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意朦胧的小麦克阿瑟听到父亲的声音后,立即睁开眼睛,双脚踢开被子,站起来举手敬礼。等到父亲还礼后,他迅速地穿起衣服,最后还会将一把精美的木剑别在腰间。这是他3岁那年,父亲花了两个晚上时间特意给他制作的。小麦克阿瑟高兴极了,一直带在身边。每当挥舞起这把木剑,小麦克阿瑟都感觉自己像是一名勇往直前的军人一样。这一切收拾停当后,小麦克阿瑟跟在父亲的身后,欢蹦乱跳地跑出去,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一身戎装的父亲是小麦克阿瑟心目中的偶像。从他那里,小麦克阿瑟继承了刚毅、果敢和倔强的性格。有一次,父亲带他出外打猎。突然从树林中窜出一只豹子。那只凶猛的野兽呼啸着向小麦克阿瑟奔来。他吓坏了,惊惶失措,跑到父亲的身后,抱着父亲的身体再也不肯松开。父亲很生气,松开他的手,对他说:“道格,不要害怕,我的孩子。要勇敢,做个真正的男子汉!人如果总是这么胆小,将来战争一旦发动,谁敢去杀敌报国呢?永远不要忘记,你是军人的儿子!”
从此,在小麦克阿瑟心中,谁要认为他不是一个男子汉,那就是对他最大的羞辱,是他不能容忍的。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许多事情中,他总是表现得很勇敢。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一天黄昏,他和另外一个孩子在军营旁的火车站附近玩耍。正要过铁道时,一列火车突然停了下来,挡在了孩子们的面前。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小麦克阿瑟带头钻到火车下面向对面爬去。仅过了几秒钟,火车一声长鸣,轰轰地开动了。此情此景恰好被母亲看在眼里,她吓坏了,当场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当小麦克阿瑟事后被叫到父母面前解释冒险理由的时候,他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于是,他得到了这次冒险的酬劳,那是一顿父亲的痛打。不过,打过了儿子,父亲又给小麦克阿瑟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和莽撞导致牺牲的战斗故事。那时,小麦克阿瑟总是似懂非懂地听着。
父亲特别注意培养小麦克阿瑟的竞争意识,经常鼓励他做事要争第一,要勇于接受挑战,不怕失败。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位亲戚。正当大人们交谈时,小麦克阿瑟和哥哥突然在院子里拳打脚踢地打斗起来。显然,两个人是在某件事情上发生了争执。亲戚们都劝父亲把孩子拉开,帮他们和好。而父亲却稳稳地坐在沙发上,叼着烟斗,微笑着一声不响。
“你怎么可以这样任凭孩子打架呢?”一个客人问。
父亲说:“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矛盾,或者和谈,或者动武,总之是他们俩之间的事。要是插手太多,会使他们觉得自尊心受挫,况且要体魄强壮的男子汉不打架是不可能的。”
一次,母亲正在厨房里烤面包,两兄弟又打了起来。一会儿,年纪较大,身体较壮的哥哥明显地占了上风。他骑在趴卧在地上的小麦克阿瑟身上,给了弟弟一顿重拳。
“服了吗?”哥哥大声问。
“不服!”小麦克阿瑟重重地喘着气回答。
母亲跑出来,试图扯开打得热火朝天的两个宝贝儿子。不料正处于下风的小麦克阿瑟当即严肃地对母亲说:
“别管我们,让我们自己解决!”
说这话时,他正躺在地板上,脸上多处青肿。
P10-11
麦克阿瑟不同于美国历史上其他任何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数个第一:1903年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时,他以平均98,14的成绩,打破了该校25年来的记录,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破格晋升为上尉的学员;1919年晋升为少将,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战后出任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1930年晋升为四星上将,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唯一将军。
麦克阿瑟1880年1月1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座军营里。母亲是一个棉花商人的女儿,父亲17岁参军,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美西战争,是首任驻菲律宾的美军司令,是军界的一位知名人物。将门出虎子,受父亲的影响,从幼年时起,麦克阿瑟就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在我会走路和说话之前,我就学会了打枪和骑马。”麦克阿瑟13岁进入西得克萨斯州军校,在那时就显露出打仗需要的才华。他是学校的网球冠军,是优秀的棒球游击手,他率领的足球队以坚固的防守名噪一时,“任何球队都没有攻破过西得克萨斯军校球队的大门。”麦克阿瑟的理想是进入著名的西点军校,在经过第一次考试失败后,1899年他终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四年的学习中有三年成绩名列全班第一,而他毕业时的成绩是98,14分,据说是西点军校建校以来的最高分数。1917年,麦克阿瑟渴望已久的作战机会来了,他被派往法国任美国“彩虹第二十四师”参谋长,军衔上校。他很快在战争中出了名,”是战争中最勇敢无畏的军官之一”。他拒绝戴防毒面具,装束从来与众不同:发亮的高领毛衫,一顶俏皮的软帽,手里提着根马鞭。新闻界对他的称呼是:”远征军中的花花公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当上了西点军校校长。30岁的他以整顿军校的教程和纪律而闻名,他将西点军校带人了现代军事时代。1930年,麦克阿瑟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美国历史上就任这一职务最年轻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成为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指挥官。在对日作战中,他指挥的诸多战役显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如莱特湾大海战、吕宋登陆、收复巴丹、冲绳战役等。麦克阿瑟的陆军软帽、深色墨镜、玉米芯烟斗以及走路时胳膊大幅度摆动的姿势,一时成为举世仰慕的英雄形象。经过大撤退和大反攻的戏剧性战争进程,在菲律宾海滩登陆时,麦克阿瑟让记者导演着在浑浊的海水中来回走了几次,然后说:“我说过,我要回来的!”这句”台词”登在世界各大报纸的显赫位置,使麦克阿瑟名噪一时,为全世界所瞩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出任盟军最高统帅、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成为远东的“太上皇”。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兵入侵朝鲜,麦克阿瑟再次披挂上阵,于1950年7月8日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扭转败局。麦克阿瑟本想在朝鲜为他的军事生涯矗立起一座“凯旋门”,然而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使朝鲜战争最终变成了他的滑铁卢。麦克阿瑟始则狂妄自大,继而惊惶失措,最后因与杜鲁门总统在朝鲜战争政策上公开对抗,于1951年4月被解除职务,黯然回国,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
麦克阿瑟受到的赞誉和非议超过了任何一个以往的美国人。他是最有才能的军事家,但又是最糟糕的政治家:他忠诚于他的国家,但却对抗这个国家的总统;他取得过最辉煌的胜利,但也遭到过最惨重的失败;他有时似乎宽宏大量,有时又显得小肚鸡肠;他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又暴跳如雷:他爱慕荣誉,但最终被荣誉所毁灭。从某种角度说,麦克阿瑟是一个复杂的人,令人难以解读的人。正因为如此,麦克阿瑟的生平事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书以纪实性手法,对麦克阿瑟的一生进行了全面描写,希望使读者阅后有所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出任盟军最高统帅,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成为远东的“太上皇”。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兵入侵朝鲜,麦克阿瑟再次披挂上阵,于1950年7月8日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扭转败局。麦克阿瑟本想在朝鲜为他的军事生涯矗立起一座“凯旋门”,然而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使朝鲜战争最终变成了他的滑铁卢。麦克阿瑟始则狂妄自大,继而惊惶失措,最后因与杜鲁门总统在朝鲜战争政策上公开对抗,于1951年4月被解除职务,黯然回国,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
麦克阿瑟受到的赞誉和非议超过了任何一个以往的美国人。他是最有才能的军事家,但又是最糟糕的政治家;他忠诚于他的国家,但却对抗这个国家的总统:他取得过最辉煌的胜利,但也遭到过最惨重的失败;他有时似乎宽宏大量,有时又显得小肚鸡肠;他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又暴跳如雷;他爱慕荣誉,但最终被荣誉所毁灭。从某种角度说,麦克阿瑟是一个复杂的人,令人难以解读的人。正因为如此,麦克阿瑟的生平事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王泳生编著的《麦克阿瑟(精)/和平万岁书系》以纪实性手法,对麦克阿瑟的一生进行了全面描写,希望使读者阅后有所收益。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01.26~1964.04.05),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王泳生编著的《麦克阿瑟(精)/和平万岁书系》是关于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麦克阿瑟将军动荡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的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