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定位才能少走弯路
我一直在做“酒店六常管理”的研究,对于六常管理,我的评价是:它再好,对酒店来说也只是起到“治病救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不可能让酒店“起死回生”。但是,很多酒店老板导入六常管理的目的却是希望酒店“起死回生”。实际上,真正能让酒店“起死回生”,甚至在生意上领先于当地竞争对手的方法是定位。
杭州白鹿酒店1995年开张,至今顾客都要排队等待就餐;杭州外婆家酒店创立于1998年,经营之火爆也是如此。我分别拜访了这两家酒店集团的董事长,以及其他300多位酒店餐饮企业的高层领导,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归纳总结出一套“六常定位模式”。
“六常定位模式”分为6大步骤:
(1)常分析市场空间在哪里?
(2)常分析顾客是谁?
(3)常分析顾客在哪里?
(4)常分析顾客有什么需求特点?
(5)常分析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又要有利可图?
(6)常分析应对竞争对手的策略是什么?
所谓“经理”,就是指经营和管理,由此可见,酒店的经营和管理其实是两件事情。六常管理讲的是管理,而六常定位主要讲的是经营。要经营好酒店餐饮企业,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些。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都证明:只有先做好六常定位,再配以六常管理,才能少走弯路。
一位研究企业定位的著名教授说过:“定好位,能使傻瓜变天才;定错位,能使天才变傻瓜。”我十分同意这个观点。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例,他们的员工90%是临时工,也就是学生、其他企业的下岗工人等,这些临时工的专业素质并不高,但只要按照标准的流程操作,就能成就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大品牌。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世界一流的餐饮品牌,都是因为定位精准,再加上标准的操作流程,就使傻瓜变成了天才。相比之下,在中国的酒店餐饮行业,你会发现不仅聘请经理要找天才,就连服务员也要看灵性和悟性。这太难了,哪里找得到那么多有灵性和悟性的人呢?所以我们的酒店很难做。如果酒店老板能够掌握六常定位的精髓,再加上适合自己的酒店嬴利方式,那么酒店一样可以成为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行业翘楚。
2.定位越早,赢利越早
既然定位这么重要,那该什么时候做定位呢?我认为,最好在开店以前做,先做好定位再开店,因为有了定位,你才能找到顾客,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顺应市场趋势来打造自己的酒店,这样才会成功。
但是,现在有很多酒店恰恰相反,先有了店,再想到要做什么菜、招什么人,然后才开始推销。这样的情况放在十几年前还可以,放在现在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十几年前的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只要开店就能赚钱,所以很多酒店老板觉得赚钱很容易,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其实,他们的定位90%都是错误的,不过是因为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即使定位错误,酒店也能获得赢利。现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地方的酒店餐饮企业从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正因为如此,有的酒店才需要重新定位,而有的酒店则需要微调定位,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酒店来说,定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酒店已经开了10年、15年,开业之初没有定位,但酒店老板的反应快,又肯学,会根据顾客的情况不断调整,使酒店得以持续发展。有的优秀的酒店餐饮企业则在开业前就做好了定位,从选址、定价,到顾客群,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按照系统展开运营,开一家成一家,发展势头迅猛。在中国酒店餐饮企业中,外婆家、绿茶等都是定位成功的典型代表。还有的酒店本身定位不错,只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运营情况持续地做一些微调。
具体来讲,定位随时都可以做,但最好在酒店开业前三个月或前半年就做好。当然,前提是酒店老板要会做。如果酒店已经开业了,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边经营边调整了。
有一家餐饮企业,几年前在开业后的一个月内,13个包厢的流水就达到200多万元,这样的成绩非常了不起。但是现在,一个月只有60多万元,而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意识、管理模式还停留在过去,光是支付粤菜厨师的薪水,每月就有60万元。相比于原来200多万元的营业额,现在连发薪水都成了问题。由于营业额发生了巨变,成本远大于收益,如果企业这时还不调整定位,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定位是必须做的,对于酒店来说,定位做得越早,赢利也就越早。同时,在酒店经营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定位。不考虑酒店的定位问题,或者墨守成规,都会把酒店带向没落。
3.从对手身上找定位
有这么一句话:你没有做错事,只因为别人做对了,你就倒下了。某相机企业没有做错事,数码相机也是它研究出来的,可是它倒下了,因为对手做对了。某手机企业没有做错事,它的科研经费是全世界手机企业里最多的,团队是最大的,可是它倒下了,因为苹果和三星做对了。酒店也是同一个道理,别家酒店学会了定位,学会了赢利模式,学会了酒店管理系统后,它做对了,而你没有学,没有做,顾客就都涌向它那里了。
学习六常定位和赢利模式,不是要你跟对手“打架”,而是要跟它相区别,从而找到自己的精确定位。比如同样是人均消费50元,对手的定位是什么?是把菜品做到第一,那我就把服务做到第一。这样一来,想吃好菜的顾客会到对手那里去,而想享受优质服务的顾客就会主动到我这里来。对手是粤菜第一,我就做杭帮菜第一,想吃粤菜的顾客到对手那里去,而想吃杭帮菜的顾客就会到我这里来。如果都是杭帮菜,对手是把鸡鸭做到第一,我就把海鲜做到第一。如果都是鸡鸭,对手把鸡做到第一,我就把鸭做到第一。酒店老板要学会既让自己活得潇洒,也不让对手活得太难过,各有各的市场。
4.顾客需要什么,你就定位什么
酒店要赚钱,必须使顾客满意。如果顾客不满意,就不会再光顾酒店;顾客不光顾,就不会有营业额;没有营业额,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所以,酒店要想持续赢利,就要明确顾客到底想要什么,并且不断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回头客,招徕新顾客。
下一个问题,酒店老板知道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酒店真的做到了吗?老板认为做到了,但那真的是顾客想要的吗?关于这些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要从定位的目标顾客群出发。酒店的定位不同,顾客就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酒店的定位可以分为中高端定位和大众定位。这两类顾客群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中高端顾客有时候也可能光顾大众定位的酒店,但是他花1000元跟花5元时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花5元钱时,他可能就不在乎服务好不好。比如你早晨去某个小餐馆吃早餐,这个时候,你就不会要求他们的服务有多好、环境有多整洁。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个人,到定位不同的酒店,他的需求(期望)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中高端顾客来说,他们的需求总结起来有4点:美味的菜品、高雅的环境、感人的服务和尊贵的享受。而对于大众顾客来说,他们关注的首先是价格便宜、上菜速度快,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其次,菜品的味道要好。如果用餐环境干净卫生,那就更好了。
根据我的研究,在人均消费50元以下的酒店或餐馆里,顾客最关注的都是菜品的口味。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路边的小店生意很好,价格便宜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真的好吃。相应的,层次越低,就越要美味。
总的来说,中高端定位要求菜品好、环境好、服务好;大众定位要求便宜和美味。因此,酒店定位不同,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也不同。
5.找到真正的顾客
要想满足顾客的需求,超过他们的预期,我们首先就得研究:谁是真正的顾客,也就是酒店的目标顾客群。酒店明确目标顾客群,就是要确定服务的对象,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中高端的消费群体?明确目标顾客群是市场工作的前端,这个问题解决了,酒店就可以定位接下来的工作了,比如装修环境、菜品的制定、服务规范等等。
有句话说,“来者都是客”,说这话的人,其实是没有找到目标顾客群,他把所有人都当成顾客,而不了解这些人来自哪里、收入水平如何等情况。放在20年前,这句话还说得过去,但现在市场形势变了,酒店老板如果还抱持这种想法,生意肯定是很难做好的。也有人说,“顾客就是上帝”,这种说法也欠妥当,顾客不是上帝,我们谁也没有见过上帝,但是天天都要迎接顾客。
如何找到真正的顾客,尤其是铂金顾客、黄金顾客?最好的办法是做一次简单的数据挖掘:拿出酒店的财务报表,结合订餐统计表一起看。如果酒店没有这些资料也不要紧,从现在开始积累就好了。通过这两张表,你会发现一年下来,20%的顾客能够带来80%的营业额,而另外80%的顾客只带来20%的营业额。这就是著名的“二八法则”。找出这20%的顾客后,你不需要逐个研究,只要把这些顾客纳入系统,用心服务好即可。他们满意了,就会成为标杆,吸引更多的顾客。这就是“口碑效应”。
……
P3-10