役部队的创建和发展

从高射炮兵到防空兵

取景框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军舰艇训练中心成立始末

见证海军四代驱逐舰发展

中国海军军舰首次访问美国

走出红山

通信30年变化

我的老部队没了

我军政治工作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

我与《新时期带兵十法》

记军事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历程

我所经历的干部制度改革几件事

忆我军文工团第一次访问美国

从工科学士的“优越感”到政工博士的“危机感”

又回岐山

我和我的战友

创办《解放军健康》杂志

《黄河民兵》创刊的那些日子

守桥老兵的回忆

我和父亲聊“军需”

个人经历:似水流年30载

伙食办好顶“半个指导员”

我的海岛情结

我换上了橄榄绿新警服

军装故事

我的军装梦

记忆碎片:三代军人历史情

教育:手段是重要的

学历问题:成功和遗憾

我参与的几个重大典型宣传的经历

部队驻在上海浦东

提个建议拿金奖

参建近百个机场见证国家巨变

机关大院的变迁

白菜的故事

试读章节

自1984年下半年起,全军炮兵部队根据总参炮兵部确定的改革思路,结合各部队实际,对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论证。由于当年的改革刚刚起步,加上重点不够突出,进展较慢。年底,总参炮兵部在总结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要求各军区在1985年的新年度训练中,集中精力抓好地炮、高炮各一个团的试点工作,以取得经验,逐步普及推广。按照总参炮兵部的统一部署,1985年全军共指定了22个地炮、高炮团进行改革试点。至此,一个全军性的炮兵快速反应训练改革的帷幕全面拉开。

改革的激情一旦焕发出来,就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什么样的困难都挡不住。在当时比较大的困难莫过于经费不足,但各试点单位都纷纷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搞改革”。他们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在机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从开发应用新技术人手,首先解决指挥快的问题。通过改革指挥作业手段,逐步实现射击指挥和战术指挥自动化。各部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了地炮营连简易射击指挥系统、炮兵群(团)简易指挥系统、高炮群(团1简易情报指挥系统。这些简易的指挥系统,利用激光、电子、通信等先进技术,以微机为主体,通过接口装置,连接炮兵侦察、通信、终端显示和其他辅助器材,集情报、指挥、通信控制于一体,实现了从认定目标至火炮显示装定诸元的全程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火力反应时间达到了1分钟左右。试点部队的改革成果和所总结的经验,为全军炮兵“快反”改革闯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1985年9、10月份,总参炮兵部机关对各军区试点单位有重点地进行了检查,我检查的是济南军区某炮师试点。经过检查摸底,发现了一些“快反”训练搞得比较好的单位。主要是:沈阳军区炮兵某团、沈阳军区某集团军高炮旅、济南军区炮兵某团、广州军区炮兵某团、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江苏省军区炮兵团、兰州军区陆军某师炮兵团。为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促进改革的发展,总参炮兵部决定于1986年6月召开一次全军性的炮兵快速反应训练改革经验交流会。会前,我先后两次到沈阳军区炮兵靶场进行现场准备。在开始计划实弹射击课目时,发现只有对地面和空中目标射击课目,没有对海上目标射击课目。当时旅大警备区的张德庆副司令员很积极,主动要求承担这项任务,并邀我去守备炮兵营,参观他们海上目标射击指挥系统。他们对海上雷达作了必要的革新,花钱不多,效果很好,提高了雷达测定目标的速度和精度。我看后很受鼓舞,当即确定列入会议正式表演项目。

1986年6月23日至28日,全军炮兵快速反应训练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沈阳军区炮兵靶场如期召开。会议由总参炮兵部杜常青部长主持。会上交流了各军区试点单位抓“快反”改革的经验;展示了各单位研制革新的指挥自动化器材和在“快反”训练内容、方法上的改革成果;参观了沈阳军区几个单位的炮兵群战术作业和对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实弹射击。副总参谋长韩怀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石宝源等参加了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大家对如何进一步抓好“快反”改革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路子,增强了信心。会议的召开和各种指挥系统的研制成功,既展示了炮兵现代化指挥作业手段发展的广阔前景,又激发了大家创新的意识和热情。

这个时期,围绕炮兵训练改革,科研工作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一批批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首先是炮兵研究所研制的84式地炮射击诸元计算器,下发到炮兵部队和院校。之后,又研制出了84式射击诸元计算器的第二代软件,扩大了这种计算器的使用范围。此外,还相应研制出了炮兵气象、声测、测地计算器,使所有的炮兵气象站、声测站和测地分队都配备了专用计算器;其次是四机部某厂也研制成功了第二代地炮营连射击指挥系统,并经炮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定型;再次是部队、院校在训练器材改革方面也是百花齐放。如遥控目标显示装置、100滑膛炮射击训练模拟器、射击指挥训练模拟系统、“战神一号”战术训练模拟器系统、瞄准手训练打点器等新型器材。这些科研成果,为炮兵部队深人开展“快反”训练提供了先进的器材和手段。

1986年11月,我调任炮兵指挥学院院长。虽然不再直接抓全军炮兵“快反”训练改革问题,但我脑子里这根弦始终没有放松。反而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对这场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认真的思考,并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前进方向。不能否认,“快反”训练改革和各种信息化指挥系统的使用,使炮兵战术指挥和射击指挥的速度提高了3~5倍,但射击精度不高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当时,地炮间瞄首群覆盖率和高炮第一个点(齐)射命中率,大都在50%左右。为解决好“打得准”这个制约炮兵战斗生成的“瓶颈”问题,据我所知,院校和部队都围绕如何提高射击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炮部队,针对实弹射击消耗高、效益低、精度差等问题,开展了积极而有效的研究改革。总参炮兵部高炮处会同郑州高炮学院,分批组织了全军高炮部队的指挥仪骨干集训,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骨干。地面炮兵部队,在观察所决定射击诸元的速度和精度相对有了保障后,适时将“反应快、打得准”的重点转移到炮阵地,集中研究改革了炮阵地射击指挥、火炮技术检查、射击操作、阵地设置和阵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总参炮兵部于1988年5月6日至11日,在宣化炮兵指挥学院召开了炮兵院校地炮阵地射击改革经验交流会。根据会议安排,由学院教练团地炮营1连担任示范分队。为培养好这个示范分队,学院下了很大的工夫,我直接抓战炮分队的基础训练和几次预演检查。在抓教学的实践中我感到,首发命中率高不高,阵地的设置科学不科学是关键。为此,我专门率教练团的干部到北京军区某步兵师炮团学习取经,专题研究阵地设置问题。比如说,火炮驻锄的填充物到底是用木头好还是用沙子好?这里面都大有学问。另外,我还发动学院的兵器专家们对火炮的部分结构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整完善。在提高火炮射击精度方面独特贡献的要数学院被誉为“火炮神医”的兵器教员何庆玖。他不仅成功地破解了间瞄火炮“首发命中、首群覆盖”的难题,而且能够使单炮在单位时间内连续变换高、中、低三个射角对同一目标进行射击,其效果一门炮如同三门炮的火力。正式会议表演时,教练团对目标的射击(包括与会者临时指定的目标)精度非常高,大大超出教程规定,令与会的各炮兵院校和炮兵研究所的射击专家们叹为观止。大家形象地称这种射击方法叫“零敲牛皮糖”,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弹无虚发。

这次会议是我军炮兵第一次以会议形式专题研究地炮阵地射击问题。会上集中交流了抓射击精度的经验,介绍了32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提高射击精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保证射击精度的措施。会后,总参炮兵部评选了15篇优秀论文汇集成册下发部队,作为射击教程的补充。阵地改革的成果,对提高问瞄火炮的首群覆盖率和直瞄火炮的首发命中率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部队按照改革后的方法训练,命中率提高了30%左右。

P29-31

序言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经军委批准,总政治部于2008年在全军广泛开展了“我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活动。这次活动由总政宣传部和解放军报社主办,解放军出版社和解放军报社文化部承办。军委、总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全军各大单位积极配合,广大官兵踊跃参与,主办承办单位精心组织,整个活动共收到征文2500多篇,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播130多篇,仅军以上领导干部就撰文120多篇。这次征文活动参与规模之广、作者层次之高、作品质量之好、社会反响之大,在我军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它是我军1956年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文活动、结集出版《星火燎原》丛书以来又一次全军性大型征文活动。

在总政领导和机关直接指导下,解放军出版社以“我与改革开放30年”大批征文稿件为基础,精心选出400余篇优秀文稿,历时一年多,编辑出版10卷本丛书《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这套丛书以亲历者“一人一事”的微观视角,通过典型事例和详实的史料,全景记录了我军和平时期这一阶段的宝贵军史,多视角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到百万大裁军、进驻香港澳门、九八抗洪斗争、汶川抗震救灾、全力支援奥运等反映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忠实履行职能使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军事训练的历史变迁、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到后勤保障的全面跃升、装备建设的跨越发展,都在丛书里有生动的记载,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进程的壮丽画卷。如果说《星火燎原》反映的是我军最初30年成长壮大的光辉历史,那么《强军之路》见证的就是我军最近30年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她是《星火燎原》的姊妹篇。书中许多文章感情真挚、文风朴实,通过对作者经历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过程的回顾,将读者再次带回激情燃烧的岁月,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可读性。丛书对帮助全军官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