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天使”是否变成了“小恶魔”?对你的教导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攀比心严重,爱穿新衣服,爱用流行电子产品?总是与人争辩,爱抬杠,脾气暴躁?总是以摔门或其他东西发泄愤怒情绪?
翻开由道格拉斯·A.莱利编著的这本《孩子喜欢对着干 父母应该这样管》,它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30年实践经验累积“不伤害孩子个性”的家教宝典!书中,81张图,81种方法,针对孩子日常最为常见的20种不良行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孩子喜欢对着干父母应该这样管 |
分类 | |
作者 | (美)道格拉斯·A.莱利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的“小天使”是否变成了“小恶魔”?对你的教导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攀比心严重,爱穿新衣服,爱用流行电子产品?总是与人争辩,爱抬杠,脾气暴躁?总是以摔门或其他东西发泄愤怒情绪? 翻开由道格拉斯·A.莱利编著的这本《孩子喜欢对着干 父母应该这样管》,它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30年实践经验累积“不伤害孩子个性”的家教宝典!书中,81张图,81种方法,针对孩子日常最为常见的20种不良行为! 内容推荐 当你的孩子懒惰,淘气,把房间弄得一团糟,或者对你的教导充耳不闻,经常大喊大叫,总是以摔门或其他东西来发泄愤怒的情绪时,你会怎样做?你已经崩溃到想逃离?或者干脆“棍棒教育”?那就错了!《孩子喜欢对着干 父母应该这样管》的作者道格拉斯·A.莱利博士通过与幼儿、青少年、家长相处30多年的时间,总结出了这部“不伤害孩子个性”的家教宝典。81个教育技巧让父母从此掌握主动权,并且教育技巧的使用过程更像做游戏,不但让家长觉得有趣,更让孩子乐在其中。这些行之有效的技巧能让父母变得更幽默,更具有责任感,能让孩子真正地不伤及个性地成长起来。 《孩子喜欢对着干 父母应该这样管》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一种让孩子乐在其中的教育方式 第一章 莱利博士的顽皮小孩教育法 莱利博士告诉你的重要事项 第二章 怎样应对孩子对你或你的话的忽视 技巧1:只给两次机会 第三章 怎样应对孩子粗鲁的喊叫和含混不清的话语 技巧2:让他喊出每一件想说的事 技巧3:靠近才能听清楚 技巧4:我的耳朵不好使 技巧5:我已经闭嘴 技巧6:有意识的误解 技巧7:不断重复以“排污” 技巧8:记下孩子的脏话 第四章 教孩子如何发泄愤怒情绪 技巧9:反复练习正确关门 技巧10:重复练习正确上下楼 第五章 帮助孩子改正邋遢的不良习惯 技巧11:“富有者”也有苦恼 技巧12:充满智慧的风水思想 技巧13:想让我帮你把它捡起来吗 技巧14:让孩子自己叠衣服 技巧15:没收孩子的房间 技巧16:寻找外星人 技巧17:让遥控器待在它该待的地方 技巧18:重复练习使用洗碗机 技巧19:假设这是一次野餐 第六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谎言 技巧20:谎言的游戏 技巧21:“谎言的游戏”简化版 第七章 孩子喜欢争辩,你怎么办 技巧2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技巧23:赞美孩子的善辩 技巧24:给你的孩子升职 技巧25:“好吧”的真正含义 第八章 帮孩子去掉占便宜或偷摸心理 技巧26:藏匿他的网球鞋 技巧27:既然你喜欢,全给你 技巧28:站岗值班,保卫家人 技巧29:想清楚这些是从哪儿来的 技巧30:不准离开5英尺 第九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懒惰 技巧31:懒孩子的食物 技巧32:懒虫的袖珍点心 技巧33:懒人专用电脑 技巧34:猜猜大学录取分数线 第十章 怎样应对孩子喋喋不休的抱怨 技巧35:将抱怨一次性用完 技巧36:这是谁的错 技巧37:让他来主持晚餐 第十一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学习问题 技巧38:糟糕的比萨 技巧39:比萨丢了 技巧40:快进的电影和没熟的爆米花 第十二章 怎样应对孩子总说“我不知道” 技巧41:既然你的大脑失灵了 技巧42:好吧,让你说个够 技巧43:给他“迷你型”答复 第十三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疯狂恶作剧 技巧44:我帮你放洗澡水 技巧45:没收他的浴巾 技巧46:给他用碗装牙膏 技巧47:清洗浴室的时间和花在里面的时间成正比 技巧48:掐断他正在淋浴的洗澡水 第十四章 怎样应对孩子之间的“战争” 技巧49:“日久生情”的好方法 技巧50:封口一小时 技巧51:汽车隔离处分 技巧52:麦当劳或肯德基里的解决方案 技巧53:保持10英尺距离 技巧54:将你绑定 技巧55:给他真正的权利 技巧56:像他们对待宠物一样对待他们 技巧57:做小小的服务生 技巧58:回到五年前 技巧59:餐桌礼仪上的分数 第十五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纠缠不休 技巧60:“以毒攻毒” 技巧61:“戳人训练” 第十六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手机依赖 技巧62:你的手机坏了 技巧63:短信达人 技巧64:此书中最短的技巧 第十七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懒散 技巧65:故意迟到 技巧66:付费的服务 技巧67:时髦而古怪的衣服 技巧68:身着制服的好处 第十八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敏感和暴躁 技巧69:来个碰撞实验 技巧70:犯错没什么大不了 技巧71:生命中不可预测的事件 技巧72:你真的很虚弱 技巧73:大发脾气之后的24小时规则 第十九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粗野 技巧74:不会冲厕所吗 技巧75:半小时排空 第二十章 怎样应对孩子的不礼貌语言 技巧76:如何应对随便插嘴的孩子 技巧77:天南海北地乱谈 第二十一章 孩子老做噩梦,你怎么办 技巧78:寻找愚蠢的吸血鬼 技巧79:恐怖的房间 技巧80:继续做梦 技巧81:美化指甲 第二十二章 所有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深情的倾听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结语 最真挚的临别赠言 发明你的教育技巧并与他人分享 致谢 试读章节 技巧1:只给两次机会 使用对象:年龄在3~14岁,他们总是当父母不存在、忽视父母。 使用时间:你无数次要求孩子把衣服、鞋子放到一边摆整齐,或者收起散落在角落里的玩具、模型汽车、芭比娃娃等会让家人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的东西。当你因为这些情况感到厌烦,却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一切改变的时候。 所需条件:义愤填膺的情绪、幽默感、钱币、家务工作清单 你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爱心和宽容教育孩子,使他们回归,这样你就不会被忽视。这一章内容很短,但是很有用。你将要学习的技巧肯定会让你的孩子改变听不听你说话都无所谓的观点,当然也不敢轻易忽视你的存在。 好了,让我们从一个能快速解决被忽视状况的办法开始吧。让我介绍一下这位总是对父母的意见充耳不闻,以至于他的父母不得不断重申自己观点的“海报男孩”——格雷。因为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总是被反复告知、要求甚至威胁去做他的妈妈要求他去做的事情。他只有7岁,他跟妈妈之间的典型互动如下: 妈妈:“格雷,告诉你多少次了?捡起你的衣服?捡起!你的!衣服!这几个词哪个你不明白?你简直让我疯掉了!” 格雷:“妈妈,你真啰唆!我已经告诉过你我会做!给我点时间!老天!” 极度痛苦的5分钟后…… 妈妈:“格雷!如果你不把衣服捡起来,我将要……我将要……我都不知道要对你做些什么!” 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并总想对他大发雷霆,那么下次他让你抓狂的时候,试着这样做,冷静地看着他说:“我决定在你身上使用一个叫做‘只给两次机会’的计划。它将这样进行:从现在开始,我将两次要求你去做你该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不得不做出超过两次的要求,我将惩罚你。现在,请捡起你的衣服并把它挂到衣柜里。非常感谢!” 你一旦这样做,就要做好准备,孩子肯定会对你投来奇怪的目光,就像你的前额上睁开了第三只眼一样。给他两分钟时间去重新适应和遵从,不要多说任何话。但是,如果两分钟过去了,他迅速重组了自己的防御系统,就像以往那样对你说的话完全当成耳边风,你就不得不做出第二次要求了。 这本身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肯定会想,如果仅仅像第一次那样做出重复要求,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所以,第二次要求的形式必须与第一次有很大不同: 你(仍然保持冷静):“请走过来给我仔细看!”(这就是我说的“看着我并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孩子:“呃,妈妈……” 你:“现在我第二次要求你捡起衣服并把它们挂起来。明白我想要你做什么吗?” 孩子:“明白!” 你(只要确定孩子在听):“我想让你做什么?” 孩子:“你想让我捡起衣服并把它们挂起来。” 你:“没错。请做出明智的决定。” 如果两分钟过去了,你的孩子仍然成功地忽视了你的要求,或者开始争辩,那么,这是你接下来要告诉他的:“我已经两次要求你捡起衣服并把它们挂起来了。我将马上再次让你做这件事情。然而,因为我早就对你说明了只给你两次机会,现在我将为多要求一次而罚你20块钱(对于大一点的孩子,50块到100块或许更奏效)。请到你的房间里拿给我钱(20块钱)。” 你的孩子或许会做类似这样的争辩:“但是,妈妈,我现在就会捡起衣服。钱就别罚了。” 你:“像我刚刚说过的,我已经两次要求你挂起衣服了。请拿钱来,把它放到我手里,这是我第三次要求你。” 可以预料你的孩子会跺着脚走上台阶(更多的是想以后如何弥补这些钱的损失),然后生气地带着钱回来,并把它生气地丢到你的手里。然后你趁机说:“非常感谢!现在,请捡起你的衣服并把它挂到衣柜里。让我提醒一下你,如果我不得不再次要求你,我将再罚你一些钱。” “只给两次机会”的方法还有许多版本。让我们设想一下,例如,你的孩子在房间里没有私藏零钱,或者你想通过更有几分戏剧化的方式达到目的,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已经从他今后的零用钱中扣除了一部分钱,并告诉他,如果他依旧不听从第三次要求,你将会罚他做一些家务工作,如刷洗厕所,擦厨房的餐桌和台面,用吸尘器清理一个房间,打扫一个窗口,清空洗碗机,清理猫匣,拖厨房的地板,等等。再次告诉他,如果第三次要求仍未得到执行,他必须通过做其中的一项工作来迅速补偿你(还要告诉他,你会让他从清单中自主选择做哪项工作)。别忘了提醒他,做完工作之后,他仍然要做你最初要求他做的事情——把衣服挂起来。 如果你决定使用“只给两次机会”的方法,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会试图抵抗,就像格雷做的那样。格雷的论点是,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是强迫性劳动。他对他妈妈大喊:“为什么我要为做家务而受罚?这没有任何意义!你只会让我更生气!” 可以想象,在那一刻他十分得意,毫无疑问,他已经用华而不实的推理完全摧毁了他母亲的地位。 他的妈妈告诉我之前预料到事情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所以直截了当地回答他说,如果他能及时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他永远也不用再支付一分钱。在这一点上,妈妈的提议确实是格雷最终应做的选择。 格雷有变成“顺从先生”吗?没有。这个方法能彻底治好他的毛病吗?可能不会。但它肯定引起了孩子对妈妈的话的注意,不会再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它至少带来了这一点,情况已经朝良性方向改变了,孩子开始集中注意力,留心母亲的话了。 P8-11 序言 发火前,请再读一遍 如果做个调查,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许多“财经专家”并不是什么富有的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曾在投资方面有过多次的失败记录。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许多“教育专家”也难以做到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打不骂”。 教育孩子绝对是世界上最烦恼的事情,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按照家长的意愿乖巧、顺利地长大,反而是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一段时间让家长大为头痛。况且,很多家长也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安静、顺从,因为那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活泼、没有个性。一个不爱玩、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把家里扔得乱七八糟、不大吵大闹大声欢笑的童年或许可以定义为不完整的,但放任不管,也绝非明智之举。 当然,由于判断力的不健全,并非孩子的每次“疯狂”都是在我们可忍受范围内的,比如他们会反复爬上窗台,尝试与危险的电器“搏斗”,不时地撒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小谎以占小便宜,等等。而你也并非每时每刻都能保持良好的脾气“循循善诱”,于是用“一巴掌”解决问题,也就变得简单而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警戒或惩罚措施,“骂”并不比“打”更有优势——虽然很多家长都反对“打”孩子,但并不反对“训斥”孩子。就本质来说,“骂”和“打”作为惩戒措施,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同的,由于性格发育情况和承受能力不同,不能说“骂”就要比“打”更柔和。 不过,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想让孩子做事有条理、远离危险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明晰“规矩”,给予孩子行为上的约束或物质上的惩罚,而不是精神或肉体上的惩罚。而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同时也能约束你自己的行为——并不能因为孩子的行为不顺你的心而惩罚孩子,而是因为他没有遵守约定而惩罚孩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个国家是不允许“打”或者“骂”孩子的,那就是——美国。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他们的孩子就会被政府“没收”,由相关机构“监管”起来——这一点通过美国的政策宣传和各种影视节目我们已经知道了。于是面对那些性格外向、总是喜欢跟父母对着干的孩子,美国教育专家也就不得不绞尽脑汁来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那些疯狂举动,于是就有了这本类似于家庭游戏般定规矩、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这样管》。 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变得叛逆了起来,所以书中给出的年龄适用范围仅作参考。而且毕竟是“美帝”的教育理念,所以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和自己的家庭条件活学活用。比如,在技巧13中,提到如果孩子始终不肯爱惜玩具,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那么就把玩具打包装在垃圾袋里,然后将垃圾袋藏在车库或者地下室里,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孩子珍惜玩具。那么很多家庭可能没有车库或者地下室,这个时候就要活学活用,比如将玩具锁在一个大箱子里,让孩子找不到就行。另外技巧53中提到的教子方法,可能需要用到两间房子或者两层房子,为的是限制两个孩子待在一起时吵架。如果家庭中没有那么多房子,就可以只用一根10英尺长的尺子来限制。本书中提到的所需要的物品,大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在使用,个别的我们生活中用不到的,可以找别的物品代替;而使用技巧所需要的环境,也是相通的,只要适宜,同样可以在别的环境下使用。 如果你翻开了这本书,那么一定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实际问题,或者意识到了将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同时你也必须知道,这本书只是尽最大可能地为你提供一种解决方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你感到孩子让你头痛到无法抑制自己的怒火时,你所做的决定和行为往往是错的。 所以当你对孩子发火前,不妨先读一遍这篇序言,再想如何处理孩子身上的问题,那么此时你做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